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昌汉厉的部下。”
他这一声令下,手底下的人没有丝毫的停滞,直接转刀就砍向原来的盟友,明显是早有准备,昌汉厉原本与黄巾军对峙的局面,就变成了腹背受敌,黄巾军获此盟友,士气更是大盛,曹樱一马当先,长枪舞动,如游龙般穿梭在战场,昌汉厉手底下的人马渐渐坚持不住。
徐疯驾马跑到一个安全的距离,一拉缰绳,掉转马头,遥望着昌汉厉。
“为什么?”昌汉厉不顾肩头的伤势,一脸狰狞的朝徐疯喝道。他这才明白,为什么徐疯会提前站出来向各路义军发难,原来都是事先布置好的局。
叶玄自战场中驾马杀出,走到徐疯的身边才拉着缰绳,他看着面目狰狞的昌汉厉,开口道“因为我早就和徐统领商量好了,今天的局,就是为了包括你在内的各路义军布下。”
“好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昌汉厉推开搀扶自己的护卫,期间不慎扯动伤口,却硬是咬牙忍了下来,恨恨的盯着徐疯,道“只是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选择帮曹樱,而不是我。”
从利益上来看,曹樱是众矢之的,又被魏王悬赏,怎么说都是站在自己这边比较好,可他偏偏选择了和黄巾军联合。
“我不是说过了吗,曹将军这样有趣的人,死了太可惜了。”徐疯微笑着继续说道“不过,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要说为什么呢,还是因为你和曹将军比,气量太小,人太蠢。”
叶玄驾马上前几步,解释道“跟你结盟,只会有苟且偷生,而和我家大人结盟,我许诺他洛阳一战。徐统领嗜战,你说他会如何选择?”
“洛阳一战。”昌汉厉嗤笑道“你还真信他的胡言乱语。”
洛阳是魏的都城,许诺他洛阳一战,就等同于说夺取魏国,无论成败,都将在历史上画上一笔,青史留名。
只是这名,或许是叛贼骂名,也或许是开国之功。
徐疯看着嗤笑的昌汉厉,少有的正色道“胡言乱语也好,异想天开也罢,反正我是信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五章 声势()
当徐疯关刀斩向昌汉厉的时候,后者的败局就已经定了。
没有过多无用的挣扎,兵败如山倒,当手底下的人颓势尽显,昌汉厉带着十几名护卫,仓皇而逃。
染血的山道上尸体横七竖八的躺着,曹樱拍马,带着一队人马追杀昌汉厉,却被叶玄拦住。
他摇了摇头,轻笑道“没必要去追你埋伏选的地方很不错。”
曹樱的脑子转了一下,立刻就明白过来,道“还真是误打误撞。”
叶玄说的没错,曹樱选择的埋伏地点很不错,正好是押运队伍的必经之路,如果他们要绕开这条山道,要多赶上两天的路,深入山区两天,中途有没有驿站,补给肯定会出现问题,所以顾令没有选择。
同样的,在后有黄巾军的情况下,昌汉厉要逃,也只能向押运队伍来的方向逃。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他们两者相遇,昌汉厉会有活路吗?
钱宽却是有些遗憾的说道“可惜了,如果不让昌汉厉去打草惊蛇,我们说不定能在这山路上截下押运的队伍。”
话语中带着点责备叶玄考虑不周的意味,或许是群雄会的那个小插曲,让他有些耿耿于怀。但更多的却是谋士之间的敌意,叶玄的算计太过周密,让他感觉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像是提线木偶一样,对于谋士来说,这种感觉无异于被人扼住自己的咽喉,命运都被握在了他的手里。
“也无所谓啦。”叶玄看着钱宽,语气有些慵懒,道“押运的队伍逃了便逃了。”
与此同时,押运队伍前方探路的士兵快马来报,说有一队人马向这边奔来,看人数像是附近的山贼,可装备精良,又不像是普通贼寇能有的。
顾令托腮问道“对方有多少人?”
“不足二十。”
顾令长刀出鞘,一踢马肚子,道“既然挡了我的路,那就当是为民除害。”
当千人的押运队伍出现在仓皇逃命的昌汉厉面前,他的脸都白了。
“当真是天亡我也!”昌汉厉在心中如此想到,但更多的却是对叶玄的怨恨,通风报信的是他,联合徐疯的也是他,如果没有他,自己怎会到这步田地。
当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性命被人握在手里的时刻,什么荣华富贵、尊严荣耀都不想了,想的就只有保住性命。
跪在地上,他仰视着驾马的顾令,颤声道“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我有关于黄巾军,关于曹樱的情报。”
顾令冷冷的吐出一个“说”字,葛先生以及护卫都死了,独留下他,只因为他有留下的价值。
昌汉厉低头道“前方有黄巾军的曹樱,还有叛贼徐疯。”
“他们有多少人?”
“将近六千。”
顾令眉头一皱,问道“还有吗?”
