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久之后,朝中宦官刘季述等又开始作乱,黄滔对李氏朝廷几乎失去了希望,再也不想在这个危机四伏的长安城中作官,于是依然辞官回家,在家乡过起了隐居生活。
天复元年,王审知聘请黄滔为监察御史兼威武军节度使推官。在辅佐王审知的短短数年时间内,黄滔可谓尽心尽职。
王审知始终能够保证极其清醒的头脑,宁作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土皇帝,其中黄滔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黄滔经常以旁观者的角度规劝王审知,使得王审知独善其身。
除此之外,黄滔还是当时闽地的文坛霸主。
闽地原本就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自然也就不怎么出产著名的达人,黄滔在唐朝晚期的闽地界赫赫有名。
徐寅,字昭梦,莆田人,原本是乾宁年间的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徐寅在开封游览时,不慎做诗触怒忤逆了当地的头强悍军阀朱温。徐寅很恐慌,打算狼狈逃离,但又害怕朱温报复,于是想出了保命的主意。
铃还需系铃人,既然是因诗得罪朱温,徐寅干脆再作诗一首,对朱温大加吹捧和赞美,结果朱温果然眉开眼笑,把小人物徐寅当个屁给放了。
大难逃生的徐寅终于逃离开封,回到了家乡,唐朝的官场是不敢再去混了,徐寅打算归隐乡间,却被王审知慧眼挖掘,聘为掌书记。
徐寅才思敏捷,善于作赋,其诗赋水平在当时的闽地屈指可数,和黄滔几乎平起平座。
刘山甫,彭城人,才华出众,为当世所著称。
刘山甫早年跟随其父在岭南一带生活,在回家途中,途经湖南洞庭青草湖时,刘山甫决定到湖边的比沙门天王廟游览。
当看到天王廟内庭宇摧颓,镫芗不续时,年青气盛的刘山甫决定在墙壁上作诗一首来讽刺这座萧条荒凉的庙宇。
诗的原文是这样的:“坏墙风雨几经春,草色盈庭一座尘,自是神明无感应,盛衰何得却由人。”
但就在刘山甫题诗的当晚,他却做了一个怪梦,梦见有神仙对他说道:“我非天王,故南狱神也,主张此地,何由见侮!”
刘山甫从梦中惊醒,发现湖边风涛顿作,倒樯绝榄,于是顿起悔悟之意,连忙把这首诗从墙壁上给抹去了。
经历了神仙预警的刘山甫来到了闽地,被王审知发现,任威武军节度判官,不过他的神奇故事并未结束,着他的神奇色彩。
闽地是个三面群山环绕、一边依靠大海的地区,王审知保境安民,采取了与周边邻居友好交通的政策,所以他对海上对外贸易尤其重视。
要想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必须大力发展海港城市,福州是当朝威武军节度使的州府所在地,又是一个沿海港口,自然成了王审知重点发展的对象。
但在福州入海口的黄崎海道之中,有巨石横亘其中,经常导致商船撞击受损,给商船的出海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王审知一直对此巨石耿耿于怀,日夜思念想铲除实验室,但苦于工程量过于庞大,一直不敢实施。
某一天夜晚,王审知梦见金甲神,自称吴安王,并许诺帮助开凿巨石。
王审知梦醒之后,决定把此事告知判官刘山甫,并立即命令刘山甫任工程总指挥,负责解决横亘于黄崎海道的巨石问题。
刘山甫来到黄崎海道后,并没有立即着手安排开凿巨石工程,而是搞起了祭奠神灵的仪式。
刘山甫在祭奠过程中,把王审知的神梦向神仙进行了汇报,希望神仙能够帮助他解决巨石问题。
祭奠三次还没结束,整个大海内灵怪俱现,刘山甫赶紧躲入僧院内休息,登高远望,发现海中有黄鳞赤鬣、非龙非鱼的怪物。
连续三天之后,海上风雷平息、风平浪静,见证奇迹的时刻到来了,横亘于海道中央的巨石突然消失了,整个黄崎海道变得宽阔畅通,出现了一个新的优良海港,被称之为甘棠港。
