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水雷,炮口全部对准后侧步道,严密监视滦水周边情况。但是一想到十万人要是都要游水而过,怎么想怎么不通。两天后滦水关传来消息,水雷布置完毕,但炮口未作调整,派出数前兵卒沿河查看,长城北侧百里内无任何有人游水过关迹象,南侧十里内也无人踪。
这更让呼延豹困惑不已,只得下令各处严加防范。找来信使(通讯兵),“速向李尚书报之此地情况,请求山地军增援”。
夏季的炎热,和心中烦热让呼延豹全身都被汗水浸透,汗水滴答滴答落到地上。听着汗水落地的声音,让呼延豹突然想到了征战匈奴时左贤王营地山谷的那个长达三十里流淌着暗河的山洞,想到那惨烈的场景,不禁让呼延豹由热汗变成了冷汗。
赶紧让人寻找熟悉这片山区的牧民、猎人、向导和商贾。两天后找来了五名最熟悉这片山区的猎人。呼延豹也不客套,直接说出了请他们来的目的,有没有可能会存在一条山洞或者暗道连通长城内外。几名猎人思索了良久,其他人都是摇摇头,唯有一名上了年纪的老猎人起身拱手施礼道:“回将军,草民曾从老辈人口中闻得,原滦水曾与现滦水关西北二十五里外流入一洞穴之中,入洞之后水声巨大,如同龙吟,皆称此洞为龙吟洞。在现滦水关西南三十里外有一洞瀑,落水十余丈,经年不歇,皆称此洞为山水洞。洞内常年雾水缭绕,野兽群居,未曾有人敢入洞查看。只是高帝十年时地动后,山石与百里外截滦水入洞之路,滦水经数次改道后,形成今天之滦水。龙吟洞因无水而失去响动,本地人曾言,乃是龙斌升天,与燕王之事有关,当时因此言斩首百人。三年后,洞瀑亦断水消失,洞口干燥如常,小民也曾与洞中小住过几日。只是洞内过深,未曾敢深入探寻。不知草民此言可有助于将军否?”。
“哦?还有此事,老丈可知龙吟洞位置否?”。“回将军,草民儿时曾去过,如今依稀记得”。说道这里一名年轻的猎人起身道:“回将军,草民知此洞穴所在,也曾探得此洞,从龙吟洞口入洞两里即为一竖洞,直下三十余丈,草民曾攀绳索下得底部探查过,乃是一水潭,水深及腰。洞底甚是宽广,洞壁有人为凿刻痕迹,洞高五十余丈,去水后,足可容纳数万人藏纳。由于支洞太多,火把不足,草民未曾深入探查,不知可否通往山水洞。草民可为大军带路”。
“好,好,来人,赏二位每人金币千圆。还烦请小哥带本军探马前往探查一番”。“太上皇曾教导我等,能为国效劳,是我等应尽的义务。将军赏赐我等不能受,举手之劳。若言恩,恐让太上皇神伤”。老者也起身道:“小哥所言甚是,我等能有今日富足生活,皆是太上皇和大军所赐,如若领赏,甚是折煞我等”。
“哪里话来,两位献言之功。可让我军少损失上万之众,焉有不赏之理。即是太上皇来此,亦是重赏。来人赏”。门外两名执事兵卒人手托着一个盘子,送到两人面前。“这是代众将士所赏,务必收下”。“唉,这不是要折杀我等”。老者一边推脱,一边念叨着。最后两人在带着探马出营时只拿了一枚金币做个纪念,其他的都托探马送回了中军大帐。看得帐中将校皆是热血沸腾,立誓杀敌,保卫现今的盛世。“本将如今方知太上皇这些年来所做的一切是如此恢弘,如此深入民心。让我等如何不拼死效忠,以为父老乡亲”,呼延豹声音有些沙哑的说道。
两天后探马回报:在龙吟洞外数里内有乔装成华夏军的五万多汉军驻扎,放出来的探马乔装驱赶十里内的乡民,致使至今未知其所踪。听完探马回报,呼延豹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从十万预备队中抽出五万,由副将统领,在三十里外点状包围山洞,严密监视汉军动向。下完令,呼延豹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回到房内,好好地睡了一觉。
