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将-周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谋将-周瑜-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兵将不识她,只好退守城西的金元塔。    
    金元塔是宛城最高的建筑,塔高二十余米,塔基有富贵人家的庭院一样大小,且离地面有两米高,南北有栅栏,东西有数十层台阶,宛如一座小城堡。刘勋十分喜欢这里,经常派人来打扫并义务修补破损之处。刘家的亲友们更把此地当成聚会之所。    
    吴军初入城,不识金元塔之重要,未派兵将防守,刘勋没费多大劲儿,就占据了此地。吴军猛攻,被居高临下的庐江兵杀退了。在此之前,已经有百余名百姓来此避难了,其中竟然有一半是刘勋的亲友。吴军来得太快,刘家的亲友太多,刘勋哪里来得及带他们走。    
    吴军英勇且训练有素,不等有大将来组织,就自动排列好队行,准备下一轮冲杀。刘勋登高下望,见此情景,又敬又惧:这真是天下最精锐的军队,难怪孙策能横扫江东。他真是治军的奇才。    
    吴军正欲再冲杀,猛听得对方有人高喊:“刘大人有话要对孙将军说,请暂且休战。”    
    吴军都以为刘勋要投降了,就一面严阵以待,一面飞马禀告孙策。孙策也这样以为,策马来到,喊刘勋出来对话。    
    于是,刘勋就推出了大乔。    
    孙策果然不敢下令强攻,又不想轻易放走刘勋,气急败坏之下,就将刘勋的所有亲朋故友都抓了,扬言,大乔若是少了一根毫毛,这些人都要陪葬,并血洗宛城。刘勋只要归顺,才是唯一出路。    
    双方紧张地对峙着。    
    就在此时,刘勋从亲友口中得知:吴军专横残暴,稍有不从和不满者,一律格杀。就连刘勋年迈的乳娘,只说了不满的话,也被杀了,还有……    
    刘勋和小乔都听得目瞪口呆,血往上涌。    
    


第三部分第十章 雄据江东(2)

    等到天明时,周瑜赶到了。    
    这两年,发生了这么多事,周瑜始料不及,一时不知如何应对,但他坚信小乔对他的爱。    
    “小乔绝不会背叛我。”    
    “公谨,小乔是爱过你,爱得发疯,为了你她连死都不怕,这不假。但是,女人的心都是善变的,尤其是小乔,很轻佻的,我们的密探亲眼看她和刘勋在一起谈笑。两年了,他们……”    
    “伯符!你不要污辱小乔!”周瑜声音很大,把孙策吓了一跳,后面的话就咽了下去。    
    “公谨,我不是污辱她,只是把真相告诉你。大乔来信告诉我,刘勋并没有囚禁小乔,她想回家就回家,但为何不到我这里来呢?毕竟我是她的姐夫兼情郎的生死兄弟。”    
    “这……我相信……她一定有合理的理由。”    
    “公谨,我们兄弟刚见面,不要吵了。你说怎么办,我听你的就是了。”    
    周瑜单骑金元塔前,不带任何兵器,要见刘勋。    
    刘勋一听是周瑜出来了。    
    “你想救小乔,就进城来吧。”    
    周瑜大声说:“好,我这就进去。”    
    他说着,就跳下马,大步走过去。    
    吴军不敢向前,都回头看孙策。    
    由于周瑜离敌军越来越近,孙策也不敢轻举妄动,急得大叫:“公谨,快回来,快回来。”    
    周瑜回过头,冲着孙策笑了笑,又挥了挥手,示意孙策不要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我和小乔经历了生离死别,她已经把贞操给了我,绝不会再背叛我。她在刘勋府上待了两年,一定有她的理由。    
    七年前,我刺杀刘勋,刘勋都没有杀我,并且放小乔回到我身边。可是如今,刘勋身陷绝境,为了生存,很可能会凶恶和无耻一次,把我、小乔和大乔统统做为人质,杀了泄愤,也不无可能。    
    然而,我若不进城,小乔一定会伤心的,以为我不够爱她。她以为我无颜回舒县娶她,就不畏艰险,千里迢迢到寿春看我,何时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心上了?如果这次刘勋杀了我,小乔一定不会独活,我们为情死在一起,值得。我不进城,小乔若有个三长两短,我一生都不会原谅自己。    
    孙策拉不回周瑜,只好下令吴军后退百余米,但将刘勋的百余名亲友都推到前面。    
    周瑜来到刘勋面前,不由得怔住了,只见他的脸苍白憔悴,满是疲倦和悲凉,昔日的清高和自信不见了,双眼布满血丝。数年来,他自以为兵强马壮,人心归附,不求称王称霸,至少能保一方平安。他和孙策一战之后,才想起周瑜八年前的话:富庶之地和贫瘠之地相争,失败的例子并不少见。民富不一定兵强,在乱世之中,兵不强,民富焉能长久。    
    “你真的来了,就不怕我杀了你。”    
    “能不杀人的时候就不杀人,能不做恶的时候就不作恶,这是你的信条。”    
    “此时非彼时了,狗急了会墙,何况人呢?”    
