《权掌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掌大宋-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着想着,赵祯觉得还是包拯和文彦博这两个人好,他们两人肯办实事,而且公私分明,那包拯更是大宋难得的青天,铁面无私啊。

    要不是因为包拯有此清名,他赵祯也不可能把包拯和文彦博这对亲家都处于高位。

    御书房的案头上放着不少奏折,有一封奏折是赵沐送来的,他说自己在正月十四那天就可也回京了,对于此赵祯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在这几个皇子中,他最看重的还是赵沐,不过他最不放心的也是赵沐,毕竟赵沐是太祖一脉。

    他准备在上元灯节对几位皇子进行分封,这也是他为何要赵沐赶紧回来的原因,好在蜀中的事情大局已定,他又派了人去,赵沐要赶回来也不是什么问题。

    看过这封奏折之后,赵祯已经没有心思去看其他奏折了,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太监急匆匆来报:“官家,庞贵妃来了,给您带来了一些点心。”

    赵祯一听庞贵妃来了,顿时一喜,连忙命太监领她进来,其实点心他吃不吃都无所谓,最主要的是在自己困乏的时候有美人相陪,这才是他最为看重的。

    庞贵妃进来之后,就把点心拿了出来,然后就给赵祯揉肩捶背,说了很多贴心话,听得赵祯对庞贵妃连连上手。

    一番亲热之后,庞贵妃趴在赵祯的胸前,道:“官家,最近家父和刘大人的事情让您费心了吧?”

    一听此言,赵祯心头微紧,眉头微凝,心想这庞贵妃要替自己的父亲争取好处?

    “他们两人的事情是有些闹心。”

    “所以,圣上就应该独断专行一些,那不过是一块地罢了,怎么能让他们两人这样争来争去,闹得朝堂不宁?奴家虽是庞太师的女儿,但我还是觉得家父做的不对,有些忘记自己身为大宋宰相的职责。”

    一听这话,赵祯心头顿喜,道:“爱妃果真贤良,朕得你一人,可真是三生有幸啊。”

    “官家过奖了,是奴家能成为您的女人,才三生有幸呢。”

    庞贵妃的嘴很甜,赵祯很喜欢,而这个时候,庞贵妃又问道:“不知官家准备怎么处理此事?是让他们平分了那块地,还是让他们去其他地方再卖一块地?”

    “平分那块地,庞吉和刘沆两人肯定不愿意,让他们两人各去买其他地,少不得他们两人又会掐上,如何做等朕想一想吧。”(。)

第168章 赵祯的手段() 
第168章赵祯的手段

    正月初十百官的休假已经结束,十一那天上早朝。∈♀

    因为一连休息了快半个月,所以这天早朝上的事情很多,百官你一件事情我一件事情的说着,说完的时候已经过了正午,每个人都恶的饥肠辘辘。

    可赵祯没有发话,谁也不敢有任何怨言。

    这样群臣把事情都说得差不多的时候,赵祯突然望向庞吉和刘沆道:“两位爱卿一直都在争一块地,是不是?”

    赵祯突然问出这话,庞吉和刘沆两人心里暗自嘀咕,这事他们闹的已经满城皆知了,怎么赵祯还问?

    可赵祯问了,他们也不能不答,庞吉上前要开口,可刘沆却突然先他一步道:“圣上,不是臣要争,是庞太师要夺,那块地臣已经交过订金了,可庞太师却偏偏跟臣过不去。”

    刘沆说完,庞吉冷哼一声,正要开口,赵祯却突然问道:“哦,不过一块地罢了,庞太师为何要抢啊?”

    被赵祯问,庞吉眉头微微一凝,隐隐察觉到有些不妙,不过他毕竟是朝堂老臣,心思极其谨慎,答道:“圣上,不可听刘大人胡言乱语,就算那块地已经交了定金,可只要臣出的价高,还能买不是?那块地的主人也没说不卖啊。”

    “庞太师,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既然已经收了我的定金,怎么能再卖给你?”

