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康熙荣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康熙荣妃-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一会到了佟妃的营帐,守在门口的云嬷嬷见了小佟氏不由得满脸堆笑,殷勤道:“小主您可来了,主子都问过两三回了。”这位小格格可是家族千叮万嘱一定要护着的人,她定要好生伺候着,没准将来这位的福气可比大格格要大得多呢!

    小佟氏面上带笑,轻轻点了点头,她对姐姐身边的人素来客气有礼,尤其这位嬷嬷是佟家的人,也是阿玛放在姐姐身边的眼线,毕竟姐姐做的事情一向不怎么靠谱,若非这位嬷嬷时不时地描补报信,恐怕姐姐这妃位也没法坐得稳当,将来她的前途说不得还得着落在这位嬷嬷身上呢。

    “妹妹来了吗?快进来吧!”佟妃听见了帐外的动静,竟是亲出账相迎,笑拉着小佟氏的手道:“姐姐前些日子刚得了些好茶,正想让妹妹也尝尝呢!” 说着带着她一同走进大帐里。

    小佟氏感受到佟妃异乎寻常的亲热,竟有点受宠若惊,毕竟从她入宫的那天起,长姐的语气就少了过去那份热乎劲,眼神总是带着冷冷的审视,对她更是各种防备,像今天这样的亲热举止更是前所未有,心中忍不住惴惴不安,生怕长姐又有什么折腾人的办法等着她。

    佟妃拉着小佟氏坐到塌上,案几上已经摆满了各色茶点和一壶茶,两人分宾主落座,佟妃便挥退了奴才,只留下姐妹二人单独相处,这更让小佟氏有些不知所措,双手绞着手中的帕子,不知该如何应对才好。

    佟妃亲自拿起茶壶,为两人各斟了一杯茶,轻快到:“这可是极品雀舌,每年上供也就那么一点儿,分到姐姐这里也没几两,平日里都舍不得喝,今儿姐姐心情好,就便宜你这丫头了。”说着手指虚点了小佟氏额头两下,自顾自端起茶盏轻轻啜了一口,闭上眼睛静静品味着舌尖上的茶香。

    小佟氏见状不由得松了口气,原来是姐姐心情好,想找人一起喝茶而已,心神放松之下,忍不住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呷了一口,顿时只觉得满口清爽,舌尖一股茶香缭绕不去,缓缓弥漫至喉间,果然是极品!忍不住多喝了几口,这可是平日里喝不到的,一向只进贡给皇室,偶尔才会被皇上赏赐给臣下,她也是偶尔在阿玛那里喝到过几次,自然记忆犹新。

    佟妃见小佟氏慢慢地喝完一盏茶,才缓缓露出笑容,柔声道:“这茶如何?可还合你口味?”她知道自己这个妹妹是个真正琴棋书画诗酒茶样样精通的才女,毕竟阿玛经过自己这个不孝女的教训,面对妹妹的教养那是样样亲自过问,生怕又养出个糊涂的女儿,所以在听闻妹妹也要进宫时,她才会那般愤怒和防备,只因她对皇上的喜好还是有几分了解的,有才又有貌的女人往往更容易得宠。

    小佟氏是个懂茶的,自然是连声夸赞道:“果然是雀舌,这等极品竟是从未喝过,想来也就姐姐这里才有这般好东西。”这话倒也不假,极品茶叶素来稀少金贵,只供皇上御用,数遍后宫也就没几位主子够资格喝,佟妃身为妃位自然少不了她的。

    佟妃听了显然心情不错:“若是喜欢就多喝点,姐姐这里还剩下一些,等会让云嬷嬷包了给你带回去。”

    小佟氏连忙推辞道:“姐姐这如何使得,这等东西可不是我的位份能够享用的,还是姐姐留着喝吧。”她可不敢把佟妃的客气当做真的,刚入宫那会没少因为这个被佟妃穿小鞋,如今她可不敢随便收下佟妃给的东西了,谁知道后面有什么招数等着她?

