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宰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执宰大明-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离棺材较近的官员禁不住以手捂鼻。

    五名仵作已经做好了验尸的准备工作,穿着一身白色的验尸服装,戴着口罩和手套,躬身立在一旁等待着朱永青的指示。

    “带死者家眷!”朱永青并没有让仵作验尸,而是沉声说道,在此之前要先让张旺的家属和亲友验明张旺的正身。

    随即,一群人被几名刑部的差役领进了院子里,其中披麻戴孝的是张旺的妻子钱氏和张旺的子女,另外的人是张旺的亲友以及御膳房的同僚。

    张旺的亲友以及同僚先行验尸,众人掩着口鼻来到了棺材前,虽然张旺的尸体已经发臭,但是容貌却没有变化,众人一眼就认出了他来。

    与此同时,他们也惊讶地发现张旺的嘴角和鼻前有血迹,而且嘴唇、眼眶和面部发紫,一看就是中毒的迹象。

    由于朱永青只让验尸,故而一行人按捺住心中的震惊,纷纷表示棺材里的人正是张旺。

    “老爷,你死得好惨呀,你一心为了皇上的安危,结果却被恶人给毒害。”钱氏是最后一个上前验尸的,当看见棺材里的张旺后忍不住扶着棺材失声痛哭了起来,很显然她也发现了张旺中毒一事。

    钱氏这么一哭,她带来的两子一女也跟着大哭了起来,一旁的亲友连忙开口安慰,使得现场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

    “八品孺人钱氏叩见各位大人,命妇的夫君被人毒害,死得凄惨,请各位大人给命妇做主!”

    哭了一阵儿后,钱氏快步走进大堂,双腿一曲跪在了堂前,先是给朱永青、杨荣和骞义磕了一个头,随后有分别给堂下左右两侧的官员各自磕了一个,然后面朝朱永青长跪不起。

    张旺是正八品的官,按照朝廷的典制他的正妻钱氏会被朝廷敕封为“八品孺人”,是朝廷的命妇,等于有了功名,在大堂上见官不跪。

    不过钱氏过度悲伤下,哪里还顾得了这些礼数,一心想着给张旺讨个公道,故而当堂下跪,同时也是给现场众位官员施加压力。

    “钱氏,你且起来,本王和各位大人今日既然齐聚在此,就是为了查明张管事身亡一事,一定会给你一个公道。”

    望着跪在堂下的钱氏,朱永青不动声色地说道,说实话他也不清楚张皇后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为什么忽然之间又同意验尸了。

    “谢王爷,谢各位大人。”钱氏闻言给朱永青等人磕了一个头后起身,退到了院子里,与两子一女站在了一起。

    “验尸!”朱永青向一名立在堂前一侧的官员微微颔首,那名官员立刻快步走到大堂门外,冲着那五名早已经准备妥当的仵作高声说道。

    随即,大堂里和院中官员的视线都集中在了那五名仵作的身上,五名仵作来到棺材前仔细查看起了张旺的尸体。

    现场鸦雀无声,一派沉寂,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验尸的结果。

    “启禀王爷、各位大人,经过刚才的仔细查验,我等一致认为张大人中砒霜而死!”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工夫,五名仵作验看完了张旺的尸体,聚在一起商议了一番,一名年过半百的高个子仵作走到大堂门前,拉下所戴的口罩后冲着朱永青一躬身,高声说道。

    此言一出,大堂内外顿时一片哗然。

    先前官府可是一直在说张旺是上吊自尽,如今冷不丁蹦出来中砒霜而死,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如此一来张旺自尽一说很显然不攻自破,随即而来的矛头就直指元霞上人,印证了前段时间市面上流传的元霞上人谋害张旺的传言。

