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效命疆场的手下,刘秀慷慨地授予他们各种高级军衔,赋予他们在战场上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各种权力。
战争状态的这十几年,他仅授予的各种大将军、将军的名衔就有好几十个,封侯的爵位一百多个。举凡谁在疆场上出力卖命,流血流汗,他都要根据德才和成绩给予不同的封赏。
如果手头宽裕,或者得到战利品、贡品之类的,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分给大家。
而如果谁在战场上残了挂了,他更是大加恩赐,或者亲自安排葬礼,或者厚厚地抚恤家属,或者超标准给予褒奖,让当事人及其家属倍感荣耀。
祭遵病死讨伐隗嚣的前线,来歙、岑彭在平定巴蜀战役中被刺,刘秀都以极大的诚意,极高的礼遇,亲自安排葬礼,亲自服丧吊唁,亲自部署善后的各种赏赐。在那个年代,他即使对待自己的至亲也不过如此。
干部遗属们里子面子都丰收,思想感情上得到极大的安慰。
在这儿,刘秀固然要高调表达对功臣的厚爱,但绝非作秀,他的确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真感情。
虽然内心里极其冷静,很有原则,很有分寸,但在刘秀的大多数时间里,在自己的徒弟、粉丝们面前,从不摆皇帝的架子,温文尔雅,有时还开个玩笑,讲个典故,君臣之间其乐融融。
冯异曾经在关中权倾一方,不少人为此心生狐疑而向刘秀上书,刘秀却始终对他信赖如初。
公元30年春天,冯异回洛阳汇报工作,刘秀对他的信任和喜爱不仅见诸行动,而且溢于言表。
刘秀安排他跟各位高级干部见面,逢人就说这是朕刚起兵时的秘书(主簿),现在正为朕披荆斩棘,安定关中。
在洛阳逗留十来天,就要告别时,刘秀安排身边工作人员赏赐冯异大量的珍宝、衣服、钱帛。
同时,在专门给他鼓励、指导的诏书中,刘秀还深情地说:“当年在河北,形势危急仓促,爱卿在芜蒌亭进豆粥,在滹沱河边进麦饭,这深厚的情谊实在无法报答!”
冯异对此连忙叩首谢恩,充满感情又富于哲理地回答:“小臣现在希望陛下永远不忘河北之难,小臣也永远难忘当年巾车之恩!”
当年在河北,在王郎的追杀中,刘秀带着几十个粉丝、徒弟狂奔逃命,饥寒交迫,冯异搞来一点豆粥、麦饭救急,让刘秀感谢不尽,深深地记在了心底。
而在八年前(公元22年),冯异还是王莽的干部,负责守城抵抗刘秀,在父城巾车乡被刘秀活捉,刘秀不仅没有加害他,还放了他。冯异常说,圣上当年巾车不杀之恩,自己没齿难忘。
这是刘秀、冯异当年在血雨腥风中结下的深情厚谊,谁也不会轻言忘记!
还有朱祐,他是刘秀的老乡、大学同学、亲戚,当年在长安上大学时,这哥俩儿一起来去,一起读书,一起生活,时而生病了,哥俩儿还一起买了白蜜自己动手配药。
后来,朱祐跟随刘秀起兵打天下,赤心耿耿,出生入死,立下了很多功劳,也被刘秀视为铁杆心腹,给予极大信任。
他先后任护军、偏将军、建义大将军,定封鬲侯,是个典型的儒将。
再后来,刘秀让功臣退居二线安享晚年,老朱也交了军权,在京担任“奉朝请”,只是朝中有大事才请他出来商量。
刘秀经常到老朱府上看望他,赏赐给他东西,哥俩儿叙叙旧,聊聊天,谈谈笑。
有一次,刘秀又来到朱府。这次,他送给老朱一石白蜜。
刘秀笑着问老朱:“这跟当年我们一起在长安买的蜜比起来,哪个好些?”
