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西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飒飒西风-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惊,不由地掌心暗自运气。只见那将军掀开了熟铜面罩,竟是曾与他相熟的历城人秦峰,中原十四骑的头领。

    将军秦锋紧盯着面前的刘驽,只觉少年饱经沧桑的面容有些陌生,然而其右颊上那道深刻的剑疤却让他再熟悉不过。他传令身后的大军停步,翻身下马走向了刘驽,下马拱手道:“阁下可是刘驽小兄弟?”

    刘驽躬身向将军还了一礼,“小子正是刘驽,将军多日不见,不知此番领兵而来乃是为了何事?”

    将军胸口的护心镜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小兄弟有所不知,吐蕃人即将攻打契丹。契丹若失,吐蕃人便可兵锋南指,威胁中原。皇上因此下了谕旨,令我率兵北上,断不能让吐蕃人的诡计得逞。”

    刘驽望着将军的一身刚劲的戎装,立在草原的风中与巍巍群山相映,心底竟不禁生起艳羡之意,暗道:“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就当这般英武镇物,至于铜马那帮人虽然也归属朝廷,却个个只会勾心独角,暗地里搞些阴谋,与这等伟丈夫相比可算是差得远了。”

    他说道:“将军大可不必担心,契丹可汗耶律适鲁是个十分狡猾的人,吐蕃人应该没有那么容易搞得定他。”

    将军手握腰刀之柄,叹道:“边防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朝廷为了此番派军北上,于水深火热之际从国库中拿了二十万钱粮。这些钱和粮都是出自中原百姓的血汗,我等军人既领国家俸禄,必当竭死效力。若是不慎让吐蕃人入了长城,那可真的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刘驽遥遥望队伍的后面望去,只见这些中原兵士于马背上整肃而立,宛如一座座的石雕。草原的风从他们颧骨高耸的面庞上掠过,卷动他们黑甲之下残破的单衣。即便人瘦衣寒,他们手中所握的刀斧却在阳光下褶褶发亮,未有一丝锈迹。

    这支军队透着令人无法言表的锐气,从他们的身上刘驽似乎遥遥地看见了那支已经湮没在了大唐历史尘埃之中的玄甲军。正是这支军队北破突厥,西破高昌,奠定了大唐的百世基业。

    数百年之后,当太宗皇帝的子孙们逐渐溺于温柔之乡,朝廷重臣们开始拉帮结派、勾心斗角,这支玄甲军的精魂却从未失去。玄甲军乃是精选民间的贫苦子弟,这些农民子弟饱尝了民间的疾苦,深知百姓的苦难。他们为了护国而参军,为了保护家乡而奔赴远方。

    与那些在朝廷中钻营的无耻之徒相比,这些贫苦的百姓子弟才是中原的脊梁,即便是五胡乱华,万里烽火,他们也从未在刀锋和箭矢下真正地低过头。如今他们又一次为了保护祖先留下的土地,背井离乡,开赴到了这片荒凉的草原上。

    刘驽看见军中所携辎重极少,仅有数百匹骡马拉着粮草,便向将军问道:“大军在外,粮草为先。皇帝既然派将军北上抵御吐蕃人,就应多给你们一些粮草。这点粮草恐怕支撑不了多少时日,若是交战时敌人故意拖延,只怕于将军不利。”

    将军重重地叹了口气,他仰头望着天空中的流云,道:“如今国家局面困难,各地乱贼纷起,百姓本已食不果腹。我等若是再向朝廷索要钱粮,那朝廷必然会向民间征缴重税,到时候百姓恐怕就得易子而食了。身为军人,当以国家之忧为先,怎能因为这点困难而退缩。”

    刘驽听后点了点头,他心中颇有些惭愧,与眼前的秦峰将军相比,自己的脑中所想不过是些小家子气的江湖荣辱和个人恩义罢了。所谓英雄者,就应该这般公忠体国,以百姓为己命,如此方能算作不枉活了这一世。

    这般想来,又有多少所谓的武林高手终其一生生都在钻营私利。但凡江湖上有些争名夺誉之事,这些人一个个地蹦得比谁都高。可是中原大乱,百姓孤苦无依之际,他们中又有谁站了出来,为百姓做过一件事情?