三天后,探马回报,洞外现已增兵至七万余,日夜不停地有兵从洞内钻出。既然知道了消失的十万汉军位置,呼延豹也无后顾之忧。传令包围部队,一旦乔装汉军有异动,即刻全力攻击。贺蟾带着十万羌地山地军乘坐火车如约而来,呼延豹将山洞外的汉军情况和贺蟾作了通报,经过两人讨论,最后由贺蟾领着山地军接替中部军继续监视围困汉军,在其全部出洞后一举歼灭。
放下包袱的呼延豹,与众将校在居庸关城楼上喝茶探天,时不时的与周边站岗执勤的军卒开着玩笑,好一番悠闲自在,看得居庸关外的汉军也是莫名其妙。
关外的汉军依旧是免战高悬,但是营内的卢端可是如坐针毡。临出行前,曾找了数名在上谷、渔阳生活过的人和官员了解当地详细的地貌特征,也仿照欧阳轩的沙盘做了一个,反复琢磨了数天。也没有什么方法可攻克上谷等地,直到一天晚上一名自称是从云梦山来的人递上一封书信后,匆匆离去,在信中提到了一条秘密的山洞旧水道,连通滦水关内外,可出奇兵以治之,提供了一幅详尽的洞内地图和方案。
领军行至广阳,按照方案,分兵两路,按照地图,找到了那处洞穴。清理了十几名华夏军探马后,全军分批入洞。在洞内有完备华夏军旧式铠甲,按方案换上铠甲,在洞内水潭处驻扎军卒,日夜饮水出洞。用了十数天方将潭水弄尽,先行军卒在竖洞攀岩而上凿出台阶供后续军卒攀登,用时数天方完工。如今已有八万将士已在关北集结,再有两日即可全部集结完毕。只是如今四面出击,三处皆惨败,唯有此处尚按兵不动,刘彻已下了死命令,即刻出击,不胜则移三族。刘彻的命令是不得不执行,但偷袭军队尚未就位如何去攻。就是那可怕的大炮就足够让这二十万大军有覆灭之危。如坐针毡的卢端,现在是攻也不是,不攻也不是。反复看着地图,下令全军兵分两路,一路攻击上谷的居庸关,另一路佯攻渔阳北侧的古北关,争取拖延两日。
两天后长城北偷袭军队传回信,已集结完毕,正在换装,准备偷袭居庸关。卢端兴奋异常,立即下令从古北关率先发起攻击。错后半日在从居庸关两侧夹击,一举拿下上谷。只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出洞口换装完毕的汉军还未来及列队出击,即遭到了从三面而来的炮火覆盖。都是便携的六零炮,炮弹落点精准,在数轮炮火覆盖后,贺蟾一马当先率领山地骑步大军从三面向已经晕头转向的汉军发起了攻击。
居庸关前面卢端在听到关后的炮火声后,下巴差点掉下来,知道这一次彻底失败了。不得已将汉军将士散开向居庸关发起了攻击,失败是注定的,城上强力的弩箭如雨点般倾斜而下,其中还夹杂了恐怖的巨型弩箭,一种比三床弓弩威力要大数倍的强力巨弩,采用的是杜力巴人提供的合金打造,采用杠杆和滑轮结合的上弦方式,两个人即可完成上弦。每次三支造型独特的金属弩箭,箭杆里可装填炸1药,拉发引信,上弦时,只要将拉发绳夹在后弩弦上,射出时即可拉发引信。爆炸的威力相当于十颗手雷。为了防止弩箭受到牵拉而失去动力,特设定了前后三弦装置,最后弦拉程短,两个前弦拉程长,整个弩箭都是在固定的箭槽中运行,保证了射程稳定和弩箭空中的稳定性。这种合金制作方法只有欧阳轩和部分亲兵,还有杜力巴人知道。
居庸关长城上一字排开二十副如此威力的弩箭,让攻城的汉军苦不堪言,尚未及城下,即以死伤无数。从始至终未突破百步的弓箭攻击线。再加上炮台上炮火和常规的六零炮轰击。居庸关和古北关前,瞬间成了月球表面。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看着如此惨烈的场景卢端实在是无言以对,带领着亲兵发起了最后的冲锋,最后的结局就是被一只巨型弩箭穿过身体,炸得尸骨无存。
