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还呀哦派人专门照顾你,你也就成了此战的弱点。你回惠州不能成为助力,反而成为了阻碍,你为什么还要去呢?”
裴大郎听完这话,蒙头半晌不语,过了半日,再也不提惠州之事。洛谦知道,他的话起了作用。
裴大郎心中却有了很严重的挫败感。原来没有他,战事也会进行,而且会进行得很顺利。原来自己并没有那么重要,病倒的他反而成为战争的负累,成为其他人的软肋。
二十多年以来,裴大郎第一次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然而苗寨天天的歌舞,日夜的喧嚣没能抚慰裴大郎的心伤,裴大郎突然有一种热闹都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的感觉。
这一个少年成名,鲜花掌声捧出来的年轻人第一次清醒的认识了自己。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也是会病倒,也是会失败,也是会成为别人负担和软肋。
然而,兄弟的关心,苗人的热情还是烫慰了他的心,他承认,被这么些人关心着的情况很不错。他们关心的并不是大名鼎鼎的裴大郎裴将军,而是一个病人。他们会关心自己病情的进展,会拉他一起载歌载舞,虽然他拘谨且什么也不会。
渐渐的,裴大郎享受着这种平和的日子。像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他体会着三娘在苗寨的生活,第一次这么靠近着三娘的生活脉络。
渐渐的,裴大郎参与了那些燃起篝火,载歌载舞的日子。他会用笛子帮他们吹奏一曲,也会用并不熟练的舞步加入他们的舞蹈,虽然被善意的取笑,可他也在他们的指导下慢慢的进步。
若不是前线传来消息,李烈陛下也宣召他回京。裴大郎觉得日子就这样过着也不错,岁月静好,外界的一切纷争都不能扰乱这一片净土。
然而,圣命难违,裴大郎还是收拾行李,回京复命。
苗寨的同胞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篝火舞会,欢送裴大郎的离去。这里没有哭泣,就连离别都是欢乐的,都是歌舞着的。
裴大郎回到上京,才惊觉什么都不一样了,也许是裴大郎自己变了,也许是上京变了。
虽然他还住在大将军府,虽然他的职位没变,功勋涨了涨,虽然每天面对的人还是那些,可他总觉得有什么真的变了。
这些变化让他窒息,有一种离开水的鱼一般的窒息感。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突然怀恋在苗寨的日子。
裴大郎突然领悟了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原来什么都没有变,只是他的心态变了。他开始厌倦勾心斗角,厌倦日日征战,他爱上了平静祥和的日子。比起现在拥有的,他宁可和一般的苗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娇妻幼子,平凡一生。
☆、第八十九章 惠州
第八十九章 惠州
裴大郎被送回岭南的时候,洛四郎已经扎好了营寨,准备攻城。
惠州是万安的大本营,惠州城内有万安分封的文武百官,惠州城还有无数的前朝罪官家属。
虽然惠州有很多原住民,但是蝗灾过后,这些原住民几乎所剩无几,一部分是无粮可食饿死的,一部分是万安强制让他们服了劳役--修筑城墙、开挖沟渠哪一样不要人。
可是,万安的文武百官、文武百官的妻儿子女不可能去做这些力气活儿,唯一的办法就是强加劳役。在万安那里修筑城墙、开挖沟渠可不是好差事,劳动量大--有人监督,一偷懒就是一鞭子。而且万安只提供一顿午餐--两个黑面馒头。很多人干着干着就因为劳累或者饥饿而倒地不起,也在也起不来了。
涿州被攻破之时,万安一面大骂姚崇无用,一面秘密派人铸造一艘大船--这可是他唯一的退路,作为日后逃跑,去往琉球之用。万安为了性命考虑,这艘船可是万安亲自监工打造的。
除了造船之外,万安还打造了许多木桶用来盛放官银。这些木桶是将树干掏空后,两块合二为一,直径约25厘米,长约130厘米,两头用铁箍箍上,刚好可以放进10锭官银。
这是万安为了日后携带官银出海之用,一个官银银锭长20厘米,高10厘米,乃是五十两一锭的元宝。这些木桶绑在船底,不占地方的同时,可以带走数以万计的雪白官银。
然而造船之事只能是万安的秘密。若是被他的文武百官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惠州必定没人守,万安都忙着逃了,他的文武百官还不都想着方的逃,大家都逃了,谁来守城?指望原住民?他们可巴不得洛四郎接收惠州,这样他们也可以移居他地,至少有饭吃不是!
