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虎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虎啸-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姓,创造一个真正安稳和平的美好国度。

    现在李啸军中,现有的全部战力为,盾兵400人,枪兵1000人,横行队100人,哨骑40人,突骑60人,护骑20人,火铳兵760人,红夷大炮16门,普通火炮33门,还有辅兵1310人。

    而在上次与朱大典刘泽清的战斗中,李啸总共缴获了盔甲12000多副,战马696匹,普通火炮80门,火铳1375根。有这个基础,让李啸的扩军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扩军的顺序,还是按李啸以前所制定的,优先补充骑兵,然后补充步兵;优先补充精锐,然后补充普通部队的原则进行。

    李啸首先扩建骑兵部队,具体情况为,哨骑增加一倍,达80人,突骑则翻了五倍,达到300人,护骑也扩充一倍,达40人。总共补充人数为300人。

    横行队从现有的枪盾兵中抽选取精锐补充,达到200人,增加人数为100人。

    盾兵补充为600人,增加人数为200人。

    枪兵补充为2000人,增加人数1000人。

    李啸尝到了火器部队强大威力的甜头,这一次火器部队大大扩充。他将火铳兵扩充为2000人。普通火炮部队扩充至100门,总共需补充兵力1640人。剩余的135根火铳和13门普通火炮作为备用物品保存于军屯区的火器部队仓库中。

    这样一来,李啸军总共补进人数为3240人。

    现有的1310名辅兵全部补充进战兵队伍之中,另外的1930人则从预备役中招入。

    李啸总共从6632名辅兵预备役成员中,招了3000人成为李啸军的正式成员,其中1930人成为战兵后。剩下的1070人都安排为辅兵。

    这些辅兵预备役兵员,主要是从建筑工人中挑选,毕竟现在李啸军中,已完成了相当多的各类工厂设施建设,李啸抽调这些人,既可以立即补充部队,又可以防止这些人闲下来没什么事做。

    现在虎啸军全部战兵人数分别为,盾兵600人,枪兵2000人。横行队200人,哨骑80人,突骑300人,护骑40人,火铳兵2000人,红夷大炮16门,普通火炮100门,另有辅兵1070人。

    虎啸军战兵总兵力达到了5700人。加上辅兵,将近7000人。比一个平常指挥使所能拥有的部队略多些。

    为保证公平与合理。所有补充进新军种的人员,原有军阶不变,这样一来,横行队与骑兵中新补充者,除了原有的上士、中士外,其余皆为下士。这些新加入的军兵。他们只有努力训练,刻苦锻炼本领,才能在半年进行一次的考核中,增加自已的军阶。

    这些军兵,按李啸根据不同军种制定的要求。首选锻造场中打制的盔甲,如没有,则再在仓库中挑选类似的盔甲穿上。

    李啸算了下,这样一来,加上水师,他的军费每个月薪水开支近7000两,一年便是近8万两。

    在伙食方面,因为有充足鱼肉供应下,每年可按每个人消耗2石粮食计算,那么全军人吃马嚼,所需的伙食费银两数额约为7万两。

    两相叠加,在李啸军不出去作战的情况下,李啸每年便要支付的军费总额为15万两。

    供养军队,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不过,现在的李啸,可不比当初在牛蹄墩那般窘迫,现有朱大典等人为签下停战协定而赔付的20万两银子,加上以前李啸积累的20多万两存银,他现在手头上银两充足,并且又有各类雄唐卫生产的商品皆开始获利,足以支持这只近7千的部队。

