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赵安此时无名无望,他们为何这样待我?!
人参在大宋时代是极为宝贵的药材。
自从大宋丢了北方的广大地区后,他们得到人参的途径就越来越少。
其实大宋时代人参主产区范围大体上与唐代相近,并向东部扩展。
前文提到过一点儿,根据医籍和本草著作记载,宋代时应用人参情况仍然居高不下,从他们药单的组方水平分析,可以过唐代,对人参的需求量有增无减。
为解决人参药源问题,大宋还大力展过6上和海上的人参贸易。
那时他们的人参进口渠道,6路是边境民族间的榷场互市,海外则靠港口贸易。
在辽时期,北方所的产人参、白附子、天南星、茯苓、松子、猪苓等物,并系契丹枢密院所营,差契丹或渤海人充节度管押。
因而,大宋尚可以间接地开和利用长白山区主产的人参资源。
后来,随着北方金的兴起,大宋与金的人参贸易活动十分活跃。
其后鞑靼人灭金后,大宋能得到人参的主产区全部被鞑靼人占据,大宋所需人参只能依靠海路,由当时的高丽国进口人参,价格弥贵。
所以,赵安统制心里绝对明白,自己能用上这剂药材……对方不安好心呢。
果然,剿盗将军右丞相右丞张弘范提审了他,直言他的要求。
“你姓字名谁?何方人士?”
“在下姓……黄名安无字,流求八道河人……”
“胡说,流求岛原本是荒岛,哪里有人?你原藉是哪里人?”
“……在下原藉是……桐城人也。”
“是宋朝廷派你去流求岛,然后变装与我作战吧?”
“非也!……在下到流求务工,被强征入伍……才来到山东!”
“胡说!……尔等若是被强征入伍,战力能如此之强?!能不死不休?!”
“……呵呵,在下都以为鞑靼人不留战俘,必会虐杀我等……方才如此。”
“……胡说……你看我待你如何?”
“甚好……”
“明人不说暗话……只要你能够指认你是宋朝廷派来与我作战的,我便送你一场富贵……根本不用打打杀杀。”
“……”
“只要你能在朝廷上当着宋使的面前指认就行,我担保你能当上千夫长……”
赵安统制当时脸上就兴奋了,说:“果真能够?”
剿盗将军右丞相右丞张弘范看着他涨红的脸,心里一笑,真是一个官迷呢,不过能不能又不是我能决定的……但是你若是不答应,我定有办法让你答应。
“我张弘范当然能够保证!……不过,你要先写一个陈词,我先看看,要属上你的名字。”
赵安统制听到保证后,马上高兴了,说:“我黄安铁心投靠,但我黄安是一个粗人,识字不多,还请张将军教我……”
这个容易,剿盗将军右丞相右丞张弘范点头同意,说道:“你且等待一下,我会叫个书记帮你,你到时按上掌印就可以了。”
赵安统制痛快地答应了……这真是令人奇怪啊,他敢于在战场上死,但是却畏于现在的死亡威胁……
剿盗将军右丞相右丞张弘范接着下令暂回大名路坚守,等待大头目忽必烈的新指示。
张弘范确实是一个人精,一击而中,马上就开始请示大头目……这功劳也好,错误也好,都是由大头目来担着了。
另一方面,他心中总有一丝不安,但是说不出来是什么……整个大名路现在被他严加守护起来了。
事后证明,他的不安是有道理的。
他在整个大名路的名声极好,深得当地人的拥戴。
早在1265年时,张弘范由顺天路调任大名路的管民总管。
在他未上任之前,他带着两个小厮,改穿便服微行出访民间,到各处调查民间疾苦。
那个时候他现收租的官吏们以各种名义非法加派税赋,百姓怨声载道。
于是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惩办那些不法的仓吏。
由于这些措施,很快就取得百姓的拥护。
前文说过,那一年又适逢大水,他没有请示就决定免除了灾区的全部租赋。
管理财赋的部门主管,一个色目官员认为他犯了“专擅之罪”,要给他以处分。
为此,他请求赴大都直接向大头目忽必烈申诉。
见到大头目忽必烈后,大头目问他:“你有什么要申诉的?”
他说:“我以为国家把粮食存在小仓库里。不如存在大仓库里好。老百姓因为遭了水灾,交纳不上粮。如果一定要从农民口里夺取粮食,政府的小仓库当然会充实起来,但老百姓就会死绝了。
等明年就会一粒粮也收不到!先要让百姓活下来,以后才会年年有收获、家家有余粮。
农民有了余粮,那不都是国家的粮食吗?这就是我所说的大仓库!”