    “谬矣,又没说不赔你定金,这生意做的合乎规矩,谁说收了定金就不能再换主家了?”

    “………………”

    两人这般争吵,赵祯眉头微蹙,道:“朕怎么听说那块地有龙气?”

    赵祯此言一出,本来还准备在朝堂上大吵一顿的两人顿时傻眼了。有龙气这可不是小事,要是真闹起来,跟谋反无异。

    而再想刚才赵祯那话,似乎早就在这里等着他们呢。

    两人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圣上,臣可没有非分之想啊。”

    “圣上,臣根本不知此事啊。”

    这种事情,他们是根本不能沾惹上的,以前他们也知道这事,但只要赵祯不问,他们该怎么争就能怎么争。但此事赵祯若是知晓了,问了,那他们就是打死也不能跟这事牵扯上。

    赵祯见庞吉和刘沆两人还算聪明,很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那块地有龙气,就让朝廷出钱买了吧。”

    说完,赵祯一挥手,立马有太监高呼:“退朝。”

    

    退朝之后,包拯和文彦博两人走的很慢,而两人在并肩走的时候。文彦博更是忍不住想笑。

    “包兄,圣上虽然仁慈,但手腕也很不错嘛。”

    包拯笑了笑:“咱们的这个圣上可比我们想象中的要聪明许多,不然当初他小小年纪。如何从刘太后手中存活下来,又怎么可能坐上今天的位子?”

    包拯说的事情,就是当年赵祯小小年纪登基,朝政被刘太后把持的事情。当时刘太后想要学武则天自己当皇帝,对赵祯可谓是多番陷害,可就在在那种情况下。赵祯依然活了下来,若没有一些本事和心智,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包拯说完这个,笑着摇了摇头,文彦博对于那事也知道,因此也就笑了笑,两人心照不宣,算是把这事给竭过去了。

    时已过了正午,两人都有些饿,为此便相约去开封府吃饭。

    途中公坐一辆马车。

    “包兄,听说秦国公赵沐要回京了?”

    包拯点点头:“听说是的,估计正月十四就能到京城了吧。”

    文彦博笑了笑:“秦国公蜀中之行,功劳不小,听说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回来,是因为圣上要对几位皇子封王,想来他也是要封爵的。”

    “肯定是要封王的,三位皇子的功劳,秦国公赵沐的最大,如果圣上封了赵治和赵渊而不封赵沐,这实在是说不过去的,到时朝堂之上肯定有人非议,圣上要封秦国公是肯定的。”

    包拯对于赵沐封王是没有一点疑问的,文彦博见此,也点点头表示赞同。

    刘府。

    刘沆的家族不小,刘家的家底很厚,所以刘沆的府邸绝对不比其他官员的差。

    刘沆不能再要那块地了,但他回到家里之后并没有沮丧,相反却很兴奋,很满意。

    “老爷,地没有了,您怎么还高兴?”刘沆的贴身小厮有些奇怪的问道。

    刘沆笑了笑:“你懂什么?你以为你老爷我真在乎那一块破地?”

    “那老爷您这是?”

    “不过是让人知道你老爷我已经是晋国公赵治一脉的人罢了,而且我还要人知道赵治有了我之后,就算面对庞吉,我们也是照样有胜算,如此一来,赵治的威望得到了提高,他也才有可能取得皇位。”

    刘沆说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他以前没有心思参与党争,但赵治一趟全国巡按,查到了他刘家,他被逼无奈投靠赵治,既然投靠了赵治,他想要反悔就不行了。

    既然不能反悔,那不如竭尽全力的帮助赵治,只有赵治取得了胜利,他刘家才能够保住现在的辉煌,而要帮助赵治,让人看到他刘沆的实力很重要。

    至于那块地,他早就知道自己抢不到,而庞吉也抢不到,正因为知道谁都抢不到,他才敢那么毫无顾忌的去争,至于那块地有龙气,他根本就不信,他相信不仅自己不信,就连庞吉和当今圣上赵祯都是不信的。

