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凤团-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匡胤得了便宜就卖乖曹彬等人在采石矶上建造浮梁桥,准备过江。李煜不相信,问中书舍人张洎是不是真有这事?张洎也不相信,便说:“从来没听说过长江能建浮梁的,肯定是军中讹言,陛下不必害怕。”

    宋开宝八年十月,南唐洪州节度使朱令赟率南唐最后的精锐前来摧毁采石矶浮梁,朱令赟放火烧浮梁,没想到老天不老眼,南风变北风,烧死南唐军无数,朱令赟也死在大火中。李煜和赵匡胤对抗的本钱本就不多,采石一败,金陵就直接暴露在宋军的攻击范围之内。

    李煜听说赵匡胤为人比较宽厚,便想给赵匡胤认个错。希望赵皇帝能收兵回去,李煜当“儿皇帝”,派国中文人翘楚的吏部尚书徐铉去汴梁哀求赵匡胤罢兵。

    徐铉风餐露宿赶到汴梁,见着赵匡胤,伏地哭求赵匡胤看在一下李煜十五年来屈膝侍奉大国的份上,给李家留条血脉。赵匡胤不同意。徐铉急了,大声质问赵匡胤:“李煜何罪?!陛下如此逼人?!”

    赵匡胤看了一眼徐铉,冷笑:“是!李煜侍朕如父,本来无罪。但现在天下即将一统,李煜仍割据江东,朕为天下百姓计,必须要过江。何况,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第一百四十四章() 
开宝八年十一月,宋军曹彬、刘遇、潘美等部率军过江,包围金陵城。曹彬先礼后兵,派人入城给李煜下了一道最后通谍:“金陵你是绝对守不住的,还是早点认相,不然大军一入,后果自负!”李煜告诉曹彬大儿子清源郡公李仲寓前去汴梁纳降,可曹彬等了几日也没动静,又派人去催。

    李煜有些犹豫,中书舍人张洎劝李煜:“别听曹彬胡扯,金陵城固若金汤,宋军打不进来的。”李煜老糊涂了,听信了张洎的鬼话。李煜拒绝曹彬的理由居然李仲寓还没挑好衣服,曹彬气的脸都紫了:“攻城!”金陵城孤立无援,城内又没多少军队,哪是宋军的对手,当下宋军就破了城。

    破城之日,南唐群臣有的投降,有的自尽殉国。右内史侍郎陈乔约定和张洎一起自杀殉国的,宋军即将入城,陈乔和张洎来到宫中见李煜,陈乔伏地痛哭:“臣有罪!主辱臣死,臣不敢苟活世间。请陛下杀臣,宋主要问,陛下就说是臣小人误国,宋主必不深责陛下。”

    李煜长叹:“算了吧,国亡在即,至于日后生死,非此时所能知,你就算死了,也无济国事,再想他法吧。”陈乔确实是个忠臣,可惜李煜“没时间”用忠臣,致使国势若此。陈乔已抱死志,哭一场,上吊自杀。

    张洎算着时间,见陈乔差不多断气了,告诉李煜:“臣本来也应该陪陈乔殉国的,可陛下肯定要去汴梁见赵皇帝,身边没人打理可不行,臣觉得还能为陛下做点事,所以暂时还不能死。”

    李煜本想**殉国,抱了一大堆木柴在宫中,可李煜思前想后,放弃了自杀的念头。李煜让黄昭仪把珍藏的钟繇以及王羲之等人的书法原本尽数烧掉,然后率领群臣开门素服出降。

    宋开宝九年正月,曹彬奉赵匡胤命,催促李煜等人打点行装,去汴梁见大宋皇帝请罪。哭拜了列祖列宗,李煜带着小周后等家族成员以及文武启程北上。

    李煜一行做为宋朝的俘虏来到汴梁,刚下船时,李煜看到汴口有座普光寺,李煜想上去看看,陪从人员劝他不要在赵匡胤的地头上惹事生非,李煜大怒:“我当政以来,你们这帮人天天缠我身边,这个做不得,那个做不得,现在亡了国,没必要怕你们,今日偏由我做回主!”李煜登上普光寺,远望江南,却不得见,只见风烟袅散,天际间,一片愁云惨淡。李煜触景生情,泪流满面,长叹数声才下来。

    赵匡胤做为胜利者,已经准备好了受俘仪式。赵匡胤大陈甲兵,亲临明德门接受李煜的请罪。赵匡胤让李煜等人白衣在明德门下请罪,俯身下问:“下面站着的可是江南国主?”李煜见左右卫士持刃而立,吓的跪在地上发抖,无言以对。

    赵匡胤知道李煜无用,转而厉声责问徐铉:“李煜今日,汝不得辞其责也!为何不劝李煜早入朝?以致刀兵齐发,百姓受苦!”

