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高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高顺-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周瑜和陆逊两人,高顺非常重视,任命周瑜做了扬州水军中郎将周泰的军师,令陆逊担任鲁肃的参军;虽然他们没有获得跟随出征的机会,不过高顺如此安排,已令他们非常满意了,这比跟随出征后因战功获得的职位都要好许多了。

第566章结亲孔融() 
    蔡琰现在也是高顺的夫人之一,已生下一子一女;蔡邕便是高顺的岳父了,他一直在邺城负责教授高顺的儿子们以及众高官的子嗣;这次借机推荐他的弟子顾雍和王粲出仕为官。

    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县长,历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后被秦关驱逐北上,只得投奔蔡邕,做蔡邕的助手。

    王粲更是以文采著称。

    蔡邕很少求高顺办事,这是第一次,高顺不好推辞,且这两人皆非常优秀,便欣然应允,任命顾雍为豫州合肥郡太守,接替庞德的位置;王粲为将军府主薄,为军师祭酒戏志才的副手,主要负责起草书檄、军令等文字。

    蔡邕对高顺的安排非常满意,认为高顺有知人善任之能,如此安排能发挥二人的特长。

    自古人们皆有攀比之心,大儒也不例外。高顺对顾雍和王粲的任命,却引起了孔融的不满,他推荐的两位才子司马朗和司马懿仅被高顺任命为县吏,而蔡邕推荐的人却为太守和主薄,差距太大了,这是抽他的脸,影响他在士族中的威望,让外人认为他无识人之能,便亲至邺城寻高顺理论。

    这也是众多士家大族不满高顺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孔融只是大族推出的代表而已。

    今世青州环境比较稳定,孔融生活比较安逸,所以子嗣年龄比历史上出生要早,现在已有两女一子;前妻生一女,续妻生一子一女,儿子15岁,女儿13岁,长女已与泰山郡羊家成婚。

    高顺同意其子参加青年军,孔融方消气。

    随后高顺设宴招待孔融,蔡邕作陪。

    蔡邕与孔融、泰山郡羊家皆有很亲密的关系;蔡邕的小女已与羊家定亲。

    宴会后,蔡邕向孔融提议,不若与高顺结为亲家,这样的话,对儒学的发展极为有利;他俩都意识到高顺打压儒学之意。

    这对孔融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世子得蔡邕亲授,才情不下高顺,体魄健壮,外表更是俊秀,便问道:“不知魏公何意?”

    蔡邕笑道:“哈哈,邕为其师,岂能无做主之权?”

    孔融认为蔡邕想当然耳,没有在意。

    第二天蔡邕便以此事咨询高顺意见。

    高顺感觉世子比孔融之女仅大一岁,年龄相当,孔融家世也很好,内心非常同意,他还想起孔融子女关于“倾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典故,两个幼儿竟然令曹操恐惧,杀之而后快,认为她定是非常聪慧,只是不知其外表如何,若是世子不喜欢也白搭。

    于是便令孔融子、女一起来邺城,待见过面后确定;孔融本来是兴师问罪的,现在与世子联姻,对他来说是意外之喜。

    天下大势已定,这些文人看的更加明白,高顺称帝是早晚的事情,世子将来也是皇帝,那他的女儿便是皇后;对于孔家来说,即便忠汉,也无力改变当前结局,不若接受,保持家族和儒学昌盛。

    事后,高顺咨询许婷的意见。

    许婷知道儿子与兄长许林家的女儿一起长大,关系很好,有意促成此事,现在高顺咨询,她不能隐瞒了,否则将错失机会,便直言相告。

    这样的话,对许家的发展极为有利。

    这个时代,表亲之间成婚者不在少数,高顺却知道其中的危害,坚决拒绝了许婷的意见。

    许婷认为高顺的态度过于蛮横,是对许家的不满,便又阻梗道:“孟文、孟珍等人的女儿皆非常聪慧、美貌,且从小一起长大,知根知底,性情脾气相投,他们也有意与世子成亲,何必选择一位外人?”

