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高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高顺-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的军队和百姓,要知道我们还要很多百姓在饿肚子,春夏秋季节还要靠野菜、野果充饥,为什么要用百姓嘴里省下的钱粮去便宜别人呢?”

    程立道:“为了减少对主公的负面影响,可先让青州和并州的两位帝婿停止缴纳朝廷的赋税,此后主公再以雍州战局紧张,耗费巨量钱粮为由,停止幽州和冀州的税赋,若此,则会将对主公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审配很认可以上意见,思索一阵,补充道:“若采取程校尉的办法,配建议直接停掉并州、幽州和青州的税赋,上半年只需冀州缴纳税赋,则主公的地位会更加突出,此后冀州再停止缴纳税赋,外人也无话可说。”

    贾诩闭目养神,一眼不发。

    见大家都支持程立的建议,沮授便没再继续发言,不过脸色有些不好看。

    戏志才扫视众人一眼,见没有继续发言的,便一锤定音道:“既然如此,上半年先停掉并州、幽州和冀州的税赋,下半年停掉冀州的税赋;不过我建议还是派人提前与董相国沟通一下,主公意下如何?若是派使者的话派谁去合适?”

    高顺想了一下后说道:“既然大家皆同意这个方案,便按照这个方案执行,不过为了预防董相国狗急跳墙,与他的贸易暂时还是要执行的,这也是为了挽救更多百姓的性命;至于使者,我看还是由正南再跑一次洛阳吧。”

    “是,主公!”审配非常高兴的接下了这个差事。

    不管审配能力如何,高顺对其品德还是非常认可的;自从上次从洛阳回来后,高顺提升他的薪俸到中两千石,审配随之拜高顺为主,高顺对其忠心没有任何怀疑;在座者中只有沮授和审配是士族出身,由审配出使洛阳,是最理想的人员,高顺准备此后主要由他负责对外事宜。

    当初高顺给其如此高的待遇,也有千金买马骨的意思,减少冀州大族的抵制。

    通过上午讨论,高顺基本对各人的态度做到心中有数了,内心非常满意。

    中午,是丰盛的宴会,下午是自由讨论,第二天,高顺分别与众人分别面谈,对一些拿不定主意的问题进行单独咨询,没有继续召开此类会议,高顺担心诸位军师之间会产生矛盾,影响将来的配合,等局势明朗之后,就不会有此类顾虑了,现在还是谨慎一些为好,避免重蹈历史上袁绍的覆辙。

    当晚的宴会上,戏志才向高顺建议,由每人写一篇对当前问题的看法,以及长远的规划,各人可自由发挥,高顺批准了这个建议,由戏志才和郭嘉监督执行。

    两日后众人皆完成高顺交代的任务。

    沮授的建议是抢占函谷关,占领三辅地区,并与程武联手对付凉州叛军,平定凉州后便可对益州行使征伐大权,替朝廷解决掉独立的益州牧,随后便掌握了主动权,即可围困洛阳,对付董卓,也可沿长久直下荆州、扬州。

    徐荣的观点是先收编掉辽东乌桓,然后开发辽东诸郡,那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能安置大量的百姓,只要边郡的汉人数量占优势了,便能维护边郡的安宁;同时,可建立强大的水军,连接平州和青州。

    田丰的策略是经营好现有地盘,积极吸纳人口,训练军队,坐观天下大势的变化。

    程立的想法与沮授相似,直下关中,平定凉州,抢占益州,稳定徐州;然后与董卓联手,平定中原诸侯,再与董卓决战。

    郭图和审配的观点是先抢关中,后战兖州、豫州,对洛阳实行合围之势。

    戏志才和郭嘉也分别写了一份报告;只有贾诩保持沉默。

    高顺仔细阅读一遍,对各人的态度了然于胸了,非常好,大事可期。

    大家对大汉都有感情,可是都已无能为力,只能跟随高顺向前走;即便想帮扶大汉,待功成之日,要么高顺被逼登基,要么会让高顺落得韩信的下场,这是众人皆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高顺对众人的态度非常满意,即便是固执的沮授,他的心中也非常明白,天下大乱,不可逆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尽快结束乱世,还百姓一片安宁的生活,让乱世的破坏了降到最低。

