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直?”房玄龄脸上表情微微一僵,但很快又恢复了淡然:“犬子在逍遥候那里没有给您添什么麻烦吧?”
“哦,这道没有,就是有点水土不服,稍微有些发烧加拉肚子,也没啥大事,再吃几天药估计就好了。”
“……”房玄龄瞅着面前这个一头短发,一扒拉直掉头皮屑的青年,无声的眨了眨眼睛。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他也是听明白了,感情这小子就是拿房遗直当炮灰来威胁自己来了。
想到这里,老房的脸色不由一沉:“逍遥候,遗直乃是老夫长子,将来可是要继承老夫爵位的,若是出了半点差池……”。
“那也和我无关,又不是我让他去的。”李慕云摊了摊手,十分干脆的耍起无赖。
俗话说的好,这泥人还有三分土性,李慕云这段时间先是被人劫了粮,然后又被人刺杀,又怎么可能没有火气,所以老房一装犊子,立刻把他的火儿给勾起来了。
“你……”
“我怎么了?我弄点粮食我容易么?你们这些个高官显贵串通一气说坑就坑我一把,怎么着,看我们乡下人好欺负是吧?”
“老夫……”
“是,我们是穷,可我们也有志气,谁也不想拖朝庭后腿不是,但是看看你们这个身在中枢的显贵们都干了些什么?纵容子弟到下面横行霸道,欺压良善,连老百姓口中最后一点粮食都不放过。”
“不是……”
“你们也不想想,如果没有那些老百姓,你们吃什么?穿什么?真以为自己不食人间烟火呢?”
李慕云说的痛快,骂的尽兴,房玄龄干着急插不上嘴,最后终于气的拍了桌子:“竖子,给老夫住口!”
“住口就住口,本来我到你这里来还指望着能找到一个主持公道之人,可是没想到,你竟然与那韩瑷是一丘之貉,一群大唐的蛀虫!蛀虫!”
大吼一声之后李慕云起身便往外走,满脸愤慨之色,就好像与老房在一个房间待着是一种耻辱一样。
房玄龄哪里受过这样的闲气,而且这老头儿自认一心为国,现在却被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骂成蛀虫,这让他如何受的得了。
于是不等李慕云出门便大喝一声:“竖子,给老夫站住!”
“咋,房相还想杀人灭口咋地?”
卧槽,这真是太气人了,老房被李慕云气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眼睛瞪的溜圆,喘了半天才一字一顿的说道:“逍遥候,老夫要和你打御前官司,你若是不给老夫一个交待,老夫便跟你拼了。”
“进宫便进宫!”李慕云一脸的大义凛然,整的好像在房玄龄处受了多大的委屈一样。
……
正所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李慕云这是逮住老房根本不可能对他私下里动手的弱点,玩了一手光脚不怕穿鞋的。
而且就在刚刚李慕云发现了自己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过于相信‘史书’。
可‘史书’必竟也是人写的,而是人写的那就必然掺杂有个人的情感在里面,如此一来未必不会把好的写成坏的,坏的写成好的。
再说了,那些李慕云看的‘史书’都是啥啊?《隋唐演义》、《说唐后转》、《大唐贞观第一纨绔》,这特么能当历史书看么。
所以当李慕云意识到这一点后,索性放弃了从‘史书’中寻找相关人物性格的打算。
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既然孟子都这么说了,那就干脆自己去摸索这些历史人物的性格好了,反正他李慕云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在大唐也是烂命一条,如果能跟某些大人物搞个同归于尽也不错。
抱着这样的心思,李慕云临危不乱,跟着房玄龄那老头儿就去了皇宫。
……
不得不说,大唐皇宫就是特么大气,光前面那广场就让李慕云走的上气不接下气(没办法,伤还没好利索),至于房玄龄……,人家是国公,有待遇可以坐滑杆,就是两根竹杆上面绑一凳子那种。
看着那老家伙被两个人抬着,一颠一颠的还不忘鄙视自己的样子,李慕云真心想这老头儿一会儿被颠下来。
……
一路无话,越过广场,绕过太极殿,又走过一个小广场,总算是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也就是李世民处理公务的地方——两仪殿。
在两仪殿外面等了一会儿,里面有个尖细的声音嚷嚷道:“陛下有旨,宣梁国公、逍遥候觐见!”
“哼!”老房赌气似的看了李慕云一眼,那意思很简单:看到没有,皇上先叫的我,后叫的你。
李慕云对这样的房玄龄都有些无语了,心说你丫一国公至于么,这也忒小气了,敢情走了这一路,他已经忘了差点把这老头儿气成脑血栓这一环节。
进了两仪殿,兜了几个圈子,李慕云有幸见到了这位有大唐第一人之称的‘天可汗’李世民陛下。
只扫了一眼便发现,这皇帝并不像后世画上画的那样,其实这老李还是很瘦的,个子很高,坐在桌子后面高出挺大一截。
当然,这不能排除椅子本身就高的原因,但李慕云估计皇帝应该不会这么无聊,搞这种小把戏。
正想着,就看到先他一步走在前面的老房对着李世民一抱拳微一躬身:“参见陛下!”
