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宾,你还没有想明白?”薛讷一声叹息,虽然王海宾骠悍凶勇,可是与血营中某些将领比起来,毕竟还有一些差距。
想到这里,他想到了王君绰、郭知运、萧嵩、张孝嵩与哥舒翰这些人,心中也忍不住直流口水。
薛讷自己揭开了谜底,说道:“现在血营遇到了一些困难,而且是很大的麻烦。如果默啜这支军队朝廷不阻止我,将他全军击溃,血营的困难就减去了一半。然而朝廷的圣旨,我不敢抗违。所以大兵继续西进,给血营制造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将默啜这个麻烦解决。”
王海宾又挠了起头,不解释还好,一解释王海宾更有些糊涂了。
如果帮助他们减少困难,应当主动撤兵,减去血营压力。现在增兵单于都护府,无疑是增加压力,怎么说是提供机会呢?
“你这个榆木脑袋,还没有反应过来?朝廷一开始想与王画和解,派了张说前去灵州谈判,对不对?”
“对啊。”
“但现在大胜之下,反而朝廷没有和谈的意图,却从各地调去大军,为什么?”
“我不知道。”
“就因为王画将宗楚客关在铁笼里面,这一条做得有些过份了。这些人意识到没有和解的趋势,于是鱼死网破,想要将血营全部击垮。那怕国家因此遭受损失。所以这才让我保持兵力,这是假的,继续卖一个无耻的人情给默啜才是真的。”说到这里,他一声冷笑。卖人情给一个人还能买账,卖给畜牲,还能会买你的帐?
“我有点明白了,血营如果想应付过去,守肯定不是办法的,正好数州兵力空虚,于是继续东进,占领数州,特别是汉中等州县是产粮大户。不但得到粮食,还能向朝廷施压,继续增加谈判的本钱。但如果这样做,有可能默啜会在后方干扰,兵力不足。所以必须再给默啜一次教训。但这个人十分狡猾,光靠血营布置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将这支军队驻扎在这里,两面不帮,如果王画能理解这个意思,那么就有可能创造一个机会。”
“是啊,希望这个小子能明白我的意思。”薛讷说完了,严肃地对王海宾说道:“但是某要发现你通风报信,对你将会不客气。”
这不等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是,是,”王海宾一边称是,一边嘴角强忍着笑意,退了下去。
''
第八十七章 人心散了
第八十七章人心散了
莫贺干看着这些各族代表说道:“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血营订下的规矩就必须执行,该是你们的,就是你们的,不是你们的,休想强求。”
这一次是处理上一次王画征召的四万唐军与三万吐蕃士兵俘虏的。
封常清与乌可利利用他们生生磨去了几万突厥战士,然而损失也十分惨重,除了五千血营士兵外,还有一万九千名战俘。上次血营颁发了一条丰厚的奖励。击伤或俘获突厥人一名,奖励二十缗钱。战死者对其家属奖励二十缗钱,伤者替其医治,还有一些奖励。如果击杀的是对方高级将领额外有重奖。
百姓的奖励早就颁发下去,甚至当天夜晚核实后就发到百姓手上。
但战俘的奖励还没有实行。
这些战俘都是精心挑选过来的,四万唐军大多数是来自周边各州县,为了维护周边各地区的安宁,因此将他们挑选出来,参加这一战。正好大军准备东向,为了赢得百姓欢迎,乘机摆上议题,处理了。
朱仝安排了人手,将所有战俘集中在六七处,然后开始核实各人的功绩。立了战功的,如实将钱发到手中,就是没有立战功的,表现好的也给了一笔返乡费。当然牺牲的人也立了花名单,血营安排人手,秘密将钱送到他的亲属家人手中。然后开始一个个释放回家,这一次释放的战俘再次达到了一万两千人。
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下一步继续对付突厥人做安排的。
立信抚恩。
接下来就是处理吐蕃人,这个任务交给了莫贺干。
三万吐蕃士兵挑选也是有目标的,他们都是来自从大非川到积石山各部族的战士。实际上以吐谷浑人与党项人为主。
大非川战事还没有结束,血营没有敢将他们立即释放,但积石山以南的地区尽入血营之手。到了处理的时候。当然,除了这三万吐蕃俘虏外,还有后一批在西倾山俘获的战俘,也有不少是来自这两个地区的。
归入血营后,听说此事,各部族多次派出代表向血营讨要。可是血营没有置理。
原因很简单,血营吸纳了许多部族百姓,可是这些部族这么长时间,并没有表示投靠的意思。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后期王画没有再吸纳也有一部分原因。总之,里面有大约三分之一的部族对血营是持欢迎态度的,三分之一中立,还有一部分对血营很反感。
莫贺干将他们喊过来,也就是为了此事。
与这些蕃子,莫贺干没有耍心眼,实话实说。
不是不交还,是你们中间某些部族拖累了大家。因此,这些战俘想回家,必须要好好表现。
说完了,才带领着他们参观这些战俘,有功立赏,立即回家,牺牲的寻找其家属发放抚恤。大非川的战俘也直接挑明了,你们先忍耐一段时间,马上也能回去。这些有资格回家的,单独集中在一起,先替血营做一些轻巧的活,修修道路什么的,就等待大非川前面一平定,后面打包走人。
其他的人,想回去,那么自己立功。不然什么也不要想。
这些部族代表还在哀求,莫贺干又说了一句话:“各位,当他们对八州的百姓,也包括你们的吐谷浑人与党项人兴起手中的刀子时候,就要为自己所犯下的过错负责。你们看一看,除了对付反击的部族外,我们血营有没有伤害过你们的子民,你们的百姓?”