    综合众人的意见,高顺拿出了一个方案,先与马贵和李强进行沟通。

    李强蛮横的说道:“主公,哪有那么麻烦?现在咱们怕谁?中原诸侯是联合不起来的,通过这次会盟就看出来了,他们心思不齐,各怀鬼胎;咱们只需拿下董卓便可。”

    高顺笑道:“哈哈,这是因为董卓没有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只想通过会盟获得名望和好处;若是与咱们对战,可是生死之战,他们岂能不拼死出力?”

    李强遗憾的说道:“哎,可惜了兖州和豫州那么多的百姓啊!”

    马贵说道:“主公,我赞成志才的意见,用贸易逼迫董卓让出三辅地区,咱们便好平定凉州、占领益州,然后围困中原,不过现在咱们可以同时发展海军,为占领南方诸郡做准备,不能给袁术在南方发展的机会。”

    高顺道:“好,先一步步来,明天咱们再与志才等人合计一个逼迫董卓的方案,争取从董卓手里和平取得三辅地区。”

    马贵道:“是,主公!我还有一个方案,不若咱们出奇兵突袭洛阳,夺得皇帝,可以挟天子以令不臣。”

    高顺心想,马贵的智力提高的太快了,连这样的计策都想的出来,不过,他内心已有想法,只是当前还不方便对外透露,便反驳道:“哈哈,若是不能围歼董卓全部人马,他的部下很快便发展成众多实力强大的诸侯,实力会远超现在各诸侯的综合实力,需要耗费更大的精力去平叛,得不偿失。”

    马贵没有完全被说服,不过他没有与高顺辩解,高顺肯定有他的想法,他只需提点到便是尽职了。

    李强不满的说道:“主公,众人的方法是好,可是养这么多兵马,没有战争,徒耗钱粮,不若先收拾平州或者去关外打猎也可以,否则,几年下来,非把我逼疯了不可。”

    高顺笑道:“哈哈,这简单,若是志才能有好办法从董卓手里和平拿下三辅地区,为了让董卓安心,则会尽快对凉州开战。”

    马贵道:“主公,最近传回来的情报显示,马腾与韩遂已联手造反,使得叛军的实力更加强大,董相国肯定不愿平叛,若是主公想接这个担子,估计相国会很爽快的同意。”

第366章郭嘉之策() 
高顺与李强和马贵商量完毕,又与戏志才和郭嘉等人协商。

    众人先浏览一遍高顺制定的方案。

    这次参加讨论的,还是上次参加会议的人员,戏志才、郭嘉、程立、田丰、沮授和贾诩等,高顺现在对他们已完全信任。

    高顺着重交代,通过的这个方案要处于绝对保密状态,绝不许外传。

    贾诩虽然没有拜高顺为主,高顺暂时也没有逼迫他,高顺相信,这位善于谋己的“毒士”,早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郭嘉抢先发言,这是他第一次在正式场合发言,建议道:“主公,嘉有异议,第一,必须留出两年的发展期,这两年内发展内政和基础建设,坐看天下变化,同时加强军队训练,稳定边郡,只有稳定好边郡,才能放心的抽调更多兵力南下中原,否则到时候内外受困,两线作战,于主公大业不利;而这段时间,中原地区的诸多势力将会被整合,小势力被大势力收编,减少了南下时的麻烦。”

