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氏本非河东望宗,那些裴、卫人家各自高誉得享,一旦祸患临头便各自奔逃求安,丝毫不以乡情为念。若非他家这么多年的苦力维持,乡情更不知要被胡祸摧残成什么样子!
“所谓裨益苍生,小民诚不敢望,但若言守庇方寸,坚贞不失,父子继力,不敢有一刻懈怠!”
过了好一会儿,薛涛才拱手说道。
听到薛涛这一番自剖,沈哲子也是忍不住暗叹一声。他之所以觉得薛氏难以处理,症结就在于此,若薛氏仅仅只是单纯的趁乱而起、兴风作浪的军头豪武,直接铲除没有二话。但是很明显,他家几十年不向胡虏低头,是有着自己道德操守的。
从薛涛自己而言,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维护乡土伦理与正义,无可挑剔。但从沈哲子的角度看来,这就是窃夺乡誉,以自保之名而行割据之实,是一个顽固盘踞的瘤结。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今日得见薛君,不免让我想起此前洛中盛论一贞节妇人,其人自守之顽强,不逊丈夫。能守一贞,已经无需为大小差别而自惭。”
心中纵有感慨,沈哲子也都不在脸上流露出来,讲到这里后他又是长叹一声:“我居河洛日久,至今始得面见薛君,欣喜之余,也是难免伤感啊。人言方以类聚,我是常以贞烈自美,但却久来不得薛君这种坚贞壮士亲昵,羞惭遗憾,久成心疾啊。”
言中虽然也在责怪薛涛日久不来拜见,以这种方式说出,无疑要令人更加好接受一些。但就算是这样,薛涛在闻言后也是难免慌乱,忙不迭起身拱手道:“愚因卑鄙伧寒,恐污大将军视听,因是不敢轻易……”
“罢了,风言途见终是浅薄,薛君若能早来相见,应知我干练之外,尚有度量能容可堪一夸。但无论如何,薛君今日能来见我,我也实在自觉振奋。本该盛宴款待,并邀时流共赏薛君风采。可惜当下行台军务筹备繁忙,群属俱都难得抽身,怠慢之处,还望薛君见谅。”
薛涛连忙拱手道是不敢,可是稍作回味这番话语,心内又是充满了好奇。河洛之间武备繁忙,这一点他也有所感受,他家居所在,距离河洛已是咫尺之遥,此处若有兵动,对于他家处境也是影响至深。
趁着这个话头,薛涛也连忙壮胆稍作探问:“大将军御下王师盛功壮阔,屡破贼赵于阵,我等寒伧也多有感振奋,也盼能以薄力襄助盛举,冒昧陈献,若能得助王事,不敢有辞。”
沈哲子闻言后便笑起来:“王命驱用,要将王政再播诸夏,唯将士用命以进,岂能侵扰乡民过甚。但薛君自非寻常,能于胡虏爪牙之下安守一方,可知也必才力可夸,足堪谋事。今次用兵,意在关中,誓必痛挞关中群贼,使此天府再归王道。”
薛涛听到这里,神色已有几分异变,而沈哲子又继续说道:“今次用兵,我将亲往,即便薛君不作来访,大军过于乡境时,我也要前往访问。西面乡情风物如何,于我而言多有陌生,诸多无知也要请教薛君这种世居地面的壮士才能略得解惑。”
薛涛闻言后,心情不免更加跌宕,不免庆幸自己入见及时。王师大举西进,他家正在征途之上,若想完全免于影响那是做梦。若真是兵临乡境才不得不见,只怕到时候沈大将军待他就不会这么客气了。
但庆幸是一方面,摆在眼前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他家又该以何种态度来应对王师今次的西进?
