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控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遥控大明-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些被李乙丑抄家的大户豪门,现在看来,他们一点都不冤枉。比如说替大奸宦曹公公卖命的吕掌柜,仅仅只是砍了他的脑袋实在是太轻了。

    如此奸佞之辈,定然要株连九族,就算是早已经下葬了,也得把尸首刨出来挫骨扬灰。

    宣布这些人的罪状,追究更大的罪责,大肆株连,等等这些事情自有激奋无比的任知府去做。

    李乙丑也绝对没有闲下来,在筹备改组成军的同时,给南京发了一连串的“上疏”。

    上疏仅仅只是一个比较客气的说法,其实根本就是在破口大骂了。

    老子早就找到了那些身居高位的逆贼和反贼相互勾结的证据,不仅抄了他们的家,还把他们在扬州的党羽杀了个干干净净。我连逆贼的名单都给了你们,你们这些误国之辈却怀疑老子的忠心,不仅没有及时的把名单送到京城,反而摆开架势要对付我李乙丑。

    你们到底是什么居心?你们这些人当中是不是也有谁和反贼暗中勾结,国破君丧的责任由谁来承担?你们谁承担的起?

    当初李乙丑在扬州抄家抄的不亦乐乎之时,不仅是南京,甚至包括整个江南的官场和民间,都认为李乙丑是个嚣张跋扈的民练头子,倚仗着有些军功依仗着万岁的恩宠就胡作非为,杀人命夺人产也了罢了,居然做出封锁扬州隔绝交通的事情来,分明就是有了不轨之心,应该重重治他的罪。

    当时确实有很多人等着看李乙丑的笑话,等着看他最后会落一个什么样的凄惨下场。

    突然之间剧变就发生了,闯贼破京,崇祯殉国,王朝更替等等一连串的变故让人瞠目结舌。

    知道这个时候,江南的官场和市井之间才明白过来:怪不得荡虏将军当时会采取那么激烈的手段,原来是因为他觉察到了反贼和逆贼的在暗中勾结,充分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所以才以雷霆万钧之势行非常之手段。

    也幸亏荡虏将军李乙丑反应神速,在诛杀了那些逆贼。要不然的话,说不准也扬州都会落入逆贼的手中呢。扬州若是失陷于贼手,江南可就危险了。

    闯贼会攻取扬州,这个问题看起来有些荒谬,但是连京城都被闯贼和逆贼“里应外合”的攻破了,连皇帝和中宫都以身殉国了,再怎么荒谬的事情也就显得不那么荒谬了!

    于是乎,江南百姓的口风马上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向,纷纷大骂南京留守司这边的官吏。说他们的误国丧君的罪魁祸首,是一群酒囊饭袋。

    和江南百姓的大骂相比,包括东林党人在内的清流一脉更是无比激动。当初他们曾把李乙丑视为自己人,把淮扬民练视为自己的队伍,所以百般回护。万万没有想到李乙丑在扬州捅出了天大的娄子,以至于连他们都不敢再大声说话了。没有过多少时间,局面突然逆转过来。顿时就让这些人们找到了机会。清流一脉本就擅长文墨言语之事,这一番又占了天大的道理,更是变本加厉的痛骂起来。

    官场的东林、复社人物们众口一词,口诛笔伐的挞伐这些误国误君之辈,士林当中的热血学子们也纷纷上疏,要求彻查此事,追究相干人等的责任。

    君主新丧,国已无主,再加上清流官员和学子们的滔滔舆情,江南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三月大,三十,丁酉日。

    清晨。

    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扬州的城墙之上,淮扬民练的演兵场上,已是旌旗蔽日,一派肃杀。

