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图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海图志-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趟瘟疟乃是极重的三日疟,从病发至死,不过三数日时光,病邪极凶啊。”

    面前说话这人乃是泉州名医王德泉,只见他白发苍苍,满是皱纹的脸上满是忧愁之色。郑冲此趟布置城内防备疫情之事时,延请了城内许多名医,王德泉德高望重,便被一众大夫推举前来参加会商。

    防备疫情,郑冲格外重视,专门指派将佐领军负责,王德泉等名医也加入其中。每天军伍巡视之后,一旦发现有病患,便将人带回大营,交给王德泉等人医治。

    听完王德泉介绍今天城内疫情后,郑冲也不废话,当下便道:“此趟瘟疟虽然来势汹汹,但也并非不可防备!从明天起,各处疫情防备要谨记以下几点。其一,瘟疟乃是蚊虫叮咬传播,各处防备疫情之时,要贴出告示,告知百姓们防备蚊虫叮咬。其二,城内组织的老弱妇孺防备疫情队,要在各处灾民聚居之处,多烧蒿草,用蒿草烟气驱赶蚊虫,又或多撒石灰、米醋驱赶,总之要居住之处尽灭蚊虫!其三,还在家中居住的百姓,也要分派人手上门逐户告知防备蚊虫,若家中有病患者,要立刻带回大营来隔离医治。”

    听到这里,王德泉忍不住插口道:“守备老爷,瘟疟真是蚊虫叮咬才会染症的么?”其实直至清朝年间,人们才逐渐搞清楚疟疾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在明末还并不清楚,只认为疟疾是一种瘴气所致。

    当下郑冲皱眉道:“瘟疟乃是水中一种疟虫所生,蚊虫栖息水中,便带了这种疟虫,而后蚊虫叮咬人身,疟虫便进入体内,人就得了瘟疟。此时不是争论这个的时候,你们按我说的做便是了。”

    众人也不敢反驳,帐内懂医术的只有王德泉一个,他听了郑冲话后,喃喃自语,似乎还是想不通。

    郑冲也没管他,继续说道:“其四,城内和城外大营都要建起隔离病患的营区,营区之内病患许进不许出,一应所需都由外面供应。其五,各处加紧收购药材,城内几处都要熬制防备疫情的汤药,要保证每个灾民都能喝药预防。我这里有个预防的方子,唤作柴胡截疟饮一方。该方以小柴胡汤和解表里,导邪外出,常山、槟榔祛邪截疟;配合乌梅生津和胃,以减轻常山致吐……”

    当下郑冲随口说了后世清朝乾隆年间使用的防备疟疾的汤药方子,王德泉听了之后,眼前一亮,当下找来纸笔认真记下,当下忍不住轻叹道:“想不到守备老爷也是个精通医术之人,此方大有道理啊。”

    最后郑冲朗声说道:“此趟疫情虽来势汹汹,但诸位也不必惊慌,天气开始转寒,待得天气冷下来之后,蚊虫不再滋生,此疫情最终也会过去。各处军马巡查之时,还要严防城内有谣言流传,防备蛊惑人心者!至于已经得病的病患,先用青蒿方子试着治疗,若是无效,过几天台湾海船归来,便会有治疗瘟疟的特效药金鸡纳霜带到,便可医治。这青蒿方子你们都记一下,也不算繁复,便是用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绞取汁,尽服之……”

    此刻明末虽然是小冰期气候,但并非是气候变得寒冷,而是变得异常。福建本就地处南方,此时已经深秋,居然天气还很热,因此才会有台风。而天气热,则滋生蚊虫,也才会爆发疟疾。不过等到天气逐渐寒冷,蚊虫不再滋生,这疟疾也就自然退去。郑冲也暗暗庆幸,还好这次爆发的瘟疫不是肺鼠疫这样更可怕的疾病,否则还真是棘手了。

    交代完防备疫情之事后,郑冲又开始说以工代赈之事,从明天开始,各处已经登记的青壮劳力,便按事先计划好的,分别派往船厂、港口以及各处工厂开始修建工程,各处工地都指派了专人负责,徐光启则总掌各处工地之事。