1160 参谋军务()
沈哲子并没有让薛涛纠结太久,很快便又说道:“王业复兴,世道重治,本就是天下生民仰望之大计,唯集于群力众助方可盼望功成,绝非内外区区之众专营事务。薛君有襄助王事之心,正是我等王臣该要吐哺倒履相迎之义士。”
“近日行台草定攻略,也正在广集各边野贤义士群力众谋,以期能够达于万全功成,尽早解救我晋民乡众免于水火煎熬。以薛君时誉才力,我是深盼能够与你同殿为臣,共谋盛事,若只微用,实在怠慢。因是我要专奏君王,为薛君请以相配势位。诏命抵境之前,我想礼请薛君暂入行台,为军务参谋,不知薛君意下如何?”
薛涛这样的人,只要肯于低头为用,沈哲子就没有拒绝的道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全无底线的以名爵示好。沈哲子所言专奏君王,不过一个托辞而已,一者表现对薛涛的重视,二者也是先开一个空头支票。
若是薛涛果然有投向行台的诚意,并且能够表现出足够的作用,州郡大位沈哲子也都愿意给予。但若想仅凭一个姿态示好便获得多高的名位,那是绝无可能,否则行台尊严并各种典章规制都将成为一个笑话。
当然,他也相信薛涛并非那种完全只是贪图名爵之人,否则不至于长达几十年的不仕刘、石。至于河东问题最终该要怎样解决,还是要靠双方各自的努力。
这种长达几十年世道加害所造成的局面,本也不该奢望短期之内就能解决。尤其是在这种眼下明显彼此乏甚信任基础的情况下,更加不该操之过急。
听到沈大将军此言,薛涛也是略感意外,先是松了一口气,过后又隐隐有些失落。在以何种姿态面对行台的问题上,他的心情的确是纠结得很。
一方面,他对王师强大是深有感触,也明白在王命大义之下,河东乡土这种闭门自守之势已经很难再长久维持下去。另一方面乡土此态已经维持日久,若是短期之内发生什么剧变,一定会引起惶恐动荡,尤其行台南人掌势,也让他不敢将乡土安危随便置于人手。
正因为这些考量与纠结,令得薛涛迟迟不敢与行台过多接触。说到底,他仅仅只是一乡土豪强而已,平生所愿也仅仅只是守护一方安宁,即便是于自身利害有什么算计,也达不到野望天下、割地称雄那种高度。如此复杂势态当中的方寸把握,对他而言实在有些艰难。
今日来见沈大将军之前,他心内已经权衡良久,可是真正面谈的时候,才发现他所准备的那些说辞多半都没有说出,这位沈大将军已经将选择摆在了他的面前。
暂入行台为参谋备问,却并不授予具体的官爵,老实说这待遇实在算不上高,甚至还有些苛刻。不妄自菲薄的说,他家势力虽然只集中于河东一隅,但是当此地利要冲,在这区域之内也是举足轻重。
早前两赵交攻,也都分别予他拉拢,许以方伯公侯之位。胡虏残暴狡黠,不可深信,因此薛涛对于这一类的拉拢向来不作回应,从未想过要以乡资卖弄、奴事胡虏。
行台如此待他,表面看来确是不乏怠慢,但薛涛也因此而略感安心。这应该意味着最起码在短期之内,行台应该不会急于将河东纳入强势统治之内。
但是安心之余,薛涛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确算不上什么圣贤,对于名爵权位还是心存渴求的。
今日面谈,他对沈大将军也是了解加深,盛名之下无有虚士,沈大将军谈吐气度都让他一改往年那种对于南人稍显浅薄刻板的印象,甚至隐隐感觉若是追从其人麾下,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薛涛这里尚在沉吟,另一侧追从而来的房望已经是有些激动难耐,待到沈大将军话音刚落,便忙不迭起身表态道:“大将军武功惊世,文治同样精深。下官幸受行台拣取忝任卑职,虽无才力厚献,但入事年来多承恩泽,更有感行台政令昌明,乃是世道重治无二之选。若能以乡事俗闻得助王事壮举,荣幸至极!”