    现在辖区内,东有乌桓人未灭,中部有黑山军未除,西部还在与羌人作战,若是稳定好内部之事,则可调动更多的军队用于争霸中原,而不担心后方不稳。

    只是他们不知道,现在的黑山军,已全部是高顺势力的人,成为高顺手中的一把利刃,可协助高顺完成他不方便出面的任务。

    这个建议与田丰的意见不谋而合,坐观天下变化。

    程立非常支持这个意见,这样的话,到时候他也可带兵南下,建立更大的战功,而不是固守边郡。

    只有沮授有些不满。

    高顺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主公,嘉建议对董相国要循序渐进的施加压力,现在只可派使者前去通知,通知并州、幽州和青州停止向朝廷缴纳税赋之事,下半年再次派使者通知他,冀州也无力缴纳税赋,估计到时候,荆州也会停止缴纳税赋;司隶地区的税赋是无法养活这么多军队的,董相国到时候只能依赖劫掠和与主公的贸易才能生存,所以,到明年或者后年再以贸易之事逼迫董相国交出三辅地区,那时候,董相国内有钱粮压力,外有诸侯和凉州叛军的压力,从董相国处索取三辅地区的难度会降低许多,甚至董相国也会为了脱手凉州乱局而急于与主公达成协议;为此,这段时间,可暗中对凉州叛军进行扶持,避免他们交好董相国,并让他们制造更多的麻烦。”

    高顺感觉郭嘉的办法比他的方案要好一些,既获得了好处,又不过于逼迫董卓,让他一直怀有希望,这样双方关系不至于发展成为敌对关系,董卓可放心的与诸侯相争了,于是说道:“哈哈,建议很好,看来奉孝用心了,还有什么建议,继续说。”

    众人对郭嘉的建议皆持赞同的态度,并暗叹,主公真是太厉害了,所招募的年轻人皆不同凡响。

    程立手抚长须,面带笑容的看着郭嘉,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对于高顺启用年轻人,重用年轻人的做法,程立非常支持,他也是受益者;现在程立志得意满,对当初爽快的投向高顺而感到庆幸不已,让他感到高兴的是,连儿子都成为一州之牧,统帅几万兵马,实力不弱于他,这对做父亲的人来说,是最欣慰的事情,当然,这也仅仅是高顺对儿子程武的看重和锻炼。

    郭嘉又接着说道:“主公,计划虽是两年,但是我们不能懈怠,务必把整顿边郡的时间缩短,因为嘉感觉,朝廷随时有变;诸位想一下,董相国先行废立之事,后毒杀少帝和太后,**后宫,专断朝堂,弑杀大臣,又劫掠四方,天怒人怨,天下有志者岂能容他?说不定哪日便身遭不测;而诸位应该注意到,董相国的势力,是依靠相国的个人威势在维持,若是相国身死,谁能有足够的威势来继续统领他的军队?必然会导致四分五裂,实力大损,主公便可择机南下中原了。”

    对董卓的未来结局,高顺早有判断,只是那是根据前世的记忆获得的,不似郭嘉根据现状推断出的,心中暗叹,郭嘉不亏为鬼才,便赞道:“哈哈,奉孝之才不下良、平,若是董卓性情不改,身首异处之结局便会不日而至,我等宜早做筹划,还是由志才和奉孝负责吧。”

    “是,主公。”戏志才和郭嘉接下了这个重任。

    对于这个判断,有人持支持态度;有人则认为是无稽之谈,董卓有武艺高强的吕布作为护卫,且其强大的亲卫左右不离,岂容他人近身?由于高顺支持郭嘉的观点,其他人便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贾诩也好奇的睁开眼,看着眼前这位未及弱冠的少年,竟然做出如此惊世骇俗的判断,让他大惊,更震惊于高顺对如此年轻的两人是如此的信任。

    对于郭嘉能获得高顺的赞赏,戏志才也非常高兴,毕竟他们早在颖川郡的时候就相熟,且是一起被高顺掠来的,他们的关系无比密切。

    随后,众人又讨论建设水师之事,建设强大的水师,连接青州、平州,并加强同幽州和冀州的联系,把控黄河,联通并州、司隶、兖州以及与青州和冀州的联系,建设港口、码头和渡口等。