大头目忽必烈点头称赞,说如此才有利于将来的打谷草嘛,还夸奖他懂得治国的大道理,就不再追究他的专擅之罪了。
百姓们德之甚重……甚至还有偷偷为他立了长生牌。
他聚兵在这里后,命令百姓协助严守,各地百姓纷纷跟随,铁心为他行事。
两个小队的特工队员被重重打击的消息传回了大本营,鲍威大队长听了后,一时间内口中不能成言……如何能遭受了这样的损失!
后来,当黄祖队长带着余部也绕了回去,各路消息都综合起来了。
黄祖队长面色铁灰地说:“此次当由我负全责……我会亲自向张岛主谢罪,虽九死亦不能折回罪过!”
鲍威大队长那时查看分析了各路消息后,才说:“……你一个人如何能背得起这样的过错,我们全有错啊,低估了这个张弘范。
从他的所作所为看,此人绝不简单……是一个人才,只不过喜欢当狗。”
黄祖队长叹了口气说:“岂是狗……分明是狈!”(。)8
第一百二十七章 九评鞑靼强盗集团()
鲍威大队长一方面进行军队整队,做好战争爆的准备,另一方面把所有情况经过同样写成战报,让人驾着快船送给流求岛上的张国安岛主审看。
兹事体大,如何应对,实为重要,这一次很可能就是全面性的战争……他鲍威目前还做不了这个主。
他和同伴们在等待张国安岛主的回复时,互相商量着办法,他们在集体猜测张国安岛主可能施出的应对办法。
萧湘队长愤怒地说:“必须以血还血!坚决出动大军,以雷霆之势灭掉大名路的反抗势力!否则,如何能让死去的队员们瞑目!”
吴迪队长点头认同,同样愤怒地说:“他们竟然把牺牲的队友割了,这是非人所为,不报复他们,真是不甘心!”
这两个家伙明显是热血派……
其他人的说法各异,甚至还有的伙伴提出派出特工小队去灭了张氏家族,如此才能让那些世家大族们知道与流求卫队作对会有什么下场!
这是最有效果的警告!
鲍威大队长听了后,一脸的苦笑,那易州城的张家可不是一家,而是几百家,他们也不是住在一起,而是散落在城内各处。
更重要的是,易州城周边的百姓居民全是心向张家,他的家族竟然在那里名声大好……一支特工小队去了,怕是会被全城的百姓打出来!
但是他没有开口说明,任由同伴们言论,集思广益总有好处的。
这一份战报快到了张国安岛主的手上,这次损失如此严重,他不由得不全身心投入研究分析中。
这不是一场两场战斗的事情,他最后现这次行动的失败,真正要负主要责任的竟然是自己!
原因很简单,主要是他的建军思路不对!
自己建成的只是一股抵抗势力,还是一支有堂堂正正的作战任务的军队?
他在乎的是名义还是惧怕其它什么?
正是他自己总是动用小打小闹地战斗方法,使他的军队有了一种偷偷摸摸的习惯!
名不正,则出兵无名……狗屁!他什么时候有这样搞笑的认识了呢?
这是一个实力决定一切的时空,人家都可以堂堂正正的烧杀抢掳,而自己这面却还想着什么名啊,义啊的,忌讳自己的身份,不敢堂堂正正的提出自己的观点!
面对邪恶,人人有权力处罚之……何必讳名讳义?!难道评价的权力在邪恶的一方,还是在冷漠旁观者的一方?!
……这都是毒奶啊!
张国安岛主想到这里感到烧心呢,有点想吐!
也许正是自己从来没有堂堂正正表达自己的意图,才使整支队伍的作战思路不对。
军队不可以特工化!特种化!甚至特务化……
他这时反而沉稳了下来,还把自己的想法和安静说了一下。
安静听了后说:“国安,你是想公开与鞑靼宣战吗?”
“是的。我要天下人知道,我和他们是死敌,不可能媾和,我要审判他们!”
“嗯,那你要把我们做的事情和他们做的公开对比一下……让世人评价。”
“对!让天下人选边站队!但是,不能指望他们的评价,因为……”
安静摇摇头说:“大宋政府不会公开表态的……他们是实用主义。”
“对!但是根本就不用他们表态……我还害怕他们是猪队友呢!”
“别这样说他们……他们都是活在当下的人……”
“知道,活在当下,不知道为什么会活着,也不知道为什么去死,明天都不知道会生什么,只能活在当下……所以不能靠他们,他们不搅乱都是最大的帮助了……”
安静扬起头来,拢了拢头说:“国安,别那么悲观,看看大宋的民间有多少人能主动站在我们这一边……”
张国安岛主说:“放心吧,肯定还会不少,这个时空的士人,还没有死光,也许是士人最后的机会吧。”
张国安岛主随后就把自己的打算通知了还在渤泥地区打油井的王德,但是想知道他的回答还需要一个月时间。
张国安岛主第一步先命令山东路的流求卫队6军大队做好打大仗的准备,而且进一步缩小了特工队的人数。
现在只能让特工队回归它的真实意义,而不是要当成一支作战队伍来用。
第二步命令是要他们明确军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职责,从而开展正规化和专业化的建设。
张国安岛主把要求写了满满十张信纸,几乎每一个半大小子都点到名字了,由于太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所以很容易把他们安排到相应的位置,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
当然,大量的军用物资仍然在源源不断地运送过去!
