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宋同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与南宋同行- 第4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年轻了二十岁啊,他们三个互相看对方时都感觉格外舒服不经历过失去,没有人能真正明白珍惜。

    到了临安城,那个家伙果然多要车费了宋子强坚决不给,不惯那臭毛病。

    吴大鹏马上拉开他丢给那个家伙五百文,打发了他。

    他们三个不想在临安城里停留,但是从表面看,122年的临安城与以往相比,更加繁荣了。

    它没有被攻破,也没有遭受蹂躏。

    吴大鹏高兴的是,满大街的青年男女,他们的衣着明显带有现代的特点!

    他说:“看到没?这说明那两个小子把软实力发挥出来了!”

    这种影响也许比硬实力作用更大,比在来的路上看到更多的四轮马车更高兴。

    他们非常顺利地坐上了去流求岛的航船,还在船上了几份流求的报纸。

    张国安建国了,名字怪了一些,但实质还是正了八经的国家。

    他们三个在船舱里商量了一下。

    建国是必然地选择,换成他们留在这个时空,他们也会如此。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只知道联邦帝国发展的皮毛,还不知道张国安发展的总体计划。

    宋子强笑着说:“我们见国王后,要不要磕头?”

    吴大鹏和万士达没有理会他这种无聊的问题。

    吴大鹏说:“我们在码头上看,现在和大宋还是蜜月期,鞑靼强盗还没有被赶走老张和老王为什么会这样选择?”

    万士达说:“现在还没有造出纯蒸汽动力船,也许是他们的能力还没有发展到?!”

    宋子强讪讪地笑着说:“咱们回来不是正好帮他们嘛?!”

    吴大鹏严肃地说:“感谢他们为我们打下的基础吧他们帮助我们更大!”

    万士达点头认可。

    到了八道河的海关后,他们顺利见到了郭子仁,原先的臭小子都要成为中年人了

    郭子仁用自己的专车把三个主家送到了张国安国王的家里,然后悄悄退了出去,他知道主家们一定会有许多话要说。

    张国安满眼热泪地拥抱了他的朋友们,你们可算是回来了!

    安静也在旁边擦了擦眼角真正的友情是永远忘不掉的!

    一个人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生活中没有了友情,如同食物中没有了食盐。

    权力,金钱早已经成了简单的附属品。

    安静亲自给他们做了晚饭,没有让厨娘动手,只有她才真正知道他们的口味。

    张国安从巨大的铸铁保险柜里搬出了许多份材料,他要向朋友们报告一下。

    吴大鹏首先关心眼下的世界局势。

    他说:“现在是三国鼎立?老张你有意为之?”

    “不是!大宋的贾老狗他们总想坐山观虎斗,等着捡我们的便宜!”

    万士达淡淡地说:“他们怕鞑靼人怕到骨子里了?你们几次大战都没有鼓起他们的勇气?”

    吴大鹏翻看到吕氏军事集团的材料时说:“不是那么简单不仅是怕,还有一些人不希望开战,他们正从中得利呢。

    这个吕家已经成了军事经济上的超级军阀大宋那些文臣真不在意?任由他死抱着贾似道的大腿?”

    张国安敬了朋友们一杯酒,说:“我也没有想过会发生这样的结局我曾经想过用假扮鞾骑兵的办法引导他们开战”

    吴大鹏想了想,说:“大可不必!三国鼎力也有三国鼎力的好处,他们想借刀杀人,我们还想借势而上呢。

    东北那面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些压力?”

    “我怕高丽国跟着占便宜,扩大他们的影响。”

    “嗯,这个局面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吴大鹏也向张国安简单说了一下那面世界的情况同样是波云诡谲的情况,一切都格外怪异,透显着无法看清的未来。

    张国安早已经不关心那面的世界了,但是仍然不相信是真的不是都二十一世纪了嘛,怎么还

    宋子强不解地说道:“什么都挺好的,你们在说啥?美国选了一个*****,都要让他把美国糟踏毁了,等他们的经济崩溃了,世界就会越来越和平。”

    没有人回答他的说法。

    安静问道:“老宋,现在感觉身体怎么样?”

    宋子强当场就跳了起来,像个孩子一样连续跳。

    “哈哈,年轻了二十岁,还逃过了一难,这他妈的比什么都幸福!”

    其他的朋友互相看了一眼,这个家伙好像醒悟了一些

    万士达则看了看造船技术的发展材料,他说:“老张,为什么这样保守?就是为了先达到数量多的目的?”

    张国安回答说:“实用性,我先想到了这一点,多培养一些水手也是目的之一。”

    万士达点头认可,数量级别达到了,时间和速度就不算是问题。

    在长距离长时间运输上,只要运输的海船数量够多,一样能形成连续运输,而且成本极低。

    南美地区和澳洲地区的工业原料,张国安就打算这样运输的。

    万士达说:“十几年便将总吨位发展到千万吨的级别还不算大宋境内的船厂,海洋性民族的第一步算是走出去了!”