    许婷的话令高顺无从反驳,与李强、马贵等人成为亲家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不过他已令孔融之女前来了,只好声言见过面后再确定。

    许婷的话也引起了高顺的注意,随后魏公府发出告示,严禁男女血亲三代之内成亲,男方的血亲即便五代之内都没有结亲的,难的是女方的亲戚,高顺明白,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单凭一张禁令是无法阻止民间近亲联姻的,所以他只定三代,便是为了减少阻力。

    许婷见高顺发布此令,认为是故意与她赌气,心中更是不满。

    高顺仔细解释几次,方打消许婷的疑虑。

    月后,孔融之子女到达邺城,高顺亲自接见,先是审查其子,属性令高顺大为动容,年龄仅16岁,智力已达86,政治到达84,统帅65,真是妖孽。

    再查看其女,属性令高顺为之变色,年龄仅13岁,智力已达88,政治77,智力比其兄更高。

    再仔细查看两人外表,更令高顺喜欢,当即决定,婚事就这么定了。

    为了安抚许婷,高顺突然想到一策,令许林之女嫁给孔融之子。

    许婷欣然同意,并高兴的接纳孔融之女为世子妻。

    后事自然又需要蔡邕去与孔融商讨;孔融是看不上许林之女的,家世太差,不过考虑到许林与高顺的关系,并为了女儿和家族,还是委屈同意了这门亲事。

    为了安定李强等人的心,高顺许婷所生长女许配给李强的儿子为妻。

    李强的女儿与马贵的儿子结亲,周飞的女儿与高顺的二子结亲,赵雄的儿子与张飞的女儿结亲,马贵又与房良成为亲家,向荣与周飞也是亲家,曹山和孙成等人的子女与众人也有联姻。。。。。。

    一张庞大的关系网悄然形成,子女基本都是现有高官之间联姻,成为新的既得利益者,受益最大的还是合成人,士族已被边缘化,能进入这个圈子的人少之又少。

    高顺打破常规,借夫人许婷喜欢为由,将孔融之女留在魏公府小住,并令世子暗中观察一番。

    通过接触,许婷也喜欢上了这位女孩,感觉还是夫君的眼光好,判断力准。

    世子没有提出异议。

    在蔡邕操持下,为世子举办了隆重的定亲仪式,此举也算是稳定了一部分士族忐忑不安的心,并交好了诸多大儒,连郑玄都被从青州接来观礼。

    孔家立即借此成为炙手可热的家族,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随后,高顺二子与周飞的女儿定亲,稳定了现有皇室宗亲,连朝廷都派来使者。

    除了合成人子女之间的联姻,其他高管之间也进行联姻,比如赵云的妹妹嫁给了黄忠的儿子,而黄忠的女儿成了高顺的夫人之一,通过这种联姻,高顺更信任他们,放心的让他们独当一面。

    赵风任兖州刺史,黄忠驻军兖州,两人工作上相互配合,自然促成了他们之间的联姻。

    后辈出色也是众人相互联姻的基础,合成人的子女,不管男女,外表皆非常俊秀,男子有人偏向武艺,有人偏向智谋或者政治,皆有所擅长,女子皆聪慧漂亮;就是这些文臣武将的后人也都不差,比如黄忠的子女,张飞的子女,关羽的子女、典韦的子女等,以及沮授、程立、戏志才和郭嘉等人的子女等,皆非常优秀,各有所长。

第567章班超后人() 
    朝廷为高顺世子和次子订婚,接连派来两位使者,第一位是董承,第二位是是伏完。

    董承的心偏重于李儒一方,而伏完则是站在皇帝一方,两人在担任使者之外,还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需要与高顺面谈。

    高顺忙于出征事务,一直没顾得上他们,半月后,才有时间接待他们。

    首先接见董承。

    董承的姑姑为董太后,汉灵帝之母,其女为董贵人,现皇帝刘协的嫔妃;董卓为了自提身家才承认与董承有家族关系,并为董太后报仇,杀死何太后;董承认可与董卓的家族关系,也是为了自保;现在继续攀附李儒,是因为李儒势大。

    现在他们也很矛盾,即便高顺击败了李儒,皇帝也无处可去;即便高顺承认皇帝,还权于朝廷,高顺的手下能答应?朝廷人才凋零,能管理好天下?所以,维持现状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次他与高顺面谈的目的,李儒早已交代清楚,就是咨询高顺意见。

    在高顺的书房,双方礼毕,坐定,董承首先发问道:“魏公何时发兵荆南?”