这样,无论对手握重权的高级干部,还是对退下来的“老同志”,刘秀都很优待,很大方,很宽厚,尤其难得的是,他除了给大家丰裕的物资、充足的面子,还让大家看到了发自内心的款款深情。
终其在位,刘秀没有干过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事儿。
“柔道治国”
刘秀高度重视人才还体现在他用才上,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选贤任能,人尽其才。
随着政权稳定和“退功臣,进文吏”措施的实施,他开始大规模地培训和使用学习型、知识型和学者型的干部。
刘秀本人就是太学生出身,起兵后他也是倚马赋诗,出口成篇,投戈论道,口若悬河,性格气质非常儒雅。现在,他冷静而清醒地看到,打天下靠拳头,自己身边的这些徒弟、粉丝们立下了汗马功劳,该让他们安享晚年了;而治天下靠头脑,自己身边的这些徒弟、粉丝们并不见长,该让文化人脱颖而出,大显身手了!
所以,在统一大业基本完成之后,刘秀确定了“柔道治国”的战略思想,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以“文吏”为主体的干部队伍建设上。
所以,正如后来毛泽东同志非常感慨地说,正确的路线确立以后,干部是决定一切的。
先说一下刘秀的“柔道治国”,再来具体看看他是怎样用人的,可以理解得更加深刻些。
“柔道治国”的理念贯穿他在位始终,平时光做没说,唯一一次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就是在他回故乡跟乡亲们聚会的时候。
刘秀一生最喜欢去的有三个地方:一是前汉国都长安,那儿是刘汉皇统的发源地,有前朝11座皇陵,他去那儿当然是为了彰显皇室血统;二是曲阜,那是孔子的故乡,他去那儿顶礼膜拜孔子是为了彰显自己崇尚儒学、重视教育、尊重人才的政治理念;三是故乡南阳郡蔡阳侯国舂陵乡。
正如早先所说,刘秀出生在济阳,童年生活在南顿,这儿是他老爸当县长的地方;读书在萧县,这儿是他叔叔当县长的地方;而他从太学结束学业当回乡知青,还是在家乡舂陵,他在这儿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法论,正式长大成人。
公元27年,也就是他登基三年了,虽然围剿各地割据势力的战争还在激烈地进行,但他觉得自己已经完全可以掌控天下。
于是,当年10月,他称帝登基后首次返乡,祭祀祖庙,在老宅子里设宴款待家乡父老。
刘秀衣锦还乡,引起乡亲们极大的震动!
当年那个勤勤恳恳、文质彬彬的乡下小伙,几年不见,现在是威风八面、一呼百应的皇上了!
当然,刘秀不光给家乡人民极大的荣耀,还陆续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把舂陵乡升格为章陵县,用自己祖陵的名号“章陵”来命名,跟西汉皇陵接轨,彰显自己的皇室血统;同时,他下令比照前汉高祖刘邦对家乡沛县的做法,免除家乡的税赋徭役。这些都是帝乡独享,其他地方不可能得到的特殊待遇。
顺便,刘秀还下令免除济阳县两年的徭役,也是对自己出生地的回报。
公元35年3月,刘秀讨伐巴蜀的战役进入僵持阶段,他在百忙中第二次还乡,主要是祭祀自己的祖坟。
公元41年,全国大规模的战事结束,国泰民安,形势一片大好,刘秀腾出大量精力处理家事,年内两次回故乡。
4月,春暖花开之际,刘秀带着皇太子刘彊、东海公刘阳(后来改名刘庄)等一批儿子南下,一边巡视工作,一边打猎,第三次回到故乡。
这时候,国家形势大好,刘秀的家事却烦恼不断:皇后郭圣通正在耗尽他的耐心,他已经拿定主意,决定尽快易后、易太子。
所以,刘秀这次带着儿子们出来,也有考察他们的意图。
所以,刘秀这次回家乡,满腹心事,行色匆匆。
但是,六个月以后的当年10月,刘秀第四次回到家乡,完全又是一种心情!