    周瑜表情很平静,毫无惧色:“那我有一个要求,我要和小乔死在一起。”    
    “你以为小乔真的会跟你去死吗?”    
    “一定会。”    
    刘勋的脸上流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拍了拍周瑜的肩:“小乔没有看错人。”    
    “小乔呢?”    
    刘勋招了招手,示意周瑜坐下:“这两年,小乔很多时候都住在我家,你知道吗?”    
    “我知道。”    
    “你不介意吗?”    
    周瑜很自信地说:“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相信小乔对我的忠诚,也相信你是个光明磊落的大丈夫,对她一定会以礼相待。即使你深爱着她,也不会强迫她,只会把这种爱深埋在心底,一心一意地让她快乐。”    
    刘勋问:“为什么?”    
    周瑜微笑着说:“因为我若是你,也会这样做的。”    
    刘勋凄苦地笑了:“知我者,公谨也。这两年,小乔没有一天不想你,她没有辜负你,你也没有辜负她。”能得到这种理解,他很欣慰,却没忘了替小乔解释:“小乔是有点任性,孙策对她管得太严厉了,她受不了,就跑回来了。在家里,又受不了乔公的管教,就经常到我的府上透透气。”    
    周瑜没想到刘勋这样爽快。    
    小乔一见到周瑜,顾不得刘勋在场,就扑到他怀里,泪水长流。    
    “公谨,你和伯符情同手足,你的话他可能会听。”小乔来不及倾述别离之情,就说,“你救救刘大哥吧,他是天下难得的好人……”    
    刘勋厉声说“小乔!不要替我求情。我恩怨分明,和孙策势不两立。你不要废话了,快跟公谨走吧。”    
    他挥了挥手,就转过身,眼睛忍不住湿润了。    
    他很爱小乔,但她性格刚烈,不能强迫,他只能以礼相待。日复一日,朝夕相处,虽然没有肌肤相亲,他也感到许多欢乐。日子一久,他觉得这种关系也不错,不想去改变了。如今面对着和小乔生离死别,他的心很痛。    
    小乔没有走,她拉住刘勋的手,流着泪说“大哥,你不要固执了。只要你放弃前嫌,我、周瑜和孙策都是你的亲人。”    
    “别提孙策那个畜牲。庐江的父老乡亲们都看着我呢,我死也不会向他低头。小乔,我杀你姐姐,只是替庐江人行道,给父老乡亲一个交代。你恨我,我也要这样做,谁叫她至死也不肯离开孙策。你劝我,还不如去劝她。”    
    “你不放大乔走?”周瑜吃惊地问。    
    “这不能怪我,大乔宁可和小乔断绝姐妹关系,也不愿放弃孙策未婚妻的身份。其实,她和孙策还没有婚约。”    
    周瑜不解地问:“伯符做错了什么事,你们这样恨他。”    
    “孙策凶残暴戾,杀人如麻。他攻破庐江郡城后,坑杀的无辜降兵和百姓,数不胜数。如今又把这么多人拉到阵前,随时都可能杀死。庐江的小孩子一听孙策的名字,都不敢哭了。庐江人就是战到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会向这种恶魔屈服。”    
    “果真如此吗?”    