咦?竟然真的不用下跪?李慕云原本来在担心下跪的问题,但现在看来似乎不用担心了。
而没有了这份担心以后,李慕云的坏主意又来了,只见其上前一步,学着房玄龄的样子,双手抱拳,一个躬身直接就弯了一百二十度,脑袋差点没杵地上,口中高呼:“参见吾皇‘天可汗’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卧槽,这个不要脸东西,竟然能拍出这么无耻的马屁。
看着李慕云一百二十度的大鞠躬,房玄龄再次无语了,虽然他也想这样来上一回,可是奈何这腰不行,这么来一下,估计真的会把脑袋杵到地上。
本章完
第128章 讨一份口谕()
李世民一开始也被如此另类的问候方式弄的一愣,不过好歹再怎么说他也是皇帝,镇定功夫还是有的,闻言也只是微微一笑。
但当他看到一脸郁闷的老房时,不知怎么就忍不住了,‘噗’的一声笑出了声来。
不过好在掩饰的好,笑声刚刚发出便咳了一声:“两位爱卿,今日怎么有空到朕这里来啊?”
“陛下……”房玄龄首先开口,看了一眼并没有打算与他争辩的李慕云,告状之言到了嘴边又被咽了回去,变成了:“逍遥候此次进京欲要缉拿刑部尚书之子韩强,老臣觉得事关重大,故此便带他前来面圣。”
“哦?逍遥候,可有此事?”李世民看向李慕云。
“回陛下,确有此事,现有山阴县孙亮之妻韩文英供述刑部尚书之子韩强,倒卖官粮,密谋刺杀朝庭官员的供状,所以臣不得不上京提人。”李慕云虽然有些奇怪为什么房玄龄不提与自己斗气之事,但李世民的问题却让他不得不答。
不过好在对于这件事他早就有了万全的准备,回答起来也不算什么难事。
“你一个小小的山阴县县令,竟然敢来长安刑部尚书府提人?你可知道,很有可能你连大门都进不去。”李世民略带些调侃的问道。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李慕云,对于这个传说中老头子的义子还充满了好奇。
尤其是看到丫一头凌乱的短发,走路直掉头皮屑的样子更是觉得好笑。
心说,难道就是这样一个人为自己献上了马蹄铁和火药?这算是有才华的人都是如此不修边幅?
“陛下,我一个小小县令都知道维护大唐律法之完整,想必那刑部尚书应该也知道其中的道理,况且古来便有大义灭亲之说,刑部尚书身为大唐司法体系的代表人物,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么?”李慕云一脸的茫然,似乎有些不大相信李世民连刑部尚书府大门都进不去的的说法。
房玄龄在一边看着不由撇撇嘴,心说这货变脸变的可真快,刚刚在自己家里还一脸的痞子相,现在就变的一脸呆萌,也不知道到底哪个才是这货的真面目。
不过好在李世民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听了李慕云的解释之后,面色微微一沉说道:“据朕所知,事情好像不是那么简单吧?如果不是你绑了那韩强,又写信威胁韩瑷,他又如何会刺杀于你?”
“陛下,这不过是那韩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罢了,毕竟是年轻人,总会有犯错的时候,我们不能他们犯了一点错,就一棍把人打死,所以我才会出此下策,希望能够提醒韩尚书,可是没想到韩尚书误会了我的意思……”。
“狡辩!”房老头儿在一边横了李慕云一眼。
不过李慕云却一反常态,看都没看房老头儿一眼,就好像没有听到他说话一样。
李世民将两人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心中微微一动,想了想对两人说道:“李慕云,韩瑷到底也是老臣,不知能不能看在朕的面子上……”。
“陛下,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既然大唐律法之上没有注明刑部尚书可以纵子行凶,欺行霸市,那么我便要将他绳子于法。”
哎呀我去,这话说的还真是硬气,颇有些强项令的味道,房玄龄不由对其侧目,心里开始琢磨自己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
想那韩瑷说到底也是老牌的贵族,与几大豪门还有勋贵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而这李慕云却像是突然间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一样,无根无底。
虽然看李世民的态度应该是很看好这小子,但老房却不想玩儿什么孤注一掷,为了一个来历不明的李慕云得罪一大批人,实为不智之举。
毕竟房家还要在朝堂上混下去,成了一个孤臣并不是什么好事。
想到这里,老房突然间似乎有了什么明悟,扫了一眼站在一边的李慕云,又看看坐在上首的李二,愈发肯定自己这个想法的正确性。
敢情这小子就是皇帝陛下弄出来所谓孤臣,换句话说也就是李世民手里的刀。
想到这里,老房突然不敢再想下去了,摇了摇头,把自己心中所有的猜测都收了回去。
……
而此时,李世民和李慕云已经换了话题。
听听李世民问道:“李慕云,山阴县地处边境,你治理此地,什么想法?”
