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214…
知,凭仲裁人的收据到特定一家银行的保险库领取宝物,在全世界的记者面
前完成交割手续。
这个拍卖计划,可谓万无一失。
在各大博物馆得到投标通知的同时,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在开会研究这次
拍卖行动。他们已经认定施利曼宝物已经落入苏联人的手中,并且为此跟苏
联政府进行交涉。苏联人矢口否认有这样事。而现在竟然有人会神秘地将宝
物公开拍卖。这次拍卖活动不可能是苏联政府操纵的,他们经济上再不景气,
也不会少这么一笔钱花。即使缺钱也不会拍卖施利曼珍宝,这等于在全世界
面前丢脸。现在只剩下一种可能,宝物是被人从苏联偷盗出来,这说明苏联
克格勃在安全措施方面出了大毛病。这正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最感兴趣的问
题,如果苏联在安全措施上出了毛病,现在既已发觉,那必然要更换以前的
安全手段,这一来,中央情报局以前所掌握的对方的一些情报,就没什么价
值了。为此,中央情报局决定,派几个文物专家去暗中考察这次拍卖。
与此同时,苏联的克格勃针对这次拍卖却作出了另一种判断:施利曼的
宝物曾经在他们手中,后来被美国中央情报局骗去了,现在的拍卖行动,不
可能是中央情报局控制的,肯定被人偷盗出来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安全系统
的弱点究竟何在?这是克格勃最感兴趣的问题。
克格勃内缺少熟悉考古知识的人,他们请苏联动物博物馆的科夫帕克博
士协助,和克格勃人员共同组成投标团,以列宁格勒博物馆的名义去参加投
标。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露丝馆长接到拍卖行的通知后,立即召开
了董事会,请求拨款,授权她参加投标。董事们虽然晓得施利曼珍宝的价值,
但没有足够的财力保证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能成为施利曼宝物的主人,因
而不同意拨款。露丝馆长并不灰心,她想了另一个办法,在英国伦敦召开一
次全世界各大博物馆的联谊会,说服各大博物馆联合集资,买下施利曼宝物,
然后根据出资多少为先后,让施利曼主物在各大博物馆之间巡回展出。这样,
稀世珍宝等于归全世界人民所有,而且可以保证一次性投标成功,等于是在
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以起标价结束拍卖。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设想,可
是在伦敦会议上,土耳其和德国都各自提出对施利曼珍宝的主权要求。土耳
其认为珍宝是在他们国家出土的,应该归土耳其所有。德国以当然主人的身
份,要求与会者确认德国对珍宝的主权。双方争执不下,根本无法讨论集资
问题。由露丝馆长召开的伦敦会议,在不欢而散的气氛中结束了。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官员纽克尔克,是以《国际日报》驻巴黎记者的身份
参加伦敦会议的,他已认出苏联考古学家科夫帕克身边的那个满头白头发的
家伙是克格勃官员。纽克尔克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个白头发就是克格勃的乌
其诺夫少校。当然乌其诺夫同样确信,那位《国际日报》的记者是美国中央
情报局的官员。
通过伦敦会议,苏联考古学家科夫帕克和纽约的露丝馆长也相识了。科
夫帕克是国际上著名的学者,露丝对他非常信任。科夫帕克告诉露丝,宝物
曾一度在苏联人手中,后来被人用伪造的命令骗走了。露丝也告诉科夫帕克:
骗走宝物的不是美国人,因为中央情报局决不会长期保存宝物,肯定要交给
博物馆,而有资格接受施利曼宝物的,只有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从交流的情况分析,两位学者都相信,宝物从来就不在苏联和美国手中,
几十年来一直为私人所有,也只有这样,这次的拍卖才在情理之中。
… Page 215…
科夫帕克还告诉露丝,有一个叫彼得森的瑞典人,是国际上有名的伪造
专家,苏联一直想追捕这个人,就是不知道他的下落。
根据科夫帕克和露丝两位专家分析,在当时的情况下,骗子所能去的国
家只有瑞典和丹麦,而彼得森又是瑞典人,那么此人在瑞典的可能性就更大。
最后,两位专家决定:联合起来,沿着三十五年前的踪迹走一次,或许可以
找到宝物的下落。
露丝和科夫帕克来到丹麦。她首先打了个电话给丹麦的收藏家林德霍姆
伯爵。伯爵知道露丝来到哥本哈根,十分高兴,特地在一家豪华餐厅宴请她。
在宴会上,露丝又替科夫帕克和林德霍姆伯爵作了介绍。
露丝告诉伯爵,这次是为寻找施利曼宝物的下落而来的。这句话差一点
吓掉伯爵手里的酒杯:这不是冲着怕爵而来吗?
接着,露丝又进一步请求伯爵协助,希望他能提供三十五年前关于波罗
的海风暴和海难方面的资料。露丝的这个请求,反而使伯爵感到放心。这说
明露丝对他没有怀疑。但是她要风暴和海难资料有什么用呢?奈伯格教授告
诉伯爵,施利曼珍宝是有人从苏联偷出来的,伯爵并不知道宝物和海难的关
系。
伯爵领露丝来到丹麦海军基地,查阅了有关资料,说明1945年5月22
日和23日两天都天气良好,整个波罗的海几乎无风浪,但是有一本航海日记
中记载,在0205海域有一艘小船自毁沉没,无幸存者。
露丝看了这段记载高兴极了,她对科夫帕克说:“就是它,我们找到了!”
