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领陷阵营跟随杨雄一路,发现杨雄与邓贤交战并无危险,于是转而埋伏半路防备泠苞援军。便在此时赵云兵马到来,便接替高顺埋伏,让高顺趁机偷营。
泠苞见营寨已失,后有追兵,只好拼死来战高顺。高顺以领兵见长,个人武艺在南烨麾下并不出众,也就是二流巅峰水准,不过对方泠苞却足够了,何况泠苞背后还跟着个赵云呢。高顺压着泠苞打了二十余个回合,赵云从背后赶上,一枪杆将泠苞抽落马下擒住,余者皆降。
赵云见泠苞麾下降卒甚众心生一计,嘱咐高顺一番,又遣一名心腹小校往邓贤营前去见杨雄。
杨雄令兵马休整一番正要继续攻打邓贤营寨,赵云的传令士卒便到了。杨雄听完士卒所言不由感叹道:“子龙将军果然强我百倍,我不如也。”说罢传令士卒做好准备,配合赵云行事。
第五十四回 入南中张松献图 攻益州南烨得蜀 6()
邓贤在营中一边防备杨雄,一边等待泠苞援军。待到正午,忽闻杨雄背后鼓声大作,一彪兵马杀来,正是泠苞旗号。
杨雄见身背后出现益州兵马,当时弃了邓贤营寨,去与身后兵马交锋。两军刚一交手,泠苞人马便不敌而走,杨雄催兵紧紧追赶。
邓贤刚与杨雄打过一仗,深知交州兵的厉害。泠苞不是杨雄对手也在邓贤意料之中,可是邓贤却没想到泠苞败的如此之快。这让邓贤心中大急,慌忙打开营门引兵去追杨雄,欲与泠苞前后夹攻。
杨雄回头望见邓贤出营来追微微一笑,对前方逃跑的“泠苞”道:“子龙将军,邓贤已然离营,我等可反戈一击。”
赵云此时穿着益州军盔甲,打着泠苞旗号跑的正欢,听杨雄说话便与他并骑而行道:“我等再引他一段,好方便高顺将军偷营。”
原来赵云、高顺定下的计策便是由赵云伪装泠苞人马去袭杨雄,再装作不敌而走。邓贤自然不可能坐视援军战败,必然出营相助,高顺便趁此机会偷营。
赵云、杨雄将邓贤又引出一段之后同时勒马,回身来战邓贤。邓贤见自家兵马与敌军合兵当时大惊失色,又见泠苞帅旗之下那人根本不是泠苞,便惊问道:“你是何人?竟降南烨。泠将军何在?”
邓贤一开口,赵云、杨雄同时大笑。赵云道:“我乃常山赵子龙。泠苞已然被我擒拿,你若下马投降,我可饶你不死。”
闻听泠苞被擒,邓贤顿时吓得魂飞天外,此时他才注意到赵云统领的那些益州兵左臂上都扎有一条白巾,与自家兵马有所区别,显然不是泠苞降卒便是交州兵所扮。邓贤自知中计拨马便逃,他连一个杨雄都打不过,此时再加上赵云,不逃也不行。
赵云、杨雄随后追赶,便追边喊:“你等皆有父母妻子,降者免死!”
那些跟随赵云而来的士卒既有交州军假扮也有泠苞麾下降卒,此时听赵云喊话,那些降卒便用川蜀乡音喊道:“国师仁慈,降者不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邓贤麾下川军一听家乡口音便知是泠苞士卒归降了南烨。既然泠苞士卒降后未死,那就说明南烨确实不杀俘虏,于是邓贤士卒纷纷投降。
邓贤跑回自己营寨的时候简直都快成光杆司令了,可是就算这样还不算完,只见一彪人马从自己营中杀出拦住去路,帅旗之上写一“高”字。
高顺见邓贤来了嘿嘿一笑,并不与邓贤死战,只是拖住邓贤。待杨雄赶上,猿臂轻舒,将邓贤擒于马下。
赵云、杨雄、高顺三人擒了二将,占住两处大营,俘虏士卒万余回营向南烨复命。南烨笑问道:“子龙、杨雄各擒一人,何人当居首功?”
