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为了公孙琬儿和上官凌静的安全,他们没有先去刑部大牢,而是去了八贤王府。
他们一行四人进八贤王府时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因为,八贤王之前交代过了,只要是包拯、公孙策二人前来,不用通禀,直接让其进去即可。
公孙策将公孙琬儿和上官凌静给八贤王介绍了一下,而他介绍上官凌静时,竟然说她是自己的义妹。
包拯虽不知公孙策为何如此说,但想来他一定有自己的理由,便也没问什么。
包拯是没什么,他的话可着实让那上官凌静倍感意外,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公孙策会说自己是他的妹妹。
虽然,她做梦都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个公孙策这样的哥哥和公孙琬儿这样的妹妹。但那样的话无疑让她有些意外,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倒是那公孙琬儿脸上丝毫没有惊讶之色,一双精灵的大眼睛望着二人发笑。
因为,从一开始,她就已经认定上官凌静是自己的姐姐了,所以,昨夜在梦里都会那样在她怀里撒娇。
“嗯。”八贤王点头笑了起来,“哈……”
“王爷为何发笑?”公孙策虽然聪明,却还是不知道这个八贤王在笑什么,因为,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笑点啊。
不禁八贤王发笑,一旁的包拯的脸上也浮起一丝浅笑。公孙策打量着身旁的包拯,问道:“喂,你又在笑什么?”
八贤王笑道:“看来包公子是知道本王为何发笑了。”
公孙策看了看八贤王,又将目光转向包拯,脸上挂着一丝疑惑,还有那么一点儿愤怒。
“正是,”包拯解释道,“王爷的意思是公孙策这两个妹妹加起来刚好是一个公孙策啊。”
“什么意思?”公孙策还是没听明白。
“琬儿天真顽皮,上官姑娘空灵文静,她们两个加起来刚好是一个半分儒雅,半分不羁的公孙策啊。”
“哈……”八贤王大笑道,“包拯果然是包拯,本王正是此意。”
“王爷,”包拯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目光也变得深沉,“其实,我们今日前来是有事想请王爷帮忙。”
“哦,”包拯、公孙策二人断然不会无事前来来王府,八贤王摆了摆手,问道,“有什么事尽管说吧,只要本王可以做到的,断然不会推辞。”
“王爷,昨天我们去西郊密林查案,天黑时却遇到黑衣人袭击,公孙更是为暗箭所伤。”
“什么,竟有此事。”说到被刺杀,八贤王脸色也显得有些惊讶。
“我和公孙二人昨日才接手此案,当天晚上就在与案件有关的密林遭遇刺杀,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两件案子的幕后黑手身份绝不简单,很有可能是朝中大员或王宫贵胄。”
话至此处,包拯稍稍顿了顿。
“我们担心幕后黑手刺杀不成,会对我们的家人下手,所以,今日前来是想请王爷让二位妹妹在王府暂住。”
“那你就不怕本王就是那个幕后黑手吗?”八贤王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道。
“是啊,我们居然忽略了这个问题。”包拯笑了笑,“那王爷你是吗?”
“你说呢?”
“什么,”公孙琬儿拉着公孙策的手,一脸不开心的问道,“哥,我和静姐姐以后真的要住在这里吗?”
“对啊,”公孙策笑了笑,拍了拍公孙琬儿的肩膀,“琬儿听话,这也是为了你们两个的安全着想。”
“可是,这里是别人的家啊,可不可以不住啊。”
“怎么了,小姑娘,”八贤王一脸和蔼的笑意,“舍不得你这个大哥吗?不过,你不要担心,我这个老人家府上西庭的园子刚好是闲着的,你可以和你的大哥一起住在那里。”
“公孙策啊,以后你们要查案,如果一直住在郊外的园子也不方便,所以,你们就和这位小姑娘一起住到本王的府上来吧。”
包拯、公孙策二人相视一下,而后齐声应道:“那就多谢王爷了。”
(本章完)
第12章 疑犯,少侠蒙难()
刑部大牢
将二人安置好后,公孙策、包拯便连忙刚到了刑部大牢。因为,牢中还有一个疑犯在等着他们。
赶到大牢之时,邓通已经候在那里了,说是昨天听他们说今日要来见疑犯,所以,便一大早就在此等候了。
疑犯被单独关押在一间重型牢房里,其他牢房都是木条围着,而这间牢房却是铁质结构。
邓通说此疑犯武功高强、极其残暴,被抓之前,他在一间叫做会楼客栈里,官兵是用了极其卑劣的手段,在其饮食里下迷药,才得以将其擒获。
令包拯、公孙策大感意外的是,这个疑犯居然是一个看上去也即十七八岁的少年,这比他们想象中的相差很大。
不过,有一点倒是也符合二人所想,就是疑犯年纪不大。
可是,面前之人却完全不像这个年纪的孩子那样,看上去很是冷峻,比寻常人家的孩子多了一丝成熟。
疑犯看了公孙策、包拯一眼,便又将眼睛闭上,靠在墙上休息。
包、策二人对视一下,而后包拯说让邓通带他去看一下发现的证据。
邓通说过,客栈的伙计发现疑犯身上带着一块儿玉佩,那块儿玉佩在官府张贴的缉捕榜文里提到过,是一块儿灵蛇玉佩,乃朱培的家传之物。
此前,他一直都带在身上,遇害前也是带着的,而发现尸体时那块儿玉佩却不见了。所以,官府便张贴榜文,悬赏捉身带灵蛇玉佩之人。
客栈伙计发现后,便去跟官府通报,为了减少伤亡,官兵捉拿时便让客栈伙计在疑犯饭食里下了迷药。
邓通带包拯去看那块儿所谓的证据玉佩,而公孙策则留在了牢中,因为,他这么做只是想将邓通支开,让公孙策可以单独审问疑犯。
其实,邓通可以看出这二人的意思,不过刑部大牢已被八贤王府上的人接管,他也无计可施。
公孙策让守卫将牢门打开,对于这个邓通口中武功高强、极其残暴的疑犯,他似乎一点儿都不畏惧,走到疑犯身边,在地上坐下。
“你不想跟我说点儿什么吗?”公孙策盯着眼前这个神秘的疑犯,不急不缓地问道。
疑犯缓缓地张开眼睛,他也觉得很奇怪,他以为又有人来审问自己,无非是严刑逼供什么的。
然而,这一次他猜错了,眼前之人衣冠楚楚,气质不凡,不像是贪官污吏,倒像是一个书生多一些。
“你是谁,官府换人了吗?”