张国安岛主明确告诉半大小子们,现在不是急于挑起战争的时候,但是要做好随时出战,而且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另一方面,他让杨友行在《流求时报》上表了一篇题目为《**鞑靼强盗集团》的檄文。
这一篇檄文指出来,从鞑靼人的祖先看,他们自古就不属于华夏民族,他们是纯粹的外来者。
他们任何时候都只相信和遵从钢刀之下出政权的行事原则,任何与他们的媾和想法都是妄想!
现在,他们胁迫了大宋北方地区的华夏北方汉民,只有将他们彻底消灭掉才能还北方汉民的自由!
鞑靼强盗集团从产生到现在,除了杀戮还是杀戮,对整个人类没有一点点贡献,只知道掠夺……他们无论到哪里去,带来的只是死亡、奴役和倒退,所到地方都绝无例外!
大宋北方地区现在处在膻风腥雨中的现实,正是完全由他们一手造成的!
流求岛则给天下之人带来了各种商品,带来了繁荣昌盛的商贸,让天下之人劳有所得,让每一个人都过上符合身份的体面的生活!
鞑靼强盗集团只能把管治下的人们变成奴隶,升斗小民,文人工匠,世家大族,概莫能外!
小民被劫掠,文匠被奴役,世族被抄家!
在他们的管治,民众莫不受其毒害……
华夏文明皆被其化为齑粉……其令北方汉民风俗大变,异于文明久矣!
他们争相以强抢欺诈为荣,以出卖背叛为利!
鞑靼强盗集团罪莫大焉!!
其邪恶如斯,为其作恶者更是百死莫赎!!!
在此警告所谓的世族大家,面对邪恶,尔等可以畏死不前,也可以不置可否,莫从恶,从恶者必受惩罚!
审判鞑靼,护我华夏!!!
《流求时报》事实上是通过自己的报纸强行推出标点符号的,而且事先没有任何使用说明,但是,大宋的读者读过几次后,很快就明白他们的用法了。
基本文化还是一样的……(。)8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各方反应()
大宋读者们不仅很快就明白所谓标点符号的用法了,而且还会借用它呢。★
其它报纸也有用的,只不过常常是一逗到底,最后来个句号,或者是引用一些浅显易懂的标点,比如问号和感叹号等等。
基本文化的相似性让两岸的交流很容易的。
《流求时报》的檄文像在黑夜里突然在天空中炸响的一枚礼花弹,吓人不说,它出的五颜六色的光茫,就如同各个阶层不同的反应一样,各有特点。
小市民阶层的反应平平,关心的不多。
他们主要认为现在生活不错,为何要打仗呢,并表明打仗主要损失的还是普通百姓,这不好。
再说了,何必管那北方地区过的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为上……所以何必打仗呢?
他们的生活依然如旧,该干嘛干嘛去。
知识界里的人就鞑靼人的由来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至少有四个版本的说法在他们之间争论。
至于说北方汉民嘛,归南来的就当是汉民,留在北方的就当时鞑靼人,圣人早就有言,夷人入华夏则为华夏人,华夏人入夷则为夷人,如此微言大义,何必纠结?!
但是战争嘛,能不打最好。
商界内的反响更是不同。
不支持流求态度的多为不小商贩,他们认为这破坏了来之不易的和平经商的环境,万一战争扩大化了,全完了。
有什么分歧,大家可以坐下来谈嘛。
大商大户则普遍支持流求的态度,虽然他们基本上不表态。
鞑靼人的管治压缩了他们经营空间,虽然大宋的市场已经足够大,但是,如果北方之地能够拿下来……他们不在乎再多一些市场。
不表态,不代表不支持,他们仍然与流求商贸火热,双方有来有往很是热闹。
武将们的看法同文官们差不多,分成两派,当然,所有的争执都是在私下里的。
以吕文德为的极少数大军阀宣扬要支持流求的行为,事实上,当战争和谈之后,他们真的有些受不了文官们的掣肘了。
他们怀念先前那种不战不和的微妙局面,那时,他们的权力太大太自由了。
如果支持流求的行为,也一样能达到那种局面,那么他们自然要暗中推动了。
但是,一些中下级别的军官则不太支持这样公开的挑衅,没有战争,但是仍能领着俸禄,这是大多数中下级别军官们的梦想呢。
文臣们则不太一样,有热血的中下级别官员,他们幻想着收复北方失地,甚至可能随着大宋的地方的扩大,都有可能升到更高的官职。
但是沉稳派还是居多,特别是大宋的权力核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