沈哲子闻言后便笑起来:“王命贵在普取广纳,凡志力之士无不包容兼举,人臣大恶,在于阻贤。心仰王道者,我必礼揖恭迎,进事者无分先后,积勋累事,必得彰显。”
听到这里,薛涛也不再纠结,当即便也开口道:“大将军雅量宏大,愚者自惭讳拜,实在难堪礼待。但既然承蒙不弃,又岂敢再作侧身避用姿态,虽才力微薄难为大助,但必尽力以助王事。”
“得于薛君,西边无患!”
沈哲子闻言后便大笑起来,当即便命人取来两份告身符令,直接便在席上给予薛涛并房望二人。
行台军事特色便在于参谋制度的壮大,除掌军者各以参军受命之外,参谋军务的团队也是非常庞大。
尤其像西征关中这样庞大的军事计划,单单参谋团队便达于数百人之多,有的是专事军机谋略,有的是提供山川地理情报,哪怕仅仅只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山间老农,只要能够提供有助于军事的资讯,同样也能列于参谋之内,各自积事受赏,并非只是专为礼聘薛涛。
当然,薛涛收到的这一份参谋符令自然是级别最高的,可以直接向大将军陈奏军务,参谋之后再加祭酒。
待听到沈哲子将这一套参谋制度稍作讲述,薛涛等人也忍不住感叹王师能够屡战屡胜也绝非是因为侥幸。精兵强将之余,再搭配以如此周全的情报参谋团体,无疑会更加增加胜算。
军务参谋虽然只是临时任命,但也意味着薛氏与行台实质接触的第一步。
沈大将军无论是为人的雅量豁达,还是做事的周全谨慎,都令薛涛感受颇深。
心绪渐定之余,再念及今次自己入洛的主要目的,薛涛便不免大感羞惭,思之再三,他也觉得不该向沈大将军隐瞒此事,便离席而起深拜道:“大将军于我礼厚非常,然而我却实在愧不敢当。此非虚言谦辞,实情确是如此。今次入洛,除进拜大将军之外,另有一桩恶迹本来难于启齿,但若隐瞒不告,则实在蒙蔽君子,心不能安。”
说话间,他便将今次自己入洛求购茶叶之事稍作陈说,言中也是不乏羞惭:“暗通贼胡,操行失守,大将军此前盛赞,我实在愧不能当……”
沈哲子闻言后便也离席而起,亲自将薛涛搀扶起来送入席中,继而叹息道:“事迹如何,暂且不论,但薛君能够将此道我,可见我终究还是有几分识人之明,没有看错薛君。逢此变天革命大乱之世,王业尚需避走客寄,暂作权宜,又怎么能够奢求乡勇义士皎皎无瑕?危困在前,人力偶有不继,暂作忍让,这也是安身立命之道,但只要根本节操未失,也就无需为此长作羞惭。”
“譬如我幼生之年,才不足述志,力不能养亲,衣食尚需仆役服侍,学养也要仰仗亲长提携。非我性劣于人,实在是天数所定,难免微弱。但是待到年长之后,才力壮成,肩扛臂揽,擎托王业兴复江北,人皆赞我柱石,幼稚卑劣已经日渐少论。”
且不说这一件事他早已经知道,就算不知道,也不必因此怪罪薛涛。茶叶行情紧俏就在这一两年内,旁人或还附和坊间戏说,但原因如何沈哲子最是清楚。
河洛商事走高,弊病其实也越来越明显,最大的问题就是商品太少。倒不是说中原与江东物产能力降低,相反的生产力还得到极大的增强,最重要就在于合适的商品实在太少。
像是大宗的盐铁谷米之类,沈哲子是绝对不允许经由河洛大量外流,想要继续保持物货的流通,维持这种商事的繁荣,那么势必要开辟新的商品,实际效果无伤大雅,但是利润前景又足够庞大的,茶叶自然是当然之选。
去年爆发于关中的那场瘟疫,在沈哲子看来就是一个绝佳的运作机会。河洛之地之所以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也绝对不是因为什么灵丹妙药又或葛洪医术精深,就在于河洛有着高效且周全的防疫手段。
这一整套防疫措施,可以说是从沈哲子过江北上、大量招抚游食难民,就开始进行铺设。尤其早年中原大战之后,河北百万生民的迁徙,如果没有配套的防疫措施,简直就是灾难。