    部队人数补充完毕后,李啸开始把部队的编制也进行一番整顿。

    全军编制,从上至下等级排序,分别为部、哨、队、甲四部分。分别任命正长与副长。

    现有军队的战兵,分为两部,分别为甲乙两部。

    每部兵马均为盾兵300人,枪兵1000人,横行队100人,哨骑40人,突骑250人,火铳兵1000人,红夷大炮8门,普通火炮50门。

    当然,全军分了两部之后,甲乙两部的兵力也可随时因战场形势而重组改变,如全部骑兵集中使用,全部火炮集中使用等等,以更好地适应战争需要。

    李啸随后任命了相关的主要将领。

    甲部主将张行猛,副将胡大能。

    乙部主将雷傲,副将上官云杰。

    甲部盾兵哨长由原盾兵甲队队长姜尊担任,乙部盾兵哨长由原盾兵乙队队长刘道钦担任。

    甲部枪兵哨长由原枪兵甲队队长杨振担任,乙部枪兵哨长由原枪兵乙队队长高小飞担任。

    甲部横行队由原副队长金钢担任,乙部横行队由原第5甲甲长任光楷担任。

    甲部哨骑队队长由方胜担任。乙部哨骑队长由已经伤愈归队的费大广担任。

    甲部突骑队长由原副队长鲍昭担任,乙部突骑队长由原突骑一甲长龙炳担任。

    护骑队依然是黄策任队长。

    甲部火器部队总头为赵杰,乙部火器部队总头为顾子发。

    后勤辎重队长为刘扬壮。

    医疗队长为徐肃。

    李啸随后亲自设计了一面与自已所取的军队名字相称,标志着自已军队样式的军旗。那就是,鲜红镶金的的旗帜上,用金钱绣着一只布满旗帜幅面的斑斓猛虎,正对在太阳怒吼咆哮。

    巨大的校场上,大明的标准军旗苍龙日月旗,与并列而立的李啸军猛虎哮日旗,在夏日的暖风中,烈烈飘扬。

    李啸把张行猛、雷傲两个人叫过来,郑重说道:“现在补充入我虎啸军中新进人员较多,为防止他们拖后腿,你们一定要多加督导,努力训练,争取早日让他们成为合格的战兵。”

    张行猛、雷傲两人均严肃地拱手致礼:“请大人放心,在下一定会尽已所能,让这些人员迅速成为合格兵员。”

    艳阳高照下,李啸昂然站在校台之上,看着各个校场上,各类军兵喊声震天杀气十足的训练,李啸脸上不觉露出欣慰的笑容。(。)

第一百九十七章 陈子龙() 
军队扩充完成后不久,李啸带着李忠文,黄策等人前去视察明光大道进度。

    几人乘马出行,几个时辰后,来到了沂南县境。

    此时,整条明光大道已修至沂南县中段之地,李啸等人远远望去,只见多如蚁群一般的建筑工人在分工劳作,整个工地上人声鼎沸,各种声音交杂在一起,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李啸欣喜地看到,工人们的操作,与现代建筑工艺已经很相象了。

    在已开挖好的路基上,先有工人铺上厚厚一层散碎青石块,铺好后,随即有人用大石辗子用力压实捣平。

    完成这一步后,又有一批工人用已搅拌好的水泥砂浆混凝土在已压平实的青石块抹上水泥砂浆,随着他们一边抹砂浆,后面又有工人开始用细浆水泥放砖铺设,建造高度比路基两条的青石条的水平面稍矮。

    砖头铺设完后,又有工人在砖头上铺上一层水泥砂浆混凝土,达到与青石条的水平面相平。同时每隔个十米长的距离,每段水泥砂浆混凝土间均有与水泥厚度相同的木板隔断,以防止路面到时因为热胀冷缩而开裂。

    看到这井井有条的铺路流程,李啸等人脸上皆是满满的喜色。

    “忠文,按这个进度,大概还要多久,全线方能铺好?”李啸问道。

    “禀大,现在明光大道,已修好从蒙山至沂南中段,约摸完成了五分之二的量,估计最迟在三个半月内,可以全部完工。”李忠文欣喜回答。

    几个人正笑谈间,忽见到不远处一阵喧哗骚动,李啸正惊讶怎么回事,一旁的李忠文笑道:“定是沂南县令刘乃印来参观工程进度了。这位县太爷对我们的明光大道工程极感兴趣,每每过来观看。倒是有趣。”

    李啸大笑,立刻带着众人迎了过去。

    与此同时,那身材颀长,颇有儒雅气息的沂南县令刘乃印,也发现了身着正三品指挥使常服的李啸,他大笑着领一众随从,向李啸迎了过来。

    大明朝文贵武贱,刘乃印向李啸长叩一揖,便算是致礼了。

    李啸虚扶了他一下,大笑道:“刘县令。怎么有雅兴来这工地参观?”

