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摇头道:“非也!非也!那日就算丁建阳不阻董卓,也还是有人不服。据我所知光华法师便不愿听从董卓号令,朝中卢植等人也不同意废立之事。”
李肃道:“羊羔虽美,众口难调。贤弟不在朝中任职,不知朝中之事。但凡朝中大事,哪一件不是争论再三?有人赞同便有人反对。我与贤弟皆是武人,若听那些文官引经据典争论一日,定会觉得两边有理,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其实我等完全不必去管这些争论,只看结果便是。
如今丁建阳、南光华驻扎城外,董公也已然回城。虽说董公败了一阵在贤弟手上,可是实力并未大损,步卒、马卒均已回到城中。就算无力再出战,但只要严守城池,丁原、南烨那点兵马也攻不进洛阳,这洛阳城中还是董公说了算,要行废立之事轻而易举。此事一成,董公便是天下第一人,一道诏书便能让丁原、南烨退兵。他若不是明主,还有谁敢称明主?”
什么是三寸不烂之舌?李肃便是。一番话说下来,听得吕布一愣一愣的,深感大有道理。李肃察言观色,见吕布心动再添一把火道:“贤弟若是此时去投董公,那可真是雪中送炭之举,必得董公重用。废立之事一成,贤弟亦有从龙之功,以贤弟的本领封侯拜将指日可待!贤弟追随丁原又有什么前途?难道他还能让你这义子袭承刺史之位?”
吕布一想李肃之言确有道理。依照丁原的脾气,就算攻入洛阳杀了董卓,他自己也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八成还是回并州做他的刺史,最多也就是做个州牧到头了。自己这一辈子若是跟着丁原混恐怕永无出头之日。董卓则不然,那是个敢做大事的人,今日废立皇帝,明日便可能荣登大宝。自己若是投了董卓,说不定能做上三公之位,混个大将军也不是没有可能。
吕布越想越心动,叹了口气道:“唉兄长所言极是!可小弟已与董公交恶,伤了他麾下大将,也不知那人生死。今欲从之,又无门路,恐其不纳啊!”
李肃闻听此言知道大事已成。他也不说话,只是取出黄金、明珠、玉带一样样摆列于吕布面前。
吕布生于并州偏远之地,出身微寒。跟随丁原以来一直四处征战,有些军饷也用的一干二净,没有太多积蓄。他还从没见过这么多黄金、明珠,立刻被晃花了眼。大惊道:“兄长这是何意?哪里来的许多金珠?”
李肃道:“董公久慕贤弟大名,这些皆是董公之物,特令愚兄献予贤弟。赤兔马亦董公所赠也。至于贤弟所伤的樊稠并无大碍,纵然死了董公也不会计较。”
吕布犹豫道:“董公如此抬爱,小弟该如何报答?”
李肃道:“贤弟也不必报答,只与我去投董公便是。愚兄不才,尚为虎贲中郎将,贤弟若投效董公贵不可言。”
第二十三回 南烨井中得玉玺 吕布反叛获赤兔 15()
数据三国。。。
吕布被李肃说动,刚想将金珠、玉带揽入怀中却又停下来道:“常言道:无功不受禄,小弟受此厚礼,却无尺寸之功,以为进见之礼,岂不惹人耻笑?”
李肃笑道:“贤弟何愁无功?功在翻手之间,就看贤弟肯为否。”
吕布沉吟良久下定决心道:“我若杀丁原,引军归董卓如何?”
李肃开怀道:“贤弟若真能如此,乃是莫大之功也!但事不宜迟,在于速决。假若贤弟能将南烨一并设法除去,其功不可限量。”
吕布摇头道:“那光华法师身边常有典韦、周仓护卫,此二将武艺仅仅略逊于我,若分胜负也在百合之外,恐怕难以速决。”
李肃问吕布道:“可说此二人来降否?”