“我不是官府的人。”
“不是官府的人,那你怎么会和那个开封府尹在一起,不是官府的人,你又如何可以进来这里。”
“我叫公孙策,刚才那个脸黑黑的是包拯,我们都不是官府中人,只是皇太后钦命我们两个来查办三司使和吏部尚书的案子,所以,才可以进来这里。”
“是吗?”疑犯冷笑一下,直视着公孙策,“你是谁与我无关,总之,我没有你们要的东西。”
“我们要的东西?”公孙策眼神微微向左上方倾斜,问道,“什么东西?”
“什么东西应该问你自己。”
公孙策虽然很想知道疑犯所说的究竟是什么,但也很清楚这并非易事,因为疑犯对自己是有所防备的。
不过,他至少可以断定,邓通有事瞒着他们,甚至,他和这件案子的幕后黑手有关。
“那你是凶手吗?
“什么?”疑犯再次冷笑,“我是不是凶手?你这是在嘲笑我吗?”
疑犯也觉得很奇怪,之前官府中人都说逼问他那件东西的下落,而从来没有关心过自己是不是凶手。
因为,他就是官府中人陷害的。
而面前之人居然说不知道那件东西是什么,还问自己是不是凶手。他是在装糊涂,还是真的不知情呢。
如果是在装糊涂,那他最终还是要借机刺探那件东西的下落。如果不是,那他就和邓通不是同一路人。那样的话,说不定自己就有机会得救了。
“嘲笑?”公孙策嘴角轻扬,问道,“此话从何说起呢?”
疑犯又闭上了眼睛,不再说话,因为,他还不知道面前之人究竟是敌是友,虽也曾听过公孙策、包拯二人的美名,却还是不敢贸然相信。
“看来,你还是对我有戒心,不过,这也正常。”
公孙策慵懒的站起身来,浅笑一下。
“我希望你可以明白,我和你之前接触的那些官吏不是一路人,我只是想查明真相,如果你是被冤枉的,我一定会还你青白。好了,既然你不肯说,那今天就先谈到这里吧。”
公孙策起身离开,走到门口时,又转过身来。
“如果你有什么话想跟我讲,就跟现在掌管大牢的沈统领说,让他传话于我。”
说完之后,公孙策又停了一会儿,想看看疑犯会不会答复自己。
不过,疑犯还是闭着眼睛靠着墙,没有想要理会自己的意思,于是,公孙策便只好先离开了。
公孙策走后,疑犯睁开了眼睛,望着已经不见人影的牢门,回想着方才他跟自己说过的话。
他必须尽快判断出这公孙策所言是真是假,他是想骗取自己的信任,还是真的只想查明真相。
公孙策离开后便去找包拯,当邓通问起他有没有从疑犯身上查到什么时,公孙策只是笑了笑回答。
“疑犯什么都不肯说,我都有点儿怀疑他会不会是个哑巴。”
不管邓通相不相信公孙策所说的话,他都得装出一幅相信的样子。
因为,他怕打听的多了,会引起公孙策的怀疑。却不知,第一次与他二人相见时便已经被怀疑了。
离开刑部后,公孙策说今日先不查了,也该休息休息,说不定会有什么意外收获呢。
与邓通分开后,包、策二人去了一家茶馆儿饮茶,当然并非只是饮茶这么简单。
他们一方面也是想休息一下,当然更重要的是商讨一下案情,而不想让那邓通跟着。
“怎么样,有什么收获吗?”包拯呷了一口茶,问道。
“我还不能确定疑犯是不是被冤枉的,不过……”公孙策端起茶杯,也没有想要喝茶意思,只是静静的盯着手上的茶杯。
“不过什么?”