杨雄惭愧道:“若非子龙将军用计,我尚不知何时破营,当是子龙将军首功。”
赵云道:“若无高将军领陷阵营来援,二将皆不能擒。当是高将军首功。”
高顺道:“此战皆赖二位将军之力,我又何功之有?”
南烨见三人谦让不由笑道:“此战生擒敌将你三人皆有功劳,不过当以高顺为首。”言罢重赏高顺,赵云、杨雄也皆有封赏。
厚赐三人之后,南烨命人押泠苞、邓贤到帐下,去其束缚,赐酒压惊问道:“你等肯降否?”
泠苞看了一眼南烨道:“承蒙国师免死,为何不降?刘璝、吴兰与我乃是生死之交,若肯放我回去,当为国师招二人来降,献出犍为。”
南烨听泠苞说完又看向邓贤道:“泠将军愿降,不知邓将军如何?”
邓贤沉默片刻道:“主公对我有知遇之恩,恕我不能从命。”
南烨闻言点了点头,施放竟能存星、取星,顺便看了一眼二人的将星录。与那些知名武将的将星录不同,二人的将星录十分简要,简要到只有一句话:益州牧刘璋部将,建安十六年,刘备攻取益州,邓贤与泠苞、刘璝等统兵抵御刘备,为刘备所败。
两个在三国历史上打酱油的武将,此时却展现出了巨大的人性反差,一个卖主求荣,一个誓死不降。二人在南烨心中顿时鲜活起来,不再是书中的历史人物,而是有着思想感情的人。
自从赤壁之战杀死曹操、许褚等人之后,南烨心中就一直十分失落。对于一个三国迷来说,杀死自己的心中偶像并非什么乐事,可是南烨却不得不为。因为放过曹操这位奸雄就意味着更加激烈的战争和更多士卒的死亡。所以南烨没得选择。可是这一仗讨伐刘璋,南烨却可以选择尽量少杀些人,毕竟只要益州攻陷刘璋败亡,这些武将即便不降也失去了威胁。
郭嘉与南烨相处日久,又十分聪慧,多少能猜到南烨心思,也看到了南烨目光中的不忍,便小声劝说道:“邓贤不可放,泠苞更不可放。”
南烨闻言一愣,不放邓贤他还能理解,可是不放泠苞是什么意思?南烨不由问道:“奉孝这是何意?”
郭嘉道:“泠苞受刘璋恩重胜于邓贤,岂会为国师所用?若脱身一去,不复来矣。”
南烨没想到面前两个史上无名的下将竟然还都是忠臣。不过南烨知道这世上恩将仇报的事也不是没有,他不明白郭嘉如何判断泠苞就是诈降。南烨有自己的判断方法,直接对泠苞施放了控人技能,结果泠苞只是愣了一下,根本没有被南烨控制,这更坐实了郭嘉的判断。
南烨微微一笑问郭嘉道:“奉孝怎知泠苞诈降?”
郭嘉道:“邓贤望泠苞皆是怒意,泠苞看邓贤尽是赞许,由此可知端倪。”
南烨听郭嘉解说马上反应过来。忠臣看降将心中发怒,这很好理解。可是降将看忠臣赞许就说不过去了。假如降将赞同忠臣的做法就应该也做忠臣才对,既然不做忠臣又羡慕忠臣,眼神应该是愧疚不敢对视才对。赞许的目光只有忠臣遇忠臣时才会出现,照此推论泠苞自然是忠心刘璋故意诈降。
郭嘉虽然没有南烨的技能,却也能看透人心,不愧是顶级谋臣。南烨微微点头道:“邓将军既不愿降,我也不能轻放,否则引兵再来只会令我士卒损伤。还请邓将军在我营中委屈些时日,待此战结束再放将军回家团聚。至于泠将军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攻打犍为之事不劳将军费心,将军便陪邓将军一起在我营中做客,免得邓将军一人寂寞。”说罢便命士卒押二人出帐软禁起来。
泠苞、邓贤都没想到自己会是这个结果,更没想到截然不同的选择竟然会造成相同的结果,一时间都有些错愕,直到出帐才反应过来。南烨在帐中就听到帐外传来二人的争吵之声。
“你这无耻小人,我算错看你了!”这个声音显然是邓贤。
“贤弟,你真冤枉我了。”这个声音显然是泠苞。
“你卖主求荣有何冤屈”邓贤的话音渐远,看来南烨把他们放在一起作伴对二人也是一种折磨。郭嘉还当南烨故意如此,在一旁笑弯了腰。
泠苞、邓贤双双被擒,自然有逃脱士卒报到城中。刘璝、吴兰闻报大惊,要知道斩将容易生擒难,赵云、杨雄两个先锋就生擒了自己这边两员大将,还招降了大半士卒,这让刘璝、吴兰不由惊慌。
刘璝、吴兰再不敢出马与南烨交战,城头高悬免战牌,遣人往成都求救。刘璋得知折了二将,也是惊慌失措,聚众人商议对策。可惜几名上将都遣往北地防备张鲁,一时间也不知要遣何人御敌。
长子刘循出班道:“儿愿领兵前去守城。”
刘璋见儿子愿为自己分忧十分开心,可是又不放心,便问众将道:“我儿肯去,当遣一人为辅,不知何人愿往?”
