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高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高顺- 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即便皇帝不在洛阳,洛阳城依然是天下人心目中的京城,高顺顺利占领洛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李儒汇总各方信息,感觉高顺没有南下的企图,便劝说董卓,满足高顺的要求,把胡轸撤到鲁阳城驻扎,双方维持和平,否则发生战争,对朝廷一方极为不利,并尽快把朝廷南迁。

    董卓感觉高顺一直是得寸进尺,现在北方地区已全部被高顺占领了,他依然尚未满足,胃口太大了,永远不会满足的;不过形势比人强,他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得采纳李儒的建议。

    李儒也知道高顺贪婪、狡猾,董卓和他都不是高顺的对手,败亡只是必然的事,能拖一天是一天。

    随后又令不其侯伏完为使,与高顺达成协议;双方非常默契,都没有提继续向朝廷缴纳赋税的事情。

    朝廷迁河内郡太守冯勇为司隶校尉,驻守洛阳。

    董卓令胡轸驻扎鲁阳城,抵御高顺势力。

    调吕布率军南下,希望尽快平定荆南,这正合他意;不过却令王允等人非常失望,他们的计划又要变更了。

    有冯勇驻守洛阳,高顺非常放心,在回冀州前,高顺令武安国驻守广城关;麹民驻守伊阙、大谷、轘辕等三关。

    褚燕驻守孟津和小平津;臧霸驻守函谷关;张辽和尹礼驻守西园。

    冯勇所率领的本部一万骑兵和高顺从系统内放出的高级骑兵和步兵以及初级骑兵和步兵皆驻守北军营。

    许褚率领原来的一千二百陷阵营驻守洛阳,主要职责是守卫皇宫安全。

    典韦率领新放出的一千二百陷阵营返回冀州;李强率领本部人马返回冀州。

    刘繇带领家人尊照高顺的命令,快马加鞭来到洛阳。

    高顺拨给他一部曲的初级步兵守护、整修皇家陵园;留次子和幼子协助刘繇,长子刘基在冯勇手下任城门校尉,高顺并承诺刘繇,待恢复好陵园后,由其任东观博士,负责整理东观藏书。

    刘繇欣然接受高顺的安排,修整陵园是维护大汉的尊严,刘繇作为皇室宗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整理东观藏书对他来说是一项崇高的任务。

    高顺暂不准备迁移百姓来填充司隶地区,暂且闲置,弘农郡和河南尹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跑马场,足够当地驻守的骑兵驰骋了。

    高顺没有入住皇宫,没有留在洛阳,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持和好感。

    此时的曹操,内心既激动,又失落;激动的是高顺完好的占领了洛阳,保住了大汉的尊严;董卓被逼,偏安一隅,败局已定;庆幸提前投靠了高顺势力,失落的是他彻底失去逐鹿中原的机会;更让他失望的是高顺止步于广成关,没有让大军继续南下,让他猜不透高顺的意图。

    看到这点的不只他,军师陈宫也意识到了,所以,陈宫建议道:“主公,宫建议应送质子去邺城,勿引起高君侯不满。”

    曹操问道:“以谁为宜呢?”主动送质子与当初被袁绍强迫把家人当成人质是不同的概念,现在天下大局已定,曹操并没有抵触心理。

    “必须是长子。”

    曹操心想,到了目前局势,即便董卓知道他交好高顺势力,也不会把他怎么样,于是同意了陈宫的意见,派长子曹昂去邺城为质。

    陈宫又建议道:“主公,为得君侯重视,宫建议派人一起去邺城,必会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派谁去合适呢?”