    那“双玉二王”不是名声响亮吗,便连江湖上也广为传播他们的令名,闻者莫不胆寒。当年吐蕃人率军东侵潼关,回鹘人火烧长安的时候,他们四个人应该正值壮年,可是他们那个时候又去了哪里?遍地寻访《化瘀书》,彼此争强好胜,可做过一丁点儿保家卫国的事儿吗?

    这些人的武功即便再高,那也不过是红尘世间的一个名利之徒。泱泱中华的历史长流中,断不会留下这等人的名字。所谓侠者,当为国为民。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若是能为民请命,那也可以称为侠。而武功高绝的泰山北斗若是只会争名夺利,那也不过是一方毛贼而已!

    刘驽心中想着这些正呆呆地出神,秦将军见他身单影只,便令人给他送过一匹马来,邀他同行。一路上他只见将军所率人马肃穆无声,所过之处对沿途牧民秋毫无犯。即便汲水止渴也是远远地避开牧民的帐篷,以免滋扰生事。

    在连年征战不休的草原上,牧民们从未见过如此严于自律的军队。他们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纷纷走出帐篷对这支“天可汗”的军队躬身施礼。

    注:天可汗,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人民对大唐太宗李世民的敬称。时太宗皇帝控驭八方,威震四海。普天之下即便是四夷之民,莫不感服王化!(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一节 绵薄之力() 
刘驽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草原上已经混乱了许久,先是粘珠可汗暴政虐民,后来又是耶律氏和遥辇氏混战。百姓一看见军队就逃,哪里敢露面。将军能够得到他们的尊敬,可以算是开天劈地独一份了。”

    将军微微一笑,他率领部属迎着牧民们的目光徐徐穿过,不时向他们颔首示意,“大唐不只是汉人的大唐,而是所有大唐子民的大唐。不管是沙陀人、汉人还是契丹人,他们都是大唐的百姓,理应受到我们军人的保护而非欺凌,秦某不过是在做些份内事儿罢了。”

    刘驽点了点头,“如果朝廷都是将军这样的忠臣义士,那国家真的有希望了。”

    将军深叹了口气,他看出了刘驽眼神中的落寞,道:“当今朝廷中确实有一些佞臣奸宦在勾心弄权,比如宋忠、田令孜之流。他们整日只会蛊惑皇上,以图把持朝政。但同样也有一批忠臣志士大公无私,终日在为国事奔走。若是这样的忠臣能多一些,那奸臣就不能得逞,邪恶必不能压正。是以小兄弟还需看得宽亮些,断不能因为片面的看法就对国家失去了信心。”

    刘驽微微一笑,将军秦锋的话击中了他内心的软肋。他抬起头望着将军,郑重地说道:“如果小子将来要为国家效力,那一定也是投奔将军这样的忠臣!”他话锋一转,“不知将军是否听说过铜马这个人,听说他是大太监田令孜的干儿子。”

    将军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每当提起朝廷宫闱之事,他便不禁眉头紧皱,“铜马这个人我知道,他麾下统领的虎组由大太监田令孜直接掌控。虎组名义上负责纠察百官过错和铲除卖国通敌之徒,颇多时候却喜欢嗜杀乱来。因此全京城的官员百姓,没有谁敢说他们的坏话,否则怕是活不过第二天。”

    刘驽又道:“恐怕就是因为这些虎组的人到处乱来,朝廷这才会渐渐失去了人心。若非如此,黄巢、王仙芝之徒怎能流寇天下,到处作乱?依将军看来,若是抓住铜马等人,该如何处置才好!”

    将军摇了摇头,叹道:“铜马这个人向来滥杀,手中一把长刀造下的业太多,其人恐怕难以善终。我听说他平日里倒也是很忠君爱国,只可惜偏信了大太监田令孜的蛊惑,将力道用错了地方。若是能将他纠正过来,那也是一条响当当的好汉子。”

    说到这里,他似是想到了些甚么,转而向刘驽谢道:“小兄弟你年纪虽然小,但也是一条好汉子。当初若不是得你出手帮忙,秦某只怕此刻早已葬身黄泉了。”

    刘驽摆手道:“小子哪里算得上甚么好汉,将军莫要折杀我了。但凡是好汉,哪有保护不了自己家人的。当初黄巢手下的人马将我们整个午沟村都烧了,我吓得和爹娘落荒而逃,从此散落天涯,再也没能见上一面。”

    将军听后有些不解,“看小兄弟目前的状况,应该是已经逃脱了那个九毒老仙的管制了吧。不知你为何迟迟不返回中原,去寻找你的亲生父母?”