吴懿出班道:“末将愿往!”
刘璋见吴懿愿去当时大喜,吴懿的妹妹嫁给了刘璋的三哥刘瑁,算是刘璋的心腹之人。有他与刘循同往,刘璋放心许多,又调派三万人马给二人同去守城,也不指望二人建功,只要守住城池待南烨、张鲁一人退兵,便是大功一件。
刘璝、吴兰见刘循兵到接入城中,刘循问二将道:“南烨近日可曾攻城?”
吴兰道:“不曾攻城,只是在外打造器械,偶尔城前搦战,我等只是不应。”
吴懿道:“南烨意在速战,故而诱我等出城。我等切不可中其奸计,任其打造器械便是。待其造好器械攻城之时,张鲁之围已解,北面大军一到,南烨必退。”
刘循也知吴懿所言是稳妥之计,便安排人马守城,四人分守四门。吴懿照顾刘循给他两万余兵马,其余三人只用一万余人守城。刘循年少,血气方刚,并不想让吴懿关照,可是却拗不过吴懿、刘璝、吴兰三人苦劝。最后刘循决定亲守正对南烨的南门,否则就要减兵。吴懿三人也拗不过刘循,只好如此安排。
第五十四回 入南中张松献图 攻益州南烨得蜀 7()
南烨对于强攻城池一向无爱,因此打下泠苞、邓贤两座大营之后便驻扎营中打造霹雳车。蜀道难行,交州制造的霹雳车运送不便,所以南烨还要现做才行。众将不用亲手打造器械,每日无事便到城前叫骂。能诱守将出城来战最好,不能诱敌出城也无所谓,全当消遣。
刘循增兵之时,恰巧典韦领着几个亲卫在城前搦战。典韦就带了几个人来,见刘循大军一到,自然是有多远跑多远。就算典韦再勇猛,也还不敢凭着几骑和三万大军叫板。
南烨听典韦回报城中增兵,便命人打探,这才知是刘循来援。假如来的是旁人,南烨并不担忧,不过刘循就有些麻烦。
益州民心思变,有心投降南烨的不止张松、法正,城中若是寻常武将,在霹雳车的攻击下很有可能开城投降,但是刘循作为刘璋之子便绝无投降的可能。南烨欲收益州民心,不能用霹雳车轰击城中打击有生力量,充其量就是轰开城门,入城之后还是一场恶战。
郭嘉见南烨皱眉却在一旁笑道:“刘循来援乃是好事,国师何故心忧?”
南烨听郭嘉之言便知他有定计,问道:“奉孝可是有计破刘循?”