    “老爷,你死得好惨呀!”钱氏闻言,双腿一曲跪在了地上,再度失声痛哭了起来,她身旁的两子一女也嚎啕大哭,使得院子里的气氛显得颇为伤感。

    望着眼前痛哭流涕的孤儿寡母,在场的官员无不表示同情,同时心里也对元霞上人充满了愤怒,竟敢明目张胆地毒杀朝廷正八品的命官,简直就是无法无天。

    见现场的局势变得有些混乱,朱永青不由得使劲拍了一下惊堂木,于是众位官员随即安静了下来。

    “本王问你,你们可以确定张管事死于砒霜?”随后,朱永青沉声问向了立在大堂门前的高个子仵作。

    由于高个子仵作刚验完尸体,身上残留有晦气,故而只能站在那里,以免冲撞了大堂里的各位高官显贵。

    “回王爷,小的等人可以确定张大人死于砒霜。”高个子仵作连忙冲着朱永青一躬身,随后补充道,“不过经小的们查验,张大人颈部的那道勒痕是生前所留。”

    “生前所留?”朱永青的眉头顿时微微一皱,有些听不明白高个子仵作的话,既然张旺是毒死的,那么为何还会出现那道勒痕?

    大堂内外的官员们也面露狐疑的神色,也认为那道勒痕出现得特别蹊跷,更好奇高个子仵作如何知道勒痕是生前所留还是死后所留。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为转载作品,内容章节均由网友上传,与三江阁(/)无关,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小技巧:按回车'enter'键返回章节目录,按←键回到上一章,按→键进入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一章 激烈交锋() 
最快最新在/三/江/阁/,感谢书友提供本章节。

    “启禀王爷,人死后周身血液将不再流动,故而死后的勒痕颜色浅而且窄。三江阁讀蕶蕶尐說網”在众官疑惑的目光中,高个子仵作有条不紊地解释道,“张大人颈部的这道勒痕颜色深且宽,是死前所留。”

    高个子仵作的话音落后,现场的官员们顿时再度议论了起来,听起来这个解释合情合理,似乎真的是那么回事。

    “传堂外三法司官员进来回话。”朱永青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沉吟了一下向立在门口处的官员说道。

    很快,十几名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官员就走进了大堂,在朱永青的询问下证实了高个子仵作的说法,他们可谓是刑侦的职业人士,时常与各种案件接触,自然清楚验尸时的知识。

    “带看守!”等那十几名三法司的官员作证完毕,朱永青挥了一下手示意他们退下,然后高声说道。

    在众人的注视下,当时负责看守张旺的人员随即被刑部的差役带了上来,一个个遍体鳞伤,这些天被刑部的人修理得惨不忍睹。

    进入大堂后,那些看守纷纷面无血色地跪在了堂前,一个个赌咒发誓地表明他们没有下毒谋害张旺,再怎么说张旺也是内阁的要犯,他们要是对张旺下手的话岂不是自寻死路?

    自从张旺死后,那些看守就被交由刑部右侍郎罗庆,罗庆调集了刑部的精干力量对那些看守进行了审理,期间用尽了各种酷刑也没能使得他们交待出任何有用的信息,谁也不明白张旺怎么无缘无故地就死了,不仅服毒而且还吊在了窗户上。

    “王爷、各位大人,张管事身亡后下官接手此案进行了审查,并无发现张管事被人谋害的迹象。”等那些看守问完话后,立在刑部尚书身后的刑部右侍郎罗庆起身走到堂前,冲着朱永青等人一拱手,宏声说道。

    “罗大人,你的意思是没有发现这些人行凶的证据,并非是排除了他们谋害张旺的可能性吧?”罗庆的话音刚落,刑部左侍郎秦永祥就开口,不动声色地问道。

    “秦大人,这正是下官的意思。”罗庆的眉头微微皱了皱,随后沉声回答,想不到秦永祥竟然会抓住他言语中的细节进行发难,实在是可恶。

    罗庆与杨士奇私交甚好,故而是京城各大部院堂官中为数不多的支持内阁的侍郎,可谓是洪熙帝的嫡系。

    而秦永祥投靠了汉王,自然不能坐视罗庆在张旺一事中给元霞上人开脱。

    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张旺的死因成为了一个谜,谁也无法知道究竟是什么人杀了他,而元霞上人无疑就成为了首要怀疑的对象。