    以工代赈开始,则从明天起,赈济口粮便开始按照工分竹筹来计领。每个灾民在工地干完活之后,根据他的劳作量可得工分竹筹,干的越多,所得工分竹筹越多,能换到的粮食也就越多。因此郑冲又详细安排了以工代赈的诸项事务,众人都一一领命。

    诸事都安排完之后,便纷纷告退而去,帐内只剩下黄汝良、徐光启、黄承昪、施福等人。

    待得众人离开,郑冲挥退帐内亲卫后,黄承昪这才取出安平会账册,朗声念了起来。经过两天时间,那晚已经登记捐纳的士绅富户们已经有九成的人来交割了银两,现下安平会已经拥有三百余万两现银,可谓是一夜暴富。

    听了这个数字之后,连黄汝良都笑了起来,长长的松了口气道:“看来此趟安平会初创,也算顺利。有了这批银两,稍后赈济之事便更有把握了。”

    郑冲也笑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咱们便要尽快将这些钱都花出去,躺在兜里的钱永远都是死钱,用出去的钱,才是活钱。”顿了顿郑冲又道:“明天安平会第一次股东大会之后,我们安平会便按照原定计划,铺开所有事项。”

第166章 有枭雄之姿() 
安平会的第一次股东大会举办得很成功,股东大会上,选出了安平会第一任董事会成员,一共十二人。计有黄汝良、徐光启、郑芝龙、郑冲、魏承敄、丁万本、易呈鉴、黄承昪等人。

    其中黄汝良为安平会董事会会长,徐光启、郑芝龙为副会长,郑冲为安平会执行董事。

    对于这些安平会中的职司,入选董事会的成员都是捐纳最多的前几个,安平会的股东们都没有什么异议,他们更关心的是将来安平会如何能赚钱钱财。

    当郑冲宣布了庞大的修建工厂、港口、码头的计划之后,在场的人都很兴奋,这代表着郑氏进一步开放海贸,带着大家一起搞海贸了。

    通过安平会,郑氏看似是让出了部分海贸利益,但实则是将海贸扩大化,同时吸纳了更多的资本,将整个泉州的士绅富贾们都绑在了同一条船上。并且吸纳了这些士绅富贾们的商路和人脉,这点才是最重要的。

    就好像魏承敄的丝绸生意,丁万本的粮油生意,通过安平会之后,郑氏实则是插了一脚进入这些之前未曾涉及的商贸领域,开拓了更多的商贸路子。

    郑氏虽然通过现下的战争状态,把持了海路贸易,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待得今后海上日渐平稳,民间其他的资本势力是不会甘心海贸由郑氏垄断。这些人一定会自己找海贸的出路,到那个时候,郑氏是无论如何控制不住的。

    历史上郑芝龙面对这种情况,是采取了每艘海船必须向郑氏缴纳船旗费的方式来分一杯羹,但这种做法始终有弊端。

    而眼下郑冲成立了安平会之后,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海商集团,郑氏成为这个集团的领头羊,通过海贸获得的利润实际上要比收取什么船旗费要多得多。郑氏通过控制安平会,实际上才真正意义上控制了海贸。

    通过安平会,郑氏能在每年的海贸中获得巨额利润。除此之外,郑氏把持的海关,一样能够收取一大笔可观的海关关税,因此郑氏实际上是将海贸中产生的利润空间都把控住了,而海关关税和安平会没关系,这部分银钱是郑氏独得的。

    用郑冲的话来说,安平会的创立,是郑氏与其他士绅商贾们共同双赢的一件盛事,士绅商贾们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海贸资格,今后能参与到暴利的海贸中来,而郑氏获得了更多的商贸资源,今后的商业路子不会再局限于倒买倒卖的海贸。

    随后郑冲宣布了第一批开始建设的工厂、港口、码头,并且公布了花费预算,同时公布了第一次赈济灾民的银款数额。这些天郑冲动用了水师大营的粮食赈济灾民,而这些粮食则算作是安平会出资购买的,于是郑氏通过这一趟反而小赚了一笔。