    刘乃印笑道:“李大人,你这路修得与大明其他地方之官道,完全不同,倒是颇为有趣,让本县开了眼界。刘某公务闲暇,来这看看这明光大道在我沂南县境的修建进度,也算是体察民情之举啊。”

    “刘县令关心民生,体察民情,倒是让人钦佩。”李啸赞扬道。

    “哪里哪里。说来本县倒是有些惭愧,李大人修建这贯穿我沂南县境之路,大大方便我沂南百姓出行,却未让我沂南县出一分钱。派一个人,我等纯粹沾光,倒是实在过意不去。今天,本县令送来了十口猪。让修路的工人们改善一下伙食,以表本县微薄心意。”刘乃印一脸讪笑,随即令人将十口活猪牵过来。交给李忠文带去。

    刘乃印这一举动,让李啸对他印象极好。

    “刘县令客气了,我们身为父母官,理当为民尽心,刘县令如此亲近体察民情,必是大得民心矣。”李啸笑容灿烂地说道。

    两人复大笑,乃寻了一处稍为僻静之地细聊。

    刘乃印颇为健谈,与李啸谈笑十分投机。聊得兴头处,刘乃印叹道:“刘某看过的大明将领亦是不少了,这些人中,一心为已谋私利者众,而象李大人这样一心为民,忠勤国事者,却是少见。大明得李大人,何其幸矣。”

    “刘县令过誉了,李某不过尽已所能,尽力为国为君分忧担责矣。现在大明之中,内忧外患,李某身为指挥使,才具有限,也只能尽力护佑一方罢了。”李啸说到这里,长长一声叹息。

    “李大人何必过谦,我看李大人,心志非小也。”刘乃印旁边,一个身着青色儒衫看似幕僚的年轻人,从一旁插话过来。

    李啸一惊,他凝视这个刚刚一直保持沉默的年轻人,眼光中,满是探询。

    刘乃印仿佛才反应过来一般,连忙说道:“大人,相聊甚欢,本县忘了介绍了。这位乃是南直隶的名士,姓陈,名子龙,字卧子,别号陈大樽是也。”

    刘乃印方说完,那陈子龙起身,抖擞下衣衫,向李啸拱手道:“在下陈子龙,南直隶松江人,正欲一路游逛至京师,参加明年年初的会试。因刘县令与家父有旧,故这段时间,一直在沂南之地盘桓,却不想能认识李大人,实为幸会。”

    李啸这才反应过来,他在脑海中迅速地回忆了一下前世看过的明末资料,弄清了陈子龙的大致情况。

    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复社名士。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南直隶松江华亭人。此人忠贞耿直,文武兼备,是个难得的人才。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攻陷南京后,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

    此时的陈子龙,刚刚娶了湖广宝庆府邵阳知县张轨端之女为妻,为考取功名,去参加明年的会试,于今年上京,一路游玩,在这沂南县内故交刘乃印处,暂住时日。

    李啸记得历史,陈子龙参加的这次崇祯七年的会试,因其在会试畅言国事艰难,乃是朝廷诸多高官不作为之故,被温体仁等人深忌之,让其不第还乡,一直到温体仁下台后,此人方考中进士。

    想到这里,李啸心下极喜,自已穿越至今,能遇到这样的明末知名人士,对自已来说,也是一件幸事啊。

    李啸微笑道:“原来是卧子先生,今天得见,亦是幸事。却不知先生何出此言?”