“陛下,地处边境有地处边境是的经营方式,山阴县虽然地广人稀,常年缺雨,但却是一个牧马的好地方,臣以为此处若是经营得当,每年必可为大唐提供良马数千。”
“哦?良马数千?”李世民挑了挑眉毛。
“应当不止于此吧,实际上山阴县还有很多矿产,比如黑石,这东西使用得当可以用来炼钢,更不要说山里还有数不清的逃民,我打算……”
“等等,逃民?”听李慕云说到逃民,李世民的脸色变了变,沉声问道:“你说起逃民是什么意思?”
“陛下,逃民也是人,咱大唐现在缺的就是人,为什么不能把这些逃民从山里招出来,发给他们户籍,让他们重新为大唐的建设尽一份力呢?”
“可是他们……”
“陛下,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更何况把这些人召回来他们可以种地,可以交税,最重要的是他们会在这片土地上生儿育女。”
“而且陛下,说句不敬的话,您连那些突厥人、契丹人都能接受,都能划给他们一片土地让他们休养生息,那为什么不能给您治下的百姓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呢?”
不得不说,李慕云这话戳到了李世民的心里,让这位皇帝陛下陷入了沉思。
感情上来说他并不接想接受那些逃民,毕竟对于大唐来说,他们逃入深山的行为等同于叛国,这是不可原谅的。
可是若是再想想似乎李慕云说的也没什么错,如果能把那些逃民招回来,的确是可以让大唐的人口暴涨,同时那些荒芜的土地也会找到自己新的主人,重新向大唐贡献出大量的粮食。
本章完
第129章 天子剑()
房玄龄也不是一个二愣子,从头至尾听完李慕云的话之后,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而且老房认为李慕云说的好像并没有什么错,那些逃民放在山里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召出来,给他们分一些地,让他们好好劳作,至少他们可以为大唐带来粮食与税收。
想到这里,房玄龄也顾不得和李慕云生气了,抬首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臣认为逍遥候说的不错,那逃民与其让他们在山里自生自灭,还不如请他们都召唤出来。”
“皇上,人总是会想一切办法活下去的,那些逃民在山里生存艰难,那么为了活下去他们指不定能干出什么傻事儿,若是哪天造了反岂不是不美。”
正所谓话糙理不糙,李慕云这话说的虽然有些不敬,但却让李二想到了当年的瓦岗山。
于是,这位伟大的皇帝陛下想了想之后,终于缓缓说道:“好吧,那些逃民可以召出来,不过……只限山阴县一地!”
“诺!”房玄龄与李慕云同时抱拳应是,同时李慕云的心里也稍稍松了口气。
他才不管限不限地域呢,反正只要从李二这里讨了口谕,以后便可以理直气壮的从山里往外拉人,再也不必担心某些人的闲言碎语。
“好了,此事便这样定了,两位爱卿,可还有什么事么?”就在李慕云瞎琢磨的空当,皇帝陛下又发话了,不过这话听着怎么都像是在赶人。
老房闻言之后很识趣的抱拳施礼:“臣告退!”
而李慕云……这货不知道哪根筋抽了,看了眼李二吱吱唔唔的说道:“那个,陛下,我……”
“你还有什么事情?”李世民看到李慕云的样子,眉头不由微微一皱。
“那个,您刚刚不是说我进不去刑部尚书府的大门么。”李慕云抽着脸说道。
对于李慕云说的这一点,李二陛下还是十分有信心的,所以当下点头说道:“不错。”
“那臣能不能跟您借点东西?”
“你想借什么?”
“那,那个……”李慕云抬手指了指李二身后的某一个位置。
‘那个’是什么?顺着李慕云手指的方向,房玄龄抬头看去,而李二陛下也侧过头看向身后。
……
是日,午时,刑部尚书府。
李慕云带着三胖子以及十个山阴县衙役站在那朱红色的大门之前。
“你们是什么人?不知道这里是尚书府么?速速退开!”门口的仆役冷眼看着他们,用十分不屑的语气说道。
“尚书府?刑部尚书府?”三胖子抬头看了看上面的匾额,故作惊讶的问道。
“正是”那仆役继续不屑。
“若真是刑部尚书府那就没错了,去通知你家尚书,就说山阴县县令来访。”三胖子回头看了眼李慕云,见他没什么反应,便对那仆役说道。
“县令?不好意思,我家尚书正在休息,你们等着吧。”仆役并没有把李慕云放在眼中,好像一个小小的县令并不值得他正眼相看。
然而,让他十分意外的是,那县令似乎很有派头,便是这样也没有离开,甚至连看他一眼的欲望都没有,只有那个胖子依旧在他面前唠叨:“我劝你最好还是去通报一声,否则若是耽误了事情,听怕不是你能担待得起的。“
“切,笑话,老子有什么事情担待不起,每天来府上拜会老爷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若是每一个凭你一个小小的县令也想威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