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打击道:“大兄,他是跟你学坏的吧!小小年纪不学好,下次遇到叔父一定要告他一状。”
高母和戈母看着兄妹两人拌嘴,不再搭理他们,而是喝起了高顺给他们榨的果汁。
当晚,老村长和高健在城主府休息。
高健因儿子的出色表现而高兴的彻夜未眠;老村长却心事重重,没能好好的休息;现在他们不再视高顺为晚辈,遇事需要与高顺商量,需要高顺同意。
第二天早上,高顺陪老村长和高健一起进早餐。
老村长说道:“阿顺,今次匈奴来袭,幸亏发现及时,并被顺利全歼,否则的话周围几村肯定会损失惨重,咱们这里有这么多土地空闲,是不是把其它几村的人都搬迁来?”
高顺准备把这里作为他势力的后方基地,是用来保护本势力重要成员的家属,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安心的上战场,这些土地看着很多,其实安置不了太多的人,于是摇摇头,反驳道:“叔公,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这里是咱们的根基,只有对咱们有重大贡献者才能入住。”
老村长忧心的说道:“我估计,这次灭杀这么多匈奴人,他们很快就来报复,城堡外的几个村必将遭到屠戮,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那就通知他们,让他们尽快搬迁到县城去吧。”高顺随意的说道。
“他们的家业在这里,不能久居县城,再说了,谁也不知道匈奴什么时候来袭,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那我也无能为力,世上需要救助的人多了,我们不可能救的过来,这是朝廷的职责。”
高健说道:“阿顺,我们这么多土地,闲着也是闲着,何不让他们来耕种呢?”
“要是把耕地给了他们,以后再有人搬迁来怎么办?你们看着土地很多,其实只有碧波堡里边的土地能耕种,外部的这些土地根本就没有整理好,只能作为跑马场或者种植一些牧草,要全部回填好的话工程量太大,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再说了,那些地又荒不了,马队长正组织士兵种植大豆和粟。”
饭后,老村长和高原乘坐高顺安排的马车返回碧波堡,看的出来,他们的心情非常不好。在老村长的心目中,高顺的事业发展了,却变的冷血了,竟然对周围几个村庄的死活置之不理。
一路无话,回到乡舍,老村长不由埋怨道:“阿顺变了,变的冷血了,变的我都认不出来了。”
高健说道:“叔父,这不能怪阿顺,修筑这里需要大量的钱财,要是让那些村民来坐享其成,谁都不会同意的;能让咱们在搬迁到这里,已经很重情义了。”
老村长冷哼一声,说道:“你家高强表现不错,很得阿顺赏识,你当然向着他说话了。”
高健没有计较老村长的话,却爽朗的笑道:“哈哈,叔父,高强是我儿子,他表现好了,我高兴是应该的,却不是因为高强而说以上的话;我感觉您从一开始就没有看好高顺,所以您一直没有让高羽参加护村队,要是我是高顺,早就对您有意见了。”
高健的话深深的刺痛了老村长的心。
见老村长不说话,高健继续说道:“护村队,顾名思义是保护村庄的,连外村的人都踊跃参加,可是村长家的孩子却不参加护村队,连村长都不支持护村队,外人会做何感想?”
老村长尴尬的说道:“我不是怕年轻人没有耐心,护村队长久不了嘛。”
高健却反驳道:“年纪轻轻便创下如此基业,收拢诸多豪杰之士,您依然没有看好他,否则的话五月初一的那次挑战,您怎么还是没有让高羽参加呢?年轻人创业不容易,我们做长辈的应该支持,而且要看到他们的快速成长,不能只看眼前;比如我家的高强,我和他母亲一直把他当孩子看待,可自从参加护村队后的这两个多月,他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我都不敢相信这是我儿子了;今天阿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敢派他上战场,而他竟然毫不畏惧,正面轻松击杀一匈奴骑兵,真给我长脸啊,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年轻人的变化太快了,我们都老了,跟不上步伐了,但我们却不能拖他们的后腿。”
老村长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阿顺给村民分配耕地,改良农具,分配砖瓦房,我知道他心地善良,只是他对周围几村的人见死不救想不开。对于高羽,一开始我担心护村队长久不了,所以没有让他去,后来我又担心护村队训练太苦,又没有让他去,上月我担心他通不过挑战,所以又阻止了他去,哎,确实失误,老了,没有你看的这么长远,竟然拉下老脸去求阿顺,让高强提早参加了护村队。”
这话说的高健心花怒放,他自认为这是他今生做的最英明的一件事了,“哈哈哈,叔父,即便现在高羽参加护村队,已经拉到高强的屁股后面了,估计一时半会追赶不上高强了,要是骑兵队继续扩展,我估计高强有提升都伯的可能;要知道,今天上场的人至少是都伯,只有高强是什长。”
“下月让高羽去参加挑战,要是不能成功,我只能舍弃这张老脸去求他了。”
“哈哈,叔父,您能这么想就对了。”
“闲话少说,我看你最好替我跑一趟,尽快去通知三老等人一声,匈奴人绝对会来报复的,让他们做好应对准备。”
高健摇摇头说道:“叔父,没必要,那些人都是老狐狸,能想不到匈奴人会来报复?昨天下午这么大的动静,估计昨天下午县长等人就已得知匈奴来袭,且被全歼的消息了,他们肯定会有应对之策。”
“哎,看来真是老了,未来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老村长失落的说道。
第33章震惊四方()
五月初六上午,马贵向高顺汇报:“将军,一共找回87匹战马,其余的都不知道跑到何处去了,割82颗匈奴首级,10名匈奴俘虏,92柄劣质武器,咸肉、铜钱等一批,低劣皮甲92套;另外,我估计这个百人队并不满编。”
高顺问道:“那些马匹如何?”