    陈宫道:“元让和子孝最为合适。”

    夏侯家族和曹氏家族本为一体,必须共同进退,为了不引起分歧,派出曹仁和夏侯惇两人最为合适,他们俩正当年,曹操相信以他们的能力,必能在高顺势力中站稳脚跟。

    于是曹操同意了陈宫的建议,先做夫人的工作,随后召开家族成员会议,宣布他的决定。

    丁夫人忍痛同意了曹操的决定,送曹昂去邺城;曹昂对此并没有不满,甚至内心还有小小的兴奋。

    而其他家庭成员,夏侯渊和曹纯等人也想去邺城,只是颍川郡也需要防守,不好违背曹操的决定。

    这个年代的人对家族的感情特别深,是后世之人无法理解的,一切决定的出发点必须是为了家族的利益,个人利益必须完全符合家族利益,必须以家族利益为重。

    曹仁和夏侯惇的兴奋之情无以言表,他们可知道,邺城高手云集,热血男儿都希望去邺城称量一下自己的实力,是骡子是马,到邺城很快便能结果,便于找准个人的位置。

    高顺对三人的到来非常高兴,热情招待,随后,命令曹仁为别部司马,前往雍州,协助程武对异族作战;夏侯惇为别部司马,前往徐州许林处效力;曹昂为军司马,在邺城马贵手下任职。

    不过为只有曹仁为骑兵将领,夏侯惇和曹昂皆管步兵。

    高顺为曹仁配备了一部曲的高级步兵;曹仁非常高兴,对这部曲的骑兵非常满意,随之向雍州出发。

    曹操接到曹昂送回的书信,对高顺的安排非常满意。

第530章成廉投降() 
    秦关、鲁肃和曹操三人发布檄文,宣布董卓为国贼,随后部队开始进攻。

    董卓和李儒早有准备,江北进行防御,江南停止对刘磐的进攻,先对付秦关。

    兵分两路,第一路由张绣带领交州官兵,从长沙出发,直扑豫章郡南昌县,这一路以牵制为主,有便宜就占;第二路以牛辅为主将,率领原来所辖人马,魏续等人随行,沿着长江南岸东下,狙击秦关大军。

    同时,黄祖和杨定(整)所辖水军做好战斗准备;吕布率领本部人马驻守零陵郡,防止刘磐作乱。

    黄祖投降董卓,又不受信任,又要利用他在水军方面的才能,所以董卓才让杨定与他配合,算是监督;杨定在任职南阳太守的时候便小规模的训练水军,比其他将领多了解一些水军的皮毛知识,在董卓所有信任的下属中,是最胜任该职位的人。

    吕布与魏续和成廉分驻各处,不怕他们联合作乱。

    李儒感觉如此安排万无一失了。

    纪灵负责豫章郡中西部的防御,他安排军司马李丰带领本部三千步兵驻守宜春县,军司马梁刚率领本部人马驻守新淦县县,军司马乐就驻守建城县,纪灵与军司马陈纪驻扎南昌西安的新建城;豫章郡都尉驻守南昌城。

    庐陵郡都尉已集结部队,做好了增援的准备。

    由于地形原因,张绣不敢孤军深入,只能步步为营,逐渐推进,宜春城是必须要占领的县城,可是李丰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张绣连续攻城未克,形成对峙局面。