    “各位大人,你们如何看待此事?”朱永青不动声色地望了一眼罗庆和秦永祥,然后问向了坐在堂下五府六部的大员们,想要听听众人的意见。

    “王爷,依下官看来,能毒杀身为内阁要犯的张旺,恐怕非普通人所能做到。”

    在座的大员们纷纷陷入了沉默,谁也不想再这个时候率先表明立场,经过短暂的沉默后,立在兵部尚书身后的兵部右侍郎武通率先打破了现场的平静,冲着朱永青一拱手,沉声说道。

    “王爷,下官觉得武大人言之有理,张旺处在严密监管下,能突破重重关卡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其毒杀,幕后凶手定非等闲之辈。”随即,都察院左副都御使范彬开口,表示了对武通的支持。

    “王爷,本侯也认为毒杀张旺之人绝对背景深厚。”后军都督府右都督、安武侯龚魁闻言,不失时宜地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王爷,下官以为现在应该严查与张旺有隙之人,此事十有**是张旺的仇家坐下的。”左军都督府右都督、武宁候冯长安紧随着龚魁开口,不动声色地将目标指向了元霞上人。

    很显然,与张旺有仇并且有能力想要了张旺性命的人,非那个来历神秘的元霞上人不可,冯长安等人一唱一和之间就将元霞上人视为了谋杀张旺的凶手。

    因此,待冯长安话音落后,大堂里和院落中的绝大部分官员纷纷深以为然,理所应当地认为元霞上人就是杀人元凶。

    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后,杨荣和张昊等人不由得暗自叫苦,他们自然清楚张旺之事与元霞上人没有丝毫的关联,肯定是汉王的人设下的一个圈套,可是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他们并没有什么理由为元霞上人开脱。

    谁让张旺死之前上告的是元霞上人,这就使得元霞上人的嫌疑无疑是最大的,总不能让杨荣和张昊等人告诉大家洪熙帝驾崩,元霞上人就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幌子吧?

    “王爷,如今事态已明,元霞上人是首要的杀人疑凶,请上奏皇上缉拿此人。”就在杨荣和张昊等人想要开口转缓此事的时候,冷不防立在大堂门口处的罗少卿冲着朱永青高声说道。

    冯长安等人闻言面色不由得一喜,刚才他们为了避嫌谁也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如今罗少卿已经将事情挑明,也就少了他们很多麻烦。

    “王爷,元霞上人正在为皇上主持祈福法事,事关大明江山社稷安危,现在还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他就是谋害张旺的幕后凶手,倘若就此上报皇上,打断了祈福仪式实为不祥。”杨荣吃了一惊,连忙向朱永青说道。

    “王爷,下官也觉得此时将元霞上人招来问案不妥,毕竟他只是有嫌疑而已,一旦惊扰了皇上的祈福,你我可就要成为罪人。”坐在另一旁夏元吉随即开口,赞同杨荣的观点。

    虽然夏元吉贵为大明四朝元老,又是大明堂堂的户部尚书,官阶高居从一品,可谓是大明活着的官员中官阶最高的人之一,但是在福王这个亲王面前也只有称下官的份儿。

    至于为什么说从一品是活着的官员中最高的官阶,是因为大明各大部院的职务中,最高的官阶就是六部尚书以及大理寺卿和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是正二品的官阶。

    从一品和正一品的官阶并不对应相应的职务,只是一种名誉加衔而已,例如有三公和三师的头衔。

    “言之有理,如今元霞上人正在给皇上主持祈福法事,我等贸然上告缉拿于他,恐颇为不妥。”

    朱永青也清楚元霞上人的事情,既然杨荣和夏元吉开口,于是顺水推舟,沉声向大堂里的众人说道,“依本王看,不如先将此事奏明皇上,等祈福法事结束后再将其传唤来查问,诸位觉得如何?”