“将军,比较好的战马15匹,中等战马61匹,受伤和下等战马11匹。”马贵仔细的回答道
“76匹战马送往湖西放牧;受伤的战马医治好,能作为战马使用的继续做战马,不能当战马用的作为挽马分给运输队或者做为耕地之用。”
“是,将军。”
高顺又对李强说道:“李什长,匈奴人这次来的很蹊跷,那10位匈奴人就交给你了,我不管你想什么办法,只有不把人弄死就行,一定要撬开他们的嘴巴,弄明白他们为什么来?来了多少人?”
李强爽快的答道:“将军放心,我最擅长这种事了,您就等消息吧。”
看着他那皮笑肉不笑的表情,高顺为那十名匈奴人感到悲哀;他又对马贵安排道:“一会你去找铁匠,打10副沉重脚镣,给匈奴奴隶带上,以后让他们去种地,咱们这么多荒地,全部种上黄豆,不仅增加马料,还可以增加土地的肥力。”
“是,将军!”
“把那82颗匈奴首级派人立即送去县衙。”
“是,将军!”
“铜钱入库,劣质武器送铁匠处回炉使用;皮甲暂且入库,等以后修补使用;咸肉送入骑兵食堂改善伙食;以后皆照此办理,一切缴获要归功。”
“是,将军!”
高顺又对诸人说道:“最近越来越不安宁了,我决定,步兵都伯以上官职者,骑兵什长以上官职者,可以允许其全家搬迁到碧波堡,分配土地、房屋,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全力进行训练,预防匈奴大规模来袭。”
“是,将军!”李强对高顺的办法都非常支持,如此的话他手下的家人便安全了,有利于部队的稳定,且使得这些人对本势力更加忠诚,彻底把他们绑在了高顺的战车上。
马贵问道:“将军,步兵不包括都伯,骑兵不包括什长?”
“包括,否则搬迁来的也没有多少人。”高顺解释道。
马贵反驳道:“将军,现在没多少人,将来人就多了,要是组建1万骑兵,只是什长就1000人,以后部队的数量非常庞大,基层军官数量众多,到时候如何安置?如果不安置又导致不公,我建议,从开始就严格把关,把这视为官兵的荣誉,上进的动力,所以不能包括步兵都伯和骑兵什长。”
高顺想了一下,感觉他的话有道理,于是说道:“那就听你的,不包括了;时间非常紧张,今天就通知下去,家近的今天就开始搬迁,家远的明天开始搬迁,这样能错开时间,不至于家中无人,另外每人派一辆马车协助。”
“是,将军!”
西乡乡舍中,三老楼伟与游徼杜边相对而坐。
杜边说道:“匈奴人肯定会来报复,如果他们派大部队来,太平村护村队便不敢出击了,而他们躲在城堡内,匈奴人奈何不了他们,遭殃的就是我们了,如之奈何?”
“我去拜访过2次了,根本见不到高里正,连城堡都进不去,咱们不能依赖其护村队了,最好尽快禀报县长。”三老楼伟愁眉苦脸的说道。
“我看咱们最好尽快搬迁,县长对匈奴也无能为力。”杜边说道。
三老感叹道:“天下之大,何处可安家?难啊!”