    淮扬民练的士卒全体列阵,将偌大的演兵场排的整整齐齐,刀枪齐列如林,寒光耀眼。

    以营为单位,前后左右排列成十三个方阵,每个方阵内部有分为七到十二个队级单位,队一下是最基本的旗级。

    大大小小的阵型上百,甲胄鲜明豪气冲天,严整肃杀之气升腾而起。

    每一个士兵都穿上了最整齐的制式军装,皮靴锃亮束腰皮带将腰身杀的细细。两道交叉而过的红线如同鲜血艳似烈火。

    正前方的一百六十门铜胎炮排成矩阵,炮口斜指苍穹。两翼分列的骑兵虽然只有四百余,却也是士马雄壮,自有一番腾腾的煞气。

    今日,是淮扬民练改组为荡虏军的大日子。

    虎贲雄兵组建为军,乃是世间第一阳刚雄烈之事,就算是受邀观礼的嘉宾也只能站着。

    七尺高的木台正中,供奉着天地二字以及大明先皇的灵位,荡虏将军李乙丑侧立一旁。

    吉时已到,随着一声号炮,全身披挂的李乙丑大步上前。

    祭拜天地,然后朝着先皇灵位行君臣大礼。

    礼毕,由监军文秀之代表大明朝廷当众宣读成军书文。再由孙启功宣布荡虏军的人事、建制等等细节

    营、队军官齐齐登上高台,朝着先皇灵位行君臣之礼,礼毕之后,集体转向,面朝北方行军礼,以示遥尊崇祯皇帝之意。

    身为朝廷的代表,荡虏军的监军,文秀之和孙启功二人行的是跪拜大礼,伏地不起三拜九叩,表示对九泉之下的大行崇祯皇帝继续行臣节。

    孙、文二人,都是年轻血热的书生,都是饱肚诗书深受圣人教诲的读书种子。满腔满脑都是报效朝廷的热切心思。如今崇祯皇帝大行殉国,壮烈千秋,眼前就是一手组建起来的虎贲强兵雄兵健卒一万六千余,应该怎么做,胸中的热血心中的抱负应该如何施展,已经不必多言了。

    当此时局动荡国朝存亡断续之时,什么样的精忠,什么样的慷慨都比不上眼前之军。

    这是一支誓死效忠大行皇帝的虎贲。

    文秀之依旧伏地保持跪姿,取出早就准备好的诵文,开始当众宣读:

    “甲申国变,江山倾覆,先大行皇帝以身殉国,天下汹汹万民惶惶,神器竟沦贼手”用几句简单的话语讲明白了当前的形式,马上就切入正题:“自太祖洪武皇帝驱逐腥膻开国以来,天下莫不奉我大明正统”

    只诵了几句,文秀之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今有淮扬孤军,奉大行皇帝遗命,正式成军,军名荡虏。军旗乃先中宫亲绣,殷殷之意附于其中”

    “我荡虏军上下,终不负先皇所托,谨奉先皇名号,遥尊为主。不论何时不论何境,若有先皇遗脉,即为荡虏军之主。”

    这份诵文是经过李乙丑反复修改,始终紧紧扣住崇祯皇帝,并且说的非常清楚,虽然崇祯皇帝已经大行殉国,若有先皇子嗣出现,立刻无条件的自动成为荡虏军的新主,荡虏军永远接受先皇正统的辖制。

    崇祯殉国之后,他的子嗣自然是要登基称帝的,至于崇祯皇帝遗留下的来皇子现在在哪里,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反正荡虏军已经把自己摆在君臣大义的道德制高点之上了。

    因为心绪太过于激动,文秀之那近乎虚脱的身子不住颤抖,脸上满是病态的潮红,将周中宫亲手绣制的军旗高高捧过头顶

    李乙丑接过军旗,豁然展开,鲜艳如血通红似火的旗帜上有“荡虏”二字。此二字出自先皇手笔,乃是周后亲制,本身就是一种象征。

    李乙丑高举着军旗,厉声大吼:“奉皇命,即刻起,荡虏军——成——军!”

    文秀之和孙启功早已经激动的不能自制,身负上下通达之责任的文秀之站起身来,摇摇晃晃的往前走了几步,来到高举着军旗的李乙丑面前,发出声嘶力竭的尖叫声:“臣文秀之,代先皇,拜——军——了!”