    “我大哥说的句句是实。”    
    小乔这样称呼刘勋,亲切而又自然。在刘勋府上,她和刘勋以兄妹相称,刘府上的人都很喜欢她,刘勋的三个孩子都亲切地称她“姑姑”,仆人们称她小姑奶奶。    
    “你那个义兄自以为天下无敌,就骄横自负,谁敢有半句怨言,一律格杀。我大哥的奶娘吴婆婆善良得简直就是活菩萨,城破之前,她说自己有病,不随我们走。我大哥觉得她是个年迈的老人,又非刘家的嫡亲,孙策不会伤害她。哪里知道,她就死在孙策的刀下。”    
    周瑜替孙策辩护:“一定伯符的手下人干的。伯符统领千军万马,不可能看住每一个部属。”    
    “是伯符亲口下令杀的吴婆婆,还有张家两百多名亲友和门客。”    
    周瑜看着刘勋和小乔悲愤的表情,不由得他不信。    
    “伯符怎么会这样呢?他以前不是这样的。”    
    “不信,你就到城里自己看吧。”刘勋悲愤地说,“听说在攻克会稽的东冶城时,这个恶魔也下令血洗,无辜被杀者不计其数。”    
    周瑜见二人说得十分悲愤,急忙转移话题。    
    “刘大哥仁义双全,就该替庐江的父老乡亲的生死安危着想。这几年,伯符心中只有大乔。你若杀了她,以伯符的性格,必然会血洗庐江郡。”    
    “庐江人可杀不可辱。”刘勋拍案而起,十足的英雄气慨,“宁可玉碎,不得瓦全,否则就会被天下英雄耻笑。”    
    “刘大哥,你一时冲动,就会成千上万的人头落地,这值得吗?我有一条两全之策。”    
    小乔急切地问:“快说。”    
    “识时务者为俊杰。孙策占据了曲阿、丹阳、吴郡、会稽等大片江东领士。连你都不是他的对手,望眼江东,谁还能挡住他的大军呢?既然如此,刘大哥就要想一想后路了。”    
    “难道让我投降孙策!那我死后如何去见惨死的乡亲父老?怎么去见我的乳娘,这万万不行。”    
    “不是投降孙策,而是投奔曹操。”周瑜说:“曹操英明果敢,乃一代雄才,统一北方已成定局。以您的治国之才,他一定会重用,到那时,区区的一郡之首,不在话下。”    
    刘勋苦笑着说:“我还能活着出城吗?孙策非要我投降不可。”    
    “你如果放了大乔,我在北门留一条路。据说,在流圻等地还有两万兵马,你也可以平安地带出庐江,投奔曹操就有了资本,一定会受到厚遇。”    
    “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古以来,皇帝只有一人,更多想称帝,或是想长久割据一方的人,都将被消灭,威风自在一时,最终家破人亡,子孙被斩尽杀绝。而有的英雄豪杰投奔了明主,封侯拜相,一生荣华富贵,子孙满堂,名留清史,有何不好呢。曹操统一了北方,你又岂止是一郡之首。在狂风骇浪的汪洋大海中,宁可做巨船上的一片帆,也不做一叶独木小舟。这是明智之举。”    
    小乔抓住了刘勋的手:“大哥,你就听了吧。这么多年,你对庐江的父老乡亲算是仁至义尽了。你再死战下去,反而害了他们,于公于私都不利。”    
    “孙策会让我带着两万兵马出庐江。”    
    “我的话,孙策会听的。”    
    “我相信你,但我不相信孙策。”    
    “我和小乔,还有大乔护送你出城,你到了安全地带,再放了我们。”    
    刘勋走到窗前,望着天空一声长叹,思考良久,猛地转身跪在周瑜面前。    
    “公谨,我这是替庐江百姓们跪的。孙策凶残,杀人如麻,我有心无力,致使庐江百姓落到他手中,我真担心啊。你也是庐江人,庐江百姓对你有生养之恩,虽然逼得亡命他乡,但人不亲土还亲呢,你要多替这片土地尽心尽力啊。”    
    周瑜感动得热泪直流,也跪在刘勋面前。    
    “每个庐江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此话若有半句假意,让我死于乱箭之中,马蹄之下。”    
    刘勋给周瑜磕头:“这是我替庐江的父老乡亲们磕的,你一定要受……”    
    


第三部分第十章 雄据江东(3)

    孙策兵不血刃占领了宛城,和朝思暮想的大乔团聚。二人不顾众人,紧紧地抱在一起,久久说不出话来。    
    周瑜等到孙策和大乔的激情过后,把孙策请来。    
    “伯符,你在庐江郡城杀了三千多人?”    