    张国安说:“还有一些在高丽国和日本国制造的海船,它们大多也用来为我们服务,省下我们自己的运输能力。”

    宋子强说:“你怎么没有灭掉小日本呢?还让高丽棒子他们活的滋润?!”

    吴大鹏接过话来,说:“别乱说!这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别用脑残们的思路考虑问题!”

    这些朋友们一会互相敬酒,一会互相争论。

    安静微笑着在旁边看他们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联邦帝国的一些设想() 
    接下来的时间,三个朋友准备在流求岛上的各个市内走一走,绝密材料看完了,还需要一些感观认识。

    吴大鹏侧重看整体,看看整个联邦帝国的权力结构与制度建设。

    宋子强不管到哪个市都去各家大小工厂里转转。

    万士达则看重造船与修船行业。

    吴大鹏对安排退役军人从政的政策大加赞赏,这个时空,忠诚是第一位的,能力是第二位的再说了,他们有意让军人在训练时还要有支农支工的经历,多少让那些退役军人有一些社会管理的经验与能力。

    公职人员可以随时招考招募,地方上的主事者却要明确要有忠诚度。

    他们完全是微服私访事实上他们走在人群中也并不是格外显眼。

    他们拒绝安排安保或是助手,只想通过自己的眼睛来看。

    宋子强不太满意工业上的发展,认为王德发和张国安两个是二把刀的水平。

    万士达不解,问道:“不能怪他们吧?没有电动机做原动力,机床加工的精密度不够吧?”

    宋子强冷笑道:“柴油发动机能要多高的精度?他们不敢去尝试!”

    说到机加工技术,没有人敢跟他叫板。

    宋子强认为王德发和张国安过于保守,只知道锅驼机加工容易,操作简单,忘了这东西只是一种过渡产品,功率太低了。

    他观察了一下火车的蒸汽机机头,哈哈大笑了,说是至少能改进十几个地方,可以减轻四分之一的自重,增加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动力!

    看了几个城市后,他就不耐烦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要么水力,要么畜力,要么锅驼机动力没有好的原动力还谈个屁的工业革命?!

    他拒绝再和吴大鹏、万士达去实地考察了,直接回到八道河工业区,喊上胡镇北,准备上马中高压蒸汽机!

    他制订的指标数据是,蒸汽压力要达到10兆帕左右,蒸汽温度上要达到450c左右,燃料热值计总效率要达到20%到25%的范畴!

    同时,他还要兼顾制造15马力大飞轮式柴油发动机这是一款用途广泛的原动力,耐操性强不说,结构也简单,便于维修和养护!

    只不过他要亲自动手加工,别人是指望不上了。

    宋子强不太喜欢和朋友们谈论天下大事之类的,他认为好好的工作,把技术搞上去才是好样的一天吧吧地议论这个那个有啥用?

    天下的许多事情就是被这样的人搞坏的。

    胡镇北被宋子强招到身边后乐坏了,他一直围在他的身边转,被他的诸多设想和打算震惊到极点!

    他知道宋子强可不是一个说说就完事的人,所以陪着他去炼钢厂,听他抱怨石墨钳锅炼钢法很笨,产能低浪费大以后要上马碱性平炉炼钢法!

    宋子强说:“老胡,到时候咱们一炉就能炼出至少五百吨钢”

    他伸出了五个手指摇了摇,胡镇北眼睛都圆了,一炉五百吨!

    “哼,等以后弄出大型空气分离设备嘛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胡镇北陪着他参观了锅驼机加工厂宋子强问道:“这些产品,别的民用企业到现在还加工不出来?!”

    胡镇北说,能够,只不过产量少了点。

    “那还不把加工任务都交给他们?!咱们要上马中高压式的,不玩这么低级的产品”

    锅驼机低级?全交别别人?!

    眼下锅驼机的利润可惊人

    宋子强毫不在意地说出他预计中的中高压蒸汽机的数据胡镇北脸色发红了,要是有这样蒸汽动力机,那就可以装到远航海船上了,可以直达澳大利亚了!

    宋子强冷笑道:“到澳洲算什么我还想跨大洋,直接到南殷地安洲呢!”

    胡镇北说不出话了,他只能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但是一切升级都要从基础开始:较好的金属材料,较好的机加工技术,较好的机械设计。

    宋子强与胡镇北从此开始吃住都在工业区里,不太理会他的朋友。

    吴大鹏和万士达当然了解宋子强的性格,就由他去了。

    他们两个在流求岛上把十个城市走了个遍,感觉还可以张国安和安静两个人把十个城市当成了十个班级来管理了,弄了比例极高的巡警来维护规定。

    很明显,巡警的权力过大,执行上过于死板和教条。

    但是,这也许是必须的!

    整个社会都学会了遵守规则以后,其它的才可以自然回归嘛。

    吴大鹏说:“整个帝国的基本架构还算合理,还有许多细节要处理一下帝国这个名头,听着就有力量!

    以后你想选哪里来加盟?”