甘棠港的成功开辟对于闽地的海上对外贸易的意义极其重大,从此商船畅通无阻于黄崎海道,而甘棠港也被后人称之为古代海上丝绸之的起点。
保境安民,任用贤材,只是王审知建设闽地的第一步,当然,建设闽地离不开发展各项经济。
然而,一旦经济好了,日子过得滋润了,难免就会出现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官员,把整个吏治搞得一塌糊涂,弄得民不聊生。
因此,王审知执政以后,对他任命的下属官员进行了严格的,选用了一大批清正贤明的官员。
老功臣张睦,是光州固始人,和王潮、王审知兄弟同甘共苦数十年,战功卓著,被王审知授与三品官,任命负责榷场货物事宜,类似于商贸部长的职务。
当时闽地的战事还未完全结束,到处有散兵游勇骚扰掠夺,搞得商家和百姓都不敢展开大规模的商业贸易。
张睦特别体恤商家之艰辛,因此对商家们礼遇有加,还专门招揽来自海外其它各国的商人,在商业贸易过程中,公平交易、童叟无欺、清正廉洁,获得了很多商家的赞赏,于是闽地的商业贸易开始繁荣兴盛。
正当王审知在闽地大力发展经济之时,中原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祐四年四月,李氏朝廷的实际军政大权操纵者朱温开始行动了。
朱温在废除唐朝最后一位皇帝李柷后,自己终于当上了九五至尊的皇帝,改国为梁,年为开平。,,。请:
第七十六章 五代梁()
李柷是唐昭宗第九子,景福元年九月初三日出生在唐朝宫廷里。乾宁四年,受封辉王。天复三年二月,官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
天复四年三月,朱温胁迫昭宗迁往洛阳,迫使唐朝廷迁都至洛阳,改年为天祐。是年八月,朱温遣亲信蒋玄晖等人赶赴洛阳杀死了唐昭宗。
次日,蒋玄晖假传圣旨,立辉王李祝为皇太子。中午时分,又矫宣皇太后令,皇太子可于昭宗柩前即皇帝位。是日,年仅13岁的李祝登上皇位,是为唐昭宣帝。
昭宣帝李柷在位期间,其本意主张的两件事,但都没有成功。一件事是天祐二年九月以宫内出旨的名义加封他的乳母为昭仪和郡夫人。
此举被宰相提出异议,他们认为,乳母自古无封夫人、赐内职的先例。另外一件是天祐二年十一月,昭宣帝准备在十九日亲祠圜丘、祭天的事。
当时各衙门已经做好了举行礼仪的各项准备,宰相也已下南郊坛熟悉有关仪式。
可是,朱温听到后很不高兴,认为举行郊天之礼是有意延长大唐国祚。有关主持的官员很恐惧,就借口改期使此事不了了之。
然而,紧接着,昭宣帝就将已为梁王的朱温加授相国,总百揆,又进封魏王,所担任的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的职务照旧,“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基本上超过了汉初相国萧何和汉末丞相曹操。
朱温的身份是自两汉以来权臣篡位的重现,其地位距离九五之尊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
天祐二年六月,朱温在亲信李振和朝廷宰相柳璨的鼓动下,将朝廷衣冠之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黄河边的白马驿全部杀死,投尸于河,制造了惊人的“白马之变”。
天祐二年十二月,朱温借故处死了枢密使蒋玄晖,又借口将昭宣帝母后杀死,并废黜为庶人。
不久,宰相被贬赐死,其弟兄也被全部处死。朱温已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了。
晋王李克用认为挟持唐天子迁都洛阳的是梁,天祐不算唐年,不能用,于是依旧使用年天复。
天复六年,梁攻打燕领地沧州,燕王刘仁恭向李克用借兵。李克用痛恨刘仁恭的反复无常,想不答应。
