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希特勒就判断自己如果集结大批的部队突然发起进攻的话,就能在几个月内击败苏联结束战争。

    其次是资源的需求。

    这方面归根结底是德军“以战养战”的作战方式……德国大批的劳动力都扛着枪走上前线,这就使战争机器严重缺乏劳动力,于是就需要占领别的国家通过奴役别国的百姓获得大量的劳动力。

    但入侵别国会遭到别国的强烈抵抗,于是战争规模越打越大,规模扩大就需要更多的物质,更多的物质就要求有更多的劳动力,这又要求发起新的战争以满足劳动力需求……

    此时的德国就是陷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因为战争缺乏劳动力,为了劳动力就必须扩大战争。

    此时的德国入侵苏联至少会有以下几个好处:乌克兰可以提供大量便宜的食品。占领苏联将可以拥有大量的奴隶劳动力。击败苏联将能进一步孤立大英帝国。德国的战争机器非常需要更多石油,而只有在攻占苏联的巴库产油区后才能达成此目标。

    更重要的还是,按希特勒的计划,德军几个月后就能击败苏联,然后德军就没有必要再保持三百万的军队了,将其大部份退役,马上就能补充德国产业界解决劳工短缺现象。

    最后,就是希特勒的狂妄自大。

    在此之前已经有许多德国将领告诫希特勒先解决掉英国再进攻苏联,两线作战无论如何对德国都不是好事。

    但希特勒根本听不进这些建议……之前所取得的一系列的胜利让希特勒以为自己是个政治和军事天才,而天才之所以能称之为天才,那就是能力排众议坚持自己正确的道路。

    这给北非战场带来的影响就是进一步抽调北非的空中力量……德军在北非方向的空中力量原本有两个航空联队,一个是位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第24航空联队,另一个就是位于托布鲁克的第27航空联队。

    前者主要负责轰炸马耳它岛并保护意大利至非洲的海上航线,后者主要负责对非洲军团提供必要的空中支援。

    然而,希特勒为了能够在苏联方向集结足够多的力量,就将驻西西里岛的第24联队调往东线……这几乎就是将非洲军团的补给线完全暴露在英国海空军的打击之下。

    隆美尔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因为此时非洲军团在北非的战事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关键阶段,可以说形势一片大好,尤其是攻下亚历山大港后,只需要再加一把力就可以把英国人赶下大海……

    此时最重要的就是空中力量,因为亚历山大的战略意义就在于它可以轰炸封锁塞得港以及苏伊士运河,由此就可以切断英军的补给线。

    但如果没有空中力量这个优势就无从谈起,甚至德军都不敢将战机、轰炸机布署在亚历山大……塞得港距离亚历山大太近了,直线距离不到三百公里,英国空军只需要半小时就能到达机场上空并实施狂轰滥炸。

    这么一来,德军攻下亚历山大在战略上说没有多大的意义。

    但希特勒当然不会因为一个被认为是次要战场的非洲而削弱对苏联的进攻力量,所以隆美尔的反对完全被撂置在一边。

    而另一边的英国人其实也不好过。

    其难处主要是在空军方面,英军在北非的战机原本有五百多架,在战斗中损失了一百多架只剩下三百六十余架。

    德空军第24联队转向苏联后对英军的确是好事,但英国空军却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是否要重新在马耳它岛上布置空军。

    从战略层面来说答案是肯定的,在马耳它岛上布置战机可以有效的打击德军的补给线乃至逆转战局。

    但是……

    英国空军的战机及飞行员的素质普遍不如德军,他们需要用数量的优势保持他们在北非上空的制空权。

    如果分出一部份战机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部份到马耳它岛,德国空军就有可能掌握北非的制空权进而以亚历山大为空军基地封锁苏伊士运河和塞得港……这对英军同样也是致命的。

    可是如果不在马耳它岛布署战机的话,德军得到充足的补给对英军也同样致命。

    于是丘吉尔又向美国请求援助。

    这时英、美就用了一个作弊的手段。

    此时的美国还未参战,虽然美国与英、苏等国签订了《租借法案》,但这法案甚至规定不使用美国商船运输……因为如果使用美国商船运输的话,德国就有权力击毁美国商船,于是美国不可避免的会被拖入战争。

