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派出妹夫杜重威前去招呼安重荣。杜重威人品不怎么样,连刘知远都耻于和杜重威同级别。但杜重威运气好,和安重荣部在宗城相遇,还没等安重荣排兵步阵,他的手下赵彦之就带着本部兵投降了杜重威。可晋军看到赵彦之的部队盔甲明亮,向自己冲过来,以为是叛军过来挑战的,杜重威下令反击,结果把这部分叛军全歼,叛军大乱。杜重威大喜,狂呼声:“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率军冲杀。叛军军心不稳,哪还有心思打仗,死伤二万多。安重荣边骂着赵彦之忘恩负义,边带着十几个亲兵逃回镇州。
安重荣的本钱在宗城浪费光了,城中无兵,安重荣把老百姓都押到城上,胁迫他们守城。安重荣也是急疯了,人数再多,也不过群乌合,指望平民能扳倒官军,安重荣真是死到临头了。果然,晋军如蝗虫般扑到城下,杜重威下令攻城,其实不攻城,困也能困死安重荣,这时的安重荣已经是瓮中之鳖,没什么反抗能力。城中的那些军爷谁肯愿意为安重荣尽忠,有人趁安重荣不备,打开城门放晋军进来。晋军立功心切,通大杀,安重荣被活捉,押到杜重威面前,杜重威阵奚落,斩于城下,这时已经是天福七年。
搞定了安重荣,对其他蠢蠢欲动的地方实力派也达到了敲山震虎的目的。这些军阀伶俐的很,不再敢找石敬瑭的麻烦。虽然有些人还不算特别老实,比如平卢节度使杨光远,经常在石敬瑭面前颐气指使,还背着自己和契丹人暗送秋波。但毕竟杨光远是自己的儿女亲家,加上杨光远直没有公开翻脸,也就平安无事。
搞掉了安重荣,石敬瑭接下来就要处理彰义军节度使张彦泽擅杀彰义军掌书记张式案。其实这件案子并不复杂,起因是张彦泽家教无方,儿子不类其父,所以张彦泽曾经毒打儿子。张公子忍受不了父亲的虐打,逃到齐州,结果被当地官府抓住,送回泾州由张彦泽处置。张彦泽要杀儿子旨定罪。掌书记张式觉得年轻人犯点错很正常,教训几顿就行了,何必下此毒手?屡劝张彦泽。张彦泽暴怒,把气全都撒向了张式,举箭要射死张式,张式吓的逃了。张彦泽却不打算放过张式,派心腹人把张式给捉了回来,以酷刑杀死张式,又抢了张式的老婆。张式的父亲张铎痛心儿子惨死,来到汴梁告状,要求皇帝惩处张彦泽杀人之罪。张彦泽有功于石敬瑭,所以石敬瑭也没打算把张彦泽怎么着,何况张式个小小的掌书记,天下何止万计。死了也就死了,李从厚如何,做过皇帝的人,不也被石敬瑭弃之如蔽履。这事本就过去了,可刑部郎中李涛却不满皇帝如此纵容手下草菅人命,要王法何用?李涛伏地请石敬瑭下旨诛张彦泽,以暴其罪。石敬瑭不同意,劝李涛做人灵活些,何必如此拘泥于古。李涛不服,持笏叩头皇帝诛张彦泽,声色俱厉。石敬瑭李涛如此不中抬举,大怒,挥袖让李涛快滚。李涛甚有骨气,死活不走,依然在石敬瑭耳边叨叨。石敬瑭见他如此难缠,口气略有缓和:“张彦泽确实有罪,可是我曾经许张彦泽不死,誓约为证,你想让朕做个言而无信的人?”李涛不依不饶:“私情不可以犯公法,陛下以私誓欲活张彦泽,当初陛下还许范延光不死,今日范某何在?”这句话问的好!把素来伶牙利齿的石敬瑭问了个张口结舌,答不上来。被李涛逼上了绝路,石敬瑭只好服软,下诏痛责张彦泽,降级处理,并封张式父张铎、弟弟张守贞、儿子张希范为官,赐十万钱安葬费,并让张彦泽把私吞的张式家产退出来,归其妻子,这才算有个了结。
天福七年的五月,石敬瑭突然染上重病,屡治无效,眼看到大限就要到了。石敬瑭知道阎王爷要请他过去了,但这时他的继承人问题还没有解决,最年长的儿子石重睿也只是让人抱着拉屎撒尿的小娃娃。虽然侄子石重贵已经成年,但毕竟不是自己所生,胳膊肘不想朝外拐。便托孤于宰相冯道和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希望在自己死后让石重睿继位。并下诏让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回朝辅政,可在朝中主事的齐王石重贵不喜欢刘知远,把诏书给扣了下来。这年六月十三日,石敬瑭病死于大梁宫中。臭名昭著的皇帝命呜呼了,那些已经习惯跟着众多皇帝跑江湖的文官武将们是不会悲伤的,换谁当皇帝不样?只要保证我们的富贵就行。不过,在悲伤的石家人中,有位表面上也是重孝在身,痛哭哀,但心中想的却是另外回事,这个人就是石敬瑭的侄子齐王石重贵。。《龙凤团》仅代表操之的观点,如发现其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作删除处理,的立场仅健康绿色的平台。
【】,谢谢大家!