    赵匡胤得意之余,又数落李煜几句,随即封李煜为右千牛卫上将军,又给了他一个“违命侯”的爵位。

    南唐终于灭亡了,平海军的陈洪进早已做好了纳土归顺的准备,但真正到了这个时侯,陈洪进还是有些恋恋不舍的。

    最早劝说陈洪进纳土的是陈洪进手下的掌书记徐昌嗣。徐昌嗣是闽国元老徐寅的曾孙,因有才华而被陈洪进招为掌书记。在陈洪进担任清源军节度使后不久,徐昌嗣便劝说陈洪进及早纳土归宋。但此时的陈洪进才刚刚当上节度使,陈洪进非但没有听从徐昌嗣的劝说,反而怀疑徐昌嗣是奸细,准备处死徐昌嗣,徐昌嗣得知消息后,只能逃亡汴京开封,投奔了北宋。

    南方目前仅剩吴越和平海军两个割据政权,陈洪进一直在着钱俶。很快,吴越国王钱俶主动北上开封,和赵匡胤会面去了。陈洪进十分不安,唯有主动入朝,纳土归宋,才能保全自己。精明的陈洪进先期安排长子陈文显和功曹参军刘昌言,以进贡为名,去开封见赵匡胤,探探赵匡胤的口风。

    于是,陈文显和刘昌言踏上了北上的道路,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开封,见到了赵匡胤。对于陈文显等人的到来,赵匡胤十分高兴,安排热情的款待,款待之后,赵匡胤问陈文显道:“为何你的父亲不亲自来开封呢?”

    开宝九年十月,陈洪进踏上了前往开封的路。一路上,陈洪进思绪万千,此次离开泉、漳地区,很有可能将不会再回来。行进至南剑州一带,陈洪进在南剑州小憩片刻,突然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赵匡胤因病去世了。闻听赵匡胤突然因病去世的消息,陈洪进决定不再前进,改而返回泉州城。

    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继任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李煜的噩梦开始了。宋太平兴国三年,这天是李煜的四十二岁生日,正值七夕。那天,赵光义派人送来了一瓶好酒。李煜喝着皇帝送来的美酒,构思着下一阙词。

    喝完不久,李煜突然感到腹中一阵巨痛,头部和手脚开始剧烈抽搐,来回做牵机状,李煜拼命挣扎了一会,慢慢的,李煜不动弹了,死了。李煜死状极为惨烈,头和脚迸在了一起,拘搂成一团。李煜死讯传来,赵光义猫哭耗子,辍朝三日,追赠李煜太师、吴王,葬在洛阳北邙山。小周后看到丈夫的惨死,悲痛欲绝,哀不已,哭了数日,在丈夫灵前自尽。

    赵光义继任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以来,竟然没有一个节度使将领反对而引发叛乱,陈洪进不得不再次纳土归顺。

    陈洪进打算第一个纳土归宋,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吴越国是唯一的竞争者,所以必须赶在吴越归宋前,率先向赵光义纳土。钱俶原本已经到了开封,但赵匡胤却放钱俶回了吴越,钱俶感动得表示将每三年到开封入朝一次。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钱俶履行自己的诺言,再度北上开封。陈洪进决定抢先一步,在太平兴国三年初立即动身前往北宋开封府。