    于是,第一次股东会在一片欢呼和歌功颂德声中落下了帷幕,创立安平会,郑氏花费的代价仅仅只是捐纳了五十万两银子。会后郑冲在大营内宴请了一众士绅富贾们,众人都畅言欢笑,一派其乐融融的样子。

    傍晚时分,郑冲正在营帐内署理公务,忽然得报说郑芝龙坐船自福州而来,郑冲闻言吃了一惊,不敢怠慢,急忙到码头上迎接。

    此时后渚港的码头上,还有不少以工代赈的灾民仍在劳作着,这些朴实的人们想通过辛勤的劳作多换一些赈济粮食,因此还有不少人仍旧在码头工地上劳作着。

    郑芝龙登岸后,郑冲等人在码头上接住。上前见礼后,郑芝龙紧绷的面皮见得码头工地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后,略略松动,看着这些灾民们道:“这些便是你招来干活的灾民么?”

    郑冲点点头道:“是的,父亲。只后渚港这里需要修复的港口、码头和船厂便有十一处之多,按照原本大营内的人手计算,需要耗时三个月,银钱十一万两,如今用了以工代赈的灾民,估摸只需一个月便能全部修复完成,只用花费八万两银子。”

    听了这话后,郑芝龙微微一鄂道:“能省这么多?”郑冲点头道:“正是,表弟那里有详细账目,稍后父亲一看便知。”郑芝龙面色稍缓,沉声道:“我在福州,听闻你还真把什么安平会搞了出来,弄得街知巷闻,我便赶过来看看,只怕你捅出什么篓子。”郑冲笑道:“父亲请大营内细说。”

    往前走出数十步,郑芝龙忽然被不远处开始动工的新建船坞吸引住了,指着那处工地问道:“那里是要新修一座船坞么?”

    郑冲颔首道:“是的父亲,那里是后渚港甲字号船坞,建好之后,能修、造龙须号这样的大海船,甚至比龙须号更大的海船也能修、造。”

    郑芝龙皱眉道:“花费几何?”郑冲道:“五万两银子,走的是安平会的帐,我们郑氏不用掏一文钱。”

    郑芝龙哦了一声,来了兴趣:“那这船坞修建好之后算谁的?”郑冲老实道:“自然是算安平会的产业。”

    见郑芝龙正要发怒,郑冲补了一句:“安平会内,我郑氏乃是最大的股东。”

    郑芝龙闻言憋了一口气,剧烈的咳嗽起来,郑冲急忙替他拍背顺气,好容易顺过气来,郑芝龙哼了一声道:“先回大营去,我要细细问你!”

    当下父子二人领一众随行人等前呼后拥的回到水师大营之内。到了郑芝龙的帅帐内(郑芝龙在每处水师大营都有单独的帅帐,平素他不在时便空着),郑芝龙吩咐其余人等都下去歇息,帐内只剩下父子二人。

    郑冲早就明黄承昪准备好了所有安平会的账册,以及这些天发放粮食的细账,都捧在手中,便等着郑芝龙过问了。

    郑芝龙见郑冲手捧账册,哭笑不得,只道:“那些细账我就不看了,我问你说,我听着便是了,自己儿子还信不过么?”郑冲咧嘴一笑,将账册放在一旁桌案上。

    郑芝龙斜靠在主位上,皱眉道:“你命人带来的安平会章程,我也仔细看过了,只是还有几处想当面问个明白。”郑冲急忙道:“父亲但问无妨。”

    郑芝龙问道:“适才你也说了,这些建好的工厂、船坞、船厂都算是安平会的产业,那就和我郑氏没关系了?”

    郑冲摇摇头道:“父亲此言差矣,我郑氏乃是安平会的最大股东,父亲今天刚被安平会推选为董事会副会长,孩儿是安平会执行董事,怎会和我郑氏无关?”

    郑芝龙有些迷糊,便问道:“那今后我郑氏要造一艘船,这怎么算?”

    郑冲道:“自然是要付银两给安平会的。”郑芝龙皱眉道:“那怎么行?”