各族代表没有话说了。
这一来,血营前后再次抽出了原来剩下的一万唐朝战俘外,又抽出了三万战俘。还有释放回去的八千多战俘外,以及准备释放的六千多战俘,还有九千名战俘,再次抽调了两万多名战俘,成了三万一千名战俘。将他们组成七万一千名临时的军队。
但这是分成两部分利用的。
吐蕃人跟随血营挺进秦渭等州府,四万唐兵将调向北方,准备应对突厥人。奖励还是照旧。不过因为看到那些士兵带着奖励回家,这一回更多的士兵自己也心动了。
没有办法,现在血营兵力不足,用朱仝的话来说,我们要想办法变出军队来。
于是再次从民兵中陆续的抽调,将七军四旅人手补足。
但是人手还是不足,分出一万军队支援老郭,积石山还要派一万多士兵驻守。挺进秦渭汉中等州县,需要的士兵数量更多。还有应付北方的突厥人。并且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北方军队继续南下,挺进绥州、延州、鄜州、丹州。这四个州是人口大户,丹州五县在户部人注册的人口就达到了七万多人,如果再加上逃户以及隐匿的人口,有可能接近十万人。鄜州六县户部上的人口达到了十三万多人,延州也接近十万人,绥州近八万人。
不会用强烈的手段去将百姓迁移,可只要占领后,总有不少无家可归、贫困无依的百姓。这些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是血营的目标。
并且这一进,有着强烈的战略意义,再往前中间只隔着一个坊州,离长安只有五百来里路。给李显重压,逼迫他议和。
除了这四州百姓外,还有另外三州,泾、庆、陇。泾州人口达到恐怖的十七万人,庆州人口也超过十万人,陇州同样接近十万人。
当然王画贪图的是这里的人口,不要多,只要从这七州一百多万人中间分出来七八万百姓,迁入六胡州,他就感到满足了。至于战略意义,也只是逼迫一下,议和后还得撤退,无他,离长安都太近了,比如陇州离长安中间只隔着一个凤翔府,泾州离长安只隔着一个邠州。如果自己不撤退,就是李显再软弱,也得与自己拼命。
就是这样,也不能动弹坊州、宁州、邠州、凤翔府,否则还是鱼死网破之局。只要不攻打数州,其中的含味,相信李显都能明白。
想法是好的,将领也不缺少将领,可就是缺少士兵。
但不能再抽调民兵了,现在民兵剩下的已经不多了,不到两万人,他们还负责维持境内秩序,同时要从事生产。就是这数次抽调,如果不是境内存大大量战俘,已经耽搁了生产。
所以最后从战俘上打主意。
但莫贺干没有结束,他继续当着这些人的面,又说道:“顺便说一件事,我们营督认了三个义子。”
众人面面相觑,王画认义子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你们一定奇怪,为什么今天我说起这件事。因为这三个义子,都是吐谷浑人。”
听到这里,在场的许多吐谷浑人脸上都开始雀跃起来。八州什么人权利最大,无疑是王画。认了吐谷浑人做义子,也就等于是一家人了。以后吐谷浑人将会有更多的话语权。
其他部族脸上迟疑不定。这个好处不能让吐谷浑人独占了,怎么办?回去得通知自己的族长,立即商议。
但这样一来,让大家疏忽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王画是一个外来人的身份,也代表着王画开始从强行闯入与经济拉拢,变成了一个局内人的身份。
其实王画这一次认下的义子,纯是一个巧合。连朱仝也没有想到其他,却被莫贺干利用起来。
————————————————————
王画正在与他这三个义子呆在一起。
王涵在教他们认字,不过格尔桑、海布子与马利延三个小家伙的眼睛却在盯着李红的手。
李红一双玉手正在切几个甜瓜,旁边的碗里面还有一瓶打开的罐头,里面有泡得雪折肥大的荔枝肉。她将甜瓜切成了丁,放在大盆里面。再次将荔枝肉切成了丁,也放入大盆里面。上面洒上一层雪白的蔗糖。再次棉絮揭开,里面是一块从冰窖里面拿出来的冰块。用刨子刨成了冰花,放在蔗糖上面,然后在上面点缀了十几个红红的野樱桃。
透明的冰花,雪白的荔枝肉,甜白的蔗糖,青色的瓜肉,红色的樱桃,色泽十分美观。
海布子与马利延不停地流着口水,岁数稍大一点的格尔桑也好不到哪里去。
王涵无奈地放下手中的书说道:“格尔桑,到后面拿几个碗来。”
还是先吃东西吧,现在教他们什么字,也是心不在焉了。
王画向沐孜李问道:“他们母亲有没有安排好?”