    “那都是刘勋的死党,不把他们杀光,庐江郡如何能长治久安。”孙策觉得没什么不对,满不在乎。    
    “想长治久安,人心归附,就要广施仁政。即使那三千多人是刘勋的死党,也该用怀柔的政策进行分化瓦解……”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用怀柔的政策,不如杀了他们,省心省力。”孙策哈哈地笑了两声,得意地向周瑜讲述他的光辉战史:“我小霸王孙策于万军之中杀入杀出,如履平地。有一次,我只带十几个亲兵打猎,遇到严白虎一百多人的飞豹队,我没有退,第一个冲杀过去。我的亲兵随后跟上,各个如同猛虎下山。我一枪挑死了为首的那员大将,把十倍于已的敌人杀得大败。十几个人追杀一百多人,那感觉太妙了。攻打庐江郡城时,两军交战,我冲在最前面,先挑杀了刘勋的三员大将,我的将士们见此情景,无不奋不顾身,把庐江兵杀得抱头鼠窜。”    
    他使劲儿拍了一下周瑜的肩:“如今,你又回来了,这江东显得太小了,哈哈哈!”    
    周瑜望着不可一世的孙策,气呼呼地说:“庐江人都在说你滥杀无辜。”    
    “一定是刘勋的死党在诋毁我,等我查出来,把他们都杀了。”    
    “孙大将军!”周瑜指着孙策,大声:“你嗜杀成性,如何得人心,成大业呢?”    
    孙策的声音也提高了:“我手下人才济济,谋士视我如兄弟,竭心竭力,武将视我如手足,肯在阵前效力,我怎么不得人心了。”    
    他见周瑜的脸红了,嗓门就低下来,把周瑜按着坐下:“我的好兄弟,你不要听小乔和刘勋的一面之词。刘家在庐江郡称雄数十年,门人故友自然不少。不把他们杀光,我们如何立足呢?刘勋是个草包,小乔是个小女子,他们懂什么呢。”    
    这一次,二人不欢而散。    
    周瑜并不肯罢休,又和孙策谈了几次。孙策不胜其烦,就表面认了错,内心却不以为然。他要把宝贵的精力用在治军和征战上,不想和周瑜在此事上纠缠。    
    周瑜指责孙策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孙策爱兵如子,视将如兄弟,尤其是对张昭等几位年长的名士,私下里都以晚辈相待,受到贤才们的一致好评。    
    在宛城,周瑜和小乔,孙策和大乔同一天举行婚礼。    
    江东还未平定,婚事一律从简,但这两对经历了生生死死的有情人,回想起情路历程,都感激苍天有眼,幸福得泪水直流,婚后的恩爱和甜蜜就不必说了。    
    乔夫人乐得合不拢嘴。    
    乔公在现实面前和张昭等人的劝说下,也接受了孙策和周瑜。    
    “周郎,这两年,我并不是总在刘府,也常回家。”    
    “你不用解释,我相信你。”    
    “但是我还要说,你远在寿春,让我去哪里呢?在家,我爹天天给我讲道理和道德观念,动不动就要执行家法,烦死了。我和伯符不和,他在我面前,和我爹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