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兔毫的基本特点是在黑色的釉面上出现一排排银白色细密纹线,纹样形状与上面提到的黄兔毫略有不同。银兔毫的纹线形状较长,但没有黄兔毫的纹路流畅。再者银兔毫纹样色泽比之黄兔毫更为明亮,也更为醒目,釉面的色泽对比也更为强烈。
银兔毫是兔毫釉中的一种名贵品种,烧成比较复杂,工艺难度大,所以成品率极低,传世数非常少。以上无论何种兔毫,其基本形成原理是釉层里的气泡将铁质带到釉面,在高温下,含铁质的部分流成条纹,冷却时析出赤铁矿小晶体而形成。茶文化的繁荣发展,尤其是“斗茶”的普遍流行,对于黑釉兔毫盏的出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百五十一章()
茶事,当推斗茶为第一,斗茶最早由品茶演变而来。品茶一般经四个步骤,即闻香、观色、品味、回味。茶香令人心旷神怡,茶色令人赏心悦目,茶味令人齿颊留香。至宋代,“斗茶”又称“茗战”,是宋人集体对茶的品质优劣作出判断的一种形式。斗茶主要有“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三种形式。斗茶无他法,点茶而已。“点茶法”,是以极细的茶末用开水冲下去,用力搅拌,使茶与水溶为一体。宋人用点茶法,将茶团碾碎,置碗中,以不老不嫩滚水冲进去,再以茶筅充分打击、搅拌,使茶均匀混合,成为乳状茶液,同时表面呈现极小白色泡沫宛如白花,称为乳聚面。由于茶液极浓,拂击越有力,茶汤便如胶乳一般“咬盏”,这才是最好的茶汤。
改唐代的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作为斗茶载体的茶盏亦随之变化,茶盏必须造型美观,制作精良,更要注重其实用性,要求大小适当,厚薄适度,茶盏颜色能衬托出茶汤的颜色,使茶能够在茶盏里香气持久且保温,同时茶汤在盏面上不留水痕。而建窑兔毫盏由于正好符合斗茶的要求,于是开始生产并流行开来。
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黑釉盏配的目的就是以看出,如盛白叶茶,就选用黑色茶盏,说明当时己经注意到茶具的搭配关系,搭配的目的就是有茶色与茶香。建盏通体施黑釉,呈紫黑色,故又名“乌泥建”、“黑建气“紫建”。斗茶时,建盏的黑釉于雪白的汤色相映,黑白分明,水痕明显,很容易区分出茶的优劣来。而且,建盏的形状犹如一
顶翻转的斗笠,盏口面大,可以容纳更多的汤花盏壁较厚,利于保持茶汤的温度,这也是它备受青睐的缘由。此外建阳“黑盏”比其它地区产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热难冷”的好处,被看作是茶盏一流产品。此外,当时评赏茶盏的质量,还有茶盏表面的细纹,建安的黑铀茶盏已经精制到“纹路兔毫”的地步,足见陶艺水平很高。所以建盏还是一种难得的艺术珍品。建盏在烧制过程中,盏体上,会形成一种美丽异常的花纹,有的细密如兔毛,被称为“兔毫斑”有的花纹如鹤鸽颈项上的云状、块状花斑,被称作“鹤鸽斑”。这些花纹在光线的照射下,会闪烁出点点光辉,五彩纷呈。由于这类花纹是在窑变中偶然产生的,为数不多,因而就弥足珍贵。这时,人们崇尚建窑黑釉茶盏,是与当时“斗茶”风靡全国分不开的。
衡量斗茶的胜负,一看茶面汤茶色泽和均匀程度二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斗茶,先注汤调匀,再加初沸的水点注,茶汤表面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先斗色,以色白为贵,又以青色胜黄白其次斗水痕,以茶汤先在茶盏周围沾染一圈有水痕者为负。这就要求茶具是黑色的,建窑的兔毫盏,便由此名声鹊起。建盏受到斗茶者欢迎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其造型及容量,有利于观察斗试的胜负。建盏的造型底径和口径相差较大,为斗竖形,盏壁斜直斗茶时出现的汤花容易吸尽茶汤和茶末。宋代文人雅士斗茶,品茶时,用名贵的贡茶,配建窑黑色兔毫茶盏,同其色胜似**的茶汤形成鲜明对比,为品茶、斗茶增添美感的情趣。建盏口沿下15—2厘米处有一内折线,是观察水痕出现时间的标准线。汤花泛起,则高出这一标准线;汤花一退,水痕就在标准线处很快显现出来,显然是为适应斗茶以“水痕”为准的需要而特地制作的。