他忙忙碌碌的,也没有时间管这些事。
沐孜李答道:“我让人替她在城里面找了一个店铺,做做小买卖。”
“生意怎么样?”王画很是担心,这个妇人可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买卖的,而且也一个字也不认识。
“二郎啊,你不知道,你认了这三个小家伙做义子,在吐谷浑中间引起了多大的轰动。就是她的老乡照顾,生意也忙不过来。”
“哦,那就好。”
格尔桑拿来碗,海布子与马利延立即哄抢起来。不过格尔桑很懂事,自己没有吃,替王画、李红、沐孜李与李持盈还有王涵一人盛了一碗,这才趴在桌子埋头大吃。
李红泛起母爱,用手抚摸着他们的头说道:“冰,少吃一点,不然冻坏了胃。”
王画笑笑不语,过了一会儿说道:“我想儿子女儿了。”
实际上王画三个子女,现在都是掌上明珠。
王浩兄妹在大洋洲,百姓将他们视若王子与公主。王画一直在考虑这个皇权存在的弊端,可是现在的百姓就是这个样子。看到有一个主子在,心里反而安定了。
都知道大洋洲是王画的,可王画一次没有来过,大家心里始终七上八下的。
自从这一对兄妹来到大洋洲,所有百姓长松了一口气。
看到这对兄妹在玩耍,那些唐朝迁过来的百姓做起事来,甭有多精神。如果生了病,马上就有许多百姓担心。害得王迤都不敢过问这对小祖宗了。而且百姓自己推举了几个德高望重的读书人,打小就开始教导这两个小家伙。才两三岁的小家伙,能教育什么?
有时候李红与沐孜李都开始抱怨老百姓的漏*点,这到底是我们的子女,还是你们的子女?
另一个王昭朗宠爱程度更不用说。
虽然纪处讷与王画是生死仇敌,然而为了取悦韦氏,有一次在宫宴上为了哄王昭朗,他当着诸位大臣面,给王昭朗做马骑。反正他名声也臭了,不在乎。一群直臣看到此处,几乎将头全部扭过去。这不是斯文扫地,简直将唐朝大臣脸面丢光了,丢到王画所画的那张地图上的南极洲了。
可王画担心的就是他。
王画都怀疑在韦氏畸形的教育下,以后这个王昭朗有可能不是昭朗,而是一个混世魔王。但他们母女的安全,王画都不会害怕。韦氏再拿小丸子,李裹儿现在与韦氏水火不融,也不会参加此事。就是李旦重掌皇权,想动一下李裹儿母子,也要问自己答不答应。
“我们也想啊,就不知道这一家子分离几地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李红说道。
“快了。”王画说道。
皇宫里的消息,对他来说,还是一个冷门,不过朝堂里许多消息,他还是听说了。
尽管李显答应韦氏,一旦他成了皇帝,你可以欲所欲为,事实上李显也这样做的。晋惠帝戴绿帽子,那是没有办法,就是这个傻子戴了一个绿帽子,心里面也不大开心。李显戴了绿帽子,正是因为这个承诺。可他心里面当真很高兴?
虽然那些年共患难,让李显很感谢。
然而一个人的忍耐心,始终有限的。李显资质平庸,可不代表着他真想唐朝在他手中灭亡。
韦氏再三的行为,已经让李显产生反感了。
一旦反感,大变就会到来。
李显做皇帝,王画无可奈何,如果李显莫明其妙地死了,他就可以打着李重俊的大旗,征讨韦氏。
而李显与韦氏的反感,正是给了王画一个机会,也为他迷茫的前途,终于订下了一个目标。但知道王画这一目标的不超过三十人,都是血营中最重要的人员。
三个小家伙吃完了,海布子还在眼巴巴地看着盆子。
王涵绷起脸说:“不能再吃了,开始读书。”
正在这时候,外面门房递来一封书信,交到王涵手上。
开始大家没有在意,以为太原王家写来的。这是王涵的家事,能说就说,不能说王画也不追问,这是对个人**的尊重。
然而王涵看过后,立即交到王画手上。
王画迅速看完,立即喊道:“喊朱先生过来。”
一会儿朱仝到来,王画再次将信交到他手上。
朱仝在太原王家多少年了?王涵刚一出生,他就来到了太原王家,自然对太原王家的根底很了解,也知道王海宾这个人。但不是王海宾的慰问,而是他带来的消息。
王画问道:“朱先生,你看此事是真是假?”
经过这么多年许多事,王画也象曹操那样,开始多疑起来。如果薛讷故意在王海宾面前这样放风,让血营不注意,那么有可能打血营一个措手不及。
朱先生将前后经过想了一下说道:“营督,肯定是真的。”
“为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