第一百二十五章 征契丹()
石重贵的父亲石敬儒早死,他的伯父石敬瑭非常疼爱这个可怜的孩子,一直当儿子养在身边。石重贵性格比较沉稳,但肚子里没多少干货,有次伯父让人教石重贵读《礼记》,石重贵听的着不耐烦,便叫道:“别读了,这根本不是我们石家人应该学的。”由于石敬瑭的几个成年儿子都人世,小儿子又不懂事,就放石重贵出来多历练历练,也独立处理过一些事情,得到石敬瑭的肯定。但毕竟他不是儿子,石敬瑭死时让冯道等人顾命,并没有把位子传给石重贵。
而接受顾命的冯道想的和石敬瑭完全不一样:石重睿是个小娃娃,拉屎撒尿都要有侍侯,能治得了天下?即使石重睿能在乱世中多做几年皇帝,等他长大后自己还不知道在,拥立之功要等到十几年才能可能收到利息,这样的傻事不干也好。冯道看上了石重贵,便向景延广征求意见。景延广比冯道还猴急,想到一块去了,当然同意。二人便联络其他朝中重臣,背弃了石敬瑭的临终嘱托,把石重睿晾在了一边,拥立二十八岁的石重贵做大晋皇帝。
石重贵才能一般,比他伯父强不了多少,但有一样却是石敬瑭远远不及的,就是石重贵对契丹的态度问题。石重贵对伯父当耶律德光的儿子早就不齿,觉得太丢人,耶律德光只比自己大十岁,却成了自己的祖父,不知道惹过多少人暗中笑骂。石重贵称帝之后第一件事就要撇清和契丹乱七八糟的关系。但朝中对此有争议,景延广建议石重贵只向契丹称孙不称臣,而枢密使李崧说:“先帝向契丹屈膝是国家社稷和黎民百姓,没什么丢人的。陛下这样做万一惹恼了契丹人,大军南下,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石重贵主意早就拿定了,不听李崧的“金玉良言”,遣使去契丹,只称孙而不称臣。耶律德光气的大骂石重贵,写信痛责,主事的景延广自恃文武全才,根本不把耶律德光当人物,回信威胁了他几句。
耶律德光已经习惯了石敬瑭对他奴颜卑膝,也吃惯用惯了中原的东西,石重贵这一翻脸,就意味着以后别想再吃白食了。契丹的卢龙节度使赵延寿早就恨透了石家人,就劝说耶律德光给不识相的石重贵点颜色看看。当然赵延寿是出于私心,他想让耶律德光出兵灭了石重贵,然后自己取代石家的当契丹的儿皇帝。
契丹要南下的消息传到了汴梁,石重贵问景延广该如何应对?景延广是个主战派,坚定了石重贵的抗战决心。
开运元年春,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派赵延寿率马步军五万南下攻晋,平卢节度使杨光远也公然造反,在青州一带闹事,从侧翼声援契丹军。契丹军由于有了燕云十六州,居高临下,中原如趟平地一般。石敬瑭当初割让战略险隘求一时之快,现在终于搬起了石头,砸到了石重贵的脚上。契丹军攻打贝州,没几天耶律德光怕赵延寿草包坏事,便亲自前来指挥攻城。守城的是当初在云州给过耶律德光好脸看的吴峦,旧恨涌上心头,耶律德光传令三军,要活捉吴峦。不过吴峦也是个猛将,契丹军数次攻城,都被晋军都打了回去。耶律德光无计可施,正巧贝州城中有一个贪生怕死的败类叫邵珂,私开城门放进契丹大军。耶律德光率军冲进城中,两军一顿混战。晋军人少,多数战死,吴峦不想被俘受辱,跳井殉国。
石重贵对此早有准备,决定御驾亲征。当石重贵来到澶渊时,契丹军已经攻下了邺都,耶律德光同时派遣的西路军在太原被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给败退了,领头的卫王耶律宛狼狈窜回契丹。太原大捷,晋军士气自然大振,契丹军在戚城围困晋军高行周、符彦卿部,形势岌岌可危,高行周派人突围到澶州向石重贵求救。
