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晖自从来到福州,在这里一呆就是四、五年,张晖对这些仿古的建筑非常有感情。自己有时候会有当演员的想法,其实就是喜欢古装剧,幻想着自己生活在这些古老建筑的年代。现在他已经打消了当演员这个念头,这些年在茶馆和茶打交道,早就明白了茶道中“致清导和,中澹闲洁”的含义。
当他准备回茶馆的时候,被眼前一处展览馆的热闹景象给吸引了。他看了看门口的宣传海报,原来是个自娱自乐的民间拍卖会。虽然知道这里拍卖的基本上都是民间的赝品,但张晖还是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
拍卖台下的正中央,坐着一些富态便便的人,显然是来竞拍宝贝的。张晖站到了拍卖台的侧面,这里是交易准备区,一群人拿着自己的宝贝等候拍卖及交易。
这个位置的保安特别多,而且还有一个持枪的武警。那把枪张晖感到了一丝的不安。他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真枪,没有摸过,更没有吃过子弹。张晖索性转移视线,看向台上的主持人。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主持人从笑。我们今天的第一件拍卖品会是什么呢?都听好了啊!这件拍卖品据说,注意了,据说啊,是茶圣陆羽的真迹,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现在我们有请张老先生,大家掌声欢迎!”拍卖台上的主持人热情洋溢。
拍卖台侧面,就在张晖的眼前,一个白发苍苍、农民模样的老人,手中紧紧握着一册发黄的卷轴纸稿,在工作人员的扶持下,从警备森严的区域,走向台梯,一步一步走到了台上。大家屏住了呼吸,会场一片寂静。
“张老先生,慢慢来,告诉我们,你来自哪里?”
“我来自,南平市,建瓯县,东峰镇,后焙村。”老人三字一顿,铿锵有力。
“哈哈哈,老先生,建瓯现在是市咯,不是县。那请你告诉我们,你手上紧紧握着的东西是什么?”
“这是,茶圣陆羽,的,《茶经》手稿。”老人说起来略显激动。
台下一片喧哗,讨论着手稿的真假,张晖也感到不可思议,充满着期待。
“看来大家不相信你的话呀,张老先生,你跟大家说说,它的来历好吗?”主持人问道。
“这手稿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你们要不相信,我也没有办法。”老人说着,变得非常激动起来,“我膝下没有子女,要不是因为老伴病重,我也不会拿出来卖呀。”
主持人见老人家情绪有点失控,急忙安慰道:“张老先生,没关系,我相信你。至于观众们,你别怕,我们请来了鉴定专家,现在的人都相信专家。”
主持人说着,一个专家模样的人从后台走到了前台。老人家手中的卷轴纸稿被打开,展示在了大家的眼前。原来手稿是后来被装裱在卷轴纸上的。卷轴纸都已经略有年代感,发黄发旧了,装裱在上面的《茶经》书稿就更加破旧了,甚至有缺角和漏洞的地方。【!,。
第五十四章 手稿()
张晖在台下,瞪大眼睛认真看着手稿上的《茶经》。看了一会儿,张晖突然感到天旋地转、头晕目眩,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张晖只好闭上眼睛,等眩晕感好多了的时候,他才睁开眼睛,这时,天也不旋,地也不转了。只是台上的《茶经》手稿已经被卷起来了。
“现在专家已经鉴定完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就要到来了,我们请专家来公布鉴定结果,掌声欢迎!”主持人的热情一如既往。
专家拿起话筒,口吃频频,还真像是搞研究的专家。专家说道:“这卷手稿,纸质发黄,破旧不堪,字迹略显潦草,确实像是唐朝末年的,写的也确实是《茶经》的,所以,我的鉴定结果是,80%是真迹。”
专家说完,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主持人紧接着说道:
“可喜可贺啊,张老先生,观众们都相信你了,你的真品率80%是目前最高的。”主持人说。
“谢谢,谢谢大家的信任。”老人家对着台下鞠躬了起来。
“张老先生,你现在不用跟他们鞠躬,估计他们这会都想要你手中的宝贝呢。”主持人问道,“老人家,你想多少钱卖了它?”
“老伴住院,需要三万元的医疗费。”老人家诚恳地回答到。
“好,现在我宣布,茶圣陆羽的《茶经》手稿拍卖开始,起拍价,”主持人接着一声高喊,“三万!”
“我出三万五。”
“我出四万!”
“我出四万五。”
“我出五万!”
“十万,我出十万!”有个年轻人一下出了高价。
“好,这位年轻帅气的先生拍出了目前的最高价,十万。”主持人抓住机会进行了采访,“请问先生贵姓和大名?”
“姓免贵,名也不大,王炎钧。”
“哈哈,没想到王先生不仅仪表堂堂、一表人才,性格还如此豪爽、出手阔气!”主持人马屁拍得一流,“还有人敢挑战王先生的阔气吗?十万元一次,十万元两次,十万元三次,十万元成交!”