想当初,唐昭宗景福二年,当时的卢龙节度使李匡威为其弟李匡筹所逐,适巧刘仁恭所率部队已过轮调期日而未还,士兵由于想念家乡,遂兵变,以刘仁恭为领袖,回师攻卢龙都城幽州,然为李匡筹军所败,因此逃往河东归附李克用,李克用待之甚厚。
刘仁恭至河东后,不断透过李克用智囊盖寓游说李克用攻击卢龙。乾宁元年,李克用攻陷幽州。
乾宁二年,李克用表刘仁恭为卢龙留后,不久,唐政府追认刘仁恭为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任卢龙节度使后,亟思背离李克用。
乾宁四年,唐昭宗为镇国节度使韩建挟持於华州,李克用将欲勤王,向刘仁恭征兵,而刘仁恭以许多理由搪塞,李克用大怒,亲征幽州,未料大败而还,刘仁恭因此摆脱河东控制。
乾宁五年,刘仁恭败义昌节度使卢彦威,并吞其辖区,并以其子刘守文为义昌节度使,因此兴起兼并河朔的野心。
乾宁六年南征时,大败于宣武朱全忠、魏博罗绍威联军,自是实力受创。其后刘仁恭即依违于朱全忠及李克用间,然而随著朱全忠势力的扩张,华北最后仅余河东李克用及卢龙刘仁恭可自保。因此,李克用当然不想出兵相救。
然而,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进谏说:“这是我们重新振作的时候。现在天下的形势,归附梁的势力十有七八,像赵、魏、中山这些比较强的割据势力都没有不听从于梁的。
因此,黄河以北,没有梁所担心的势力,梁所忌惮的就只有我们和刘仁恭的燕了,如燕、晋合盟,那对梁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争天下要乎小节,而且他常围困我们但我们却去帮他解决困难,可以因此作为我们对他的恩德记着,这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这是不容错失的机会呀!”
李克用认为这说的在理,于是为燕出兵攻破潞州,梁围燕城的危机才消除。于是,在刘仁恭危在旦夕时,李克用基于唇亡齿寒之理,仍不计前嫌营救。
然而刘仁恭本人对于自己因中原处于多事之秋而得以称雄一隅,志得意满,遂逐渐骄傲奢侈,荒淫无度。
他在幽州的大安山上兴筑宫殿,富丽堂皇,遴选许多居住其中;又与道士炼丹药,以求长生不死;复命令人民将铜钱交出,藏于山上,而人民只好用土做钱。
天祐四年三月,哀帝被时为天下兵马元帅、梁王的朱温及其亲信的逼迫,把皇位“禅让”给了朱温,于是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就此灭亡。
天祐四年四月,朱温称帝,改元开平,国大梁。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都,而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
昭宣帝李柷“禅位”以后,先被降为济阴王,迁于开封以北的曹州济阴,被安置在朱温亲信的宅第。
但由于当时太原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等仍奉哀帝,废帝的存在使得朱温不安,于是在天祐五年二月二十一日,朱温派人赶到曹州济阴毒死李柷。其死后朱温上谥为哀皇帝,以王礼葬于济阴县定陶乡。
后来,五代时期的后唐明宗李嗣源,以李唐皇室后裔自居,改上谥为昭宣光烈哀孝皇帝,本来拟定加上庙——景宗,但有臣子认为昭宣帝以少主而亡国,不应该称宗,才作罢。后世便称之为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此时,晋、岐与吴依旧奉唐室年,而前蜀称帝,均不承认后梁。
然而,就在天复七年冬,李克用得重病。虽然后梁灭唐,把年天佑四年改开平元年,但李克用还是用唐年天祐。
天祐五年正月辛卯日,李克用去世,享年五十三岁。其子李存勖继位,将李克用安葬在雁门。
随着朱温的篡位,唐朝终于结束了他近三百年的命运,五代十国的大分裂局面形成!