    陈子龙昂然而道:“大人,以学生观之,大人修这明光大道,虽为便民之举,实是方便联接蒙山至大人的雄唐卫矣。”

    未等李啸回答,陈子龙复说道:“学生听说,大人已在雄唐卫修理多处厂矿,砺精图治,整个雄唐卫皆是一片欣欣向荣。大人如此奋进,岂是那些普通将门所能为!学生曾想,只恐大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怕多有虚言假辞。但今天见得大人这明光大道修得这般严整有序,结实宽阔,超出大明官道不知凡几。学生管窥蠡测,知微见著,可想见大人的雄唐卫,定是建设得极其整齐有序,一片兴旺啊。”

    陈子龙说完,脸上满满都是欣赏的笑容。

    李啸心下暗自赞叹,这个陈子龙,真真是个思维敏捷,谈吐犀利之人。几乎在瞬间,李啸便起了招揽之心。

    “卧子先生之赞,倒让本官心生惶愧。其实,雄唐卫各处尽皆新建,不足之处良多,先生如有空,不妨随我前去雄唐卫游览一番,如何?”李啸一脸诚挚的微笑。

    陈子龙立即应诺:“学生早已对大人的雄唐卫渴慕多时,正欲往观,大人如此诚邀,学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夜谈延揽() 
见陈子龙答应得这般爽快,李啸心下甚喜,又和刘乃印闲聊了一阵后,李啸方与其分手道别。

    随后,陈子龙亦辞别刘乃印,带上仆人与行李,与李啸等人一并骑马返加回雄唐卫。

    暖风薰人马蹄疾,几个人一路笑谈,纵马疾驰,三个时辰后,便返回了雄唐所内。

    几人先到了西壮区,李啸带着陈子龙,骑着马环绕着马耆山重工业区跑了一圈。

    看到一座座工厂的繁忙景象,陈子龙一脸欣赏赞叹之色。连连说道:“李大人的雄唐卫建设得这般兴旺蓬勃,严整有序,竟是学生前所未见,称大人为大明治政第一人,亦不为过矣。”

    李啸大笑道:“陈先生过誉了,雄唐卫土地偏狭,又多为乱石盐碱之地,屯田种粮俱是艰难,只能走厂矿经营之路,本官亦是边探索边实施,岂敢称为治政第一人。”

    二人大笑,李啸复说道:“天色已晚,其它地方,先生可明日再去观看,我已命人摆下酒宴,为先生接风。”

    陈子龙笑着拱手道:“多谢李大人盛情,学生客随主便。”

    这场宴席,李啸把雄唐所内,各名主要官员与将领叫来作陪,一时间,宾主融洽,气氛欢快,时到天已黑透,方尽欢而散。

    众人离去后,李啸复于客厅之中,与陈子龙单独闲聊。

    两人随意拉扯了几句闲话,陈子龙突然压低声音说道:“大人,学生有一心事,不知当不当问?”

    “卧子先生但问无妨。”

    “李大人,现在我大明国事日蹙,内忧外患,大人以为,朝廷还能重新再图振作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陈子龙脸上。笼罩着一层莫名的忧色。

    “先生,李某以为,大明虽积弊已深,诸事不顺,但未并到了无可挽救之绝望之状。李某作为地方守将,唯知忠心报国,尽心做事,以期拯救万一,便足愿矣。”李啸缓缓而道。

    陈子龙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也不知道是不是看出了李啸这番话说得颇有保留。他长叹一声,又说道:“如果我大明之中,所有官员将领皆能如李大人一般忠勤国事,我大明何至于落得如此境地。”

    李啸笑道:“其实我大明之中,绝非没有能臣,杰出的文臣武将其实颇多,只不过,没有条件让他们尽力发挥材干罢了。另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朝廷积弊已久,岂能骤改。除弊图振,尚需时日。”

    陈子龙摇头道:“大人想法是好,学生只怕大明坚持不到这一天!现在流寇日益猖獗。北边的鞑子也甚是嚣张,有如两面大石磨,将大明夹在其中,我只怕大明终有一天。会被这两面大石磨磨成齑粉矣。”

    李啸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