石重贵前去解救高行周,晋军在戚城打败契丹人,救出高行周等人,又借着气势和契丹在马家口大打一场。契丹军人多势众,河边还有几十船的生力军,但滑州节度使李守贞率敢死队冲入契丹阵中。契丹人有些轻视晋军,结果被晋军杀的横尸遍野,惨败而逃。这时石重贵腾出手来对付杨光远,开运元年五月,兖州节度使李守贞、河阳节度使符彦卿出师青州。晋军扑到青州开始攻城,杨光远勉强守到十一月,实在打不下去了,便再次学起了石敬瑭,向石重贵投降。石重贵给了他三分薄面,准备放杨光远一条生路。可群臣中没几个和杨光远有交情的,劝石重贵:“杨光远罪大恶极,不杀不足平民愤!”石重贵让李守贞把杨光远骗出城,找人给做掉了。
开运二年春,契丹军南下在顿丘和由石重贵亲率的晋军主力进行大战,契丹军仗着骑兵优势冲击晋军前阵,晋军二话不说,先让契丹人尝尝飞箭的厉害,契丹骑兵多数成了刺猬。耶律德光有些沉不住气,亲自上阵战斗,石重贵血性一上来,也冲到阵前,两军一直打了整一天,双方死伤惨重,还没分出胜负。耶律德光知道石重贵这小子还有些能耐,好汉不吃眼前亏,先撤了再说,把大营朝后撤了三十多里。
耶律德光虽然吃了几个瘪,但这点小挫折是吓不倒这个漠北枭雄的,他见一时难以消灭晋军主力,便以客为主,坚壁清野,派出几支骑兵部队,在华北平原进行残酷的扫荡,逢人就杀,见粮食就烧,摧毁晋军的军资储备。这招果然毒辣,晋军本打算依靠本土的优势和契丹打消耗战,但军储都被烧光了,军心受到严重的打击。
石重贵当政以来,最信任的就是那个大言不惭的景延广,景延广的得势不仅是因为他有拥立之功,更的是石重贵认为景延广能够做自己的军师,一些重大的军政决策都主要由景延广负责制定。景延广虽然有些才能,但为人轻浮,经验又欠缺。所以他当政之后,对他所不人进行打击报复,得罪了许多实力派。景延广吹牛是把好手,但真让他干点正事,只能是越帮越忙。
第一百二十六章 败北()
晋开运二年三月,耶律德光再率契丹军再次前来寻仇,两军会于白团卫村。因契丹军势众,把晋军重重包围住,并抄了晋军的粮道。看耶律德光的意思,是想先饿瘦晋军,等晋军没力气的时候,再来攻击,一战可灭晋人。晋军非常焦急,无粮无水,这仗如何打下去?晋军开始在营中挖井取水,只差一点就取到了水,可此时突起东北风,狂风乱打,把水井给吹塌了。晋军无奈之下,只好用布绞泥,挤出脏水来解渴。坐在高处看风景的耶律德光见状大喜:“晋军饥渴无力,此正是天予良机,不可错过。今天必擒南人,然后进取汴梁城!”下令让契丹最精锐的铁鹞骑兵下马,操利刃冲杀晋军,同时顺风纵火,准备借助天时来灭晋军。
此时风越来越大,飞沙走石,迷离人眼。晋军将士血性上来,纷纷大声喝问杜重威:“将军此时为何不下令还击,难道想让我们受死不成?”杜重威见风势大太,想等风停后再战。马步都监李守贞劝道:“福兮祸也,祸兮福也,现在大风肆虐,虽与我不利,但风沙起时,契丹人不知道我军虚实,契丹人必然怵我。不然等风停了,彼人见我军兵寡,合力灭我,大家都得完蛋。”李守贞复又大喝:“将士听着,亮出家伙来,准备和契丹决一死战!”不过有些将军还是想等风停后再战,马军右厢排阵使药元福和马步军左右厢排阵使符彦卿大骂道:“再等下去,必死无疑!宁死于阵上,不死于虏手!”