    万士达想了想,说:“老宋的意思是他以后要在澳洲发展,争取把那里开发成整个帝国的工业与畜牧业供应基地我想我以后去南美吧。”

    “那我就去北美先从北美的南部发展,尽量避开小冰河期。”

    “你的大东北不要了?”

    “要!怎么不要可以跨白令海峡来管理嘛!”

    “哪有那么多人口。”

    “一切都慢慢来吧,开发从来都是从点到面的发展,别被广大的面积吓着。”

    计划归计划,他们还要慢慢从现实着手。

    流求岛上最需要的是跨河大桥,还是可以同时过火车的两用桥。

    除了去婆罗洲的王德发外,他们不得不都放下手关的工作,齐心要建好第一座跨河大桥。

    因为它将是标志性建筑是对运用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其技术的第一次考试。

    他们乘坐了张国安的私人快艇来指挥现场作业,其实那快艇就是一条一百五十吨级,八十马力的硬木船,由于整体是流线性结构,而且动力较大,所以让它行驶起来极有气势。

    但是因为锅驼机弊端的限制,它的腿短,跑不了多远,只适应用在内河上航行。

    王德发当然也收到了朋友们回来的信息,他极为高兴,但是由于文来河口地区刚刚开始开发,他一时间走不开,便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来问候他们。

    吴大鹏与万士达当然不会怪他,他们研究了婆罗洲的发展计划,认为过于保守,提出眼光要放远一些,要盯住整个天竺地区才行。

    天竺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这是优点,各种宗教,各种势力混杂,这也是优点。

    可是不久以后,他们发现竟然被新东方集团公司抢先动了手,而且他们还要替他们擦屁股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以后再说。

    眼下还是以建设大桥为主。

第一百二十二章 民众会怨声载道?() 
    最开始设计八道河大桥时,几个朋友还有过争执。

    到底是是建钢桥好,还是建钢筋混凝土桥好。

    钢桥就是以钢材作为主要建桥材料的桥,钢筋混凝土桥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建桥材料的桥。

    这两种桥不能混为一谈,它们各有特色,各具风采。

    按道理说,钢桥比钢筋混凝土桥更早的出现在世界上,所以嘛,先在八道河上建一座钢桥也许比较合理。

    但是,这是一种设计较为严谨的桥,它的建设要求很多。

    朋友们讨论后发现建钢桥对他们来说有四个难度。

    第一,要考虑钢桥的强度和刚度……八道工业区已经能出产这个世界最好的钢了,但是达到架构钢桥的强度和刚度,百吨内能保证,几千吨以上就不敢说了。

    第二,钢桥的施工不能混合,要分层次地按单元施工,极大的拖延了工期。

    第三,为了保证钢桥能够经受长时间的风吹雨淋,要考虑未来钢桥的养护问题,而且只能越来越麻烦。

    第四,虽然钢桥的强度大,但它抗腐蚀性较弱,所以不仅要细心选材,还需要经常检查和维修,费用较高。

    这简直是捡了个孩子来养……

    当然,钢桥的优点也明显,与钢筋混凝土桥相比,钢桥能降低自身梁高和减少自身重量,适合修建大跨度的桥梁。

    但是八道河大桥并不需要大跨度,中小跨度就能搞定!

    钢筋混凝土预件受拉性差,但是它抗压性强大啊,我们可以像搭积木那样干!

    人类历史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就这样开工了……事实上,几个朋友们也是第一次这样建桥,不到二百米的河面,他们设计了八个桥墩。

    他们这是在综合考虑所有问题后,经过建模和互相论证,能找到的最安全的方案。

    这座桥在几十年后倍受一些建筑师的嘲笑,不过几个朋友都听不到了。

    在开建的过程中,几个朋友不得不轮班围着工地转,有时候还得一起活忙,大家都没有经验,只能互相配合着来。

    乘坐渡船过河的人对这桥期望极高,每当路过工地,那船上的人就都伸着脖子观看,还议论纷纷……工地边的巨型宣传板上画着八道河大桥的展示图,那大桥中间可通火车,两边分别是单向两车道,供两辆四轮马车并行。

    两边的人行道上还画着几个花枝招展的小娘子。

    宋子强喜欢被人围观,这一天他忽然想起一句诗来:一桥飞架南北……但是下句是什么来着?!

    吴大鹏心里说我知道但就是不告诉你,你不是认为埋头拉车比抬头看道更有用嘛,那你就别玩文艺,想着干活儿吧。

    宋子强摇头晃脑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只能作罢,重新去看工程报表。

    廖莹中渡过八道河后,在火车站的售票大厅里买了车票,不贵的,到终点站七道河站才三百文钱。

    廖莹中喜欢流求岛上的秩序,只要人多需要排队的地方,民众就一定会排队。

    秩序井然啊,人人循规蹈矩……方得天下和谐呀!

    但是,他实在是不喜欢每次排队时总有穿着制服的巡警在周围逡巡,他们一边盯着排队者,一边摆弄着手中的杜仲橡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