    自古军成,需皇帝或者代表皇帝的重要成员登坛拜旗拜帅,此时崇祯皇帝已不在人世,由文秀之代替崇祯皇帝拜军。

    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礼节,代表着荡虏军的身份和正统地位。

    当文秀之礼拜之时,擎着军旗的李乙丑和台下的万千将士齐齐行军礼!

    在旁观礼的扬州官员纷纷跪拜,以表君臣之义。

    从这一刻开始,淮扬民练就有了一个非常正式的身份:荡虏军。

    作为荡虏军的最高统帅,荡虏将军李乙丑必须对崇祯皇帝负责。

    可惜的是,崇祯皇帝已大行殉国了

第九十六章市井风波() 
李闯已经折腾了这么多年,起起落落间纵横数省,把大明朝弄的烽火处处,老百姓们早已经习惯了。反正他也只能在北边闹腾,且由着他去吧,只要被朝廷逮住机会,迟早是要把***给剿灭的。

    朝廷和李闯你来我往打了这么久,颇有几次将其歼灭的机会。最近的这一次就是在车厢峡,把***围的半死不活,不得不使用了诈降的手段才带着几个贴身的随从逃进了深山老林。只要朝廷再启用几个名将,再不犯车厢峡式的错误,李闯终究蹦跶不起来。

    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真实想法。

    哪怕是李闯率领“百万”大军横扫秦、晋之地,一路势如破竹的扑向京城之际,老百姓们还是抱一种比较乐观的态度。

    奇袭京城这一套战术早被八旗兵玩儿烂了,还不照样乖乖的退回去,最多是抢掠一些钱财人口罢了,难道还真把煌煌大明怎么样了不成?

    让人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破了京城。

    虽也有些忠孝节义的臣子宁死不降,终究只是少数,大多数重臣勋贵,甚至是皇亲国戚都抹着脸皮改换门庭投了李闯。只有崇祯皇帝以身殉国,落了个凄惨的下场。

    消息刚刚传来的那几天,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谣传。

    越来越多的消息渐次传来,南方的百姓们才知道这是真的。

    立国垂三百年的大明朝没有了,统领九州万方的皇帝死了。

    震惊,无比的震惊。

    嚎啕大哭者有之,高声骂贼者有之,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以谨慎的态度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虽说时局纷乱天下板荡,乱世的征兆已经显露无遗,对于某些野心勃勃的人来说,恰恰是最好的机会。

    比如说淮扬、江南等地的官员士绅,都在眼巴巴的等着,猜测着未来的局面会是什么样子。

    国不可一日无君,崇祯皇帝已经死了,总是要立新君的。李闯虽然横扫北方占据了京城,这不是还有淮扬还有江南各地的么?这边总要有个当家作主的皇帝吧?现在要是瞅准了,捞个从龙拥戴之功,几辈子的荣华富贵就不用发愁了。

    各方势力都在暗中涌动,各种难辨真伪的消息纷纷扰扰,虽然都喊着为君复仇的口号,而且调门一个比一个高,其实谁都没有想过真的要去和李闯拼命,都在眼巴巴的想着拥立新君弄个从龙的功勋呢。

    纷乱之中,刚刚把扬州搅了个天翻地覆的淮扬民练猛然又弄出了大动静:改组成为荡虏军。

    该淮扬民练为荡虏军本就是当初陛见之时定下的章程,完全就是一件最顺理成章的事情。

    改淮扬民练为荡虏军,只不过是换了名号而已,依旧是没有人支援,依旧是没有人管束,李乙丑和他的荡虏军依旧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除了名号更响亮一点之外,和以前没有任何分别。

    但是现在看来,荡虏将军李乙丑这么做显然是错了。至少,荡虏军的成立非常的不合时宜。

    手握天下强兵,又有莫大的名头和赫赫战功,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方豪强,至不济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当此国家动荡天下倾颓之际,就算荡虏将军李乙丑没有想过要做割据一方的诸侯,起码也应该再观望一下。

    如此雄厚的本钱,不管未来的新君是谁,都会极力拉拢,稍微配合一下,甚至只需要象征性的喊几句口号,还怕捞不到从龙拥戴之功?