    而水军大都督高伟,率领水军一路横冲直撞,直达沙羡城,而黄祖水军节节败退,只得不断后退。

    水军撤退,牛辅便不敢贸然进攻,否则将被截断归途,全军覆没。

    幸好秦关和刘晔也没有深入,只是占领了沿江几城。

    这些对董卓和李儒来说都还不算坏消息,江北传来的消息才让他又惊又怒。

    江北敌人兵分三路,分别指向宛城、襄阳和西陵城。

    鲁肃和庞德走的是当初孙坚所走的路,不过没有采取孙坚的措施,而是遇城必克,不留后患。

    江北防御以宛城、襄阳城和樊城为重;江夏郡仅有两万驻军,以西陵城为重,其他各县安排的驻军很少,鲁肃一路进军速度很快,仅七天便兵围西陵城。

    城内的张济和黄家做好了坚守的准备。

    鲁肃没有仓促攻城,而是扎营后让官兵修整。

    江北的百姓也大量南迁,仅有极少数百姓还在当地,都是属于身无余才的人,若是小土豪的话,早被董卓劫掠一空了。

    魏延进军的速度也很快,时间主要花在行军上了,基本占领三座空城,不过安陆、随县和章陵县的位置非常重要,占领这里后迫使驻守襄阳城的胡轸只能自守。

    鲁肃和魏延的两路大军,牵制了董卓在江北的大军,为曹操争取了机会。

    曹操按照与陈宫合击好的策略,很快迫使鲁阳城的守军投降,随后兵围宛城;这不是曹操的兵力太强,而是成廉的兵力太少,他不足两万五千人,除宛城留了两万人外,剩余三、四千人分撒到这么大的地盘上,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成廉坐守宛城,成为一座孤城。

    在宛城的两万官兵中,有两千骑兵是从并州跟来的,跟随他多年了,对其忠心耿耿,还有一万步兵是他在河内郡驻守和在兖州任太守的时候招募的,跟随时间很长了,忠诚度也很高,只有八千步兵是董卓调拨来的官兵,这些官兵是收编的朝廷军,对他无所谓忠诚,反正宛陵城内以成廉的官兵为主,他们只起辅助作用。

    权衡利弊,成廉召开军官会议,与众人商议,太师的目标是南方,让他们守卫北方,说明他们已被太师舍弃,现在被围,太师肯定不会派兵救援。

    众人支持成廉的观点。

    成廉继续说道:“诸位,天下大局已定,太师大势已去,我们战死了也是白死,不若投降。”

    大家不便于对这个问题直接表态,皆保持沉默。

    成廉又道:“昔日廉与车骑将军高君侯势力有旧,所以我希望大家一起投降高君侯。”

    有人提出异议道:“将军,可是我们离洛阳不近啊,且我们已被围,如何能向君侯投降呢?”

    成廉笑道:“哈哈,此事易尔,我们只需与城外的曹太守谈判,放我们离去,我们把宛城让出来,他定会同意;否则,他不付出几万官兵的伤亡,休想占领宛城。”

    众人深以为然,宛陵城乃战略要地,经过这么多经营,城高且固,极难攻克,曹操必会同意放他们离去;若是曹操不放他们离去,还会因此而得罪高顺势力,相信他们不会如此傻。

    于是众人皆同意成廉的意见,派人出城谈判。

    那些被收编的朝廷军官兵为难的咨询道:“我们的家人尚在长沙,若是我们投降,他们必遭屠戮,如之奈何?”

    有人替成廉回答道:“此事好办,只需让曹太守发布我们全部战死便可。”

    成廉点头认可了这个建议,那些人只得无奈接受,至于后果,现在已顾不上考虑,在乱世能保住性命已是难得。

    曹操和陈宫待成廉的使者介绍完毕,内心高兴,看来成廉与冠军侯高顺也早有联系,且他们不知道曹操已投靠高顺。

    于是曹快的答应了成廉使者的要求,一切无碍大军的要求全部同意。

    使者见曹操和陈宫如此爽快,他认为曹操必有阴谋,设好陷阱,待他们投降之后再给予致命攻击;于是,为了安全,避免落入曹操所设陷阱,使者又提出,必须由冠军侯的人前来接受他们的投降。

    曹操还是爽快的答应下来,这才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待使者回城交代清楚之后,又出城与曹操所派之人一起前往洛阳,拜见司隶校尉冯勇。

    冯勇对此非常高兴,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却能得到两万青壮,便欣然同意他们的意见,派张辽和臧霸带领五千骑兵前去接收成廉他们的投降,并将事情的经过迅速上报冀州。

    结果是皆大欢喜,曹操不战而得宛城;成廉等人不仅顺利投靠高顺势力,且连同他们的财产一起带走了,无任何损失。

    冯勇也不养废物,既然他们被宣布全部战死,那暂时就不宜公开他们的身份,便要求他们按照部曲为单位,在洛阳周围进行屯垦,恢复乡村,修整道路,维护水渠等,待以后想移民的话,这些村庄可直接安排百姓居住。

    没有了生命危险,过上了稳定的日子,那些投降的官兵并未不满。

    不过成廉所部全部战死的消息传开,却大大的影响了各方势力的态度。

第531章配合默契() 
    成廉投降后,曹操轻松接收南阳郡各县,失望的是接收的都是一些空城,当地百姓皆被南迁;当地已不再有往日的繁华,土地荒芜,连乡下的茅草屋都被烧毁,要想恢复繁荣,必须花费很大的代价。

    此时,曹操大军驻扎的新野县,同样非常萧条。

    曹操问陈宫道:“南阳郡已下,公台看来我们下一步是进攻好还是就地驻守好呢?”

