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谁也没想到齐楚边境之地,齐国的军队在每个关隘都布置了人搜查赵捷等人。
“赵昭,赵昭。”行走在道路上的赵捷看到路边有一个乞丐在喊自己,赵捷好奇的蹲了下来。
“你是谁?”赵捷问道。
“我是高乐啊,你应该认识我啊,在温柔乡,你见过我的呀!你虽然易容了,我还是能认识你。”
“你是怎么逃到这儿的啊?”赵捷问道。
“此事说来话长,你可以给我点吃的吗?我已经一天没进食了。”
“你跟我走吧!”然后赵捷将他带到了联络处。
第24 章 长城阻路难离齐()
齐闵王十七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率领燕、赵、韩、魏、秦五国合纵攻齐。乐毅一举攻下七十余城,齐闵王仓惶逃奔,最后逃至莒城。齐国将亡,楚顷襄王为本国计,派将领淖齿救齐。齐闵王听到此消息,就像一个快要淹死的人看到一丝生还的希望一样,为了获得这救命稻草而变得丧失了理智。他将齐宣王时齐国因垂沙之战获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了楚国。
垂沙之战是战国时代的一场有名的夜战,此战打出了齐国20年不变的边境线。周赧王十四年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领三国部队进攻楚国,楚国派大将唐眛率军抗击齐、韩、魏三**队。三国联军进攻楚国的方城,双方夹泚水(在今河南西南唐河境,下游至襄樊入汉水)列阵,相持长达六个月。齐宣王对战事的拖延不耐烦,于是他便派使臣周最到阵地以苛刻的言辞催促匡章赶快渡河作战,随後,匡章命人寻找可以渡河的地方,由於楚军放箭射守,派出的人不能靠近河边。后来,在当地土著的帮助下,匡选派精兵乘夜从楚军重兵防守的地方渡河,向楚军发起突然袭击,在沘水旁的垂沙大败楚军。楚将唐眛因为联军六个多月没有多大的动静,放松戒备,等知联军上岸後才仓卒调兵应战。楚军大败,死者数以千计,楚将唐眛战死。垂沙之战以後,联军乘胜攻占垂丘、宛城、叶城)以北的大片土地。此战过后齐楚边境近20年不易,齐国边境驻军一直威压楚国边境驻军。
齐闵王的作为是让齐人在楚人面前的骄傲消失的做法,自然遭到了人民的反对,但齐闵王一意孤行他还任命淖齿为相,使得民心尽丧。最终齐闵王被淖齿所杀,而此时他也显示出了此行的本意:无心救齐,却有心与燕国瓜分齐国。在战争中楚国以助齐之名占领了淮北等大片土地。
齐襄王即位后,相国田单带领军队东征西讨,驱逐占领齐国的五**队,一直没有顾到南方的楚国。当田单赶走盘踞在齐国的五**队后,所有的齐国君臣才发现楚国已经尽占淮北之地,将边境线推过了齐长城。于是刚刚与五国血战后的齐国健儿又奔赴到南方,收复被楚国占领的土地,齐军以哀兵必胜之势浴血大战几场之后,齐人将楚军赶到了齐长城以南,收复了长城以北的所有土地,在此与楚军形成了对峙,于是他们在此处建立了防线,齐长城也因此成了他们的边境。
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齐宣王时期,分东西两段,西起黄河河畔,东至黄海海滨,齐长城多依山势而筑,山岭之地又多筑在峰顶处,故齐长城又有“长城岭”之称。但长城所经沿线亦有平坦之地,所以做为齐长城的整体建筑结构设计、城墙结构各有异。随山势而筑地段城墙多系大小不一的自然石块砌成,一般不用灰浆等物凝固。而平原低谷地段所筑长城又多夯筑而成,土筑的城墙也称钜防或防门。或城墙的建筑材料而言,多就近取材,山岭地段所长城墙,因取石之便,即用石砌;平坦地带,因无石便取,即用土筑。齐长城建筑充分利用山险代替长城的作用又能节省人财物,城墙是长城的主体;烽火台多设在山岭的高巅之处,是军事设防传递信号的设施;而关寒和防门多设在平原低谷地段,是出入国境的必经之地,也是长城的要冲地带。此处一般修筑两层城墙处,还多配设关卡和防门齐长城建筑在起伏连绵的山岭之中,
综观齐长城的建筑结构设计,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就地取材的特点,齐长城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融汇了古人的智慧、意志、毅力以及承受力,同时也是齐民的伟大力量与智慧的结晶。
春秋年间,列国诸侯,竞相争伐,有的凭河建立堤防,有的沿山设置屏障守卫,他们所谋取的仅仅是自身的安全,到了战国,车战退出了历史舞台,骑兵和铁器运用渐广,战争范围,也因此为之扩大,于是有长城之兴筑,以阻挡敌**队的攻打,防止对方兵马在平原之地任意驰骋,齐国也因为这个原因建筑了齐长城,此段长城的功用主要是为了防备南方的楚国。
在世界的漫长历史上总有许多与大多数人们的潜意识观念相反的现象。在人们通常的观念中,长城的建造往往充满了死亡的身影,因而许多人都认为长城是君主们逼迫老百姓建起的。然而问题来了,齐长城建立的过程当中,齐国的史书中并没有大规模的死亡的记载,也没有逼迫百姓造成民怨沸腾的记载。以宣扬爱民著称的儒家诸圣们也没有指责齐国建长城耗费民力,以宣扬兼爱著称的墨家们也没有指责甚至没有提及齐国建长城的形为。其实,不仅仅齐长城,赵长城,燕长城,楚长城,都与之一样,没有死亡的记载,圣人的指责,仿佛在国时代,建长城是一件普通而安全的事。眼光放至后世,汉长城,唐长城,明长城似乎也没有民怨沸腾的记载。整个中国五千年历史似乎就只有秦朝建长城弄的民怨沸腾。当我们的思绪想到这儿时,我们就因该考虑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