在露丝兴奋异常的同时,伯爵也弄清楚了珍宝根本不是被人从俄国偷出
来的,奈伯格编造的是谎言。三十五年前,珍宝被一条小船偷运出德国,在
盖瑟附近爆炸沉没,后来被人从海底捞起,又不知经过怎样的渠道才转到奈
伯格的手中。
现在露丝寻找珍宝踪迹的行动,对伯爵构成了最大的威胁。
露丝决定明天到盖瑟去作进一步调查,伯爵表示明天不能陪同,但可以
用他的汽车送露丝去盖瑟。
第二天,伯爵对自己的亲信司机韦尔顿说:“露丝的行动对我们很不利,
你明天送他们去盖瑟,如果他们找到有关珍宝的线索,就可能追查到奈伯格
头上。我想,你是知道应该怎样对付他们的。”
韦尔顿会意地点点头:“您放心,我会干得很漂亮的!”
露丝和科夫帕克坐在韦尔顿开的汽车上来到盖瑟,向附近的渔民打听,
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三十五年前小船沉没的事,只知道今年4月,克鲁德的
弟弟渔船失事,后来克鲁德曾潜水打捞过弟弟的尸体。
露丝问:“他打捞到什么没有?”
当地人告诉她:“打捞到了,是他弟弟的尸体。”
露丝又问:“别的还打捞到什么?”当地人摊开手,表示无可奉告。
露丝馆长好不容易又找到克鲁德,几经盘问,克鲁德才承认打捞到一只
铁箱子,里面有一些不值钱的铜器,以二千克朗卖给了奈伯格教授了。
露丝告诉克鲁德,铁箱子里装的是珍宝,能值几百万克朗。
克鲁德如梦初醒,自言自语道:“他是骗子!我会跟他算帐的。”
伯爵的司机韦尔顿一直跟随露丝,他眼看线索就要追到伯爵身上了,便
暗暗下了决心。
露丝和科夫帕克仍然坐韦尔顿开的汽车回哥本哈根。汽车离开公路,开
… Page 216…
上一条直通海边的小路上停下了,韦尔顿说是要检查一下车胎。韦尔顿刚离
开汽车,汽车就自己启动,沿着下坡路越滑越快,前面就是悬崖,悬崖下面
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露丝挺直身子,吓得脸色惨白。科夫帕克用力拧动车门把手,但车门被
锁死了。随着车速的加快,离悬崖越来越近。科夫帕克从座椅上往前爬,打
破隔音玻璃,好不容易才爬进驾驶室,使劲拉住手刹,车子才慢慢减速,最
后撞在路边的石壁上停下了。
过了好一会,韦尔顿才神色慌张地跑过来。科夫帕克强压怒火,对韦尔
顿说:“你的车子就是还能开,我们也不敢坐了。”他拦了一辆出租车,和
露丝两人坐上回哥本哈根。
在出租车上,科夫帕克对露丝说:“我看刚才可不是什么意外事故。一
切是事先准备好的。”露丝认为他想得太复杂,她对伯爵还是信任的,因为
是多年的老朋友啊。
回到旅馆,露丝准备明天去找奈伯格教授,劝他交出宝物,由大都会博
物馆给他一笔优厚的酬金,迫使奈伯格交出宝物。否则就诉诸法律迫使他就
范。
科夫帕克想得比露丝周到,他认为欧洲的任何一位名教授都没有财力组
织这样一次拍卖,奈怕格教授的后面还有人,说不定宝物已经落入这个人手
里。但他的这些想法都没有向露丝谈,让露丝知道得过多反而不好。科夫帕
克是苏联人,他想把宝物弄到他们的国家去。
科夫帕克回到自己的房间后,立刻给奈伯格教授挂了电话,告诉对方自
己是列宁格勒博物馆的科夫帕克博士,现在手中有一块恐龙化石,特地来请
他鉴定是那一纪的,并约定明天九点登门拜访,第二天上午九点,露丝和科
夫帕克准时到了奈伯格的家。当露丝说出为宝物而来的目的后,奈伯格矢口
否认,并且说自己的表弟克鲁德是位精神失常者。
科夫帕克对奈怕格说:“你否认是很正常的。不过,你肯定会遇到更麻
烦的事,关心这件事的有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苏联的克格勃,在你受到法庭的
审问之前,就很可能落入他们的手中……,在中午十二点之前,你觉得需要
我们帮助的话,可以往布拉扎旅馆给我们打个电话。”说罢,就和露丝告辞
了。
科夫帕克刚回到自己的房间,克格勃官员乌其诺夫就告诉他,刚才奈伯
格给一位伯爵打了电话。这个消息提醒了科夫帕克:宝物很可能在伯爵手中,
至少这是个幕后人物。他们决定立即到伯爵家去。这次他们单独行动了,带
上露丝已经毫无必要。