郭嘉点首道:“刘璋若是派遣宿将守城,恐怕一时难以攻破。但刘循年少,总有破绽,待我明日城前一观,再议计策。”
次日一早,南烨便与郭嘉策马来到城前,只带典韦、周仓护卫左右。城上有士卒认出南烨,便报刘循知晓。
刘循早就听闻南烨之名,却从未见过其人,心中暗道:“人言南烨国师大道神通,今日我便看看他如何厉害。”想罢便领士卒登城,往城下观望。
南烨见城头一个少年将军顶盔掼甲,扶墙遥望,便猜是刘循,于是施展技能查看。
将星录:刘循,益州牧刘璋长子。刘备进攻益州雒城,刘循率军抵抗,坚守近一年。后城破被俘,与刘璋一同投降,刘备封其为奉车中郎将。
刘循的六项能力都不出众,最高的统帅只有63,不过将星录却有精彩之处,能抵挡刘备一年之久也算不容易了。这让南烨更是忧心,手指刘循对郭嘉道:“城上便是刘循。”
郭嘉点了点头道:“国师且看我言语试之。”说罢打马上前道:“城上小儿,国师大军到此,何不开城早降?”典韦、周仓听郭嘉声音不大,也跟着喊了一遍。他们帮南烨喊话惯了,帮起郭嘉同样不遗余力。
典韦、周仓声如洪钟,刘循在城头自然听见。他年少气盛,被郭嘉一激便向城下喊道:“早闻国师非比寻常,今日一见也并非三头六臂。国师若有妙法上城擒我,我便心服口服,若要我开城而降万万不能。”
南烨知道郭嘉此来便是要试探刘循性情,于是高声道:“生擒你这小儿又有何难?你若敢出城一战,我便可擒拿于你。”
刘循见南烨四人在城下便敢大言不惭,心中大怒,便要命人开城出兵。可他刚一下令,便有一人匆匆赶来道:“公子不可开城!莫中南烨之计。”刘循闻声一望,正是吴懿,身后还跟着刘璝、吴兰。
原来吴懿听说南烨前来观阵,刘循又亲自上城,便担心刘循有失,特意赶来相劝,果然见刘循要开城而战。
刘循见三将特意赶来阻拦便道:“你等无需多虑,南烨此来只有四人,正是擒杀良机。若能擒住南烨,大军不攻自退。”
吴懿道:“南烨诡计多端,公子不可犯险,这必是南烨诱敌之计。”
刘循笑道:“南烨也太小瞧于我,四人来在城下,何用我亲自出马?随意遣一将出城便可将其擒获。”说罢便命自己副将领兵一千出城去擒南烨。
吴懿本想再劝,可是转念一想,让刘循吃些苦头也好,免得他不知天高地厚。一千人马又不是损失不起,能买个教训让刘循懂得小心也算值了。总比日后中计丢了城池强。
南烨在城下虽听不到城上吴懿所言,但也能多少猜到三将在规劝刘循,不由微微一笑。自从黄巾之乱时,南烨就开始介入各大战役,让战争时间急剧缩短,这就使得他入蜀的时间比刘备提前了十几年。显然此时的刘循还不是那个能独挡刘备一年的刘循,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子而已,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对付。倒是刘循身旁三将是个障碍,南烨连施技能存星、取星。
将星录:吴懿,字子远,兖州陈留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蜀汉穆皇后吴氏兄长。随刘焉入蜀,刘璋时任中郎将。刘备进攻刘璋,吴懿随刘璋归降刘备,历任讨逆将军、关中都督、左将军、车骑将军等职。其妹吴氏先嫁刘焉三子刘瑁,后嫁刘备,吴懿因此在刘璋、刘备麾下皆得重用。统帅83。
将星录:刘璝,益州牧刘璋部将。建安十七年受命率兵抗击刘备,旋即败归。武力73。
将星录:吴兰,原为刘璋部将,后降刘备。在汉中对曹操的战役中驻扎在下辩,被曹洪所败,后被阴平氐族首领强端所杀。武力82。
南烨这边刚看完三将信息,城门已经大开,一彪军马杀了出来。郭嘉见有兵出城微微一笑拨马便走,南烨更不久留也是拨马就走,典韦、周仓护卫在后。他们四人所乘都是良驹,川军马矮追赶不上,又怕中计,只是追了一阵便收兵回城。
刘循在城上见一千士卒毫不费力便赶走了南烨,不由哈哈大笑对三将道:“我看南烨不过如此。他敢再来,我还以此法应对便是。”
吴懿见南烨退去也觉得自己太过小心,假如刚才被南烨四人吓的不敢出城交战,恐怕对城中士气也是不小的打击。刘循派遣少量兵马迎敌,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不过就算如此,吴懿还是叮嘱刘循道:“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