建窑首创的兔毫等结晶釉变化莫测,博得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喜爱和赞颂。建窑黑釉普遍采用蘸浸法一次性施釉,且釉层普遍较厚,釉汁肥润。由于建盏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其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有余釉在高温易于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
建窑黑瓷玻化程度较高,釉面光亮但不刺眼,给人以宁静庄重之感。由于釉料配方的不同,窑内温度及气氛的变化等因素影响,建窑黑瓷釉面又呈现多种纹理。这些釉面纹理的命名,大致将它们分为乌金绀黑、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及杂色等六大类。
乌金绀黑釉:乌金釉有的表面乌黑如漆;有的则黑中泛青;此外,也有的呈黑褐色或酱黑色。一般来说,酱黑釉釉层普遍较薄,光素无纹,早期建盏的釉色多属此类,釉面略显呆板,黑而不润,极少挂釉。建窑乌金釉釉层普遍较厚,“色黑而滋润”,上乘者亮可照人,表现出庄重素雅之美。
兔毫釉:所谓“兔毫”,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中透析出均匀细密的丝状条文,形如兔子身上的毫毛。由于“窑变”等因素影响,兔毫形状既有长、短之分,粗、细之别,颜色还有金黄色、银白色等变化,俗称“金兔毫”、“银兔毫”等。“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雪冻作成花,云闲末垂缕。愿而池中波,去作人间雨。”
油滴釉:所谓“油滴”,是指在乌黑的底釉上散布着无数具有金黄色或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斑点,故又有“金油滴”、“银油滴”之分。这种斑点多为圆形,大小不一,大者直径一般为三、四毫米,最大者达一厘米;小者仅一毫米,甚至细如针尖,形如沸腾的油滴散落而成,使人眼花缭乱。油滴也是一种结晶釉,烧成难度较大,成品率低,传世或出土很少。
“鹧鸪斑”:鹧鸪斑的羽毛通体有二大主要纹理,其背部为紫赤相间的条纹,而胸部则为“白点正圆如珠”,因此,建窑出土的“珍珠斑”应是宋代文献中的“鹧鸪斑”。此类斑纹比“油滴釉”更富有立体感。鹧鸪鸟为闽北山区常见的鸟类,其胸部“白点正圆如珠”则因为雄性鹧鸪鸟,而雌性鹧鸪鸟的羽纹则是黑白灰或浅黄相间的条纹。
曜变:”所谓“曜变”,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上聚集着许多不规则的圆点,圆点呈黄色,其周围焕发出以蓝色为主的耀眼的彩虹般的光芒,故而得名。
第一百五十二章()
曜斑广布于建盏的内壁,并随所视的方向移动而变化,垂直观察时呈蓝色,斜看时闪金光。
杂色釉:由于建窑黑釉器系“窑变”所致,故釉面纹理变化多端,除上述五大类釉面纹理之外,还有一些杂色釉,如柿红色、赤红色、酱釉酱绿釉、酱黑釉、酱黄釉等。而“灰白釉”、“芝麻花”、“结晶冰花纹”、“龟裂纹”等杂色釉,都是火候不够高的次品生烧或半生烧品。如果放置窑炉重新烧至,灰白的颜色也可以转变为黑色。建窑黑釉器必须在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中方能烧成正品。
建窑黑釉的基本特点及主要化学成分。建窑黑釉是一种析晶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因此,具备烧成黑釉的基本条件;同时,石灰釉黏性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高温中容易流动,所以,建盏外壁底部往往有挂釉现象,而器物口沿釉层较薄,呈褐红色,有的近似芒口。
