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大宋也没有得好,大宋南下之后,他们主动和金国签订了条约,向金称臣,纳贡。
毫无疑问,这远比“宋帝称兄,辽帝称弟”的“澶渊之盟”惨一百倍啊!
每一个有抱负的大宋人只要想起了靖康之耻,无不顿足捶胸……真是莫大的耻辱啊………
但是不管怎样,这又一次的契约代替了战争,又是几十年的和平让大宋慢慢恢复了,直到等来了鞑靼人与金人的战争。
聪明机智的大宋再次看准机会,和鞑靼人形成联盟,联鞑靼人灭金。
金国使者就像百年前的大辽使者一样,又一次问道,我们都和好几十年了,又没违约,你们打我们干什么?
大宋再次理直气壮地说,当初签订议和只是为了韬光养晦
这不是在复制黏贴,而是历史就是这样重复重复再重复联鞑靼人灭金,鞑靼人负责打,大宋负责后勤。
盟约规定,灭金之后,鞑靼人要将金的领土划一半给大宋,大宋按以前给金纳贡的方式给鞑靼人纳贡以后,双方成为兄弟之邦世代友好互不侵犯。
结果呢,一场端平之战又让鞑靼人有了认为大宋违备契约的借口。
当然,这一次还真是各自都认为是自己有理的事情,只能说大宋有违约之嫌。
但是,贾平章与流求军队从一开始说好的联盟,到最后把流求军队丢到沟里,让他们顶到了战场的前沿……这可是公开的违约啊。
尽管大宋的上上下下都认为贾平章妙计安大宋,成功甩锅给流求岛……但是,总有李庭芝这样的人心里有点小嘀咕,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头啊。
好在流求军队出人意料地顶住了鞑靼强盗们的疯狂攻击,但是由于他们失去了大宋的侧面助攻……这才有了眼下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好像流求岛上的那帮子人并没有太责怪大宋的失信,要不然,他们愤而回兵流求岛还真是天大的麻烦呢。
李庭芝越看流求岛出的书籍,越感觉那里是一个极端强调契约精神的地方……甚至把这个都写到了他们的大宪章里了。
自由,契约……这是他们排在最前的所谓精神。
担任了同知枢密院事之后的李庭芝,一直在心里想,若是再一次与联邦帝国联盟后,我大宋还会不会做出违约之事?
流求时报上所痛恨的实用主义………是不是在暗示我大宋的行事方式??
君子到底应该是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还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亦或是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所以,同知枢密院事李庭芝真的感觉要与贾平章好好探讨一下了。
李庭芝接过了贾平章转移的话题,说:“南开地区又发现了大金矿,那也许是民间的传言流求时报上未见到报道,想必可信度不大流求岛上的那个自封为国王的张大商人可是一个讲究契约精神的人”
贾平章微笑了,他捋着稀疏的一字胡,说:“契约精神?呵呵君子固求信,但是要会顺势而为啊时势不同,所为不同,惟义也。”
陆秀夫皱了皱眉,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岂能因时势而变?”
廖莹中摇了摇头,说:“君子必有固守之信无论山崩地裂还是海枯石烂”
贾平章简直想笑了,他们真的不过是文人啊若是让他们来主持国家大事,那才会搞乱一切。
固守?有所为,有所不为?
如此迂腐行事如何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局面?
所以啊大宋是需要我这样的人来操持才行。
贾平章心情愉悦极了,说:“来,来,摆下酒宴,老夫忽然想痛饮几杯。”
同知枢密院事李庭芝也随言附和了几句,他心里明白了,就算与联邦帝国再一次联盟如果有需要,贾平章还会再次“出卖”他们因为“义”永远在我们这里。
他不动声色地同大家饮酒但是心里开始想自己如何利用自己的权力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刚刚酒过三巡结果有人来报,中书侍郎陈谊中求见!