洛四郎只是研究研究如何进攻惠州城。--惠州城几乎没有平民百姓,城里的多半是‘乱臣贼子’,也就是万安的文武百官,及其亲友。没有了平民百姓,没有了误伤,洛四郎也就没有了顾忌。
比起洛四郎来,人家万安可是勤劳多了。万安白天‘御驾亲征’,晚上监工造船。忙活了一两个月,万安也快撑不住了。这不,船快造好了,万安更是夜不能寐了。只是晚上睡不好,白天的万安也没什么精神,在那里闭目养神(这是说得好听的,实话就是,打瞌睡中)呢。
洛四郎忙着扎营,送走裴大郎的时候。万安也忙着造船、睡觉、糊弄他的文武百官。等洛四郎忙完了这些,万安的船和木桶也造好了。
只是万安还没来得及把木桶都装满、运走之时,洛四郎就架起了火炮。万安明白洛四郎架起了火炮的意义:这就意味着洛四郎准备攻城了。
万安对守住惠州没什么信心,缺粮、少医、缺铁所导致的兵器落后,让万安对惠州守军的战力评估并不乐观。
果然,洛四郎架起火炮的第二天清晨,炮声轰醒了万安,万安来不及多想,直接带了数十名侍卫驾船逃跑了。
万安的文武百官们并不知情,还在拼命抵抗,只是这种抵抗在火炮、火枪面前只能是无用功。
火炮轰开了城门,仅存的一小部分原住民和一部分的原住民士兵乘机逃跑了。他们受够了压迫,为了活命勉强自己给万安卖命,如今有了更好的买主,他们怎么不逃。
只是反抗渐渐地弱了,一部分源于洛四郎手下将士的锐不可当,一部分源于他们的陛下万安失踪了。惠州东城门那里的将士乱了起来,因为他们看到了一艘大船,载着他们的陛下,向琉球方向行进。
他们愤怒了,他们被抛弃了。
东城门的将士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还在抵抗的北城门守军和南城门守军,万安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他们该如何解决这样一个难题--前面是进攻的军队,后面是逃跑的陛下。
一部分人丢盔弃甲,放弃了抵抗;一部分人走投无路,用自刎的方式以示忠烈。还有一部分人,也就是大多数的原住民和一些无罪的平民百姓投靠了洛四郎。
战斗只持续了两个时辰,整个惠州就换了主人。比起涿州和通州,惠州的安置问题更好解决。无罪之人随大军回到涿州开荒屯田,有罪之人按罪论处。
可问题是整个惠州,无罪的人少之又少,有罪之人多之又多,除却自杀了的那部分,除却叛逆该死的那一部分,除却叛逆该死的那一部分人的家眷。惠州最后存活下来的,没有发配成为官奴的,不过五百人。连同押运回京做官奴的,惠州总人口不过一千。
惠州城门外斩杀的,自杀的万安部属,多达八千。这八千人是吃着惠州老百姓的粮,甚至是肉活下来的。
洛四郎没有前去监斩,虽然判刑的是他,他也认为他们罪有应得。可是杀多了人,心如何能平静。
仅存的五百不到的惠州人被仇恨催使着,变成了恶魔。他们自告奋勇的愿做刽子手,处斩那些曾经的高官们,发泄他们的怒火。
一次一次的处决过后,随处可见四处飘扬的纸钱,惠州城四周弥漫着一股子香烛味道,久久不散,哭嚎声漫山遍野。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惠州人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拾起了他们的良知、人性、礼节。人们祭祀着逝去的亲人朋友,在这一场灾难中那些难以言表的悲痛终于在此刻爆发出来,人们不在麻木,眼泪流了出来。
这是怎样的眼泪啊!或许是感伤;或许是惋惜;或许是悲痛;或许是遗憾;或许是懊恼;或许是忏悔。。。。。。
天启五年九月,持续了一年的战事终于平定了下来,李烈陛下总算坐稳了江山,真是可喜可贺啊!