“谢谢,谢谢。”老人家非常感激地说道。
“真心希望我们的社会制度可以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张老先生,你的手稿卖了十万元,还满意吧。”
“满意,满意。”
“现在请带着你的宝贝回到台下,我们工作人员将会和你办理交易手续。接下来,我们看下一件拍卖品,会是什么呢?请拭目以待。”
主持人说着,老人家就走向了拍卖台的侧边,准备下台梯。就在这时,张晖发现自己身旁的一个观众,走近前面的武警,然后越过警戒线,径直走向台梯,搀扶着老人家。那武警的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令张晖感到非常的不安。
老人家被搀扶到了交易准备区的人群中,那些人各自拿着各自的宝贝,都显得紧张兮兮。张晖感到哪里不对劲,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呢?刚才老人家上台的时候明明是有工作人员搀扶的,这位主动前去搀扶的观众会不会心怀不轨?但张晖想到这,已经晚了。
“抢东西,歹徒,抢东西!”是老人家的声音。
果然,那观众是个歹徒,老人家的《茶经》手稿被抢了。可是主持人的声音通过音响震耳欲聋,根本很少人听见老人家的呼救。歹徒抢走手稿后朝着张晖的方向,再次直接越过武警。
张晖这次看明白了,歹徒和武警四目交接的得意眼神,他们是一伙的!现在歹徒走出了警戒线,就要经过张晖的身旁,然后逃走。怎么办,怎么办?歹徒有同伙,而且持枪!张晖感到头脑一片空白。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他两眼发直地看着歹徒一步一步地靠近。突然,张晖看到了歹徒手中的卷轴手稿,他像是神奇般地获得了某种力量。
歹徒经过身边的时候,他勇敢地把脚伸了出去。歹徒毫无意外地扑到在地,一脸狼狈。歹徒怎么也没想到,半路竟然杀出个程咬金。张晖眼疾手快,抢过了歹徒手中的卷轴手稿。
“张老先生,你的东西在这!”
张晖手举着卷稿,朝老人家呼喊到。同时,不祥的预感袭来,他看到,那个持枪的武警正看着自己。武警的脸上露出邪恶的恨意,目光冰冷,鼻孔呼着恶气,更加令张晖毛孔悚然的是,那武警竟然举起枪对准了自己。
“砰!”一声枪响,盖过了音响的声音,主持人终于闭上了嘴巴,人朝着中枪倒地的那个人看过来,那个人就是张晖,手握《茶经》手稿的张晖。
倒在地上的张晖,知道自己中枪了,连中枪的位置都感觉得到,在胸部。他想,自己应该还活着。他感觉到自己体内的血液流了出来。手中的卷轴稿掉在地上,展开了来,《茶经》就呈现在他的眼前。
张晖感到天旋地转、头晕目眩。他的血液缓慢地流淌到了手稿上面。他视线变得越来越模糊,却又能清楚地看到手稿上的字。更神奇的是,他竟然不由自主地默念了起来: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他笑了,他竟然看得懂一千多年前的繁体字了。张晖的听力也开始下降,但周围嘈杂的人声还是纷纷了他的耳朵:
“歹徒被击毙了吗?”
“真是可惜了,长得有模有样的,怎么就抢起东西来了呢?”
“确定他就是歹徒吗?我怎么觉得不像啊!”
“对啊,刚才他明明一直站在我旁边的。”
……
“我是武警,我亲眼所见,他越过警戒线,抢走了拍卖品。请各位远离歹徒,保持沉默。保安保安疏散围观者。”
“张老先生,你能不能确定是他抢了你的东西?”张晖听得出这个声音,是主持人。
“我,我想想,想想。”这是老人家的声音,也是张晖听力消失前,听到的最后一句话。
听是听不见了,靠着薄弱的意识,张晖口中仍然不由自主地默念着手稿上的《茶经》,好像那可以给他带来能量似的。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终于,他感觉到自己的血液已经慢慢地往外流尽,体内的意识变得越来越空,最后一刻,他觉得自己就要去另外一个世界了。的,、、,,、、
第五十五章 乳名()
当张晖再次有了意识的时候,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大海中,眼睛无法睁开,视线全无,一片漆黑,四肢也不容易进行活动。但张晖感觉到很温暖,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处于非常舒适的睡眠中。偶尔醒来,张晖就思考自己到底是在什么地方。没等自己思考出一个答案,却又睡着了。
有一次,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一直不吃不喝,能量由何处供给呢?思考到这里,再结合自己所处的状况,张晖想起了初中生物书中仅有的一些知识。他突然明白了,自己目前还是一个胎儿。他变得局促不安,胡思乱想了起来。
难道我在拍卖会上中枪死了,现在灵魂已经投胎转世了?可是我怎么还记得前世的事情,不是说投胎前要喝一碗的孟婆汤,喝了就能忘记前世?难道这不是投胎转世,而是传说中的灵魂穿越?哎,不知道是穿越到了古代,还是去了未来?不行,我要穿回原来的身体去,那个武警污蔑我是抢手稿的歹徒,我必须回去为自己辩解,我简直比窦娥还冤了,连自我辩解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我必须离开这里,回到中枪的身体里去。可是当初是怎么穿过来的?对了,《茶经》,当时默念了一段,那可能是个咒语,但那段是怎么念来着?哎!