    可惜的是,李乙丑和他的荡虏军居然看不透这么明显的时局,竟然以无比鲜明的态度宣誓对崇祯皇帝效忠。

    李乙丑的脑袋是不是不毛病啊,你说你效忠谁不好,偏偏要效忠一个死人。死人能给你荣华富贵?死人能给你美好的前程?

    虽说荡虏军的成立确实是崇祯皇帝的意思,连军旗都在周中宫亲手绣制,但是皇帝两口子已经死了,死人是什么都做不了的呀!

    哪怕你李乙丑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只是按兵不动保持沉默,各方势力也必然会极力拉拢。现在可好,效忠崇祯大行皇帝的口号一喊出来,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愈发的孤立无援了。忠心报效只不过是一句动听的话语,随便说说也就是了,想不到的是荡虏将军居然当真了!

    按说荡虏将军不应该这么没脑子啊,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李乙丑对大行皇帝的忠诚之心太重,宁可不要荣华富贵,也熬对九泉之下的崇祯皇帝誓死效忠。

    据说京城被攻破之时,那么多的自称忠诚的重臣勋贵都闭门不纳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只有一个老太监陪着大明天子吊死在煤山之上,凄凄惨惨让人动容。若是大行皇帝泉下有知,知道扬州还有李乙丑这么一个忠臣孤子,还有这么一支愿意尊他为主的虎贲强兵,想必多少也能得到一丝安慰的吧!

    联升茶馆之内,大板儿牙正笑呵呵的招呼着众人:“兄弟们,今儿个算我的东,想吃什么就点什么,茶水捡着最好最贵的只管给我上,自有咱们这位这位高邮来的小老弟会钞,哈哈”

    那位从高邮来到扬州府城讨生活的苦力虽然极是肉痛,却也不得不做出一副“愿赌服输”的架势,拼着把这些天赚来的血汗钱花个山枯海净,也得践行前些天的诺言。

    前几日,这位高邮苦力和大板儿牙争的不可开交,为李乙丑是忠臣还是奸臣而打了一个赌,赌注就是今天的吃喝。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输了。

    输了就是输了,大家都是在一起讨生活的昂昂男儿,自然是不会赖账的。

    吃着平时舍不得吃的花样点心,美滋滋的喝了一口上好的浓茶,大板儿牙哈哈大笑着拍着打赌打输了的高邮苦力的肩膀:“老弟,你输这几个小钱儿,一点都不冤。现在你服气了没有?”

    “小弟服气了。”

    “那你正经的给我说一句,荡虏将军是忠臣还是奸佞?”

    “自然是忠臣,大大的忠臣。”崇祯皇帝已经殉国了,荡虏将军李乙丑都要拼着不要大好的前程,也要宣誓效忠,这要还不算是血诚忠心,天底下就真的一个忠臣都没有了。

    虽然已是愿赌服输,心悦诚服的承认李乙丑的大明朝的天字一号大忠臣,还是有些难以理解:“这位老哥,我输了就是输了,只是还有些不明白。你我这种人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力,和荡虏将军没有半点交情,我甚至都没有见过他长做什么模样。你怎么就晓得他是咱们大明朝的血诚忠臣呢?”

    是啊,你一个小小的苦力,怎么就能够看出李乙丑的大忠臣呢?

    “是忠臣还是奸佞,又怎是你我这样的小人物能看出来的?当初我之所以敢断言荡虏将军就是大忠臣,其实也是猜的。”

    猜的?这种事也能靠猜的吗?

    “咱别的不知道,还没有听过说书的吗?赵宋养士三百年,才终于养出了一个文天祥。咱们大明朝也垂三百年了,怎么着也应该出一个忠烈节义的臣子了吧?”

    大明朝有没有给百姓带来很多好处,自然是各说各理,值不值得老百姓拥戴也是另外一回事。既然能立国三百年之久,必然是有些可取之处的。当年的太祖洪武皇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得国之正为历朝历代之首。虽说后来也确实出了些不屑的子孙,把大明朝耽误的不轻,但是太祖洪武皇帝的余荫犹存,终于又出了一个崇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