天启五年秋,李烈陛下再度发布诏书,广招人才远赴涿州、通州、惠州三州,天启再一次加开恩科。
☆、第九十章 失踪
第九十章 失踪
三天后,三娘并没有从宫中回到大将军府。裴大郎领悟了一件事,不仅仅是他变了,他心境变了。还有一样变了,大将军府里没有三娘,苗岭也没有三娘,他还打听到宫中也没有了三娘的踪迹。
三娘失踪了!
裴大郎被这件事惊呆了。他把三娘托付给了李烈陛下和公孙皇后,结果呢!
洛四郎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两人匆忙进宫觐见,李烈陛下对他们两并没有隐瞒什么,遣退了大殿中的所有人,悉数交代了宫中的情况,大皇子和皇后、小公主的险境,三娘自愿带了大皇子避居他处。
裴大郎想想苗岭的公孙皇后和小公主,相信了李烈陛下的话。毕竟,李烈陛下不会用这样的谎言来哄骗他们。事关大皇子,李烈陛下不会对三娘做些什么!这一点,洛四郎和裴大郎还是有信心的。
裴大郎笑道:“那陛下怎么对外面那些人说呢!”
李烈陛下苦笑道:“皇后被刺,受了惊吓,带着大皇子和小公主回幽州疗养了。”
裴大郎惊讶道:“就没人怀疑?毕竟是为大皇子都被挟持,陛下可没手软,没人怀疑大皇子是假的?”
李烈陛下道:“怎么没人怀疑!外面的说法多了。不但有怀疑大皇子早就蒙难了的。甚至有人说大皇子就不是朕的孩子,要不然朕怎么这样舍得!”
裴大郎和洛四郎张大了嘴好,没想到上京百姓的想象力这样丰富。天啊!这些人真敢想。
李烈陛下继续道:“法不传六耳,你们出去后,此事怎么说,你们知道罢!”
裴大郎和洛四郎忙点头。
洛四郎和裴大郎对视一眼,四郎开口道:“请问陛下,那三娘何时才能回家?我如何跟父母亲大人交代呢!”
李烈陛下缓缓道:“实话实说罢!至于何时可以回家,朕也说不准,宫中不平静啊!”
裴大郎出馊主意了,道:“不是要斗么?让她们拿自己的孩子斗去。”
李烈陛下道:“胡说,那也是朕的。。。。。。”
李烈陛下住了嘴,笑道:“这也是个办法!”
这半年来,朕忙于政务,宫里还有不认识朕的呢!
裴大郎没想到,自己的这句话让李烈陛下想到了一个歹毒之极的计策。宫中又热闹了起来,且乱了三年,直到宫中大清理,公孙皇后主掌后宫,所有嫔妃都被李烈陛下统一下了避子药为止。
而被失踪了的三娘,正带着三个孩子在鱼香的郊外野餐呢!
九月九,重阳节,三娘带着刚满半岁,身子骨特别好,十分好动的双胞胎和李康殿下一起在鱼香最高的小山坡上登高呢!