贾平章大喜,他心里设定的接班人来了。
贾平章是当然的宰相,他的副手则为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一般最少设一员,最多设四员。
元丰改制后,以门下、中书二侍郎和尚书左右丞为副宰相,就是设四员的例子。
通常则在二三员之间,直到现在,三员已经成为定制。
这一方面是帮助宰相分担重任当然,另一方面也对宰相是个牵制。
贾平章马下命人撤席,重新摆上酒宴,又命乐师女伎出来奏乐舞蹈来助酒性。
中书侍郎陈谊中可不是凤凰男法可那样的人,他在席间轻松自然地与每个在座的人都唱了个喏,不分官职与地位,顿时让大家对他有了好感。
贾平章笑呵呵地看着中书侍郎陈谊中在酒席上的表演,心里认为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他把这个年轻才俊安置为分治省事,让他专门负责去沟通与协调大宋与诸蕃国的关系。
三位参知政事协助宰相处理中枢事务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几位参知政事并无具体分工,通盘协助宰相处理各方面政务;二是几位参知政事有了具体分工,各负责某一方面政务。前者称为“通治省事”,后者称为“分治省事”,这个本来以前者方式居多。
贾平章很欣赏那个张大商人弄出的什么外交大臣的官制,也对那个设在新汴京城里的所谓的联邦帝国的大使馆感到方便。
如果要与联邦帝国联系,一般的事情,知会那个大使馆便可以了只有重要的事情,他才会用写密信派人专送的方式。
他的主要心思是让中书侍郎陈谊中多多与联邦帝国的张安国国王联系,以便让他继承自己与流求岛的友谊。
贾平章要开始利用流求岛的军事力量了他本想自己操作,但是可惜自己的身体开始吃不住。
第二百五十一章 济济一堂的人才……()
当年和大辽打了很多年后,最终两国皇帝都御驾亲征在澶州大干一场,就有了和解的“澶渊之盟”。
这个合约很有意思,大宋赢了面子,“宋帝称兄,辽帝称弟”;大辽赢了里子,“钱”。
之后,百年间双方再也没有大规模的战事了,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大宋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就像“澶渊之盟”中所说,“两国对天盟誓,永结和好”!
当然,这没有影响大宋的实用主义,当金人崛起的时候,大宋上上下下干净利落地出卖了大辽。
当然,大宋也没有得好,大宋南下之后,他们主动和金国签订了条约,向金称臣,纳贡。
毫无疑问,这远比“宋帝称兄,辽帝称弟”的“澶渊之盟”惨一百倍啊!
每一个有抱负的大宋人只要想起了靖康之耻,无不顿足捶胸……真是莫大的耻辱啊………
但是不管怎样,这又一次的契约代替了战争,又是几十年的和平让大宋慢慢恢复了,直到等来了鞑靼人与金人的战争。
聪明机智的大宋再次看准机会,和鞑靼人形成联盟,联鞑靼人灭金。
金国使者就像百年前的大辽使者一样,又一次问道,我们都和好几十年了,又没违约,你们打我们干什么?
大宋再次理直气壮地说,当初签订议和只是为了韬光养晦
这不是在复制黏贴,而是历史就是这样重复重复再重复联鞑靼人灭金,鞑靼人负责打,大宋负责后勤。
盟约规定,灭金之后,鞑靼人要将金的领土划一半给大宋,大宋按以前给金纳贡的方式给鞑靼人纳贡以后,双方成为兄弟之邦世代友好互不侵犯。
结果呢,一场端平之战又让鞑靼人有了认为大宋违备契约的借口。
当然,这一次还真是各自都认为是自己有理的事情,只能说大宋有违约之嫌。
但是,贾平章与流求军队从一开始说好的联盟,到最后把流求军队丢到沟里,让他们顶到了战场的前沿……这可是公开的违约啊。
尽管大宋的上上下下都认为贾平章妙计安大宋,成功甩锅给流求岛……但是,总有李庭芝这样的人心里有点小嘀咕,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头啊。
好在流求军队出人意料地顶住了鞑靼强盗们的疯狂攻击,但是由于他们失去了大宋的侧面助攻……这才有了眼下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好像流求岛上的那帮子人并没有太责怪大宋的失信,要不然,他们愤而回兵流求岛还真是天大的麻烦呢。
李庭芝越看流求岛出的书籍,越感觉那里是一个极端强调契约精神的地方……甚至把这个都写到了他们的大宪章里了。
自由,契约……这是他们排在最前的所谓精神。
担任了同知枢密院事之后的李庭芝,一直在心里想,若是再一次与联邦帝国联盟后,我大宋还会不会做出违约之事?
流求时报上所痛恨的实用主义………是不是在暗示我大宋的行事方式??
君子到底应该是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还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亦或是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所以,同知枢密院事李庭芝真的感觉要与贾平章好好探讨一下了。
李庭芝接过了贾平章转移的话题,说:“南开地区又发现了大金矿,那也许是民间的传言流求时报上未见到报道,想必可信度不大流求岛上的那个自封为国王的张大商人可是一个讲究契约精神的人”
贾平章微笑了,他捋着稀疏的一字胡,说:“契约精神?呵呵君子固求信,但是要会顺势而为啊时势不同,所为不同,惟义也。”
陆秀夫皱了皱眉,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岂能因时势而变?”
廖莹中摇了摇头,说:“君子必有固守之信无论山崩地裂还是海枯石烂”
贾平章简直想笑了,他们真的不过是文人啊若是让他们来主持国家大事,那才会搞乱一切。
固守?有所为,有所不为?
如此迂腐行事如何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局面?