    郑冲有些无语,缓缓解释道:“父亲,就算船厂是我们郑氏的,造船也要花钱的嘛。木料、铁料、索具、风帆不都要花钱造么?请船工修造不也要花工钱?而且给自家造船,花多少钱,能从哪里节省成本,是没人关心的。如今让安平会来造船,安平会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节省成本,腾出利润空间来。我敢打赌,日后安平会造一艘船所费的银钱,绝对比我郑氏自己造一艘同样的船要便宜不少!”

    郑芝龙哦了一声,郑冲又接着笑道:“而且父亲你忘了么?我们还是安平会的股东,造船出了钱之后,年底还能分红,实际上还能分得一些造船产生的盈利。”

    郑芝龙似乎明白过来了,指着郑冲笑骂道:“好个奸猾小儿,你这是两头吃啊。”郑芝龙不愧是老海商,在郑冲的提点之下,很快就明白了其中关键。

    郑冲奸笑着点头道:“父亲所言甚是,我郑氏就是两头吃好处。不但是造船,就连今后安平会名下的火器厂、火药厂、兵器厂,制作的火器、火药、兵器等等,我们郑氏都花钱买便是了,绝对比自己造要省钱,而且随后还能分红。同时安平会名下今后还要建比如纺织厂、缫丝厂、水泥厂、中药厂等等工厂,咱们郑家今后不再是倒买倒卖的中间商人,今后我们也有自己的产品能用于海贸,生产,供应、销售、出口等等环节都在我们自己控制之内,能赚得更多啊。总比现下收购生丝茶叶,再卖给荷兰人要赚得多。”

    郑芝龙哈哈笑了起来,心中疑窦尽去,郑冲趁机说道:“父亲,这安平会更大的好处是今后能将更多的士绅富贾绑在我们郑家的战船之上,今后大家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了,更多的人便会拥戴我郑氏,更拥戴父亲。”

    郑芝龙在郑冲面前似乎很是放松,笑得很是开怀,口中笑骂道:“好,冲儿不愧是我郑家的龙须儿,看来为父的担心是多余的了。”

    顿了顿,郑芝龙又问道:“这安平会之内,能保证一直都是由我郑氏做主的么?”

    郑冲点点头道:“自然可以,今后若是吸纳更多的人加入,二叔他们也可以捐纳银两加入安平会,这样我郑氏便能保持掌控安平会。还有,父亲没听过一句话么?制定规则的人是不需要遵守规则的么?”

    郑芝龙微微一鄂,随即哈哈大笑道:“我儿越来越有枭雄之姿了……”

第167章 如此两父子() 
说完安平会的事后,郑冲问起这趟郑芝龙福州之行的事来,郑芝龙缓缓说道:“此趟去福州,巡抚大人也答允我出兵救灾之请。此趟风灾乃是自泉州登陆,泉州以北之地,多是普降大雨,灾情倒也不重。所以为父安排了福州之事后,便来泉州坐镇,也好施行你那整顿军务之策。”

    郑冲微微笑道:“父亲到了便好,如今只有我水师大营将士在救灾,其余卫所之兵却是毫无动静。”

    郑芝龙重重哼了一声,微微怒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遇得灾情,这些丘八老爷们居然作壁上观!看为父如何收拾他们!”

    郑冲心下暗笑,郑芝龙此刻表现得很是大义凛然,但他的指责却无道理,卫所之兵没有他这个总兵调动,也无巡抚衙门公文,谁敢动一兵一卒救灾?看来郑芝龙要好好借题发挥一次,彻底整治一下福建的军权了。

    郑冲当下问道:“父亲,整顿八闽军务,可需孩儿效力?”郑芝龙摆摆手道:“你资历尚浅,此等得罪人的事,为父来做便是了。你安心办好安平会的事,可别虎头蛇尾。”

    郑冲应了,心头想道:“也不知他是怕我手中权力太大?还是真的有心维护呢?”

    随后郑芝龙又取出一份公文来,温言道:“这件事你办得太过急躁了,现下为父来替你善后。”说罢将公文递了过去,郑冲打开看了,却是泉州张同知上书巡抚衙门和总兵衙门的公文,便是说郑冲擅杀他手下衙役之事。

    郑冲看了之后,眉头一皱道:“此事孩儿还道黄老先生已经摆平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