二将率众出寨西门,往击契丹军。契丹军果然不知晋军到底有多少人,狂风飞卷,嗖嗖作响,黑漆如夜,哪里看得清楚。晋军万余铁骑乘势呼啸杀出,逆风而击契丹军,其势若排山倒海。契丹军被冲乱,军心大溃,连连后退。晋军追出二十里,斩杀契丹铁鹞军无数。铁鹞是支骑兵部队,要是在马上,晋军恐不是他们的对手。但现在他们下了马,短兵作战非其所长,一战既败。耶律德光驾着小车急急逃去,但晋军狂追不舍。耶律德光跳下车,寻了一个骆驼,慌乱中爬了上去,猛拍驼屁,狂而走。契丹残部好容易逃回幽州,这才定下神来。
开运二年九月,吏部侍郎兼史馆修撰张昭远等人上奏,已经修好《唐书》二百卷。石重贵非常高兴,加赏有功人员。这部在后晋时修的《唐书》就是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晋天福五年,晋高祖石敬瑭命宰相刘昫等十人主修唐史,其实刘昫只是挂名的史官,真正负责具体事务的主要是张昭远,还有贾纬、赵熙、王伸、吕琦、尹拙、崔棁、郑受益、李为先等人。《唐书》二百卷,其中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记录了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历史。
开运三年,耶律德光再次率大军南下,石重贵以为前几仗打的不错,并不当回事。可让石重贵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河东节度使刘知远虽然痛击了前来捣乱的契丹军,但取胜之后就开始自保,任由契丹军南下。而石重贵的姑父杜重威以及李守贞等人被契丹军包围弹尽粮食后,干脆做了好汉,投降契丹。耶律德光骗杜重威说让他做中原皇帝,还假模假样的做了套龙袍给杜重威。杜重威于是调戈南向,派先锋张彦泽去攻汴梁。直到张彦泽攻到汴梁城下,石重贵这才知道姑夫已经投降契丹,知道大事已去。石重贵再找冯道等人议事,议来议去,只议出一个字:降!
开运三年十二月,石重贵放下皇帝的架子,以孙子的身份给耶律德光写了一封求降书,希望耶律爷爷“惠顾畴昔,稍霁雷霆,未赐灵诛,不绝先祀”,自己将“荷更生之德,一门衔无报之恩”。然后让长子石延煦、次子石延宝奉表至契丹营中,向耶律德光请罪。十二月十六日,张彦泽入汴梁,纵军大掠于市。城中一些游手好闲的人也跟着发财,突入富户家中,杀人越货,无恶不作。汴梁少年李处耘见状大怒,持箭射杀数十人,有些闲汉上前来杀李处耘,李处耘功夫好,手刃数贼,乱兵这才退去。汴梁大乱整整两日,各路英雄好汉都捞的差不多了,这才收手。
张彦泽抢的最多,财货堆积如山,张彦泽在帮助契丹灭晋中立下大功,自以为功勋无二。张彦泽每次招摇汴梁城,都让手下打出旗帜,上个大字“赤心为主”,路人见之窃笑。越日,张彦泽率兵进宫,强行将石重贵以及后宫眷属带到开封府,旦夕不得停留,并着控鹤指挥使李荣监押。宫中哭声震传市中。石重贵命在人手,不敢不从,和李太后、冯皇后数人坐着软舆,十几个内侍步行而从。数月前石重贵还是汴梁城的统治者,现在却成了俘虏,人生如幻景,见者莫不痛哭。石重贵做了俘虏,失了势,没人把他再当个人物看,想要几匹锦帛,遭到库吏冷言拒绝。石重贵又转向前枢密使李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