所以啊大宋是需要我这样的人来操持才行。
贾平章心情愉悦极了,说:“来,来,摆下酒宴,老夫忽然想痛饮几杯。”
同知枢密院事李庭芝也随言附和了几句,他心里明白了,就算与联邦帝国再一次联盟如果有需要,贾平章还会再次“出卖”他们因为“义”永远在我们这里。
他不动声色地同大家饮酒但是心里开始想自己如何利用自己的权力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刚刚酒过三巡结果有人来报,中书侍郎陈谊中求见!
贾平章大喜,他心里设定的接班人来了。
贾平章是当然的宰相,他的副手则为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一般最少设一员,最多设四员。
元丰改制后,以门下、中书二侍郎和尚书左右丞为副宰相,就是设四员的例子。
通常则在二三员之间,直到现在,三员已经成为定制。
这一方面是帮助宰相分担重任当然,另一方面也对宰相是个牵制。
贾平章马下命人撤席,重新摆上酒宴,又命乐师女伎出来奏乐舞蹈来助酒性。
中书侍郎陈谊中可不是凤凰男法可那样的人,他在席间轻松自然地与每个在座的人都唱了个喏,不分官职与地位,顿时让大家对他有了好感。
贾平章笑呵呵地看着中书侍郎陈谊中在酒席上的表演,心里认为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他把这个年轻才俊安置为分治省事,让他专门负责去沟通与协调大宋与诸蕃国的关系。
三位参知政事协助宰相处理中枢事务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几位参知政事并无具体分工,通盘协助宰相处理各方面政务;二是几位参知政事有了具体分工,各负责某一方面政务。前者称为“通治省事”,后者称为“分治省事”,这个本来以前者方式居多。
贾平章很欣赏那个张大商人弄出的什么外交大臣的官制,也对那个设在新汴京城里的所谓的联邦帝国的大使馆感到方便。
如果要与联邦帝国联系,一般的事情,知会那个大使馆便可以了只有重要的事情,他才会用写密信派人专送的方式。
他的主要心思是让中书侍郎陈谊中多多与联邦帝国的张安国国王联系,以便让他继承自己与流求岛的友谊。
贾平章要开始利用流求岛的军事力量了他本想自己操作,但是可惜自己的身体开始吃不住。
第二百五十二章 你之蜜糖,我之砒霜()
贾平章喜爱陈谊中的原因很简单。
陈谊中对贾平章曾经推行的《公田法》大为赞同不说……对他成功甩锅于流求军队的计策简直钦佩之极。
陈谊中曾经公开有言:“联金灭辽,联鞑靼人灭金人都是形势所逼,我大宋无奈而为……后与鞑靼人和好,也并非我大宋有意违约,此乃天意所属啊!”
这个青年才俊其实也不年轻了,已经五十有一,但是在贾平章看来,仍是个“青年”。
他担任过御使,熟悉朝廷内务;又有地方行政管理的经验,业绩还不错……加上认同贾平章的理念,为人圆滑,理所当然地被他所看重。
武有总统领法可,文有中书侍郎陈谊中,枢密院里有李庭芝……那个陆秀夫也不错颇有才华,若是再让廖莹中担当某个地方大吏……他贾平章真的可以引功而退了!
当然,最后时时刻,他还是有两件大事要做完,不能让后辈之人担当……也担心他们根本担当不起。
地方大军阀吕家的问题。
最后如何使用计谋让那个张大商人出手攻打鞑靼强盗……贾平章认为,以他们的军事实力来看,可不只能够自保了,完全可以和鞑靼强盗拼个你死我活!
大宋到底如何选择?!
当然要选那个联邦帝国了……但是,还是要观察大势,不可冒然行事。
众人杯来盏往谈笑宴宴……他们在开始正式聊天之后,提前便屏退了所有的侍服人员。
这一次贾府聚会的情况汇报,很快就出现在吕氏军事集团的掌门人京湖制置使吕文涣的书桌之上。
吕文涣认真阅读了一下后,叹了口气,轻轻放下了。
他已经知道了贾平章经常拢络何人了,今年的送礼名单上又要添加几个人了。
他不是舍不得送礼,而是实在摸不透贾平章到底要如何处理他吕家的事情。
强干弱枝之术,他是明白的……如果没有战争的压力,朝廷上上下下不管谁都是不能容忍地方上的军事实力竟然可以抗衡御林军了……其实岂是可以抗衡?
吕文焕现在心里有十成的把握,吕家现在的烧炭军团完全可以击败所谓的御前火器军!
他们不过是流求玻璃温室里的漂亮花朵,而他的烧炭军团则是生长在悬崖上峭壁上的灿烂野花!
单单看烧炭军团的军演便知道了……吕家的军演,每次都会死上十几二十几个人,对抗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而所谓的御前火器军的军演,常常连个受伤的人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烧炭军团中年年都要抽调出一批人去山东半岛与鞑靼强盗做战,要不就是受联邦帝**队的军训。
还要抽调去延长地区实地检验……听闻那里出产甚多的人中,可是有众多山贼流匪的。
但是……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