    刘驽一想到远在广州的父母,眼眶便有些湿润,“是啊,九毒老怪早就死了,铜马杀的他。而我眼下之所以未走,乃是为了遵守与契丹可汗的约定。粘珠可汗约我参加一场比武招亲大会,耶律适鲁继承了这个约定。这场所谓的比武招亲大会虽然眼下眉目未显,其实不过是耶律适鲁为了他的侄子耶律选搭下的一架梯子,好送耶律选蹬着梯子上位。而他招纳那么多武林人士前来,一方面是为了凸显自己的威风,另一方面便是为了招纳贤才振兴契丹。”

    将军听后点了点头,“这个叫耶律适鲁的契丹人听起来不简单,是有点来头。小兄弟你可要当心了,莫被他人从背后暗算了去。眼下时局混乱,不如你就此留在我的军中,哪里也不要再去了。”

    刘驽沉默不语,随着将军一行人在草原的烈日下行进,心中已渐渐滋生起另一个想法。在路过一处水源地时,将军命令属下安营扎寨,准备生火做饭。

    此时他突然起身向将军告辞,“今天听了将军一席话,好似醍醐灌顶。正如将军所言,倘若竭诚为国的人多了,那大唐必然还有救。小子练了许久武艺,却一直浑浑噩噩地度日,未有一日如今天这般头脑明朗过。

    “小子心中已打下主意,决定回去继续参加那个比武招亲大会。只因耶律适鲁举行的这场比武大会中群雄汇集,五湖四海的甚么人都有,必将对眼下的时局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来能趁机从中打探消息好救出我六师父,二来也能找机会为国家效一份绵薄之力。”

    将军听后眼神中有些不舍,沉默了片刻后点了点头,“小兄弟既然要为国效力,那秦某便不能拦你。但是你一个人路上多有不便,不如我派几名兵士与你同去。他们都是大唐最忠贞的将士,绝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的麻烦!”

    刘驽摇了摇手,准备与将军作最后的告别,“多谢将军美意,小子一个人回去就可以了,人多了反而会引人怀疑。”

    将军令兵士端来两碗清水,“军中明令不许饮酒,身为将官更不能以身犯法。今日以清水代酒与小兄弟告别,还请小兄弟千万勿怪!”

    刘驽接过清水仰头饮尽,“将军不要客气,他日若有能用到小子的地方,还请不要嫌弃!”

    他翻身骑上了马背,抱拳向将军告辞。

    将军亲自手执马缰为他送行,“秦某由于军中的粮草不多,只能沿着长城一带巡视,好盼能沿途得到些朝廷的接济。小兄弟你若是有甚么事儿,不妨沿着长城一线前来找我们。想那些契丹人再胆大,也不敢轻易与我们交锋。”

    刘驽点头道:“一定的!”

    他在将军秦锋与七千大唐兵士的目送之下,快马疾奔,迎着落日火速往耶律氏营地所在的方向行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二节 三更之约() 
在太阳落山之前,他终于赶回了营地。只见虽然大火的痕迹犹在,却四处秩序井然,到处是巡逻警戒的耶律氏兵士,看上去耶律适鲁已经成功控制住了营地里的局面。

    只是顶顶帐篷间挂满了白绫,一片片的白色往远方绵延开去,看上去似无尽处。白绫上书写着越兀室离的名字和他生前的官衔,下方落款处的姓名乃是契丹各部显贵。这个侏儒生前卑微,仅凭机关陷阱之长在耶律适鲁面前谋得一席职位,也算不得甚么红人。