    “如此甚好!”不等众人开口,右军都督府左都督、义国公张昊就率先开口,对朱永青的做法表示了支持。

    随后,黄淮、金幼孜、权谨,以及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安平侯牛世豪等人纷纷就此表示了赞同。

    “诸位大人,你们可否想过,如果元霞上人真的是幕后疑凶,要这样一个手上沾满了鲜血的恶徒主持皇上的祈福法事,岂不是坏了皇上的大事?”面对着眼前的一幕,冯长安等人自然不会甘心,因此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范彬冲着杨荣一拱手,不动声色地说道。

    轰的一声,大堂里顿时一阵骚动,范彬此言可谓犀利无比,倘若元霞上人真的指使人杀了张旺,那么他就是杀人凶手,自然也就没有资格再给洪熙帝主持法事。

    杨荣和夏元吉等人脸色顿时就是一变,范彬此言可是给他们出了一个大难题,虽然现在查问元霞上人不合适,但要是元霞上人真的杀了人他们又放任不管,那个罪过可就更大了。

    当然了,杨荣和夏元吉等人清楚元霞上人不会杀人,可是在场的这些各部院的官员不清楚,而冯长安等人费尽心机地筹划出这么多的事端,不正是想知道洪熙帝的生死?他们又岂能将这个消息泄露出去?

    “王爷,此事非同小可,不仅事关我大明江山社稷,而且还关系着皇上的威严,请王爷元霞上人缉拿查问。”

    冯长安见范彬的话恰到好处地反击了杨荣等人,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笑意,向朱永青一拱手,沉声说道。

    紧跟着,龚魁、秦永祥和武通等人纷纷开口附和,希望立刻将此事上报洪熙帝,彻查元霞上人。

    听了冯长安等人的话后,朱永青一时间左右为难,不得不承认的是,冯长安等人所持的观点合情合理。

    面对着杨荣等人和冯长安等人在元霞上人一事上截然不同的态度,礼部尚书吕震、工部尚书李庆、兵部尚书陈洽以及京畿都督府副都督赵山河等文官勋贵不由得对视了一眼,隐隐约约已经预感到了形势的微妙。

    杨荣等人是洪熙帝身边的近臣,而冯长安历来与汉王私交神秘,谁也没有想到双方会在这里为了元霞上人的事情进行一番唇枪舌剑的较量,故而小心谨慎地应对,静观其变。

    “王爷,万万不可,元霞上人是否有罪现在还无定论,要是咱们抓错了人,不仅毁了皇上的祈福法事,更会有损皇上的天颜!”

    沉寂中,一个洪亮的声音忽然在大堂响起,太常卿杨溥冲着朱永青拱了一下手,高声说道。

    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大堂上还有一名洪熙帝的东宫旧臣,虽然没有获得黄淮那样的显赫地位,但却是不折不扣的洪熙帝的嫡系,自然要帮着杨荣等人说话了。

    杨荣等人闻言顿时缓过神来,纷纷表示了赞同,现在的元霞上人可谓是一把双刃剑,无论动他还是不动他,都会有众多的弊端。

    “王爷,礼部祀祭清吏司郎中赵羽曾经在下官面前中了元霞上人这个妖道的妖法,下官愿意以性命担保元霞上人就是杀害了张管事的凶手,他对皇上图谋不轨,已经使得皇上饮食习性大变,倘若听之任之,后果不堪设想。”

    杨荣等人和冯长安等人随后围绕着元霞上人争吵不休,正当双方的情绪越加激动的时候,吴少卿忽然大步走出了队列,来到堂前冲着朱永青跪了下去,大义凌然的说道,语气显得无比悲壮。

    “王爷,我等也愿以性命担保。”随后,站在门外的那些翰林院的翰林纷纷跪在了门前的地上,对吴少卿进行了声援。

    “这……”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