“还有”昌汉厉额角的冷汗都冒出来了,顾令的语气明显是对这个答案很不满意“他们刚经过一场大战,有一些损伤。”
“就这些了?”顾令再次发问,话语中杀机毫不掩饰。
砰地一声,昌汉厉的额头重重的磕在地上,因为心慌话语都有些含糊“大人不要杀我我还有用,我还有驻守老巢的几百兄弟您想,我可以把他们都卖给您。”
顾令冷笑一声,道“昌家最后的遗孤,竟然这般没种!”
昌汉厉的身体霎时僵住,可接下来的便是长刀一挥,斩下了他的脑袋。
“倒是个麻烦的事情。”顾令托着下巴,目光却是落在前方,据昌汉厉所说,前方有曹樱和徐疯的六千大军,自己这一千人过去,定是羊入虎口。
顾令调转马头,大手一挥,下令道“返回青山镇,修整后再度行军。”
调转马头,车架拐了个大弯,重新向来的地方奔去。
镇是原来的镇,驿站是原来的驿站,可坐着的人却不是顾令,而是一个低头喝茶的汉子。
汉子喝茶的时候将脸埋得很低,让人看不清面容,直到顾令向他走来,他才抬起头来,刀疤脸上挤出一丝笑意。
顾令却是第一时间就把刀拔了出来,嘴里念出了汉子的名字“黄巾军统领,张角。”
“顾偏将何必如此大的火气,不如先坐下喝杯茶如何?”
他身后的张兰君端着茶壶,给张角对面的茶碗倒上茶水,驿站的茶水只是解渴之用,枯黄的水底还沉着点点茶渣。
“你到底想干什么?”顾令看着张角,一脸的戒备之色。
张角灌了口茶水,道“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我们的那位军师托我带几句话。”
咕噜咕噜的,就像是老牛饮水,他本来就是镖师出身,喝起茶来自然是没有曹樱的风雅。
顾令听着他喉结蠕动的咕噜声,有些不耐的问道“你家军师?带的话是什么?”
“哦。”张角敲了敲脑袋,突然觉得叶玄说的话有些多了,自己的记忆好像有些混乱,在妹妹的提醒下,理清楚头绪后,他才开口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他听说徐城主好赌,所以想请他赌上一局。”
顾令的刀直接砍在了桌子上,就连那碗茶水对被他砍翻在地,他的瞪着一对虎目,怒道“你是在戏弄本将吗?”
张角笑道“顾偏将说的哪里话,要是戏弄我早就一声令下,拿刀架在你的脖子上戏弄了。”
话说的很嚣张,可偏偏这样就然顾令将道收回了鞘,身为徐半湖花大力气教出来的人才,与山中莽夫绝对是不同的。
自古世间名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他虽然不是名将,但控制自己的喜怒还是能做到,所以刚才出刀含怒,只是他的伪装,为的就是试探。而结果让他有三分相信。
张角给自己续了碗茶,接着道“时间就定在你押运兵器回来之后,到时候希望徐城主能赏脸。”
顾令坐了下来,手指敲打着桌上的刀“我倒想知道,你们那位军师是谁?架子大到要你这位统领为他传话,请的还是庐水的城主。”
张角百无聊赖的哦了一声,道“只是个聪明点的少年郎罢了,名字叫叶玄。”
站起身来,打算就这样离开,顾令没有阻拦,张角却突然停下了脚步,回头道“还有一句话忘记说了,告诉你们的城主,赌注我已经压了这话是叶玄说的。”
语毕,翻身上马,驾马而去,埋伏在远处的黄巾军也冒出头来,曹樱埋伏带走的是步兵,剩下的这些黄巾军统一骑着高头大马,离开的时候溅阵阵烟尘。
顾令看着那卷起的尘土,拉过身边的一个骑兵队长,问道“你看这动静,黄巾军到底在这埋伏了多少人马?”
“少说两千。”
“这么说是他们饶过我们了。”
顾令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远处离去的张角却是满脸堆着笑容,估摸着顾令应该看不到了,又走了几里路,这才示意队伍停下。
马蹄踏起的尘土回归大地,渐渐显出这支队伍的全貌,几百匹马,几百个人,离千人都相差甚远。
再往马匹的后面看,这才发现他们声势浩大的缘由,原来每匹马的后面,都拖着一撮树枝,战马一动,树枝托在地上,就算只有几百个人,也能造出千人的声势。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六章 孙白()
近几日黄巾军里没什么大事,就连操练这种小事,曹樱也全都推给了张角,而她自己,则穿上一套男人的衣服,大摇大摆的带着叶玄,进庐水城里四处闲逛。
看些花鸟玩具,街头杂耍,对于一直杀来杀去的他们,倒也显得分外可亲。
兴致正起,却见一个脏兮兮的钵盂伸到面前来,本以为是个落魄的和尚,抬头一看,却是个身穿破烂道袍的道士。
道士的造型实在是不敢恭维,头发像是百年没洗,粘成了一团鸟窝,脸上满布油污,他张开嘴,那完全被油污覆盖的脸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齿,道“施主,可否借贫道一些盘缠。”
开口不是讨,而是借,这倒让叶玄来了些兴趣,问道“借?那你如何还呢?”