    佟妃轻轻叹了口气,拉过小佟氏的手:“妹妹莫要推辞,这些日子是姐姐的不是,让你受委屈了。”

    小佟氏听了这话忍不住惊慌失措,连声道:“姐姐对妹妹照顾有加,何来委屈之说?姐姐这话折煞妹妹了。”

    “妹妹莫要惊慌,姐姐这是真心话,往日是姐姐魔怔了,这才做下许多荒唐事,往后姐姐全改了好不好?你是我嫡亲的妹妹,我不对你好,又该对谁好呢?”佟妃看着小佟氏的眼睛道:“额娘想必跟你说过姐姐当年进宫的事儿吧?”

    小佟氏忍不住轻轻点头,额娘从小就念叨姐姐的事情,自然免不了说起姐姐和皇上的那段缘分,她虽然不说全懂,至少知道姐姐对皇上的心思那是深得很,容不得旁人半点觊觎,是以她这些日子一直安安分分不敢出头,就是怕触了姐姐的逆鳞。

    “姐姐当年的事儿就是一笔糊涂账,不说也罢!姐姐这辈子陷在这深宫內苑算是自找的,怨不得人,姐姐也已经认命了。可是……” 佟妃痛惜的眼神落在小佟氏脸上,“为何阿玛额娘还要把你也送进这不见天日的后宫?你本该穿着火红嫁衣风光出嫁的,那是姐姐这辈子都实现不了的夙愿啊!”

    小佟氏心中一震,抬头去看佟妃的眼睛,那其中有后悔,有无奈,更多的是对她的疼爱和愧疚,不由得红了眼眶:“姐姐……”,原来姐姐是这样想的吗?原来姐姐是因为疼爱她,不希望她入宫才处处为难她,想让她知难而退?可是已经迟了啊!从选秀尘埃落定的那刻起,她的命运早已不由自己,就算皇上不要她,她也再无可能嫁给旁人了,这辈子她们姐妹注定逃不开深宫争宠的命。

    佟妃忍不住将小佟氏搂入怀中:“对不起……妹妹,是姐姐对不起你!” 忍耐多时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她知道过了今日,她们就真的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她虽然不会后悔这么做,但是无法阻止不断涌上心头的愧疚。

    小佟氏手忙脚乱地为佟妃擦拭眼泪:“姐姐你别这样,这不是你的错,是家族共同的决定,我们是无法反抗家族的,姐姐这样为妹妹着想,妹妹已经很开心了,姐姐不要自责,妹妹从来没有责怪过你啊!”

    佟妃顿时泣不成声,“对不起,妹妹,姐姐以后一定好好待你,原谅姐姐!姐姐以后一定会补偿你的,妹妹……”她只能不停地重复这句话,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她心中的痛苦和愧疚一般。

165。寻找真凶(上)() 
康熙御帐内集结了此次木兰之行的大多数蒙古贵胄; 他们大多数都面色含悲,不复前些日子的豪爽意气; 虽然此来的大小部落足有上百,但是整整二十七个部落出现血案; 尤其蒙古各部落之间彼此联姻; 血缘关系错综复杂; 被刺杀又是各个部落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难免让人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尤其和硕特部等几个死了继承人的; 更是满眼血丝择人欲噬,看谁都有嫌疑的样子。因此,不管各部落之间关系如何,便是互相有仇的也不敢在这种时候露出笑意; 那可是要惹来众怒的。

    康熙高居上座; 俯视众人的神态举止; 尤其是察哈尔和准格尔; 更是他重点观察的对象。只见布尔尼亲王面色苍白如纸; 站在那里都给人一种随时会倒下的虚弱感,一反过去那股子雄浑豪迈的气势,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之前这位亲王被刺重伤的传言; 原本心有疑虑的人看了他这副模样; 也忍不住多信了三分; 而知道其中内情的康熙心中对这位外表粗豪的亲王更加了几分忌惮。

    准格尔的噶尔丹更是大异往常; 在外人印象中这位是个大大咧咧、不管不顾的狠辣人物; 此时他却安静异常地站在和硕特部固始汗的身后,肃手而立眼眸半阖,虽然一言不发却给人一种极为危险的感觉,好像暗夜里潜行的恶狼,一旦找到机会就会扑上去将猎物撕成碎片。暗中观察噶尔丹的康熙心中一凛,背后汗毛直竖,几乎是瞬间下定了决心,这准格尔必须好好打压一番,否则未来必定是自己的心腹之患啊!