“不过,我想疑犯手上一定有什么东西是邓通特别想得到的,而无论邓通怎么威逼,疑犯始终都没有将那件东西拿出来。”
公孙策将手中的茶杯送至唇间,却只是嗅了嗅,依旧没有喝下去。
“东西,什么东西?”
公孙策摇了摇头,回答道。
“不知道,在牢房里时,疑犯说他手上没有我们想要的东西,而他所指的我们一定就是指邓通及与之相关的人了。”
公孙策将杯中之茶一饮而尽,问道:“你呢,查到了什么?”
“我看过那块儿所谓的证物玉佩了。那是一块儿浅水绿,玉质虽然名贵,看上去却像是新做的,并非什么家传之物。所以,什么朱培被杀之后身上的家传玉佩失踪,又在疑犯身上发现了的话都应该是假的。”
“若果真如此,那牢中之人就应该不是什么疑犯,而是手上握有某样证据之人才对。”
“有人陷害牢中之人,诬之为凶手,实则是想借机严刑逼供,从其口中问出那件什么东西的下落。”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三司使朱培的死,跟吏部尚书高权全家被杀,两者之间一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关联。”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们这就走吧。”
“好。”公孙策将手上的茶杯放下,喊了一声“小二,结账。”
而后从腰间拿出一锭一两的碎银子放在了桌上,便和包拯急匆匆地离开了。
(本章完)
第13章 茶馆,意外收获()
离开茶馆儿后,公孙策和包拯便往吏部赶去,查一下朱培、高权二人的履历,看看他们之间有何联系。
“咦,这些小玩意儿看起来不错啊。”走着正急,路过一个玉佩饰物的地方,公孙策却突然将包拯拉住停了下来。
“二位公子请便,看看有没有入眼的。”小贩儿一脸笑意的说着。
“公孙,你干什么,这个时候怎么还有心情买玉佩。”包拯不明所以,便拽了一下他衣袖问道。
公孙策没有看包拯,而是低头去挑拣摊位上的小玉饰,低声回答道。
“有人跟踪。”而后拿起一块儿圆形玉佩冲着阳光看了看,“老板,这个多少钱,我要了。”
“公子真是好眼光啊,”小贩儿带着一副虚假的笑容,“这块儿玉佩只要三两银子。”
公孙策付过银子后,便将玉佩放进怀中离开,继续向吏部的方向走。往前走了没多远,又从怀中拿出一块儿牌子递给包拯。
那牌子也是圆形的,却非方才所买的玉佩,而是一块儿黑色的牌子,上面是一张恐怖如妖魔般的脸孔,张着血盆大口,也就是牙齿处被染上了血一般的红色。
“这是什么?”包拯从公孙策手上接过那块黑色牌子,看了看问道。
“是昨天在尚书府的瓦砾下捡到的,一直忘记告诉你了,刚才看到卖玉佩的才想起来的。”
“尚书府捡到的,会是从凶手身上掉下来的吗?”
“不知道,可能是吧,这是一块儿铜牌,外面被涂上了黑色。”
“这上面的图案,”包拯望着那牌子上的血盆大口,咧了咧嘴,“咦,跟魔鬼式的,会是代表什么呢?”
“应该是一个神秘组织吧,又或者是……”
“或者是什么?”
“或者是某个组织的杀手团,或许,就是昨夜在密林刺杀我们的人也说不定。”
“若果真如此,我们也还算是幸运。”
“什么,幸运?”
“至少,我们已经和幕后的势力接触过了啊,”包拯笑了笑,“跟踪我们的人还在,怎样,我们还去不去吏部。”
“去,当然要去了,他们喜欢跟就跟着吧。”
二人相视一笑,看上去并未将跟踪自己的人放在眼里。
吏部
吏部尚书朱权已被杀害,朝廷尚未任命新的官员接任此职,吏部的事务暂时由吏部左侍郎朱季暂代管理。
包拯、公孙策到了吏部后,问清了吏部现在由何人管理后,便去找左侍郎朱季。
在此之前,吏部也得知了皇太后委任包、策查案的消息。
所以,当二人提出想要查看朝中官员的背景、履历资料时,朱季便直接将二人带去了存放官吏履历的资料库房。
大宋有那么多的官员,若没有头绪的在这茫茫资料里去找高权、朱培二人的资料,可谓是大海捞针啊。
还好,朱季跟二人交代了一下这里官员资料的存放情况。
左半面为文官资料,又半面为武将资料,左起第一排架子上放的是王宫贵胄的资料,第二排为朝中一品大员的资料,第三排为二品官吏资料,以此类推。
弄清了资料的摆放布局,那找起来可就方便多了,约莫一盏茶时间,包拯发现了朱培的资料,公孙策则找到了高权的资料。
吏部之行果然有些收获,看过朱培、高权二人的资料后,发现了一些于案情来说很有价值的东西。
“高权为景德元年进士,朱培为景德三年进士,十五年前二人同时任职颍州,十三年前又同时调至京城,公孙,你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公孙策左手托着下巴,右手则抵住左手的手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