    为加强平州牧孙成的实力,高顺决定把广阳郡太守程普任命中郎将,从程立手下调中郎将韩当,各带兵马,前去支援平州孙成,务必在两年内收编辽东乌桓,稳定辽东诸郡。

    加强建设辽东郡沓氐县(后世的大连)作为联通平州的港口,加快从青州移民。

    沮授暂时事情较少,在加强练兵的同时,着重支援雍州牧程武,尽快平定、建设安北郡,作为前往河西四郡的支撑点,尽快接管河西四郡,稳定河西四郡,对凉州形成包围之势。

    戏志才感觉青州要支援徐州,并面对形势复杂的豫州和兖州,建议高顺派郭图前往青州,担任军师或者别驾。

    高顺采纳这个建议,便任命了一位高级文官担任冀州别驾,派郭图为房良的军师,协助掌管军队;同时任命徐荣兼任平州牧孙成的军师。

    郭图和徐荣皆非常高兴,这是主公对他们的信任。

    为了安抚沮授,高顺派沮授的儿子沮鹄担任田丰的参军,接受锻炼和学习。

    最好,高顺又安排审配与戏志才仔细协商一下出使洛阳的方略,尽快前往洛阳;安排徐荣与戏志才和程立拿出稳定平州的方案。

    至于李强手痒之事情,高顺计划待合适的时间,他会带领他们去北方大草原打猎。

第367章洛阳局势() 
董卓采取暴行,先杀袁家满门,又派兵劫掠四方,关东联军不仅没有进攻洛阳,反而一哄而散,让董卓内心很看不起关东的这些士人,特别是袁家兄弟,连家仇国恨都不管了,只顾着抢地盘了。

    关东士人都是纸老虎。

    没有了外部威胁,在朝堂上大权独揽,且有冠军侯的鼎立支持,董相国于五月初,在洛阳自封为太师,位在刘姓诸侯王之上。

    自此,董卓更是飞扬跋扈,不再像乡巴佬那般,对士族畏惧和讨好;自信心更是空前膨胀,再也不拿中原士族当盘菜了,笼络?安抚?得了吧,费那劲干嘛?不服就打,反正他们也不是西凉铁骑的对手。

    五月中旬,董卓更是借口卫尉张温与袁家私通,将张温拷打致死,并下令将张温一家满门抄斩。

    朝堂中更没人敢对董太师有半点微言。

    董卓荒淫无道,李儒却看的长远。

    此时,董卓将一切军政大事皆委托给李儒,让李儒有了发挥的空间。

    李儒揣摩出董卓的心思,便按照董卓的想法进行雷厉风行的调整。

    首先,给董卓镀金,对外宣扬,董卓乃凉州名将张奂的嫡系传入,继承了陈蕃、李膺等老一辈名士的品德、情操和能力;当年董卓曾任张奂的别部司马一职,跟着张奂征伐异族,立下了赫赫战功。

    张奂(104年—181年),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今甘肃安西县东)人,东汉时期名将、学者,凉州三明之一。

    李儒将张奂的三个儿子以及他的众多弟子皆尽从弘农郡接到洛阳,从优安排。

    其次,对这气很大的汉室铁杆,让他们位居高位,却不给他们实权,让他们为朝堂摇旗呐喊,宣扬忠汉思想,提高朝堂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力。

    袁家采取从地方包围洛阳的策略,夺取地方军政大权,显得急功近利,以至满门被斩。

    同为四世三公的大士族杨家却采取了截然相反的策略,希望从朝堂开始变革夺权,无奈董卓过于强盛跋扈,只能对董卓关系暧昧。

    李儒作为难得的智者,感觉杨家没有军权,便于控制,必须好好利用,于是投其所好,上表推举被免职的杨彪任光禄大夫,十多天后,又迁任大鸿胪。

    对皇甫嵩和朱儁等名将,既不能放他们离去,与士族或者军阀诸侯勾结,又不能让他们掌权,与董太师对着干,便将他们皆封为尊贵的高位,却没有任何实权。

    最后,加大对凉州人和雍州人的权力,这可是董卓最信任的人。李儒希望用凉州人和三辅人逐渐代替关东士族在朝廷的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