吕布道:“或可一试,却无把握。再说那光华法师有未卜先知之能,神鬼莫测之机,我若对其不利,恐其事先防备。”
李肃觉得吕布说的也有道理,便对吕布道:“若是如此便莫再节外生枝,不知贤弟何时来投?”
吕布道:“今夜我便行事,明日必投董公。”李肃得了准信,告辞而去。
就在李肃与吕布饮宴完毕的时候,南烨帐中的宴席才刚刚摆上。张辽、高顺二人坐在席前很是纳闷。平时他们没少到南烨营中切磋武艺,有时打的兴起忘了时辰赶上营中开饭,南烨便留他们一起与士卒共用,南烨、典韦等人同样是与士卒吃在一起有说有笑。
南烨给张辽、高顺留下的印象是平易近人,善待士卒。二人觉得在南烨营中十分自在,和在自己营中没什么区别,这也是二人常来的原因之一。在他二人的印象之中,南烨法师还没搞过特殊化,开过小灶。今日不知为何要单独设宴款待自己,还要将二人留宿营中,这可还是头一回。
张辽、高顺心中难免惴惴不安,生怕南烨席间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比如劝服他们投靠之类的他们二人性情忠义,与吕布截然不同,可从没想过背叛丁原。所以二人心中都在各自想着说辞,好尽量委婉的拒绝南烨,免得伤了两军和气。
南烨摆宴是为了招降张辽、高顺不假,可是南烨选用的方法可不是说服。他只想设法将二人留在身边,不去趟吕布那潭浑水,而后让二人有个冷静抉择的机会,而不是稀里糊涂的跟着吕布去投董卓。
酒菜上齐之后,南烨也不说为何摆宴,端起酒来就劝众人饮酒吃菜。如此一来不光是张辽、高顺糊涂,就连作陪的典韦、赵云四将也有些搞不清楚了。他们可不像张辽高顺一般拘谨,尤其是史阿与南烨年纪相仿,两人私交不错,平日无话不淡。
今日史阿听说南烨宴请张辽、高顺还以为有要事相商,没想到酒过三巡,南烨还没提正事,这便让史阿有些奇怪,直接出言问道:“法师今日宴请我等可是有什么喜事?”
南烨为了留住张辽、高顺早想好了一套说辞,便道:“倒是没什么喜事,只是近几日见你等苦练武艺,日夜切磋十分辛苦,所以才想犒劳一下大家。一来感谢文远、高顺二位将军传授武艺,二来也是想听听诸位切磋之后有何心得长进。”
张辽、高顺一听南烨就为这事答谢他们顿时松了口气,张辽起身道:“我等当不起法师称谢,更谈不上传授武艺。倒是我等与四位将军切磋受益匪浅,应该当面致谢才是。”
南烨道:“两位也不必过谦,我虽不通武艺,却也明白其中道理。习武如同下棋、打牌,只有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才是武艺精进之道。不过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见你等终日切磋比武,也没个机会坐下来交流心得,难免有些不美。今日借此机会何不畅谈一番,以求精进?”
帐中六将一听南烨将话题引到了武艺上,那话匣子可就打开了,就连平日不爱言语的高顺也不时说上两句高论。
南烨自己虽武艺不佳,可是他施展控人、控己两个技能的时候同样会用到一些招式。听着六将谈论也深感兴趣。他听了片刻就发现这六将的武艺还真不是一个套路,对于武艺也自有一番见解。
史阿惯用长剑,讲究的是步法灵活,剑走偏锋,很少与人硬碰硬。高顺则正好相反,他惯用大刀,一身武艺皆是战场厮杀练就,身上伤疤无数。战阵之上无路可退,无处可躲,唯有勇往直前。所以高顺向来刀进中宫,追求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不论上阵还是比武都给人一种拼死相搏的感觉。就算遇到武艺高于自己的对手,高顺也敢上前拼命,对方若是被高顺的气势所慑便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反而会败给高顺。
典韦与周仓的路子差不多,皆是以力取胜。这二人最常用的战术便是双戟上场一阵乱披风,对手若是没变肉泥,再比招式如何。赵云又与他们相反,一条龙胆亮银枪使出来巧妙无双,往往是以枪招取胜,而非硬拼力气。
六人之中若论精通各种兵器的就数张辽,他平时和吕布一样使用长戟,不过长枪、长矛、长刀、长戈到了他手中一样顺手。这是因为张辽常年跟随吕布习武切磋,算是吕布半个徒弟。吕布的戟法鬼哭神嚎就是可以适用于各类长兵器,所以张辽精通各类武器并不稀奇。
赵云在众人间年纪最小,听着几位前辈在席间传授心得两眼直放光。这些日子他可是与不少高手过了招,先是遇到了大师兄张绣对练了一套百鸟朝凤枪,然后又与吕布切磋,让他知道了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这些日子赵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该如何战胜吕布、典韦这样招式又精力量又大的武将,又该如何战胜张绣那样熟知自己招式的武将?