    但毕竟泉州离着开封实在遥远,外加沿路之上都是崇山险峻,陈洪进一行人到了四月才赶到开封城。陈洪进失望的发现,钱俶在三月就来到了开封。

    然而,钱俶一直在开封陪赵光义喝酒聊天,根本没有提纳土归顺的事。于是,这天早上,陈洪进上朝面见赵光义,进献纳土归宋表,从此以后,泉漳地区两州十四县、十五万一千九百七十八户百姓、一万八千七百二十七名在册将士,全部变成归属宋王朝的疆域。就在陈洪进纳土归宋后五天,吴越国王钱俶迫于压力,也选择了纳土归宋。

第一百四十五章 建州之源() 
许多年以后,张晖还能常常听到,乡里的老人说起祖辈的故事。

    北苑茶场在建州城东三十里,建溪的支源东溪的两岸,几百年来,这里的祖辈祖辈都在种植茶叶。

    建州地处建溪河畔,毗邻武夷山脉,闽地北部,天下之东南。上古之时,天下一分为九,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是为九州,东南曰扬州,淮海惟扬州,三江既入,震泽叄ǎ赜诮#镉诨淬簟

    越王无疆是勾践的六世孙,楚怀王二十三年,越国和楚国交战战败,无彊被杀,楚国大并越国土地,越国灭亡。越国被楚国消灭后,越王的子孙就分头往江南海滨一带迁徙,各据一方。到了战国晚期,无诸占领了东南沿海地区,自称闽越王。越王子孙逃亡队伍中,还有一支跑到瓯江流域,也画了个圈圈占地为王,首领为东瓯王。这闽越王和东瓯王都是越王勾践的后裔,两个大王本是同根生,可惜争个族长或正统位置老是打来打去。

    秦王政二十四年,秦灭楚。二十五年,秦将王翦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以吴县为治所。秦始皇巡游至会稽郡南部属地大越,将其改名为山阴。二十六年,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分会稽郡西部置故鄣郡,把原来的闽越国和东瓯国设为闽中郡。不过由于这里是荒服之国,又偏又远,山高路险,加上越人强悍,很难,所以闽中郡虽然是秦王朝的郡县之一,建制却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秦始皇并没有派守尉令长到闽中郡来,闽中郡真正夫人统治人分别是无疆的七世孙无诸和八世孙驺摇。

    秦朝虽然没有派军队和官吏入闽,却把闽越人迁到了浙江北部和江西、安徽等地,然后流放中原罪犯到闽来。无诸不是傻子,他对秦王朝,表面上俯首称臣,暗地里可是口服心不服。不管怎样,人家好歹是越王的后代,这一点骨气还是有的。秦二世元年,趁着陈胜、吴广揭竿起义的东风,无诸也跟着响应,带着英勇好斗的闽越人来伐秦了。后来陈胜、吴广失败,项羽、刘邦成了反秦主力。无诸跟着刘邦入武关,战蓝田,攻析、郦,立下赫赫战功。

    秦王朝灭亡后,西楚霸王项羽分封诸王侯。楚国和越国有点宿怨,项羽就不封无诸为王了。到了楚汉相争,无诸和驺摇率领闽中甲兵辅助刘邦,攻击项羽。汉高祖五年,刘邦登上了帝位,封无诸为闽越王,把原来的闽中郡拨给了他,封国闽越国。到了汉惠帝三年,驺摇被封为海阳齐信侯,从原来的闽中郡拨出一部分土地,当上了东海王,在东瓯建都。

    汉武帝建元三年,闽越北击东瓯,武帝发会稽郡兵渡海往救。汉兵未至,闽越已退兵。东瓯王请求举国内迁,武帝将其人口安置于长江、淮河之闲。建元六年,闽越王郢反,汉发兵灭闽越,立无诸之孙繇君丑为粤繇王,又立郢之弟余善为东越王。元鼎六年,东越王余善反。元封元年,汉兵平定东越,迁其部众于江淮闲。

    汉武帝元封五年,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除京师附近七郡外,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每区由朝廷派遣刺史一人,专门负责巡察该区境内的吏政,检举不法的郡国官吏和强宗豪右,其管区称为刺史部。十三个刺史部中,其中十一部采用了上古州名,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梁州、幽州、并州,并改其中的梁州为益州,雍州为凉州,另外有朔方刺史部、交趾刺史部,共称十三刺史部。