    耶律适鲁从未将他看在眼里,除了需要他的时候。然而这个地位卑微的人,此刻却得到了他生前不敢想象的荣耀,竟连契丹九部的大汗耶律适鲁都在为他凭吊。

    刘驽喜读史书,他不禁想起《燕策》“千金市骨”的故事。传说古时候有君王想求一匹千里马而不得,便以千金的价格买下了一匹死去千里马的骸骨。这让听到消息的人无不震动,于是一匹又一匹的千里马被送到了这位君王的面前。

    越兀室离便是那匹死马,耶律适鲁在发挥他的所有剩余价值,将他用作诱饵,以降服招纳那些五湖四海的奇人异士。刘驽在穿过一顶顶帐篷时,只听见到处皆是激动的议论声,这位原先饱受争议的契丹可汗,眼下成功地赢得了大多数人的敬仰。

    想到这他暗自叹息,倘若大唐皇帝也能如耶律适鲁这般厚待贤臣,那国家何愁不兴。他正低着头闷想,迎面与一个匆匆走来的人撞了个满怀。夜色模糊,那人显然并未认出刘驽,正气急败坏地要骂出声,嘴刚裂开了一半却再也合不拢,“你……你是刘驽……刘少侠!”

    说话的人正是峨眉派掌门金顶道人,刘驽借着月光看见此人的眼角处尚挂有丝丝泪痕,“哟,道长怎么哭了?”

    金顶道长又用袍袖擦了擦眼角,悲悲戚戚地似要哭出声来,“越兀室离为契丹捐躯,其人其事让人伤怀,真可谓是死得其所,令人敬仰啊!贫道见后十分感动,便赶往王帐向大汗表明心迹。不知刘驽小兄弟是否有同样的想法?”

    刘驽哼了一声,索性决定正话反说,“小子竟未知晓道长是如此至情至性之人,道长身为中原人,想必对大唐朝廷定是忠心耿耿,此番如此刻意地在契丹汗面前表忠心,可是要为朝廷打探出点甚么军机要密来?”

    金顶道长听了他的话后乃是一惊,好似一只被踩中了尾巴的猫,“不不不!刘兄弟此言差矣,契丹大汗才是当今全天下的唯一明主,贫道和峨眉派只有跟着他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先是辅助大汗收服草原诸部,再随同大汗共破长城,直捣中原,不亦快哉?”

    刘驽听后气得涨红了脸,挥起手一掌向他拍来,喝道:“滚!”他怒极之下,这一掌出得仓促,未能尽出叠浪神掌的神髓。

    金顶道长只觉刘驽这一掌呼呼带风,是以不敢硬拼。他急忙跳至一边,边逃边骂道:“你个****的,看你还能嚣张多久,贫道明天就弄死你!”他一边逃一边向身后望,生怕刘驽追了过来,不一会儿便消失在了远处的一堆帐篷中。

    刘驽胸口怒气未消,突然听见身后有人在鼓掌,“好,好,好!竟然连你刘驽都知道为朝廷锄奸杀贼了,大唐中兴有望啊!”

    他眉头一皱,回头一看,只见那鼓掌之人乃是铜马。这个人好似只令人厌烦的苍蝇一般,始终不远不近地贴着自己,也不知心里在打甚么肮脏的主意。他冷脸回道:“阁下先前不战而逃,眼下怎地出现在这里风言风语?”

    铜马哈哈大笑,“我田凤甚么时候风言风语了,赤胆忠心,报效朝廷,不知道我哪一点做得不对?”

    刘驽怒视着他,“你若是个光明磊落的人,那为甚么要故意为难李菁,她现在究竟在哪儿!?”

    铜马有些无所谓地摊开双手,“她窃听朝廷机密,其罪可诛。不过看在你如今有心为国的份上,我决定饶过她一码。”他笑着往后退出数步,以防刘驽突然向他冲过来。他脸上露出诡秘的一笑,“我有一个绝好的计划,既能杀死耶律适鲁,还能收服契丹八部……”

    他还未说完,便被刘驽伸手打断,“你别不用说了!”

    刘驽心知此人心思毒辣,其所言定然不会是甚么好主意,“你的所谓计划我也不想听,请你不要再说!若是你真的有胆量,今夜三更之时我们在河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