    康熙缓缓开口,语气带着沉重:“朕来到盛京,办了这场木兰秋狝,本来是为了延续满蒙之间的情谊,咱们从□□爷那会起就彼此联姻,数代以来已有十几位公主格格嫁给了各部大汗,而各部落也有八、九位公主来到大清成为后妃,大汗以下通婚的更是不计其数,算来朕身上也流着蒙古的血呢!这次来木兰的人很多,各部的大汗,带着世子、王子,带着兄弟叔伯,这都是朕的异族兄弟,所以朕高兴啊,朕一直想着你们呢!这些日子大家伙能够坐在一起喝酒吃肉,一起跑马狩猎,当真是人生快事!”

    在场诸人听了这话不由得神色缓和了许多,康熙这话并没有夸大,因为大清无论是太皇太后还是皇太后都是蒙古人,无论是顺治帝还是康熙帝,身上都真真切切流着蒙古人的血,再听他毫不避讳这一点,在场的蒙古王公不由得对康熙多了几分亲近。

    康熙这时话锋一转,恨声道:“可是偏偏有人就是不愿意让朕高兴,非要在其中搅风搞雨,还用了刺客这种见不得人的下作手段,他们杀的是你们的亲人,害的是朕的异族兄弟,这是想要干什么?他们做这种事有什么好处?大家想过没有?”

    底下诸人顿时嗡嗡讨论了起来,大多数都顺着康熙的引导去想,自然而然地认为这场刺杀定然是为了是为了破坏满蒙之间的同盟关系,让蒙古诸部迁怒大清,甚至兵戎相见。本来众人心中对大清是有怨的,毕竟若没有这场木兰秋狝,那些刺客本事再大还能跑到二十七个部落去一一刺杀吗?偏偏大清将蒙古诸部召集到木兰猎场,这才给了别人一网打尽的机会。若没有康熙这一番话,没准这些部落就会带着对大清的不满和怨恨离开,给未来埋下祸根,偏偏被康熙点破之后,突然就觉得自己被利用了,若是继续怨恨大清,岂不是如了某些人的愿,不但死了亲人还要被人当枪使,傻子都不会干啊!

    康熙满意地感受到现场的气氛终于扭转了过来,蒙古诸部的怨气已经被转移了,如今只要再提供一些刺客的线索,那么这招祸水东引的计策也就完美了,他不需要彻底查清幕后之人到底是谁,他只需要知道谁成为幕后之人才对大清最有利即可。

    喀纳大统领护卫在康熙身后,眼见这些蒙古王公被皇上牵着鼻子走,不由得心中好笑,不管这些人到底信了没有,至少没人敢跳出来唱反调,毕竟主动权如今在大清这边,除非有人能拿出明确的证据指认凶手,否则只能顺着大清给的梯子走下去,不然这些人无法向自己的部落交代。

    不过作为被康熙拿来当替罪羊的人后果可能就不那么美妙了,喀纳看着底下格外沉默的噶尔丹,暗暗警戒的同时在心中对他默念一声保重,谁让准格尔这些年扩张的太快呢,落在康熙眼里可不就是个重大威胁?何况噶尔丹是个桀骜不驯的人物,总是在挑衅大清的底线,单单这次木兰秋狝就多次顶撞康熙,可见是只养不熟的白眼狼,未来那必然是要反噬的。

    噶尔丹可不知道康熙已经盯上他,他正幸灾乐祸的旁观巴林与察哈尔的撕扯,巴林部来的人是奇他特的叔叔克力图海,也就是前巴林郡王的弟弟,是阿图长公主的铁杆支持者,在如今的巴林部也算是手握实权的人物,对于奇他特的死也是最为愤怒的人之一,毕竟奇他特一死,阿图长公主的威望大减,对巴林部的控制力瞬间降到最低,他这个心腹自然更是前途堪虞。

    巴林部怼上察哈尔那是理直气壮,因为奇他特的侍卫并没有死绝,反而还有一位幸存者,正是从他口中得知了杀害奇他特的是察哈尔亲王,这下子简直捅了淑慧长公主的肺管子,她恨不能直接带着巴林骑兵杀到察哈尔营地将布尔尼碎尸万段,偏偏康熙将她留在了大清营地,还派人死死地看住了她,让她没法轻举妄动,否则两个部落早就兵戎相见了。