    陈宫道:“哈哈,主公,现在局势终于明朗了,子敬和子固竟然都是高君侯的人,那咱们应该努力配合才好,拿下襄阳城才是最大的战功。”

    曹操看着陈宫道:“这些我们理应早该想到才对,若没有高君侯支持,子敬凭不满弱冠之龄如何能掌控广陵郡?他的那位中郎将庞令明和大量的西凉骑兵是如何来的?”

    陈宫尴尬一笑道:“呵呵,还是大意了,君侯的策略并不高明,有很多蛛丝马迹可寻,只是我们仅仅认为子敬是淮扬豪强,没有想的这么长远。”

    曹操感慨道:“咱们没想这么长远,君侯却做的比我们想的还要长远,这才是令操佩服的地方啊,太难得了。”

    陈宫长叹一口气道:“嗯,江东之事更是可疑,当初子固从中山郡消失,多年后突然从江东崛起,还认为是黄巾军真的卷土重来了呢?没想到一切都是君侯在暗中操作;宫当初还奇怪,刘子扬乃皇室宗亲,如何会投靠黄巾军?原来是有内情啊。真不知道君侯是如何把这些人整合在一起的。”

    “君侯起步更加神奇,我等只能望其项背。”曹操算是服气了。

    陈宫不愿意继续探讨这个尴尬的问题,转移话题道:“主公,我等没有水军,所以只需驻军樊城外便可,自有水军和子敬的步兵前来会和,到时候看情况再做决定。”

    曹操问道:“是否主动联络子敬呢?”

    陈宫道:“不需要,只需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便可,否则容易让子敬尴尬。”

    曹操点点头,认可了陈宫的建议,决定先进军樊城,再观察一下鲁肃的反应;于是,曹操把曹纯和夏侯渊等人请来,安排进军任务,争取尽快到达樊城外。

    曹操没有与陈宫明说,他内心认为这是高顺对他、鲁肃和秦关三人的考核,他定要好好的表现一番,因为这可能关系到他们此后的地位。

    相似的时间,江夏郡西陵城外的军营内,鲁肃也在与众人讨论着相似的问题。

    鲁肃问道:“文长来函请示,是去包围樊城和襄阳城呢?还是来支援我们?大家有什么意见?”

    庞德问:“军师,文长是什么意见呢?”

    鲁肃解释道:“他说襄阳城和樊城各有两万敌军,数量不多,但是水军不少,若是他去进攻襄阳城,必须有水军的协助;同时,他估计,若是他来支援西陵城的话,曹孟德必会在樊城外坐等;若是他去襄阳城的话,曹孟德的几万大军必会参战;文长言,这是借鸡生蛋,所以他希望去襄阳城;同时,他建议我们尽快进军南郡。”

    庞德道:“哈哈,文长野心不小啊。”

    周泰道:“军师,若是再分兵的话易被敌人各个击破,不若集中力量攻克一城,逐步推进,避免孙坚败亡一途。”

    庞德反对道:“哈哈,幼平多虑了,现在我们的水军强横,敌人已被分割开来,都不敢出城作战,而这是我们的机会,若是他们敢出城,正好可在野战中消灭他们,比攻城强多了。”庞德来自西凉,更喜欢野战。

    周泰水贼出身,从军时间较晚,虽然作战勇敢,但是经历的战争少,经验还有些欠缺。

    现在与当初孙坚所面对的形势差距很大,首先,现在他们的水军占据绝对优势,而孙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