日前,他顺利地废皇后郭圣通为中山太后,立贵人阴丽华为皇后。他虽然没有立即废刘彊立刘庄,但这哥儿俩调换位置的事儿,谁都知道只是时间问题了。
以调整皇后人选为中心的外戚的政治力量和利益格局已定,整个家务事就好办多了。
所以,刘秀这次回家乡心情很舒畅:他在家乡整整住了两个月,跟家乡的老少爷们儿近情欢聚!
这段时间,刘秀主要干了三件事儿:
一是建筑,新造和整修旧居、祠堂,让过去的亲戚邻居都能享受到皇家的阳光雨露;二是赏赐,或多或少,见面有份,让家乡的老少爷们儿都能沾点皇家的光,得到点好处;三是喝酒,经常设宴款待父老乡亲,大家开怀畅饮,愉快地回忆往年的时光。
刘秀在这段时间里是非常开心,非常率性的,他放下了皇帝九五之尊的架子,放下了自己的面具,像一个游子回到慈母的怀抱,彻底地休息,彻底地放松,彻底地愉悦。
有一天,刘秀再次宴请家族中的长辈,大家把酒欢笑,毫无禁忌。
也不知道酒过了几巡,反正到了酒酣耳热的时候了,几个婶子大娘直接喊起来刘秀的小名,发起了感慨和议论,说:“文叔小时候谨慎诚实,忠诚厚道,哪儿都好,就是性情温柔了一点儿,没想到能混到今天这个样子!”
刘秀听了哈哈大笑,回答道:“我治理天下,就是要用柔道来进行!”
正确的位置上用正确的人——用对人,做对事
刘秀认真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很好地实践了这些过去证明非常好使,今天看来也非常科学的选人用人原则。
先是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学者型干部。
他觉得,国家迭经战乱,多年来没有哪儿能够放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大家多认拳头,读书人没有地位,这对于包括建设高素质、知识性的干部队伍在内的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他认为,随着全国统一,在用拳头打天下的弟兄们休息之后,当务之急是必须大力兴办教育,发展文化,培养一大批知识分子,并且为他们做学问、做官大开方便之门,努力搭好平台。
这样,一大批出身寒门没有背景后台的农家和市民子弟,通过自己兢兢业业的学习和孜孜不倦的治学,踏上仕途,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刘秀要求这些学者型干部根据自己和工作的实际情况,可以一边处理政务,一边治学授徒。
他这样做的好处就大了去了:这些学者型干部工作、教书两不误,两促进,可以很方便地把自己的学识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去,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刘秀在培养使用干部时,很好地践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作风。
比如,范升刻苦好学,九岁时就精通《论语》《孝经》,不久又专长《易经》《老子》,长大了教授弟子颇有名声,刘秀任命他为博士。
汉时“博士”是一种官职,是太常的属官,职级相当于县处级(六百石);职责是掌管图书典籍,研究形势政策,通晓国体礼仪,以备朝廷顾问,同时,还负责在帝国最高学府授课带弟子;西汉武帝时有十个,现在刘秀扩大为十四个。
再比如,卫宏精通《毛诗》等古文经学,知识渊博,刘秀安排他到朝廷研究政策,参议国事(议郎)。他不负重托,一边工作,一边治学,著述了《汉旧仪》,创作了多篇赋、颂等文学作品,流传后世。
刘茂精通《礼经》,带过数百个学生,曾经坚决拒绝在王莽政权做官。刘秀欣赏他的品格和才学,任命他为皇帝办公室主任(侍中),让他一边处理政务,一边做学问教学生。
欧阳歙学识渊博,刘秀任命他为《尚书》博士,历任扬州牧、南阳太守,封波阳侯。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精心研究学问,认真带徒授课,为国家培养数百位人才。
刘昆精通《易经》,早年授徒数以百计。刘秀先后任命他为江夏、弘农郡的主要负责人(太守)。
后来,刘秀看到刘昆学以致用,治学治政兼优,非常欣赏,就干脆调他进京工作,专门教育包括皇太子在内的皇室子弟。
刘昆不敢懈怠,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刘秀的子侄五十多人出自他的门下。
刘秀提拔重用的这样的学者型干部可以说俯拾皆是,这种尊重人文素养、量才任用的干部方法被各级干部效法,吏治乃至于整个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如果选人用人单靠领导个人的眼光而没有一整套完善的机制做保障,是很不靠谱的:领导的精力毕竟有限,他看不到的人怎么办?如果老是有人在领导面前说某个人才的坏话怎么办?如果领导喝酒喝多了或者心情不好看人看不准怎么办?如果有巨大的诱惑、干扰或者大家不好意思说出来的猫腻掺杂进来,领导的眼光迷离了怎么办?