    面对巴林的诘问,布尔尼亲王面带苦笑:“本王承认当天确实曾与巴林郡王同行了一段路,但是途中遭到埋伏之后就失散了,本王被人暗施冷箭差点性命不保,哪里还有精力去顾及巴林郡王的安危?没能及时派人向巴林部报信是本王疏忽了,但是若说是本王杀了巴林郡王那纯粹是无稽之谈。”

    克力图海冷笑一声:“亲王不必狡辩,当时你杀人确实利索,偏偏现场有人活了下来,若非如此这场冤案岂不是永不见天日?”当初将那名侍卫从死人堆里挖出来的时候,真的就只剩一口气了,是靠着虎狼秘药和针刺之术激发了所有的血气,这才让人能够清醒片刻,从他嘴里得知了真相。

    布尔尼亲王闻言怒了,苍白的脸上涌上一抹血色,虎目一瞪,杀气毕露:“本王从来一言九鼎,杀了人绝不会不敢承认,但是人明明不是本王杀的,却要本王背黑锅,门都没有!既然你说现场还有活口,那就把人叫出来当面对质,否则本王决不与你干休!”

    克力图海听了布尔尼这番强词夺理,不由得气得浑身发抖:“你堂堂察哈尔大汗,敢做还不敢当了?”那人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哪里还能出来对质,布尔尼明显是知道了这一点,这才有恃无恐。

    布尔尼自然是打死不认的,别看他人长得粗豪,打起嘴仗来居然也是不落下风,让所有人听得目瞪口呆,连噶尔丹这种奸猾狠毒之辈都叹为观止,康熙坐在上首看戏看的很开心,他当然知道布尔尼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凶手,只是那名幸存的侍卫仅仅说了‘察哈尔’三个字就死了,自然没法出来指认布尔尼,这也就给了布尔尼矢口否认的理由,不过今天的重头戏可不是这个啊。

    康熙出言打断了两个部落之间越演越烈的□□味:“够了,你们双方如今都是空口无凭,既然布尔尼亲王自认清白,那就拿出证据来证明吧,你既然说那天曾经受到埋伏,那么为何你的侍卫无一伤亡,而巴林骑兵几乎全军覆没?偷袭者能在重重保护中将你重伤,难道你们察哈尔骑兵就眼睁睁看着,让对方全身而退了?”

    克力图海立刻反应了过来,厉声道:“谁不知道我巴林骑兵战力在蒙古是数得上号的,能将我上百巴林骑兵全军覆没而自身毫发无损的绝对没有!唯一的可能就是毫无防备之下瞬间被杀,你自己也说过曾与奇他特同行一路,如今你还有什么话说?”

    其他部落众人听了不由得暗暗点头,巴林骑兵威名赫赫,百名骑兵称得上战力惊人,要将他们全军覆没非得五倍以上的兵力才有可能,而人数一多可就没法掩人耳目了,那么克力图海所说的情况也就是离真相最接近的情况了。

    布尔尼亲王面色不变,心中却已经是惊涛骇浪,他没想到康熙竟然如此精明,在毫无证据的情况抓住了这件事唯一的破绽,如今看来只能祸水东引了,否则一个巴林部他是不怕,但是万一其他部落都把刺杀的事栽到自己身上,那察哈尔再强大也要吃不完兜着走。

    布尔尼不再理会克力图海,反而对着康熙一拱手:“皇上,我察哈尔已经表明心意臣服于大清,服从大清皇帝的命令,而后本王就被刺客重伤濒死,对方还杀了巴林郡王栽赃嫁祸给本王,摆明了是想挑拨大清和察哈尔的关系,其心可诛,请皇上明察。”

    康熙眼中闪过冷芒,口中却温和道:“察哈尔的诚意朕已经收到了,只是你既然说是被栽赃嫁祸总要有个说法吧,空口白牙只怕难以取信他人。”这布尔尼还真是个人物,武力比不过大清就用美色,阴谋玩不过就立刻服软,当真能屈能伸不可小觑。

    布尔尼闻言忙到:“本王有证据!”说着让人用托盘呈上一只箭矢,只见那箭矢箭头呈铲形,箭形下方有十字平衡翼,尾羽却极为狭长锋锐,显然是特制的。

    梁九功连忙下去接了托盘过来,康熙细细观察了这箭矢一番,示意梁九功将箭矢给侍立在身后的喀纳看,喀纳从康熙身后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