思考数日的赵云不得其解,今日听众人议论武道,似乎心中略有所悟,可是又好像怎么也抓不住。于是赵云干脆借此机会起身行礼道:“法师,各位将军,云有一事不明想当面请教,望诸君直言相告。”
众人见赵云说的郑重都停止了议论,南烨道:“子龙想问何事?这里皆不是外人,直言便是,何谈请教?”
赵云道:“云想问诸君,若是遇到与自己武艺相当,力量又强于自己的对手该如何与之交锋?或者说诸位可有办法战胜吕将军?”
吕布已经是众人公认的武艺第一,赵云如此一问便将众人全问住了,他们自己还想知道该如何战胜吕布呢。
高顺道:“唯有拼死一战而已!”
典韦道:“俺与元福合力可胜!”
史阿道:“奉先无马无戟便可胜之!”
张辽细想了片刻摇头道:“难矣!难矣!”
南烨一听众人所答已经完全超出了讨论武艺的范畴,典韦连群殴的招都想出来了,显然不是赵云所要的答案。赵云的脸上也现出失望的神色。南烨心中盘算,赵云的枪法、剑法都出师了,也到了自创成名绝技七探盘蛇枪的时候。可惜自己也不知道这套枪法到底是何等模样,无法帮上赵云。不过对于赵云的疑问南烨倒是有些心得。
正理了一下心中思路南烨说道:“子龙想战胜奉先勇气可嘉,值得赞赏!不过这问题却问错了。常言道:以巧破千斤,一力降十会。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讲的是力量不足可以通过巧妙的招式弥补,而招式不足同样可以凭借力量弥补。若招式、力量皆不如对手还想取胜,岂不是痴人说梦?”
第二十三回 南烨井中得玉玺 吕布反叛获赤兔 16()
数据三国。。。
赵云等人可是从没听说过什么“以巧破千斤,一力降十会。”也不知道南烨法师这是从哪里听来的“常言”。不过在座六将皆是高手,一听就能明白其中道理,纷纷点头称是。
史阿兴奋的道:“法师所言极是!不知法师可有取胜之法?”
南烨道:“不以招式胜之,便以力量胜之,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只是人与人条件不同,力量差距有时难以弥补,而招式则不受个人条件所限。子龙若要有所进境还是该从招式入手才对。”
赵云闻言顿时有一种拨开迷雾见青天的感觉。他与张绣那一战两人招式一样,自己力气占着便宜,便觉得游刃有余,不正是南烨法师所说的以力胜之。而吕布的武艺招式不逊于张绣,且力量更强,若想胜之恐怕还真要另出绝招才成。
刚有了从招式上突破的想法,赵云马上又犯了难。这招式套路皆是传承有序,不知经过多少年千锤百炼才形成一套武艺,又岂是说创就能创出来的?要想别开生面另创一门武功哪儿有那么容易?