    闽地空虚,有逃遁山谷的闽越遗民复出,故于东冶旧地设一侯官驻军镇之,远属会稽南部都尉管辖。昭帝时因闽越遗民相聚渐多,立冶县。东汉初属改冶县为东侯官都尉。东汉灵帝中平五年,改刺史为州牧,直接掌握一州的军事、行政、民政等大权,位于郡守之上,十三部遂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郡下设置县。东汉汉献帝建安元年,会稽太守孙策攻侯官,废侯官都尉,并上表奏请于会稽南部分侯官北地设立建安县、南平、汉兴三县,寓意建安年间、南方平定、汉室复兴,连同侯官县为闽地最早设立的四县。

    建安八年,孙策进兵建安,平定三县,设南部都尉府于建安县,析建安县桐乡设建平县,连同闽地原建安、南平、汉兴、侯官四县同属南部都尉府,建安县开始成为全闽地经济政治中心。

    吕蒙是赫赫有名的东吴大将,江陵一战,蜀将关公兵败麦城,吕蒙立功至巨,孙权任命他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封爵还未颁布,吕蒙疾病发作。孙权准许吕蒙搬到建安县的云际山安居养病。

    三国吴景帝时,因人口日益繁多,析建安县校乡设邵武县,绥安,将乐县等等。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于建安县新设设建安郡,改南部都尉为建安郡太守,下辖建安、建平、吴兴、东平、将乐、邵武、绥安、南平、侯官、东安十县,基本囊括闽地全境,并成为孙吴最大造船基地之一。

    晋武帝太康三年析建安郡侯官、东安二县设晋安郡,治侯官县,于晋安郡新设八县。南朝陈文帝永定元年合建安、晋安两郡为闽州,治侯官县。天嘉三年晋安郡陈宝应拥兵自立,攻建安郡城,建安郡太守萧干拼死抵抗,不为所制。天嘉八年,陈文帝派兵入闽援建安,剿陈宝应,复建安郡,攻晋安郡,全复闽地。光大二年改为丰州,建安郡属之。光大年间析晋安郡地设南安郡。

    隋文帝开皇三年,隋文帝将地方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开皇九年隋军南征攻陈,于建安郡遭重创,日久城破,屠建安县城,闽地入隋。开皇九年平陈厚,废晋安、建安、南安三郡,改丰州为泉州,州治闽县。大业二年改泉州为闽州。大业三年改闽州为建安郡,治闽县,原建安郡城为属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改建安郡为建州,州治闽县。四年,迁建州州治于建安县,辖建安、闽县、唐兴、建阳、将乐、绥城六县。六年,析闽县地复设泉州,辖闽县、侯官、长乐、连江、长溪五县。八年,建阳并入建安县。

    太宗贞观三年,建州绥城并入邵武县。后复置沙县、将乐县、建阳县,同属建州。垂拱二年,析泉州南部分新设漳州。景云二年,改泉州为闽州,而新设泉州于闽南。开元十三年,因闽州西北有福山,改称福州都督府。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各取福州、建州首字,设置福建经略使,闽地始有福建之称。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封王审知为闽主。五代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封王审知之子王延政,建州镇安军王延政为富沙王,此后与闽主互攻不已。五代后晋天福八年,富沙王在建州称帝,改国为大殷,次年复改为大闽,复称闽王,以建州为首都,辖福建全境福、建、泉、漳、镛、镡州六州。南唐保大四年唐兵攻闽国,破建州城,劫掠一空,并迁闽王族于金陵。改建州为永安军,旋改忠义军,下辖建安、闽县、浦城、将乐、建阳、松源、建宁、归化八县。北宋太祖开宝八年,平南唐,复称建州。

第一百四十六章 茶圣陆羽() 
在关于祖辈的这些传说中,许多是没有指名带姓的,而能够在族谱中得到核实的,是在两百多年前。张晖欣然发现,那个时候,恰好是茶圣陆羽的年代。陆羽在《茶经》中,说建州之茶,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陆羽外出从事研究茶叶的时间很多,遍游了江苏苏州、无锡、南京、丹阳、宜兴和浙江的长兴、杭州和绍兴嵊县等地,以后又到江西上饶。对茶叶采制、饮用和茶事深入研究和实践,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