建窑黑瓷的胎质的基本特征为:截面色黑或灰黑、黑褐,此为含铁量较高所致;胎骨厚实坚硬,扣之有金属声,俗称“铁胎”,手感厚重;含沙粒较多,故胎质较粗糙,露胎处手感亦较粗。从烧成工艺分析,建窑黑瓷为高温烧成,若胎土淘洗太细,则器物易变形。正由于建窑黑瓷中的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合斗茶的需求。
文人雅士崇尚自然含蓄、淡泊质朴风格的反映。黑釉瓷茶盏尤其是兔毫盏作为一种物质载体,是纯洁、中和、清明的象征,其安静的色泽中折射出的深邃意境则既能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生理上的享受,又能融入精神文化生活中,成为一种艺术追求。加之宋人崇尚以茶养生,受理学思潮的熏陶,重视人的内省,通过人内心的沉思,达到人心里的进化。而庄严肃穆、如面壁参禅式的斗茶,恰好反映了重视内省功夫的时代精神和心理素质。故而也就受到帝王的喜好。上行下效,促使建窑黑釉瓷茶盏生产,更多的瓷窑烧造黑釉瓷茶盏。
建窑黑釉属于古代结晶釉的范畴,含铁量较高。在高温熔烧过程中,由于窑内火候的高低和氛的变化,使釉面产生奇特的花纹。这些釉面花纹与华丽的彩绘或繁缛的雕饰不同,它们是釉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中产生变化的结果,似为“窑神”之作,产生了特殊的艺术魅力,陶瓷工艺界称之为“窑变”。由于非人力所为,因而更显名贵。
所谓分茶,不是把泡好的茶汤从公道杯分入小茶杯,它是宋朝盛行的一种茶艺,意思是把茶粉调成茶汤,然后想办法在茶汤表面弄出转瞬即逝的优美图案来。杨万里诗云: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不须更师屋漏法,只问此瓶作响答。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和尚分茶的过程。和尚把极细的茶粉放入福建特产的兔毫盏兔瓯,用银瓶煮水,煮沸以后浇进茶盏,一边浇水,一边用宋孝宗隆兴元年刚刚出厂的茶筅隆兴元春新玉爪搅动,把茶粉搅成浓浓的茶汤。然后他开始分茶了,只见他一手提着银瓶,一手端着茶盏,银瓶的瓶口向下倾,银瓶的向上翘银瓶首下仍尻高,银瓶里的开水像细线一样注入茶汤。他一边注水,一边很有技巧地变换着注水的力度和茶盏的倾斜度,使茶汤表面迅速形成千奇百怪的画面,有时像日月经天,有时像寒江倒影,有时则是一组很有气势的文字,那些文字剑拔弩张,就像当年嫖姚将军霍去病冲锋陷阵一样……
宋朝的成品茶跟现在的茶粉不一样,当时成品茶多半是压制成型的小茶砖,而将茶叶压成茶砖,他们先将茶叶蒸熟,压去苦汁,碾去纤维,再掺入茶膏、甘草膏、麝香膏之类的粘合剂。换句话说,宋朝的茶粉并不纯净,它含有油膏,调出的茶汤会分层:表层是雪花一般的茶沫,底下是青黑色的油脂,茶沫和油脂密度不同,颜色各异,在巧妙的水力冲击下,茶泡会有规则地分开,而油脂则丝丝缕缕地浮出水面,自然就形成黑白分明的美妙图案了。
苏轼名篇《叶嘉传》,塑造了一个胸怀大志,威武不屈,敢于直谏,忠心报国的叶嘉形象。叶嘉,“少植节操”,“容貌如铁,资质刚劲”,“研味经史,志图挺立”,“风味恬淡,清白可爱”,“有济世之才”,“竭力许国,不为身计”,可谓德才兼备。
《叶嘉传》通篇没有一个“茶”字,但细读之下,茶却又无处,其中的茶文化内涵丰厚。苏轼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双关、虚实结合等写作技巧,对茶的历史演变、茶的采择制造、茶的品饮艺术、茶的品质功用、茶的经营贸易,特别是对宋代福建建安北苑龙团凤饼茶的历史、采制,以及当时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饮茶法——点茶法,有着十分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可以说,《叶嘉传》其实就是《建茶传》、《北苑御焙传》,或《壑源叶家茶传》!