    但不信归不信,这事就算是捕风捉影,只要在朝堂上提了,不管是谁都不能忽视。

    刘沆达到了目的,这对他来说已经足够。

    一杯茶喝完之后,刘沆命人拿来笔墨纸砚,而后匆匆写了一封信,写完之后,对自己的小厮吩咐道:“去送给晋国公赵治,要他按照信上说的去办。”

    小厮领命之后急匆匆退去,刘沆笑了笑,如今赵治的威望因为自己的加入而与赵渊抗衡,有些事情赵治如果要去做的话,就不用有太多的顾虑,因为如今他们有这个实力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第169章 赵沐归来() 
第169章赵沐归来

    正月十四,赵沐归来。…≦

    赵沐的归来很低调,因为他只带了项铁牛和扁素问几个人回来,这与赵治、赵渊两人有队伍跟随,有官员在城门口迎接有很大的落差。

    赵沐一行人很低调的回到了京城,而赵沐也像赵治和赵渊一样,回到京城之后先进宫像赵祯汇报情况,说完这些则去了清平宫。

    在清平宫见到曹皇后后,赵沐立马下跪行礼。

    曹皇后见赵沐如此,连忙将其扶起,道:“沐儿无需多礼,你此去蜀中平定叛乱,是我大宋功臣,来,快坐,让母后好好看看。”

    赵沐起身之后与曹皇后相对而坐,曹皇后将赵沐上下看过一遍之后,见并无任何损失,这才安心的点了点头。

    “儿臣此去蜀中半年,京城之事让母后忧心了。”

    京城的事情,花小紫都有对赵沐讲,赵沐的实力之所以能够保存,曹皇后功不可没。

    对于赵沐的这些话,曹皇后只浅浅一笑,道:“不过是母后随手为之的事情罢了,与你相比,可是差远了,你能靠五千兵马平定蜀中八万叛乱,就是太祖皇帝时候的名将,怕也做不到这些。”

    赵沐浅笑,道:“母后谬赞,曹彬曹老将军当年平灭多国,此等功绩是晚辈不能比的。”

    曹彬是曹皇后的爷爷辈,不过赵沐直呼其名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曹彬虽是曹皇后的长辈,但毕竟只是臣子,跟赵沐的皇子身份是没法比的。

    而曹皇后对此也不以为意,道:“好了,好了,我们就不说这些了,有两件事情母后要跟你讲一下。第一就是明天上元灯节,百官随圣上在皇宫门前的大街上走个过场后,就要回宫,那时圣上要对你们几位皇子封王。”

    这件事情赵沐已经听说了,不然他也不可能这么着急回来,不过曹皇后说了,他还是很恭敬的听着。

    “第二件事情,你们封王之后,皇上就要为你选妃了,选妃一事是张贵妃和庞贵妃两人替的。而她们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赵治和赵渊两人肯定要娶他们张家、庞家的女子,母后想问一下你的意思。”

    曹家是大宋少有的几个比较有底蕴的家族,虽然在朝中为官的不多,但整个曹家家族还是有很多人的,如果赵沐愿意的话,从曹家是肯定能为他找一个合适的女子的。

    赵沐听到曹皇后这话,一时间有些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曹皇后见此,道:“母后没有逼迫你的意思,你若能娶我曹家女儿,自然是好事。我们亲上加亲,你若是有其他意中人,母后也绝不反对,毕竟母后也不想我曹家女儿像我这般。”

    曹皇后是个十分通情达理的人。她并不想让赵沐娶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女人,因为她很能明白女人没有男人疼爱的那种寂寞和痛苦。

    赵沐见曹皇后这样,心中隐隐有些不忍。这个样貌并不是很好看的皇后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她得不到自己男人的疼爱,而且还被威胁废后,这对他来说是很大的打击。

    她不想再让曹家的女子重蹈覆辙,虽然她相信只要自己一句话,赵沐肯定不会拒绝娶一个曹家女儿。

    “母后,其实儿臣喜欢上郑王府的柴郡主了,不过母后如果要推荐一名曹家女子的话,儿臣也不会反对。”