赵捷前世曾系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在他的观念里,有着他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齐国的长城建立时没有民怨是因为百姓清楚长城的建立是保护他们齐国人自已的土地,再加上当时齐人的向心力是极强的,齐国百姓以为齐人而自豪,以为齐王的子民为骄傲,因而他们甘心建长城。赵,燕,楚也与之相似。而秦国建长城民怨沸腾是因为向心力不足,山东六国之民并不认为自己是秦国之民,自然不会为保护秦王和秦国的利益而尽力,而秦国人要求他们尽力,于是矛盾产生了,而这个矛盾只有随着死亡才能结束。不久之后,始皇死,二世立,而山东六国复立。与之相同的原因还有隋炀帝挖运河。
许多人认为长城的建造是帝王的一相情愿,长城很容易变攻陷,它是帝王害怕的表现,是一项错误的政策。其时不然。
长城的防御作用不是表现在一般人以为的“不被攻陷”;其真正的用处在于——入侵者或许能集中力量偶尔攻破一两个关口、闯入内地,但只要整段长城还驻守有强劲的军队,入侵者就始终面临被阻击、伏击而无法回家的危险。
长城更不是帝王害怕才建的。凡建长城之时,必是中原强胜之时。秦时是在蒙恬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之时秦王下令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的;汉武帝时是在匈奴退出漠南漠北之后,武帝才建塞徼、起亭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赵武灵王时是在“变俗胡服,习骑射”,灭中山,逐林胡,败楼烦之后,赵武灵王才下令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
下,至高阙为塞的。事实上,秦皇汉武,包括明初,无不是在主动出击、军事上取得压倒优势时修建长城的。这说明,修筑长城既是一种积极防御,又是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谋略。
修筑长城的本意,是针对边地实情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是化被动为主动,因为对于敌人,倘若你大兴师征之,他肯定会遁逃伏慝,不可能靠一役杀尽你的敌人。而大军离开后逃跑的敌人又会来临;把大军长期驻扎在这里,又影响国内生产和其他地方的防御,因此先民们想出了办法:只有筑长城才能防住敌人。〃〃长城的建筑就是为了凭借设施,以最少的人,最少的财货起到最大的作用,省人力,省钱财,防敌人,休兵而息民。
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在大部分人眼中,他们认为长城是古代国家防御外敌的最前线,就是一条线的防御建筑,游牧民族进不了中原是因为长城上驻扎了许多兵,他们在长城上防守,其实则不然。
长城不是防御的最前线,在长城前方部署的军队一股深入到极远处,一的前线都在长城以北几百里以外。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以长城为线将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简单而言,长城就是一个后勤基地,屯兵地,军队背靠的坚城。
赵捷此时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防御体系,而他要穿的过去,自然是难于上青天。
第25章 三十六计之声西击西 一()
《史记*赵昭武王本记》载:赵惠文王36年,齐都大索名赵昭者,时赵昭武王化名赵昭,遂自临淄城奔逃,昼卧夜出,旬日后昭武王至齐长城,莫得出。
长城自建造之日起就是一个军事防御工程,一个有长驻军队的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网的防御体系。君王建造其的设计目的本是为防御外敌,作为一个屯兵之所,进攻后退之基地,但建造完成后并运用没过多长时间后,君王大将们都发现长城也有防止国内逃人的作用,于是渐渐地不仅在长城外的几百里范围内有驻军,在长城内几百里之内都或建有军镇,或屯有驻军。
赵捷一行人选择渡过的长城是齐长城的最南一段——莒城至琅琊一线。这一段的特点是莒城和琅琊二城俱在长城以外,倚靠长城而建,而长城内则是两城的卫星城,两城之间的长城沿线没有什么高山峡谷,也没有什么供普通百姓居住的大城,大多是平原,而平原上建着的都是一些屯堡和军营,赵捷一行人想要离开齐国的唯一途径便是扮成普通民众,瞒过长城关隘上的守军,越过长城,连夜奔走,至莒城补充粮草,再避过莒城外围的守军,这样才能顺利的逃至楚境。这中间的行程近几百里,途中凶险莫测。