叶嘉,闽人也。叶嘉,是双关语。从表面上看,叶嘉即嘉叶。陆羽《茶经》开篇便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嘉木生嘉叶,故叶嘉即嘉叶即茶叶;另一方面以叶嘉谐叶家,宋代建安确有不少以茶为业的叶姓之家,叶家茶闻名于宋代。
苏轼生活的北宋时代,建安北苑龙凤团茶如日中天,北苑附近的壑源诸家叶姓茶园尤其著名。苏轼《寄周安孺茶》诗有“闽俗竟传夸,丰腴面如粥。自云叶家白,颇胜山中醁”。梅尧臣《王仲仪寄斗茶》诗有“白乳叶家春,铢两直钱万”。曾巩《方推官寄新茶》诗有“壑源诸叶品尤新”。刘异《北苑拾遗》记:“北苑之地,以溪东叶布为首,叶应言次之,叶国又次之……”。宋子安《东溪试茶录》“序”称:“好者亦取壑源口南诸叶,皆云弥珍绝”,诸叶指诸家叶姓茶园。其“茶名”章又记:“今出壑源之大窠者六叶仲元、叶世万、叶世荣、叶勇、叶世积、叶相,壑源岩下一叶务滋,源头二叶团、叶肱,壑源后坑一叶久,壑源岭根三叶公、叶品、叶居”。壑源叶姓茶园的白茶在宋代殊为有名。《大观茶论》“名茶”记:“名茶各以所产之地,如叶耕之平园台星岩,叶刚之高峰青凤髓,叶思纯之大岚,叶屿之眉山,叶五崇林之罗汉上水叶芽,叶坚之碎石窠、石臼窠以作穴窠,叶琼、叶辉之秀皮林,叶师复、师贻之虎岩,叶椿之无双岩芽,叶懋之老窠园,名擅其门……”叶家茶乃当时名品,故而取姓为叶,取名为嘉,嘉与佳同义。
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宋时期,建州建安茶异军突起,北苑的龙凤茶名冠天下,声名远播。梅尧臣诗云:“陆羽旧茶经,一意重蒙顶。比来惟建溪,团片敌汤饼”;曾任建州知州的周绛因陆羽《茶经》不载建州之品,遂详记建安北苑之茶,成《补茶经》一书。其书称:“天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记:“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宋代茶书绝大多数是关于建安茶事的。如曾任福建路转运使的丁谓撰《北苑茶录》或作《建安茶录》,福州人刘异撰《北苑拾遗》。福建人蔡襄在福建路转运使任上因“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设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故撰《茶录》,述建安茶的烹饮艺术。宋子安“集丁、蔡之遗”,撰《东溪试茶录》,言北苑焙数、相去道里、茶产品味差异等。建安人黄儒撰《品茶要录》,论其家乡建安茶的品鉴。建阳人熊蕃撰《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撰《北苑别录》,吕惠卿撰《建安茶记》,章炳文撰《壑源茶录》,罗大经撰《建安论》,以及佚名的《北苑煎茶法》、《北苑修贡录》等。宋代诗词赋文,也有许多对建安茶的描写。
因当时闽茶甲于天下,故以闽为叶嘉居地,“闽人”喻指“闽茶”。“叶嘉,闽人”,反映出当时闽茶兴盛,甲于天下的实际。
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
“养高不仕”,喻茶隐于山林,远离朝市。山区适宜茶树生长,名山产名茶,故谓“好游名山”。武夷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武夷指闽赣交界的武夷山山脉,狭义的武夷山指主峰在崇安县境的武夷山。但这里的武夷山,其实是古人将其作为闽茶核心区——建州的代称。故谓“至武夷,悦之,遂家焉。”
“吾植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