洞口的战斗几乎没有什么悬念,羌部骑步卒交替掩护冲锋很快瓦解了汉军意志,纷纷投降。贺蟾命骑兵押解着投降的汉军回到上谷安置,自己带着五万步卒从山洞内分批次出山水洞。以营为单位向正在溃逃的汉军发起了攻击,斩获颇丰,降者数万。日头刚过午时,战场又恢复了宁静。从后方攻击的羌部军卒押着战俘返回关内,路上还不停的捡拾轻伤员,对于重伤者只能给他们一个痛快的了断。卢端的三十万大军,最后只有不到两千人逃回了广阳。
这边战斗刚结束,夏谷的欧阳宏就接到了战报,四战全胜。汉军领军主将除了王礼外余者全部战死,华夏军四战将士阵亡五千人,伤万人。欧阳宏签发了抚恤和奖赏阵亡将士旨意,一同签发的还有受伤将士安抚旨意。同时汉庭派出了谈判使者,华汉双方在雁门展开了数个月的艰苦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华夏国退回上次华汉之战以前的边境线,汉庭赔偿两次侵扰华夏所造成的损失,每年纳贡数量翻倍。
刘彻在接到思路进攻失败的消息后郁闷至极,他怎么也想不到精心准备数年的战争依然以失败告终。如今兵源损失殆尽,别说精工,现在就是自保的能力都不够。不得不做出让步,承认汉庭为华夏藩属国。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派去华夏学习的亲信身上,希望他们回来等待给汉庭一些新的东西。朝中儒生对这次反击失败倒是满不在乎,反倒坦然接受,甚至提出了很多让人匪夷所思的条件,以保证儒学可以进入华夏。还是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华夏已经开始在南部建设长城,华夏境内拒绝所有儒学典籍和儒生入境。对于华夏这种态度,儒生们很不满意,再次鼓动刘彻做军事准备,继续训练军卒,准备再次战争。远在大宛山谷过着隐居生活的欧阳轩了解战况后,修书给太子和李慕,为下一次反击汉庭做好了准备。一个神秘人物的出现,刘彻又一次拉开了备战的序幕。
第二十五章 归隐的日子(一)()
战后呼延豹专门将滦河上的龙吟洞和山水洞的情况写了一封密信,命亲信转交给彭飞,通过其交到欧阳轩手上,因为呼延豹知道欧阳轩一直再找一些奇特的东西,尤其是对人为的山洞一类的很感兴趣。数天后欧阳轩看到了这封信,带着五千亲兵飞临了这里。和呼延豹秘密接头后,深入洞穴考察了一下一番,除了在潭底部找到一些霰能量载体,洞壁有很古老的人工开凿痕迹外,其他一无所获。但这也说明有人曾来过这里,带走了部分霰能量体。通过审问战俘,知道卢端战前曾接到过一封信,才有了暗度陈仓的作战方案。
回到大宛途中接见了欧阳宏、马凝、彭飞和李慕,布置了一些事情。数天后李慕任职兵部尚书,彭飞任职西域军区都督,鲜于顺接替彭飞任职本部军区都督,封长校候。欧阳轩带走的羽林军最后只留下万人,其他人分别在朝中、军中任职。结婚生子,每隔十几年与留下的羽林军分批调换,这些人从将军到校尉,从县令到尚书不一而足,任职与朝中和军中的羽林军卒皆受李慕统一调配。在阴山的杜力巴人基地,欧阳轩建了一所大学,由李慕和任职的羽林军从全国挑选合适人选送往基地学习,这些人将不再接受朝廷指派,只对欧阳轩负责。
对于这样的安排作为当今华夏皇帝的欧阳宏一点意见没有,反倒认为是合情合理,毕竟这样有助于自己放手管理国家,可以放心的将自己的后背交给这些欧阳轩留下的亲信。这些人就如同一把圣剑悬在华夏国大地,随时随地纠正一些施政上的错误,也时时的提醒华夏国人,这个国家的创始者正时时刻刻关注着华夏国的一举一动。让一些贪官污吏无所遁形,让品行不端的官员生活在苦难中,不得不挂印辞官,让华夏政治环境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民间也开始流传出华夏圣剑的传说:华夏国的创始人带着白狼圣兽,手执寒光圣剑每天都巡视华夏领地,遇有不平之事,仗义出手,解民与水火之中。剑劈险关要隘让道路畅通无阻,便民出行。斩杀魔怪,还华夏一个清静安全的世界。传言华夏王手中的剑锋利无比,可劈山断水,削铁如泥,那把圣刀乃是战场上无双的利器,刀锋所过,敌军无不引颈就戮。白狼圣兽专吃恶人心肝,是维护牧民安危的神兽。
