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而主要的骨干,被明剑召集到了长安城的临时皇宫之中。
君臣见礼之后,明剑笑道:“诸位,过去你们跟着董卓,也是身不由己,如今成了朝廷的人,可要遵守朝廷法纪,否则,朕可是决不轻饶哦。”
众人忙道:“陛下放心,我等必定遵守朝廷的法纪。”
“哪位是张辽和高顺啊?”
明剑又问道,对这两人,明剑非常的喜欢,张辽曾经是演义中的曹魏五子良将之首,而高顺则是陷阵营的领导,属于特种部队的人才。
张辽和高顺出列,介绍了自己。
明剑一看,果然是两个猛将。
姓名:张辽
武力:95
智力:85
综合评价:有勇有谋的良将
姓名:高顺
武力:93
智力:88
综合评价:有勇有谋的良将
两人的数据都很优秀,再看向其他人,明剑发现只有郭汜的武力值超过了90,其它武将大多数徘徊在88上下。
而贾诩的智力则超过95,这真是个一个妖怪。
“文远,伯平,你们都是帅才,可惜跟错了人啊。朕听说伯平所率的精锐号称【陷阵营】,可与【白马义从】、【先登营】、【丹阳精兵】、【白耳兵】等相提并论,朕打算让你们二人重建陷阵营,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明剑决定还是重用张辽和高顺。
第二百七十四章 安顿()
明剑授权张辽和高顺重建陷阵营,两人自然很高兴,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至于兵员,明剑让他们在汉军精兵之中挑选,用更强悍的汉军组成陷阵营,看看效果是否更佳。
张辽和高顺便高兴的去军营挑选士兵去了。
看到两人受到重用,其他人自然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明剑却对贾诩说道:“这位便是文和先生吧?”
“罪臣贾诩,拜见陛下。”
贾诩忙道,其实贾诩在董卓死的时候就隐藏了起来,试图隐姓埋名,了此残生,没想到锦衣卫还是将他给找了出来。
贾诩暗想明剑肯定会治罪于他,毕竟他也为董卓出了很多馊主意。
“文和先生智计无双,朕早有耳闻啊,如今董卓已死,文和先生可愿意为朝廷效力啊?”明剑却笑道。
态度很和善,这让贾诩终于松了口气。
他忙说道:“陛下谬赞了,诩受陛下不杀之恩,愿为朝廷效犬马之劳!”
“这就对了嘛,如今大汉已经基本上恢复了昔日的版图,朕已经派兵攻打益州和交州,等这两个州打下来之后,大汉就可以一统了。对于攻打这两个州,文和何以教朕?”明剑问道。
贾诩想了想,说道:“陛下,益州刘璋,能力有限,倒是他手下一干文武颇有些能耐,若占据益州险要之地,恐怕朝廷大军多有伤亡,还宜智取为上。如今陛下占据关中,打通了西凉通道,则可三路进攻益州。一路可沿江而上,攻占巴郡;二路可命汉中太守张鲁攻蜀;第三路,可命西凉王马腾攻蜀。如此三路齐发,刘璋必然惶恐,请罪文书不日就将送到陛下面前!至于交州,虽然地盘大,但人口少,不能在短期之内形成大军对抗朝廷,朝廷可以步步蚕食,攻取城池,将他们撵到山林之中去,再放火烧山,则叛军不战而溃。如此一来,交州也必定迟早回到大汉的怀抱。”
听了贾诩的话,明剑感慨道:“文和之计,不急不躁,不失为上策啊。那朕就封爱卿为军师,马上带着朕的圣旨前往西凉,和马腾一起进攻益州!”
贾诩闻言大喜道:“多谢陛下!”
“尔等诸将也都随文和一起去西凉吧,朕希望你们奋勇杀敌,为朝廷多立功劳,朕会论功行赏的!”
明剑又说道。
郭汜等人自然也要安顿,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让他们虽马腾的兵马一起进攻益州,物尽其用。
“多谢陛下!”
众将齐声说道。
最后一个鸡肋人物李肃的安排,却是让明剑有些犹豫,此人虽然有些能力,但心术不正,若安排到高位,恐怕会坏事儿。
所以,明剑干脆让李肃去蓝田县担任县令,李肃虽然很失落,但还是接受了。
安顿好了董卓的旧部之后,那一帮大汉的老臣又得安排了,董卓从洛阳迁往长安,掳劫了大批的大臣。
后来称帝之后,又杀了许多大臣,不过还是有一批见风使舵的人活了下来,这其中就包括王允、蔡邕之辈。
这帮人每天都会在宫外游荡,请求面见天子,不过明剑在没有想好安顿他们的办法之前,还是没有接待他们。
不过,总是要安排的,如今大汉的中枢机构显然已经无法安置这帮老臣了,他们的能力,也不足以进入大汉中枢机构。
这个时候,明剑突然想起明朝时期的两个国都,他暗想也只能让这帮人在长安城养老了。
现在的国都徐州已经在大面积的扩建,明剑也决定将国都就定在徐州,而长安城作为陪都的身份还是可以的,毕竟这里是大汉曾经的都城,至于洛阳,就不再作为陪都了。
想通之后,明剑便拟定了对老臣们的封赏。
。。。。。。
“陛下有旨,宣诸位大人进宫见驾!”