岐王李茂贞,担任唐僖宗的护卫,因功受命为武定节度使,受唐僖宗赐姓赐名。
最初,他和当时的许多人一样去参加当地的军队。他参加的是镇州博野军,奉命到奉天去驻守,在军队里当了队长。
后来黄巢的起义军攻进了长安,他所在军队又奉命前去围攻黄巢的起义军,打败了黄巢的属将尚让。李茂贞立下战功,被封为神策军指挥使。
光启三年,唐僖宗返回长安。经过凤翔时,凤翔节度使李昌符领兵拦截,和护驾的先头部队发生激烈冲突,李昌符败退而去,唐僖宗很生气李茂贞领兵猛追,李茂贞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不但追上歼灭了李昌符的残部,而且将李昌符也杀死了。
唐僖宗龙颜大悦,加封李茂贞为凤翔和陇右节度使。大顺元年,李茂贞受封为陇西郡王。大顺二年,枢密使杨复恭在朝廷获罪,跑往兴元,他的养子节度使杨守亮那里,一起反叛。景福元年,李茂贞攻克兴元府,斩杀杨复恭父子。
后来,李茂贞又开始四处用兵,拓展地盘,先后攻占了凤州、洋州和泾原三地,势力有了大的发展。李茂贞离长安很近,开始对朝政关心起来,有了谋反之意。
一些大臣认为他指手画脚,眼中没有君主,便对他加以斥责。李茂贞不肯服软,立即修书一封反击。朝中一些大臣巩固自己的权势,也和李茂贞联合,对抗其他大臣,这使李茂贞更加骄横,言语当中经常有不恭敬之词。
这使刚继位的唐昭宗非常生气,下诏命李茂贞调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凤翔节度使由宰相徐彦若来接替。李茂贞拒绝上任,还上奏章说:“我怕将来军情有变,军队难以控制,只会使百姓遭难。到时陛下车驾远行,又到哪里前去避难!”
唐昭宗见李茂贞如此不尊重自己,便将宰相杜让能叫来,商议如何惩治这个悖逆之臣。杜让能原来曾经领兵讨伐过李茂贞,大败而归,他不愿意得罪李茂贞,于是他说:
“李茂贞势力强大,现在我们无力对付,况且凤翔又离京城这么近,万一出兵失利就无法收拾残局了,到时候即使像当初汉景帝那样诛杀晁错向诸侯谢罪也来不及了。”
唐昭宗毫不退让,冲着杜让能大叫:“我不能软弱得坐受其辱!”
景福二年,唐昭宗令出兵讨伐李茂贞,但反为李茂贞所败。李茂贞领兵进军长安问罪。唐昭宗害怕引火烧身,赶忙杀死两个枢密使求李茂贞退兵,李茂贞却说主张发兵的是宰相杜让能。陈兵临皋驿站求杀死杜让能。
杜让能说:“我早就预料到了,现在也只有杀了我才可以纾国难。”唐昭宗泣下沾襟,贬杜让能为雷州司户参军,赐死,李茂贞这才罢兵。
之后,李茂贞又和河东的李克用发生了冲突。当时的河中节度使王重盈死后,他的儿子王珂和王珙争夺节度使之位。因为有李克用的,唐昭宗便将节度使给了王珂。
李茂贞站在王珙一边,见唐昭宗将节度使给了王珂,便和另外两个地方军阀王行瑜和韩建一起发兵到了长安来问罪,逼着皇帝改换节度使的人选,还逼唐昭宗杀掉了两个宰相。
李茂贞让自己的养子李继鹏留在京城守卫,自己又回到了凤翔。李克用闻讯也带兵来支援皇帝,李茂贞自知打不过李克用的河东军队,便杀掉了李继鹏向皇帝谢罪。
李克用让唐昭宗下令追杀李茂贞,唐昭宗怕除掉李茂贞后,李克用就势大无法节制了,想保存李茂贞牵制李克用。他让李克用也撤兵回去,李克用走的时候有点怨恨地说了一句话:“不杀李茂贞,京师一带便无宁日!”
唐昭宗从石门回到京师,便招募军队皇族人统辖。李茂贞认为皇帝是在防备自己,于是又领兵进攻长安,皇帝刚招募的军队不堪一击,还没有见到敌军便做鸟兽散了。
唐昭宗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