在大宛的欧阳轩和刘慧听完彭飞汇报完民间的传说,抚杯长笑。“这民间想象力还真够丰富。如果朕的剑可以劈山,那修铁路岂不是省去了不少麻烦。算了,就当一玩笑罢了。对了,彭都督,如今西部长城已近完善,速派人手沿线布防。选有利地势,置通商关隘,与地方官员商妥费税用于地方支出”。“诺!只是陛下,如今山谷周边牧民甚多,是不是要派兵驱赶”。“罢了,都是生活所计,不行朕再另行选址居住。朕只是喜欢这里山清水秀,气候舒适,少了牧民岂不是少了人文之息,就不要惊扰牧民了。再说朕的羽林在此,有何惧哉?”。
“夫君所言极是,如今在这里生活,喝着牧人奶茶,妾身也觉得年轻了不少。放养些牛羊,筋骨也舒坦了不少”。“臣,就依陛下旨意”。彭飞说完,拱手施礼退出殿堂。刘慧伏在欧阳轩后背上,“夫君,我们再养些羊吧,就那么几只绵羊,妾身都觉得没意思”。“哈哈,你可饶了朕的羽林军卒吧,都老大一把年纪了,让你服用长生水,又不肯。都是老胳膊老腿的,可得小心了”。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行动上还是要支持的。让彭飞在各地牧民手中高价收购了数百只品相极好的小尾寒羊,雪白的皮毛,在羽林军精心打理之下白如皓雪。为了哄这个老小孩的开心,欧阳轩每天领着羽林军学习训练之余就是给羊洗澡,羊角都要经过精心打磨。经过杜力巴人科技对羊种进行了改良,皮毛肉质都有了质的飞跃。刘慧每天都在李慕的母亲陪同下领着别克和古丽在山谷高山草原上骑着雪白的矮马,赶着数百只雪白的羊群四处游走,护卫的羽林军远远地跟在后面负责保卫。
渐渐地刘慧和同在这片山上放牧的牧民打成了一片,都说的是华语,交流上一点也不存在困难。这些牧民只是知道刘慧和身边的妇人是一名自己放牧的贵族,这在华夏很常见,由于欧阳轩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度,富人贵族只能自己放牧或者将自己的牛羊委托他人打理,自己出草场。对于刘慧放牧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贵族一种无聊的消遣,没事也帮着刘慧驱赶羊群。后来每天只有两名羽林负责传递消息和护卫,因为别克和古丽的存在,没有任何野兽和存在恶意的人敢靠近。
悠闲的骑着白马,别克和古丽在身前身后来回打闹嬉戏,如果有脱离队伍的孤羊,还会快速的跑过去将其赶回羊群。这片高山草场很大,离欧阳轩的行宫有五百里之遥。欧阳轩不得不在那片夏牧场边上修建了一处别院,也过起了游牧的生活,冬天在山下,夏天搬到山上,只不过欧阳轩修了一条特殊的公路,用杜力巴人设计的交通工具往返运输。日子过得悠闲又自在,羽林军的训练从未停止过,从单兵到整体配合每天在训练。他们也是霰能量的直接受益者,无论从体力、智力、反应速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经杜力巴人检测,所摄入的霰能量在重要器官和神经回路没有受到伤害下,在没有时空位势能干预下,足够他们维持数代人的寿命,时间长短不一。没有时空位势能作用下,也是有机体的极限,超过这个极限会自动从身体内排出,和白狼一样。至于别克和古丽,杜丽巴长老也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