“等贫道办完正事之后,加倍奉还。”
叶玄还没说话,旁边的人就讥讽道“原来是个骗子,只不过你这骗法也太白痴了吧。”
道士倒是个认真的人,连忙解释道“我不是骗子。”
男扮女装的曹樱一收折扇,敲到着自己的手心问道“那你说说看,你这些样子怎么还我钱?”
“等我见到魏王,会找他要银子还你。”道士一本正经的说道,看那模样不像是撒谎。
叶玄赞许的点了点头“我挺佩服你的,这样还能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我不是胡说八道。”道士有些呆,想了很久也只能挤出这一句干巴巴的话来反驳。
“你这样子也可以见魏王,那我这样岂不是可以当大汉的皇帝。”因为是在魏地,叶玄说起话来有些口无遮拦。
道士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衣着,小声嘀咕道“好像是有点道理。”
旋即他又摇了摇头,道“人不可貌相,怎么能只看衣着就判定一个人呢?”
“你说的有理。”叶玄轻笑道“那你又是什么人呢?竟然可以面见魏王,找他要银子。”
道士抓了抓自己打结的头发,有些腼腆的说道“我是道教的传人,魏王欠我师傅一个人情。”
周围爆发出一阵哄笑声,唯有曹樱面色微变,魏王是真的欠那位道教掌门一个人情,虽然不是什么隐秘,但知道的人还真不多。
旁边一个粗狂的汉子戏谑的说道“哟,堂堂道教传人,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杂耍我都不看了,就看你吹牛逼了。”一名担货郎如是说道。
道士是个实诚人,见大家都不相信,硬着头皮解释道“我见到一个落魄道人,他说自己的破烂道袍是道袍,我的飞宏道袍也是道袍,换了也没什么,我一想觉得在理,可不太想换,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求我,我还有”
他把自己一路来的经历都说了个清清楚楚,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呆子一路上遭到各种坑蒙拐骗的故事,而且这还不能怨坑他的人,这么呆,又有钱,不坑你骗子都觉得对不起自己。可唯独只有呆的话,他还不至于落魄成这副模样,最主要的是,他还胆小,怕狗怕蛇怕大马还怕血,一路上的坎坷心酸,听的叶玄都佩服,这样的人竟然可以活着从大汉的武当山走到庐水城,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那名担货郎听了他一路的经历,笑的嘴都合不拢,他抛出一枚自己藏在鞋底的铜钱,道“原来你是个说书的先生,讲的故事实在是有趣。”
道士拿着那一枚“打赏”的铜钱,一本正经的说道“我是说真的,不是故事。”
“跟我来。”曹樱一展折扇,道“你的盘缠我出。”
道士露出一口白牙,笑了“真的?”
周围的人又是这一阵哄笑。
“我家大人一向一言九鼎。”叶玄也觉得奇怪,跟着到了个僻静的桥洞。
“你叫什么名字?”桥洞下曹樱开口问道。
“孙白,孙子的孙,白菜的白。”
你这自我介绍叶玄的嘴角抽了抽。
曹樱也不啰嗦,直接步入正题“盘缠多少?”
孙白的明亮的眼睛眨了眨,伸出一双脏兮兮的手“十两。”
还真会开口,十两银子都相当于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可他的话却只是说了一半。
好巧不巧,他在这时候喘了口气,接着补完了后面的话“金子。”
整整十两黄金,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但不巧的是,叶玄身上正好有,在乔掌柜那里出手了不少皇宫里的禁物,身上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拿给他。”曹樱只是一句话,这十两黄金便花了出去,
叶玄从布袋里摸出一张银票,上面盖着景德商会的印章,这家大汉最有实力的商会,连漠北、南蛮都有他的分号,拿着它的银票,只要不是在深山老林,就可以兑出银子来。
孙白拿了银票后,许下自己一定双倍奉还的诺言,曹樱笑而不语,拱手送他离开。
他前脚刚走,叶玄便问道“他不会真的是道教传人吧?”
种种迹象都有暗示的意味,可这个答案未免太让人难以接受,传说中那位道教传人,被武当派掌门,也就是现任的道教掌教,说是千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假以时日,一定能超越他。要知道,那位道教掌教乃是风云榜的一,天下武道的巅峰。
“虽然有点不太像,但他确实是。”曹樱的语气认真了一些,道“万道孙白,从来没有出过手,却名列风云榜第十一。”
“这哪是有点,从头到尾都不像好不好。”叶玄扶额道“从来没出过手,我看他是因为怕血,可怜排在他后面的那些人了。”
恰在此时,他们头顶的大桥微微颤动,叶玄后退一步,只见一只车马队伍从桥上踏过,领头的一人正是半个月前出发的顾令,今日归城,车队人马毫发无损,旁人看来,这次的押运无疑是极其成功,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这一趟路,已经不能算是平安了。
“这算不算来的及时。”曹樱看着叶玄,轻笑道“我们刚觉得无聊,在城里闲逛,就有人来约你了。”
“也该回去了。”叶玄望着向城主府奔去的顾令,道“我约的赌局快开始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七章 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