科夫帕克走后不久,露丝就到他房间找他。露丝见科夫帕克不在房间,
感到十分吃惊。她担心这位俄国专家可能遭到中央情报局的绑架。现在该怎
么办?在哥本哈根伯爵是她唯一的熟人,也是最信得过的人,看来只有找伯
爵帮忙了。她给伯爵打了个电话,说科夫帕克突然失踪,请伯爵动用各处关
系,打听一下科夫帕克的下落。
她的这个电话,等于是给伯爵通报一个信息:苏美两国的情报机构都十
分关注施利曼宝物,现在双方都在收网,要捕他这条大鱼。他立刻拨通电话,
订了第一班出境机票,随便哪个国家都可以,只要尽快离开丹麦。
订好机票,他回到房间,把施利曼宝物装进一只手提箱,自己开车直奔
机场。
… Page 217…
伯爵将汽车开出自己花园不久,就发现后面有辆汽车紧紧跟着,就在两
辆车并进的时候,伯爵认出追他的汽车里坐的是科夫帕克,开车的是位白头
发。白头发在逼伯爵停车,伯爵拼命加速想甩掉对方,在急转弯时,怕爵的
汽车撞上了路边一块岩石。
乌其诺夫停下车走过去一看,伯爵的头伸出车外,已被撞得脑浆迸裂,
一命呜呼了。
科夫帕克从伯爵身边拿过手提箱,打开一看:是施利曼宝物!
乌其诺夫对科夫帕克说:“书呆子,站在这儿等警察吗?快上车走!”
露丝还在旅馆里等科夫帕克的消息,等来的不是科夫帕克,而是中央情
报局的纽克尔克,他告诉露丝,这次拍卖的幕后人物是伯爵,逃跑时撞车身
亡,现在宝物已经被科夫帕克带往苏联了。纽克尔克因为得不到露丝的协助,
迟了一步,成为这次争夺宝物中的失败者。
露丝根本不相信纽克尔克的话。纽克尔克无可奈何地摊开手说,“馆长,
到明天你就会相信我是诚实的,那时我们再一同回美国吧!”
第二天,全世各大报纸都刊登了科夫帕克的私人声明:“我叫科夫帕克,
是考古学家,不是克格勃成员。我的声明是违背克格勃的意愿的,只能以我
私人名义发表。我已经将施利曼宝物带回苏联,让全世界人都知道宝物在苏
联。这样可以迫使苏联政府将宝物在全世界展出。施利曼宝物是属于全世界
人民的,大家有权看到它。至于它的主权归属问题,历史会公正解决的。现
在就让它保存在苏联吧。请原谅我,我是一位苏联科学家。”
露丝看完科夫帕克的声明,她自言自语他说:“可我是一位美国科学家
呀……”这时,纽克尔克给她送来了回美国的机票,她感激地接受了。
(刘忠义)
… Page 218…
威尼斯商人
这个故事,发生在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
安东尼奥是个慷慨的年轻人,家住威尼斯。他有个好朋友叫巴萨尼奥。
有一天,巴萨尼奥来向他诉苦说,他和一位小姐要结婚了,但缺三千块金币。
安东尼奥的商船出海还没有回来,一时没这么多钱借给朋友,就带着他
去找专放高利贷的犹太商人夏洛克,表示愿意以商船作为抵押,向他借三千
金币。
夏洛克十分贪婪,他与慷慨的安东尼奥早已暗暗结下深仇,他见对方有
求于己,立刻假仁假义地说:“我不要你一分利息。但是,我们要到律师那
儿去签一张借约,如果你到期还不出这笔钱,我就要割下你身上的一磅肉来,
随便由我从哪儿割!”
安东尼奥见惯了夏洛克的鬼把戏,无所谓地说:“好吧,我们去签约吧,
我还要告诉大家,犹太商人夏洛克的心肠真好。”
巴萨尼奥却竭力反对去签这种血淋淋的借约,但他的朋友安慰他说,商
船上的货物价值超过借款好几倍,没问题。
安东尼奥跟着夏洛克去签了约,在他看来,这张借约不过是犹太商人一
时心血来潮,闹着玩儿的。
巴萨尼奥相娶的小姐名叫鲍细娅,住在离威尼斯城不远的地方,她继承
了一大笔财产,到她家去求婚的人很多,但她只看中了诚实的巴萨尼奥。巴
萨尼奥告诉她,自己没有什么财产,可以夸耀的只是出生在上等家庭,受过
很好的教育。鲍细娅谦逊大方地说:“我看上你的就是这可贵的品德,但愿
我有一千倍的美丽,一万倍的富有,这样才配得上你。我受的教育太少了,
幸运的是还年轻,又遇上了你!”
鲍细娅接受了他的求婚,还给了他一只戒指。巴萨尼奥激动地说:“我
无法形容自己有多么幸福,我只能向你起誓,这只戒指永远不会离开我的
手!”
正当他们兴高采烈地商量着举行婚礼的时候,有人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