杜边说道:“这次辛亏护村队及时出击,全歼匈奴人,否则咱们这次就遭殃了,而且我估计他们在西北很远的地方安置了警戒哨。”
三老说道:“这都是他们惹的祸,要是他们当初不去袭击匈奴人营地,就不会引来这么多匈奴人报复了。”
“你这话我不爱听,以前匈奴人没来过?”杜边反驳道。
三老不说话,只在生闷气。
马贵安排魏巍亲自带一个骑兵什把首级押送县城,这是想给他一个扬眉吐气的机会。
用一辆马车拉着这么多异族的首级,一进县城,立即引起巨大的轰动,民众争相观看。异族的首级无法作假,边郡之人一看便知。
楼烦县长得知护村队送来匈奴人首级,非常高兴,上次只有被解救者,而没有敌人首级,功劳大打折扣,这次可是实实在在的战功,打发走前来送首级的魏巍之后,王轩立即亲自带人把首级送往阴馆,亲自向雁门郡太守报功。
雁门郡太守得知王轩又来报功,且连首级都拉来,非常感兴趣,立即召见。
“太守,上次空说无凭,这次可是实在的首级,可派仵作查验。”
“哈哈,好,王县长真乃大功之人。快把详细经过说与我听。”
王轩说道:“太守,昨日上午,匈奴百人队来袭,太平村护村队早就在其西设置警戒哨,提前半个时辰就探知敌人来袭,所以做好了充分准备,将其堵在一条死路上,截断其归路,灭杀其大部,割首级82颗,另俘虏10名,被关押在太平村做奴隶以恕其罪。”
“那护村队真有此力?竟然全歼一匈奴百人队?他们有多少骑兵?”太守明显不信汉人骑兵能在正面野战中获胜。
“我听下人汇报,两个不满编的屯,估计不足200人。”
“他们损失多少?”按照太守的估计,经此一战,护村队应该剩不下几人了。
“我咨询过前来送首级的都伯,他们零伤亡。”
太守不由暗自倒吸一口凉气,零伤亡全歼一个骑兵百人队,简直是闻所未闻的事情;若果真如此,那护村队的创办者真乃奇才。忙说道:“王县长,请给我详细讲述一下那护村队的情况。”
“是,太守!”王轩相信讲述一遍他了解的内容。
太守听后,感觉这高顺年纪轻轻便立此大功,凭己之力对抗异族,保护家园,且屡屡取得不凡战绩,定要及时汇报朝廷,为其请功;如果将王轩调离,让那高顺担任楼烦县的县长,那他的侧翼就非常安全了,就算鲜卑族来袭,其一定会成为他的一大助力。
于是太守说道:“哈哈,王县长这次大功,发现如此人才,狙击异族,保护家乡,我必如实向上汇报,绝不埋没汝之功”
这正是王轩希望的,立即向太守表示感谢。
匈奴骑兵来袭,被太平村护村队全歼的消息,确实如高健猜想的那样,迅速传播开来;那些在桃源堡躲避的商人,更是把消息带到周围几县,使得桃源堡和护村队的名气更大。
随之传开的还有桃源堡的安全防御措施以及护村队的良好待遇。
护村队骑兵都伯和屯长以及步兵的屯长等人相继带着马车返回家乡,把全家迁移到城堡内居住,这个消息随着他们的搬家而传遍四方。
这让很多原来不愿意参加护村队的有志者迅速转变了思路。
很多人当初感觉他们才艺非凡,如果加入边军或许有更大的作为,感觉护村队这个小池子的水太浅,养不下他们这些大鱼;真正有本事的,像戈虎和许林等人,则是被逼无奈,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参加护村队的。
现在看来,参加护村队能获得更大的实惠,不仅能把家人搬迁到城堡里面居住,非常安全,还分配土地,砖瓦房,他们在护村队吃的好,薪俸按时发放,官职完全看能力,不会埋没个人才能,没有边军内部那么多的欺压和剥削,而且参加护村队又不是卖身为奴,或许,护村队就是他们很好的跳板。
这使得随后一月,前来参加挑战的人数大增,且整体素质比以前大大提高,这是高顺等人所没有预料到的。
第34章匈奴怒火()
左大将军是匈奴左贤王手下万夫长之一,部众4万多人,骑兵8000余人。
年后左大将军接到汇报,部属悄无声息的丢失3000多人,几十个落不知去向,这可是接近他十分之一的部属,非常愤怒,于是立即派出一千夫长带兵前去查询。
开始的时候他认为是遭到鲜卑族或者匈奴其它部落劫掠,根本没有向汉人身上想。
千夫长率领部队到达之后,仔细查询多日都没有结果,战斗痕迹被完全抹除,也未发现任何尸体和部落迁移痕迹,
连续观看多个曾经的营地,仔细分析分析现场情况,千夫长最终发现了一些蹊跷之事,比如一些破旧的帐篷依然矗立在原营地里,一些小东西没有带走,被扔的到处都是,根据各营地的蛛丝马迹看,这不符合草原部落的行事风格。最终,千夫长把鲜卑族和匈奴其它部落排除,认定是汉人所为。现在他们名义上是大汉的子民,他不敢明目张胆的挑起对汉战争,于是就把事情汇报给了匈奴左大将军。
匈奴左大将军可是不管这套,灭杀他几千子民,严重削弱了其部落实力,绝不能饶恕,一定要汉人血债血偿,于是立即派人给千夫长传达命令,一定要将将敢于对匈奴人动手的汉人灭杀,不惜一切代价为死去的匈奴人报仇。
接到命令之后,千夫长立即派出几个百人队出去查询,并命令他们2天内必须返回。
这片地盘非常特殊,向西是黄河,向北是长城,向东是高山,只有几条小路通往山脉的东侧,且靠近匈奴人地盘的附近,已经没有多少汉人了。
几个百人队都无功而返,只是第二百人队失去了踪迹,到第3天依旧没有返回,也没有派人送回消息,千夫长认定这个百人队出了问题,肯定是被全歼了。
千夫长非常愤怒,被灭掉一个百人队,他的实力受损很大;不过这使他变得非常谨慎了,思索一阵之后他突然对帐外喊道:“来人!”
“千夫长,您有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