    这话问的高顺一愣,反问道:“吾何曾言要发兵荆南?”由于在非正式场合,高顺自称为“吾”,而不是“孤”,也是有意拉近与董承的心理距离。

    董承长叹一声道:“开弓已无回头箭,既已称公,离称王还远吗?”

    高顺也感叹道:“形式逼迫,非顺之愿耳,当初顺承诺先帝,志在边疆,不干涉朝廷事务,不干涉中原事务,然天下大乱,诸侯混战,民不聊生,赤地千里,顺于心何忍?”

    董承心想,志在边疆倒是不假,现状朝廷便被其包围,仅剩荆南几郡之地,其它的则是虚言。

    高顺接着说道:“吾欲发大军于西域、漠北,恢复大汉荣光,一切待吾归来后再言,若是朝廷有意,吾可归隐山林。”

    董承脸色变得蜡黄,心想,待高顺平定西域,马踏漠北,必将声震天下,至时定会携大胜之威,威逼朝廷,如之奈何?那时候他们必将人头落地。

    见其表情,高顺估计他想差了,便承诺道:“吾绝不会主动攻击朝廷,请文优和陛下安心。”

    董承听高顺所言,又把李儒放在陛下之前,内心稍稍安定,暂且回去禀告李儒。

    随后,高顺又接见伏完,他也带着皇帝刘协的命令前来。

    刘协非常聪明,天下已定,大汉朝廷再无回天之力,他的生死在高顺一念之间,高顺之所以没有进攻朝廷,一是顾念先帝的知遇之恩;二是不知如何安置他刘协;而刘协却不愿意继续过被李儒当做玩偶、随意欺凌的日子,与其这样,不若过普通人的生活。

    所以他派伏完前来,就是要告知高顺,只要除去李儒,灭族董卓,他便禅让帝位。

    历史上的刘协意志非常坚韧,即便董卓杀董贵人,杀伏皇后,杀皇子,他依然没有屈服,并不断与操持进行斗争,那是因为操持没有统一天下,还有江东和巴蜀势力,以及凉州势力存在,他还抱有幻想;今世高顺已统一天下,仅剩荆南一隅,旦夕可下,与历史上的形势不可同日而语了,他的心态也转变了。

    不其侯伏完直接问道:“魏公得天下后,欲如何安置当今陛下?”

    这话令高顺非常惊讶,沉思一阵,反问道:“君侯以为如何安置为宜呢?”既然对方挑明了,高顺便不再藏着掖着了。

    对于高顺的直接,伏完也是一惊,便把陛下的意思传达一番,只要灭除董卓、李儒势力,陛下愿意禅让帝位。

    高顺摇摇头,否决了这个意思,现在还不是时候,他想再缓上几年,逐渐冷处理。

    伏完恳求道:“李儒势力对陛下百般欺凌,卑劣行径令人发指,陛下欲做一普通百姓而不得,请魏公维护朝廷尊严,这也是为您的子孙后代着想,勿令后世乱臣贼子效仿。”

    高顺没想到伏完会看的如此长远,他就是担心被后世乱臣效仿禅让之事,所以才一直犹豫未决。

    这弄的高顺心情非常低落,以他的智商,竟然想不出合理的解决之道。

    于是双方谈判不欢而散,留待以后再议。

    第二日,却有一件令高顺振奋的事情,有人前来自荐,声言是班定侯的后人,于是高顺立即召见。

    来人八尺身高,身材魁梧,面色黝黑,与班定侯的形象完全不沾边。

    “班智拜见魏公!”