制度,只有建立起来并且认真执行下去科学的用人制度,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能保证好的用人原则的实施,才能促进优秀人才不断涌现,才能实现执政目标并赢得老百姓拥护。
在这儿,刘秀认真研究了前朝用人的得失成败,宣布恢复并完善西汉时就开始实施的察举制度。
刘秀于公元30年10月下诏要求朝廷核心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负责推举贤良、方正各一人。
次年4月,他又下诏,扩大参与推举干部的人的范围,要求朝廷核心领导班子以及司隶、各州主要负责人推举贤良、方正各一人。
与以往不同的是,对于这次推举的干部,他亲自考察面试。
公元36年8月,刘秀再次下诏,进一步扩大参与推举干部的在职干部的范围,全国中级以上干部都可以向朝廷推荐干部,他同时对朝廷所需要的干部的类别、条件做出要求。
从这一年开始,每年一次自下而上推荐干部人才成为定制。
这样,刘秀通过建立完善察举制度,选拔使用了一大批出身草根、文化素质较高、社会公共形象清新的知识型干部。他们陆续进入帝国朝廷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成为行政干部的主要来源。
这些干部跟刘秀那些徒弟、粉丝完全不一样。他们并没有追随刘秀在血雨腥风中出生入死,没有显赫的功绩,没有盘根错节的人事关系和团团伙伙的利益纠葛,没有主政一方或者一个地方的资历和威信,没有跟现在既得利益集团生死与共的联系。他们完全或者主要通过自己辛辛苦苦地学习和兢兢业业地钻研被组织上发现,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唯有竭尽忠诚报国。
刘秀深刻地认为,这些干部对于维护国家机器正常有序地运转意义重大,同时,也正因为这些干部没有功勋,没有背景,跟现有功臣和贵戚集团没有联系,一旦他们渎职懈怠,贪赃枉法,朝廷就可以毫不犹豫、无所顾忌地对他们施以重典,绳之以法。
所以,刘秀在这样培养、选拔和使用一大批知识型干部时,虽然过程中难免流弊,干部中也不乏害群之马,但总的来说,干部队伍的政治品质、文化素养、实际能力和公众形象还是很好的。
在刘秀倡导的清明的政治生态环境里,在这样的干部队伍中,循吏如卓茂、伏湛父子、冯勤,酷吏如董宣、樊晔,都层出不穷,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以不同的为政风格努力工作,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史上一道夺目的风景线。
下面再介绍一个人物——杜诗,他的际遇确实耐人寻味,大家不妨体味一下这些哥们儿是怎样工作的,刘秀又是怎样对待他们的。
其实大家对他也脸熟。刘秀刚刚定都洛阳时,局面一度较为混乱,杜诗以侍御史身份铁腕整肃纪律,砍了纵兵胡来的将军萧广,先斩后奏,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这是一个德才兼备、能力很强、自律甚严的好干部。
后来,他奉命到河东郡平叛,到大阳(今山西平陆西南)县剿匪,所到皆平。
不久,他又出任成皋(今河南荥阳)县令,治政三年,老百姓和上级都满意,任期考察成绩特别优异,他被提拔为前朝帝乡沛郡都尉。
这是一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给个平台就能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