这一天早上,一名宫女来到未央宫外,娇声说道。
太监制度被明剑取消之后,宫女就成了主要的皇宫工作人员。
王允等人均大喜,一个个笑了起来。
“陛下总算是召见我们了,他没有忘记我们这帮老臣啊。”
“就是,如今大汉又走上了康庄大道,我们这帮老骨头又有用武之地了。”
“陛下,老臣终于等到您召见了,呜呜呜呜。。。。。。”
。。。。。。
大臣们鱼贯而入,进来之后,一个个恭恭敬敬的见礼,还喊出什么【陛下长乐未央】的口号,让明剑听了倒也一阵舒坦。
“诸位爱卿,都平身吧,来人啊,看座!”
考虑道这帮大臣年纪都不小了,明剑命人安排座位。
“多谢陛下!陛下体恤老臣,实乃千古明君啊!”
大臣们心里也是一阵感激,嘴上自然又是一阵马屁拍出。这其中尤其以王允最为肉麻,什么千古明君都来了。
等众人坐下之后,明剑这才说道:“诸位爱卿,这么多年让你们以身伺狼,是朕的过错啊。朕也想早日来解救你们,但朝廷千疮百孔,是在抽不出身来。等到朝廷的情况稍微好转之后,朕这才兴兵攻占江东,灭袁术,擒袁绍,平定辽东,号令荆襄九郡,如今攻破关中,总算有机会和诸位爱卿见面了。朕非草木,焉能无情?诸位爱卿曾经为大汉社稷做出过贡献,如果你们还想为朝廷做事,朕也不会阻拦的。不知各位爱卿意下如何?”
大臣们一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王允出来说话了。
“陛下,如今大汉社稷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之下,已经度过难关,老臣等虽然年老力衰,但也想为陛下分忧。老臣知道朝廷的官职多已经有了定论,老臣等贸然进入朝堂,肯定会造成混乱,对朝廷不利。所以,老臣等考虑过了,朝廷可以设置一个特殊的机构,其职责是为朝廷提供一些参考意见,顺便帮陛下监督百官,这个机构的名字,老臣想好了,就叫元老院,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听了王允最后的话,明剑呵呵笑了起来。
这个王允还真是个人才,居然连元老院都想得出来。
不过明剑是不会让他们去徐州的,就这帮老顽固,老思想,去了徐州指手画脚,岂不让大臣们难堪?
“呵呵,王老爱卿所言有些道理,不过,朕也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你们为朕镇守长安陪都,尔等之前在大汉是什么官职,还什么官职,朝廷一律按照原来的俸禄发放。长安虽为陪都,但依然重要,一旦日后再有战乱,朕也是会考虑迁都长安的。因此,诸位爱卿责任重大,不知可敢接过这个重担啊?”
明剑笑道。
要养老,就留在长安好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灾()
面对明剑提出的说法,王允等人算是明白了,朝廷这是不想让他们去徐州了,而是要留在长安城养老。
他们不是傻子,能够明白明剑的意图。而且他们也知道,明剑这么说,那是没有商量余地的,要想吃皇粮,就得留在长安城。
“陛下,老臣等遵旨!”
大臣们都同意了。
这帮老头很快还真的就行动了起来,打造自己的团队,长安陪都的官职跟徐州一样,也是按照六部制度来的,不设丞相。
也就是相当于多了尚书,能够让陪都运转起来。
还别说,这帮老头的干劲儿还真是不错,很快就让朝堂运转了起来,至少每天的朝会是要开了,讨论讨论关中的发展,百姓的生活问题,甚至军事问题。
明剑每天也去坐一会儿,后来也就不怎么去了,老头们的观念实在是落后,无法跟上朝堂的节奏。
经过考察,明剑决定重新设置雍州,并将整个关中地区都纳入雍州的辖区,并任命鲁肃为雍州刺史。
。。。。。。
季节进入冬季,关中平原突然下起了大雪,雪花虽美,但如果一直下就不美了。
谁也想不到,这场入冬的大雪竟然持续下了半个月,大雪封锁了道路和河流,人们都无法出去,关中地区算是遭了大灾了。
大雪停了之后,关中各地官员迅速就行动了起来,结果一统计,损失惨重。
百姓的房屋大多都被压垮的,不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很多人被冻死冻伤,看了让人痛心。
这一天大早,雍州刺史鲁肃就进了未央宫,来向明剑汇报灾情。
见礼之后,鲁肃就说道:“陛下,如今难民人数已经超过三十万之多,我们准备的临时住所,也已经不够用了,粮食也差不多了,臣建议火速从徐州运送粮食过来,否则恐怕会饿死更多的人啊。”
鲁肃的脸色很严肃,这些天劳心劳力,亲自在第一线战斗,心情都很沉重。
明剑叹道:“没想到这次天灾这么严重,百姓苦了。子敬,速速设置祭台,朕要向上天祷告,祈求上天赐予朕粮食。”
鲁肃一愣,他没有想到明剑竟然这么说,忙劝道:“陛下,鬼神之说不过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如何求得来粮食?臣劝陛下还是务实为好,尽快派大军开道,然后从附近的州县弄些粮食来应付一下。”
明剑呵呵一笑,说道:“子敬莫非以为朕是在敷衍了事?”