    曹皇后是赵沐强大的后盾,能跟曹家牵扯的更深一些是好事,至于柴岚,早晚是他的人,他倒也不用特别着急,当然,若是能一开始就把柴岚娶回家的话,对他是更好的。

    首先,他真的喜欢柴岚,再者,对于柴岚的才智他是很欣赏的,他相信如果自己能娶到柴岚,对他这样有心夺嫡的人是很有好处的。

    曹皇后见赵沐直言自己有心上人,有些吃惊,他对那个柴岚并没有什么印象,毕竟郑王府只是前朝皇室的后裔罢了,虽说大宋待他们不薄,可毕竟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王府。

    “沐儿喜欢就好,此事明天才见分晓,我们也就这么一说,不过母后是支持你的选择的。”

    曹皇后在后宫被欺压惯了,自然也希望自己在后宫能有一些帮手,曹家女子嫁给赵沐是很好的,不过她也不用急于这次机会,只要赵沐封王,以后她有的是办法让赵沐纳曹家女儿为妃。

    ………

    赵沐从皇宫出来之后,他回京的消息已经开始在京城传开了。

    对于京城的一些人来说,消息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皇宫,因为这里有太多的人盯着了。

    赵沐出得皇宫的时候,花小紫和范大成已经在皇宫外等着了,他们两人看到赵沐心中一喜,可看到赵沐身后还跟着一名挎着药箱的女子,却是猛然一惊。

    京城的事情花小紫京城告诉赵沐,但蜀中的事情赵沐却很少告诉花小紫,因为那里的事情根本不需要花小紫他们知晓。

    “公子,这位姑娘是?”

    赵沐笑了笑:“这位是扁素问扁姑娘,她的医术了得,这次能在蜀中平定叛乱,扁姑娘功不可没。”

    赵沐说完,扁素问上前道:“想必两位便是秦国公口里常说的小紫姑娘和范先生吧?”

    扁素问此话一出,花小紫和范大成两人顿时喜笑眉开,扁素问这话的意思是问这两人是不是花小紫和范大成,可他却又说了一个赵沐口里常说的,那也就是说花小紫和范大成两人对赵沐和重要。

    无形之中,扁素问算是拍了花小紫和范大成的马屁,虽然他们两人都不怎么喜欢被人奉承,但像扁素问这种极高境界的奉承,却是不算的。

    “扁姐姐好,我就是花小紫,你一定是初来京城吧,以后我一定带你到处玩玩,这里好玩的东西可多了,不……不,明天上元灯节是最热闹的,我明天就带你去玩。”

    “扁姑娘,在下正是范大成,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提便是……”

    很显然,扁素问的马屁拍对了,赵沐暗笑,他没有想到扁素问还有这个本事。(。)

第170章 上元灯节() 
cpa300_4;第170章上元灯节

    上元灯节是一个很古老的节日,在这一天有很多习俗,比如说要逛街,放花灯,吃元宵之类的。

    当然,这些习俗是民间百姓经常玩的过的,对于朝廷来说,在这一天晚上,皇上要带领百官与民同乐,不过所谓的与民同乐也只是个说法,实际上也就是赵祯带领百官在大街上走个过场,放个花灯什么的。

    毕竟皇上的安危很重要,不能离宫太久。

    这天晚上,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汴京城的大街上到处都挂着花灯,使得整条街亮如白昼,而就在这种情况下,赵祯带着文武百官以及皇室宗亲出了皇宫。

    大宋是繁华的,而最能体现繁华的日子就在上元灯节的这天晚上。

    大街上车水马龙,玩乐的百姓几乎是肩并着肩的。

    文武百官在街上走了一圈后,最终来到了皇宫门前,此时的皇宫门前也是热闹的,大宋的皇宫格局不大,而且就在闹市中,平常百姓是可用随便在附近转悠的,与后世的紫禁城相比,宋朝的皇宫要失其威严了。

    当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