茶叶对胡人而言究竟有着多大的作用,沈哲子不知医理,也就难作尽述。但他明白一点就是,秦汉之际的匈奴包括目下的五胡,没有茶叶哺养也没有因此绝种,后来的契丹、女真大规模的采购茶叶,撑起北宋相当比例的财政,也没有被养成天兵天将。
有的人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物大概也是如此。
无论如何,若是能将茶叶在胡人群体中提前喂养成瘾,意义都绝对大得很。要知道所谓的五胡,眼下还仅仅只是闹腾起两个,若能提前掌握这一外贸利器,无疑会极大的增强战争潜力。
1161 投桃报李()
茶叶的风靡,是一个渐近的喂食过程,长达几百年、这么大规模饮食结构的调整,沈哲子也不敢奢望能够凭着一些谎言阴谋的推动,就能在短时间内扩大到后世那么庞大的贸易体量,所以自然要在这有限的交易量中,最大程度攫取当中的利润。
想要达成这种商业目的,饥饿营销自然是最好的选择。趁着去年那场瘟疫的势头还没有过去,通过有限的供应,先将茶叶的价格标定在一个高企不下的位置上。其后随着这股势头的衰弱,再通过大批量的供应打压价格,继续扩大市场的规模。
还有一点比较阴险的用意,那就是眼下关中胡人对茶叶的需求量才最高,很简单,去年那场瘟疫死怕了。所以今年茶叶的交易行情火热,不用问这些商贾们所预定的客户是谁。
关中局势混乱,秩序上完全比不上河洛,自然也就不可能提供一个稳定的商贸环境。换言之类似薛涛这种购买茶叶向胡人输送的绝非孤例,而且敢于涉入其中牟利的,必然是与胡人中某些群体有着非常的往来关系。
河洛商贸兴盛,尽管管制也非常严格,但事实上也很难彻底杜绝各种物资向敌对阵营输送的情况。商贾是不讲人情的,唯利是图,这一点沈哲子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行台的各种管理手段虽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种情况,但若是想将那些与胡人保持非凡往来的商贾尽数挖出来,其实还是力有未逮。若是查得太厉害,又难免会牵涉无辜,因噎废食。
现在可以通过茶叶这一种商品,直接将那些与胡人来往密切的商贾标定出来,让他们由暗处转到明处。
把这些人标定出来之后,沈哲子暂时也不会对他们动手,他还需要通过这些人来盘剥胡人手中资财。所以茶叶的这种交易模式,最起码还要维持个两到三年的时间。
之所以要如此,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哪怕在江东,茶叶仍然不是一种主流的经济作物,生产规模上还有待培育。
等到茶叶的产量有了质的提升,胡人群体的市场也基本初成规模,而那些私通胡人的商贾们也基本被养肥了。然后就可以酝酿发动一场大倾销,直接将茶叶的价格腰斩打低,通过交易方式将那些热衷囤货的茶叶商人手中资财大量榨取出来。
而这又会引发下一个后果,那就是胡人会意识到茶叶绝非什么稀缺品,只是寻常饮用之物,他们这几年都在遭受那些黑心商贾的盘剥!
这些胡人可不是什么善类,如此被耍弄怎么能够忍受,可以想见必会因此滋生内讧。行台甚至不需要直接出手,便可以摧垮大量民间通胡渠道!
至于薛涛主动坦白交待,沈哲子表示事从权宜,可以理解。
但理解不意味着纵容,像是他拿自己来举例子,幼年虽有微弱卑劣,但如今他却是晋祚柱石、王业巨擘。言外之意如果你薛氏日后达不到很高的成就,这种私通胡虏的劣迹旧事便很难被抹去,甚至不排除秋后算账。
当然这些意思只在意会,说的太清楚反而不好。
薛涛听到沈大将军未有怪罪,反而出言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