“臣不敢,不过这向天要粮食,确实是子虚乌有的。”鲁肃不卑不亢的说道。
明剑笑道:“如此,子敬可敢与朕打个赌?”
鲁肃气呼呼的说道:“陛下若能要来粮食,那臣就将脑袋输给陛下。”
“哈哈,子敬是个老实人,朕也不欺你,到时候朕若是要来了粮食,子敬就为朕做一辈子的臣子,你看如何啊?”明剑笑道。
鲁肃说道:“臣遵旨便是,不过如果陛下要不来粮食,那又当如何?”
明剑笑道:“朕是绝对不会输的,子敬就等着看吧,速速将祭台搭建好,朕明日正午便向上天祈祷。”
次日中午,长安城外的渭水河畔,明剑登上一座三米高的台子。
台子周围,已经围满了文武大臣和百姓,一队士兵也在维持秩序。
明剑手持一把长剑,开始念念有词,不过很快,他便将意识投入到了系统农场之中。
这里面的仓库里,有上百万石的粮食,之前虽然屡次都有拿出来使用,但其实拿出来的只不过只是九牛一毛。
系统农场的作物成熟周期是现实中作物的十倍,这一年下来,不知道要产多少粮食。
不一会儿,明剑突然身形一闪,长剑猛然射向长空,紧接着,一大堆粮食突然从天而降,纷纷降落在高台面前的空地上!
“万岁!万岁!万岁!”
众人顿时都激动的吼了起来,明剑这一招,简直鬼斧神工,说到做到。
鲁肃更是喃喃自语的说道:“陛下果然是天神下凡,天神下凡啊,臣服了,臣真的服了!”
明剑一段剑舞完,高台之前已经堆满了粮食,放眼望去,已经有五十万石了。
明剑缓缓从高台飞奔而下,众人全部都跪下了。
“都平身吧,子敬,速速将粮食归仓,然后开设粥铺,赈济灾民。并马上派兵开辟道路,十天之内,要让司隶州、徐州的粮食来到雍州!”
明剑朗声说道。
“是,陛下!”
就在这个时候,系统提示道:“宿主魅力值突破一千万,系统从现在开始升级,具体时间待定。”
这个时候,系统竟然升级了,看来又要有一段时间不能用系统了。
“早知道如此,就该多弄些粮食和东西出来。”
明剑不由得有些郁闷,如今只有那辆坦克停在未央宫外,霸王龙都放进系统去了。
这次升级之后,系统应该更厉害才对,到时候更能吊打敌人了。
。。。。。。
明剑向上天要粮食的举动,在雍州境内很快就传遍了,他的形象更加的高大,朝廷的凝聚力,也更强了。
自古以来,皇帝都被神话过了,明剑此举更是让帝王的形象被高抬了很多。现在谁要反,估计很难有人追随。
各郡县的粥铺也迅速的支了起来,这些粥铺,也是严格按照朝廷的标准来的,粥里要能够立得起筷子来。
这样的效果显而易见,灾民们都能吃饱。
而灾民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乡,吃饱了之后,开始重建家园。这个时候明剑发明了雪橇和滑板,让人制造出来之后分发下去。有这两个东西的帮忙,运送物资倒是要方便多了。
针对这次雪灾造成的破坏力,明剑下令重建的房屋一定要更牢靠,多增加一些房梁和柱子。
而道路打通之后,从司隶州和徐州方面运来更多的粮食和物资,迅速的分配了下去,这让雍州的情况迅速得到了好转。
三个月之后,各地的恢复情况都不错,房屋恢复了一大半,灾民们的心也彻底的稳定了下来。
朝廷在这次救灾的过程中效率很高,又兼顾了百姓的生存问题,表现得相当的人道,而大汉的底蕴也在这个时候体现了出来,朝廷府库里面的存粮足以应对一州之灾,这在过去是不太可能的。
明剑也有了基本的认识,现在的大汉,虽然才短短几年光阴,就已经恢复到了当初文景之治时期的实力。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大汉的经济实力会更强,未来几年的发展,明剑也很有信心,一旦再打下益州和交州,那么大汉就有能力达到大宋那样的经济实力。
不过因为这场雪灾,明剑的扩充脚步也暂缓了下来。府库里的存粮已经不多了,不足以支撑双线作战。
益州这边还是步步逼近,逼迫刘璋认怂,交州那边就暂缓进攻,让曹操率兵返回徐州。
等到来年,府库里的钱粮足够支撑的时候,明剑会再收拾交州的。
阳春三月,益州方面的好消息终于传来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刘璋请降()
春暖花开之后,朝廷三路大军开始进逼益州。
尤其是汉中太守张鲁在夏侯渊的协助下,更是进兵神速,直奔剑门关杀来。
汉中兵也擅长山地作战,加上大多数都是张鲁的【五斗米】教众,对张鲁忠心耿耿,所以作战非常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