张晖就这样胡思乱想,脑子变得越来越清醒,睡眠的时间越来越短,想到激动的时候就踢一脚,好像迫切想要离开这个陌生的母体。
后来,他渐渐有了听力,他首先听见的是一个频率不稳的心跳声。他现在可以肯定,自己确实是在母体中,那个心跳声就是属于母体,也就是自己的再生母亲。很快,张晖可以在母体里面听到外面的说话声了。他经常听见一个女人的歌声,唱的是:
“火炎虫,火炎虫,星星之火,夏日炎炎,点亮漆黑夜空,带来希望光明。”
歌声就在自己的耳边响起,张晖想,这一定就是母亲的声音。
过了些天,他听到了这样的谈话——
“相公,你在做什么呀?”母亲的声音。张晖想,既然是用“相公”这种称谓,那自己肯定是穿越到古代了。
“娘子,我在看书呢。”一个男人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张晖想,他竟然称我的母亲为娘子,那肯定就是自己的再生父亲了。
“相公,那你看的是什么书呀?”母亲问道。
“娘子,是陆羽的《茶经》。”父亲回答说。《茶经》!张晖警觉地兴奋起来,他猜测,穿越咒语就在《茶经》里面。他激动地踢了一脚!此刻,他多么想念念咒语,立刻穿越回去,他是一点都不想在这里出生。
“哎哟!相公,宝宝踢了我一脚!”
“什么,娘子?你是说,宝宝会踢你了?”
“是啊,相公,你刚才说《茶经》的时候,就踢了我一脚。”
“娘子,你知道,我们张家以茶立业,把《茶经》视为圣经,估计宝宝是得到了这方面的遗传。”
张家?还好是穿越到自家人里来。张晖心想,今后取名至少可以不用改姓。
“那你读一段《茶经》给宝宝听吧,相公。”
“好主意,娘子,教育从胎儿开始。”
“相公,你贴着我的肚皮念吧。”
张晖神经绷紧,准备跟着默念,然后穿越回去。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父亲读了遍,张晖跟着默念了一遍,没用,没有眩晕感,没有一点动静。张晖穿越回去的想法落空了。他思考着,如果不是什么穿越咒语,那可能是某个东西。对了,手稿,当初他看见手稿就会感到头晕目眩,一定是那个手稿把他弄过来的。他一边想着,一边认真聆听,希望可以从谈话中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时空。
“对了,相公,你们家以茶为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跟我说说吧。”
“是从我的太爷爷开始的,当时是唐贞元年间。”
张晖听到这儿,大吃一惊!什么?父亲的太爷爷生活在唐贞元年间。从太爷爷到太孙,不过四代,一百年之久。也就是说,张晖的灵魂从现代穿越过一千多年到了唐朝末年。张晖心想,也罢,反正都是穿越,时间越久兴许还新鲜些,在记忆中,这个时间还是三坊七巷兴起的时候。哎,就是希望空间上别穿越太遥远了,他想看看这个时候的三坊七巷是个什么样子。万一穿越到了长安,这古代没飞机没火车的,想去看一眼都不方便。
“相公,那册家传的《茶经》手稿,就是从你太爷爷开始的吧?”
《茶经》手稿!张晖突然喜出望外,平复了刚才落空的心情。心想,只要《茶经》手稿在这里,他就还有希望穿越回去。张晖竖起耳朵,仔细聆听了起来。
父亲自豪地说道:
“是的,娘子。当年,我的太爷爷只是一个小男孩,我们凤凰山一带还没有开设茶焙,我们张家也只是普通种地的茶农人家。那天,年近古稀的茶圣陆羽途经凤凰山,借宿在我们家。陆羽觉得我太爷爷天资聪明,就拿出随身携带的《茶经》手稿,教我太爷爷诵读起来。陆羽临别前,拿出了一粒珍贵的茶种,并和我太爷爷一起在凤凰山顶种下了茶种。陆羽走后,我太爷爷在陆羽的床榻边发现了那册《茶经》手稿。太爷爷不知道这手稿是陆羽无意落下了,还是有意留下的。他拿着《茶经》手稿朝陆羽离去的方向追出了十几里路。路的前方仍然未见陆羽的踪影。太爷爷只好将《茶经》拿回家中,并视作宝贝般研读了起来。起先,他只是将经中的字一一识得,而后才研习起经中之道来。”
“后来呢,后来呢?”母亲问,张晖也在心里默问,几乎和母亲同时。
“后来,经过十余年的时间,太爷爷和凤凰山顶那株茶树一样都了青壮之年。他也终于悟得那经中之道。从此,太爷爷决定以茶立业,开设茶焙,并召吉苑里的里人们一起种植茶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