三娘可没拿李康当小孩子看,李康同学一年之间,不但学习了文韬武略,还兼职学了厨艺,目前的的成果是水果拼盘;学习了钓鱼,目前的成果是后院鱼缸里面养的三条小鱼儿;学习了插花,目前的成果是手上那一把野花,估计回家后花瓶的插花就变成那五颜六色的样儿了。。。。。。
一年多的时间,一个小孩能改变多少?看看李康同学就知道。小孩子是一张白纸,虽然三娘没有强行摘掉束缚在李康同学身上的那些李烈陛下灌输的教条,可李康还是开朗活泼了许多,更像一个四五岁的孩子。
哦!对了,李康同学最大的进步是,他学会了如何照顾小孩子。双胞胎是娇弱的小孩子,三娘并不十分放心其他人,可三娘也不放心其他人照顾李康。
暗一和十八职业特殊,放手让他们教,只会教出一个杀手或者暗卫,这可不成。丫鬟们照顾李康?那可不成,这是未来的一国之君,长于妇人之手,宠溺过头,只会闺房玩乐之类的可不成。
三娘怕冷落李康会让他心理不健康。是啊!李康把对母亲的倾慕放在了三娘身上。你不看看多少孩子因为父母对弟妹的偏宠,得了心理疾病的,行为怪异的。
三娘出了月子起,就带着李康一起照顾双胞胎,让他享受着身为哥哥的自豪感。三娘常笑道:“日后你做将军,后面就有两个小兵了!”
李康嘟着嘴道:“我做不了将军。父皇常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做将军太危险了,不会有人答应我的。”
三娘笑道:“那就让弟弟们做将军,帮康儿打江山!”
李康笑道:“这主意好!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三娘继续道:“既然如此,我们增加一下你们的感情吧!来吧,我们给他们洗澡去!日后要是他们不听话,你就可以说,‘你看哥哥多辛苦,小时候帮你们洗澡,喂你们吃饭,如今你们不听我的话,你们怎么对得起我!’”
弟弟们要是还不听话,你就告诉我,我帮你教训他们。
李康点点头道:“恩!我要捏住他们的把柄,日后为我所用!”
三娘目瞪口呆,道:“这是谁教你的?”
李康道:“暗一,不对么?”
三娘摇摇头道:“不全对!人是有感情的。以情动之为上乘,以利诱之为下乘。兵书有云:攻心为上。帝王之术不在于手握多少把柄,而是用人之道,是平衡!”
李康低头道:“暗一不是这么说的!”
三娘道:“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康儿日后要自己多思考。不可偏听偏信。今日我和暗一之言不一,你应该思考一下,谁说的对,或者什么时候,这句话对。”
李康点点头道:“我知道了!可是,平衡是什么呢?”
三娘笑道:“君子为君所用,小人也为君所用,用法不一。贪财者诱之以利,好色者诱之以色,这些都是小人,不可不用,也不可重用。爱名者许之以名,重誉者许之以誉,这些人中有大奸大恶者,有大慈大善者,你需要明辨之,择优而用。用小人时,君子制之。君子不端,小人制之。”
李康道:“这不是暗一说的,捏住他们的把柄,日后为我所用么?”
三娘笑道:“不一样!他们斗,你可以看着。你和他们斗,他们就会团结起来,和你斗!所以,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何用人,用在什么地方,那是大学问啊!”
李康撇撇嘴道:“和没说一样一样的!”
三娘笑道:“回去问你父亲就知道啦!当一个好皇帝可不容易!”
☆、第九十一章 宫中
第九十一章 宫中
三娘教育方式是放牛吃草,见缝插针,因材施教。李烈陛下的教育方式是直接,强硬的。
教育李康如此,教育嫔妃和朝臣,李烈陛下更是不会客气的。一针见血,一招致命那是李烈陛下的基本策略。
天启五年九月,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籍籍无名,胆小羞涩的刑部郎中范菊吉之女雨贵人,连续三日侍寝。后高傲的礼部郎中黎伯骏之女安贵人,得以侍寝。凡是原来不得宠,并未被宠幸的贵人们,九月十月,仿佛一时之间,李烈变了性子,一一宠幸了。
是年十一月,雨贵人有喜了。朝廷内外震动了。这是李烈陛下第三个孩子,庶生的第一个孩子。
可是,朝臣的嘴巴还没合上,眼珠子还没从地上拾起来,各种奏折还没有呈上。嫔妃有喜的消息就充斥宫廷、朝中,让人惊叹李烈陛下的能力真好!那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而李烈陛下则是笑笑,没有一丝兴高采烈。可不是么!被人带了绿帽子,还带了不止一顶。虽然李烈陛下心知肚明,而是是自己指使的,可李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