赵云觉得南烨既然提出从招式入手,说不定会有什么想法,便请教道:“法师说从招式入手,可云愚钝,脑中浮现的皆是师父所授之武艺,一时并未想到新招。还请法师指点一二,如何才能以巧破千斤?”
正可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典韦、史阿也都想打赢吕布,听赵云问起也都竖起了耳朵,张辽、高顺自然也想听听南烨法师对于武道有何高论。
南烨没练过武艺,可是他看过武侠悠啊。于是想了想道:“我不会武艺,谈不上指点,不过我倒是听人说过这以巧破千斤又叫四两拨千斤,是种借力打力的手法。就好比洪飞用拳来打我,我要硬碰硬的打回去对拳肯定吃亏,若我反其道而行之,不向前冲反向后拉,洪飞之力就能为我所用,说不定还会被我拉倒”南烨一边说着一边还起身与典韦假意对练了一番。
“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帐中六将无不咀嚼着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南烨并不知道,这两个词都出自太极拳谱,那可是明朝以后的事儿了。
赵云顿时又觉得头脑之中拨云见日,思路更加开阔,没想到这世上还真有以小力敌大力的方法。于是追问南烨道:“法师大道无边,不知还有何妙法?恳请一并告知。”
张辽、高顺一听赵云所言才发现南烨是在给自己麾下武将传道,于是二人起身道:“法师传授子龙武艺,我等在此多有不便,这便告辞了!”
南烨东拉西扯谈论武艺就是要留住二将,免得他们无聊回营,哪儿肯让他们走。急忙阻拦道:“二位将军快快坐下!我早说过自己不通武艺,算不得什么传授。几句话而已,值不得什么,二位将军不用避讳,我等一同交流讨论便是。”
张辽、高顺也是好武之人,内心深处当然还想听听南烨法师到底有何绝学。此时见南烨挽留,二人顿时感觉南烨为人大度,毫无私心,让人敬服。
待二人坐回席上,南烨继续道:“这借力打力听起来深奥难懂,实际上诸位也是常用。不论枪、戟、刀、剑、皆有以横拨直或是以直拨横改变对手劲力方向的招式。这类招式往往要比硬拼省力的多,也属于借力打力,以小力胜大力。我见史阿与洪飞切磋之时便常用此类招数,而不是与洪飞硬碰,即便力气不如洪飞也有五成胜算。”
众人闻言不约而同看向史阿,史阿点头道:“剑者轻灵而锋利,自然不可与戟、斧、刀、锤相撞,硬碰则剑伤。剑式之中缠、粘、引、随之法,皆与法师所说的借力打力相近。”
南烨一听才知道,古人也不是不懂力学,只是还没形成理论而已。那太极拳不也是在前人的拳术基础之上创出来的嘛!说不定太极拳的创始人就是将各家拳法中借力打力的招式摘出来融会贯通发明的太极拳呢。
“我懂了!师父让我下山学剑融合百家之长原来是这个意思!若将剑法之中借力打力的法门融入枪法,定可创出一套绝学!多谢法师、师兄指点。”赵云突然之间顿悟了什么,兴高采烈的笑道。
南烨还真不知道赵云的七探盘蛇枪是枪剑相融练出来的,见赵云有所领悟南烨也十分高兴道:“子龙勤奋好学,定可融会贯通创出一套绝学。据我所知,这借力打力若是到了最高境界便可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圆融一体,犹如太极图一般和谐。子龙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定然没有问题。”
赵云心中默默记下南烨所说的每一个词后问道:“不知法师所说太极图为何物?”
太极图又叫阴阳鱼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南烨一直以为这太极图与易经出自同一年代呢,没想到赵云竟然不知道太极图为何物,再看其他五将的神情似乎也是茫然不知。
南烨还不知道,现代的太极图是宋朝道士陈抟所传绘,周敦颐所传,汉朝还没有呢。见六人都茫然不知,南烨便叫吴茗取来纸笔,画了一个阴阳鱼给众人看。
这太极图展现的便是阴阳互转盛极必衰的天道,连绵不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