当内卫统领向赵捷述说完整个逃跑方案后,正在一旁狼吞虎咽的高乐听到后一口将嘴中的饭食喷了出来,然后开始不断的咳嗽。赵捷转过头看了看他,眼中中露出了疑问的神色,似乎在说:“你为什么笑,这个方案有什么问题吗?给我个理由,否则我会把你赶出去继续做你的乞丐去。”
高乐放下手中的碗筷,严肃的说:“据我所知,莒城本为管氏的势力范围,管氏世代家主都是南都军队的幕后掌控人,而且管氏是莒城最大的地主,有民谚曰:“莒城土地千万顷,管氏独占其**。南都名为田氏土,实为管氏家族地。”管氏家族在莒城的势力可见一斑,而朋友你的上书让他们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军权,虽然他们得到了王族的补偿,但乱世当中兵强者才可以保住性命,甚至在列国之间游刃有余,你可想而知他们会多么恨你,在此边境查的有多么严。现在唯一的好消息便是人称“管氏麒麟儿”的管氏家主现在没有回来,不过只要如今管氏家族中的主事之人不是傻子,应该就能让我们跑不出去。”
“既然莒城不可以走,从琅琊走怎么样。”赵捷试探的问道。
“那更别想,琅琊不如莒城四通八达,至楚只有不多的几条路,易被拦截。其实齐国所有的边境以莒城最适合逃跑,这也是我为什么从临淄逃出之后直接来到莒城的原因。自齐国建立起来,许多在齐国失势的大臣都选择从此处奔逃离齐国,然后到其他国家效力,也因此几百年来齐国政堂的人都交好管氏,以预防未来的不测之难,也因此管氏日渐做大。所以我们的最好选择还是从莒城这处走。”
“嗨,你说了这么多,不是等于没说吗?”赵捷起哄道。
“也不尽然,这些天我装作乞丐到处打探,得到了一些消息,现在管氏家族掌权人是管勇,他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将军,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大概能通过长城关卡到莒城。但此计我一个人完成不了,我算到你们会来,所以便在此等你们,虽然我不清楚你倒底是什么人,但我相信在齐国你一定有一定的势力,你一定有足够的人来完成此计。”
“关于我的身份,你还是别知道的好。你快将计策如实道来。”
“我将此计称为声东击西。”高乐道出他的计策。
这一天,长期静默的在齐国的赵氏情报网络再一次活动了起来。
“家主来命令了,这次行动为了帮助重要人物离开齐国,所有人开始接受上极分配的任务。”一时间齐国边境线上数个联络处都开始蠢蠢欲动。
三天后,琅琊城中出现了一个极其貌似赵捷一行人的车队。车队打扮成了商队模样,其样式似乎是故意做成了大致能瞒过普通人,却瞒不过有经验的守门人的样子。
车队行致城楼关卡,城门前站着一队队防守检查的人,军队中间站着一个体格肥胖的人,似乎是军队中的一小官,他口中喊着:“将军有今,严查过境之人,严防画像中的几个人从此逃走,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来。”
“停下接受检查。”车队终于走到了城门前,所有人都很紧张,当被叫停时,所有人的心都落了下来:“我怀疑你们这车箱中藏了人,给我打开。”守门的人指高气昂的说到。
这些为首的商人走上前上,将一个小钱袋放到了他的手上,然后说:“通融一下吧大哥,我这批货不能见光,见光就毁了。”
小兵悄悄的拿走了钱财,正当准备放行时,那个小官走了过来。“干什么了啦,这个车箱怎么没检查,说完,不待人阻止,直接爬上车打开了车箱。“来人啦,犯人出现了。”小官大喊道。就在这千军一发之际,一把剑横在了他的脖颈上。“救命呀!”小官的喊话声瞬间变了,而这时士卒也围拢了过来。
“让他们放下武器,退出城门。”车箱内的人危胁道。
“照他说的做!”小官慌了,双腿直打颤。
就这样,一个商队的人押着小官过了城门,一出城门,他们就狂奔离开了。城门口,小官的手下怒发收冠,指着手足无措的士卒们骂到:“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呀!,倘若小公子出了什么问题,我们都吃不了兜着走。”士卒们听完赶紧燃起五道狼烟(五道狼烟代表着主将被擒的紧急情况发生了)。
当琅琊城纷争发生之时,赵捷一行人都开始坐立不安起来。因为他们清楚声车击西的条件,所以决定实行声东击西之计的他们其实也是在冒险。
使用声东击西此计是有条件,使用的人必须考虑对手的情况:敌方指挥确可扰乱,用此计必胜,如果对方指挥官头脑冷静,识破计谋,此计就不可能发挥效力了。例如汉朝黄巾军中了李隽佯攻西南方之计,遂丢失宛城。而西汉七国之乱中周亚夫处变不惊,识破敌方计谋。吴军佯攻东南角,周雅夫下令加强西北方向的防守。当吴军主力进攻西北角时,周亚夫早有准备,吴军无功而返。琅琊奔逃事件发生后,高乐的早先调查的真实性在此时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以管勇为首的管氏若是像黄巾军一样,他们就会如李隽一样获得胜利,就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