    “哈哈,毋须多礼,这边坐!”高顺非常客气。

    “谢魏公!”

    待人上茶,退出后,高顺说道:“请自我介绍一下好吗?”

    来人道:“先祖定远侯有二子,长子继承爵位,次子官至西域长吏,后因阴城公主之事,班家被灭门;我们这支是定远侯次子遗留下的一支,躲过了杀身之祸,后定居边郡,一直低调;再后朝廷放弃西域,我们更失去了机会;今魏公志在平定西域,家族特派智前来为魏公效力。”

    高顺问道:“汝有何擅长?”

    “班家后辈,以武传世,否则也不能在边郡立足,西域风情、地域,世代相传,兵法战策,辈辈不忘;武可提刀上马冲锋陷阵,又可指挥千军万马,攻城拔寨;文可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之外。”

    高顺心中暗笑,有这么自夸的吗?立即查看其属性,智力86,武力89,政治75,统帅82,果然不差,竟然有三项属性超过80,非常综合、平衡的人才。

    高顺心中大喜,有了此人,马贵的西域之行将会简单许多。

    双方又讨论一些细节,高顺更是满意,于是当晚设宴隆重招待,并令马贵、李强、戏志才等人前来作陪。

    众人一边吃喝,一边讨论,班智的表现非常惹眼,比如对行军路线了然于胸,竟然细致到每日行军的里程,扎营的地点、后勤辎重的粮食、水源等。

    事后,高顺与戏志才和马贵等人协商一震,决定令班智以家族护卫组成一支军队,命名为定远军,跟随大军出发。

    班智欣然领命,不过却向高顺建议,由他先带一万兵马,暂且占领宜禾都尉城(哈密)、戊己校尉城(吐鲁番)、戌部侯城(奇台县)和东且弥城(乌鲁木齐),为大军西去探路、提起打好基础。

    高顺非常心动,立即批准了他的建议,便令班智为西域都护府长吏、戊己校尉,率领曹仁和韩遂进入西域;他的本部人马为五千,加上他一千家族兵组成的定远军,共一万两千人。

    西域事务暂归徐荣和程武负责,并负责西域军的后勤事务,全力协助班智;马超驻守敦煌郡,作为接应。

第568章马踏西域(上)() 
    兴平十一年春,班智带领六千军队从邺城出发,前往凉州。

    高顺下达的命令是,把西域东部之民全部内迁,由汉人占领西域东部地盘,此后那里将是汉人的固有地盘,第一期先迁回一半的人口,待熟悉当地环境和气候以后,再将他们全部迁移到内地;当然了,高顺对记忆中的楼兰美女可是非常感兴趣,既然有幸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错过历史之迷,令班智将楼兰人全部内迁,不能剩下一人。

    当班智到达张掖时,他的计策与当地几位将领产生了冲突。

    特别是韩遂,立功心切,希望先由最简单的南线西进。

    当时通过西域到达中亚的道路有两条,班智确定的是北路,而韩遂希望先由南路开始,南路已没有威胁,匈奴人和鲜卑人已退至北路以及更北的地区,比较容易进入西域,为刺探情报等做先期准备。

    班智认为,只有占领北线的地盘,才能抵挡蛮夷于外,保证商路的安全,南路自然顺畅,可慢慢经营当地之民。

    经过混战此时西域的国家数量大大减少,不过却比当初的三十六国的时候更加复杂。

    于是,徐荣和程武商量之后,决定兵分两路。

    由韩遂的女婿阎行接替韩遂,率领三千骑兵和曹仁跟随班智走北路;韩遂率领本部七千人,走南路。

    韩遂对这个方案极为支持,他现在五十五岁,这也许是他最后一次带兵远征了,不成功便成仁。

    班智便把高顺的命令交代韩遂,把楼兰人全部内迁,楼兰此后将为汉土;此乃开疆扩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