    也就是说,美国在印度洋、苏伊士运河一带用美国商船帮助英国运输补给实际上已经违反合约同时也不能说是中立国了。

    但这还只是其次……

    为了能够在马耳他岛快速布署战机,丘吉尔居然向美国借用航空母舰,而美国居然也答应了。

    要知道美国是未参战的中立国,德军是不能攻击美国军舰的,当然美国军舰了不能有任何针对德军的军事行动。

    而美国军舰却在帮助英国运输战机且以中立国的身份通过狭窄的直布罗陀海峡……如果是在交战状态,航空母舰是怎么也不可能进入狭窄的海峡的,那几乎就是自寻死路。

    结果,来自英国的126架飞机就这样在美国“黄蜂号”及“鹰”号航空母舰的运输下平安的抵达了马耳它岛。

    马耳它岛上空也就是非洲军团的补给线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被切断。

第一百九十三章 进攻() 
“我们要继续进攻!”隆美尔在会议上说。【。m】

    希特勒对苏联发起进攻的当天下午第15装甲师就赶到了亚历山大,一起来的还有隆美尔,他一赶到亚历山大就召集军官开了一次会。

    秦川虽然不是军官,但在隆美尔指名下也参与这次会议。

    “我们无法继续进攻了,将军!”斯特莱克将军一向都与隆美尔唱反调,这次同样也不会例外。

    只是斯特莱克将军似乎只有少数几次能在争论中取胜。

    “将军!”奥尔布里奇上校补充了一句:“我们只剩下三十二辆坦克,这其中甚至还有八辆是敌人的‘斯图亚特’,而且它们全都伤痕累累需要维修……”

    “敌人的情况比我们更糟!”隆美尔说:“而且我们还有第15装甲师,他们还有四十辆坦克!”

    闻言奥尔布里奇上校不由与斯特莱克将军对望了一眼……他们原以为第15装甲师不会遭受多少损失,因为他们并没有像第21装甲师那样穿插到敌后并在亚历山大与敌人的‘英格兰弓弩’进行一场恶战。

    其实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第15装甲师的任务是在鲁瓦伊萨特岭一带对英军发起佯攻。

    佯攻原本是轻松的任务,但问题是这佯攻从白天就开始了,而英军也已经将主要防守力量集中在了鲁瓦伊萨特岭方向……

    于是第15装甲师就遭到英军炮火及英军战机、轰炸机的狂轰滥炸,许多坦克在看见敌人之前就被摧毁,能剩下四十辆坦克都算不错了。

    “所以我们更不能进攻!”斯特莱克将军说:“我们两个装甲师的坦克加在一起不过只有七十几辆!”

    “我认为这已经足够了!”隆美尔回答:“英国人只剩下一些战斗力不强的‘斯图亚特’,我们的坦克可以轻松的摧毁它们并突破他们的防线!”

    “问题是英国人有的不只是坦克,他们还有飞机和大炮!”斯特莱克将军反驳道。

    “我们可以选择在夜里进攻!”隆美尔说:“另外我们已经占领了亚历山大和它的机场,并缴获了足够多的燃油和补给……”

    说着隆美尔就指着地图上的亚历山大说道:“我们可以以把战机调到亚历山大……它们可以掩护我们进攻!”

    闻言军官们就只能选择沉默,因为隆美尔的这个进攻计划看起来的确可行,英军虽然在飞机上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但德军却有着性能和素质的优势,如果倾尽全力发起进攻的话,的确可以爆发出强大的能量。

    见军官们心动,隆美尔就接着说道:“我们的目标是塞得港……一旦我们能拿下这个港口,那么英国人的物资就失去了登陆的港口,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切断了英国人的补给线!”

    秦川一直没说话,因为他其实知道隆美尔的想法。

    隆美尔之前迫不及待的要对英军防线发起进攻,除了担心防线加固后会打成一战时期的堑壕战外,另一个担心就是时间不在德军这一边……德军的装备是从意大利通过海运运输,而英军的装备则是从印度运输。

    很明显,英军的装备和兵力运输比德军快得多,甚至因为英军获得的美式装备在性能上一点都不比德军差。

    于是,时间越往下拖德军与英军的差距就会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就只有速战速决一条路可以走。

    现在……

    随着英军126架战机进驻马耳它岛切断了非洲军团的海上交通线使德军的原本就少得可怜的补给更是雪上加霜,于是就更是要求德军能速战速决。

    “上士!”隆美尔就秦川皱着眉不说话,就问了声:“你似乎对这个计划有不同的意见?”

    此时的隆美尔早已对秦川刮目相看了。

    这不只是因为秦川之前救了他的命,也不是因为秦川发明了“扫雷坦克”并凭着它成功的突破了英军的防线……这些在隆美尔看来不过就是灵光一现再加上一点幸运就能做到。

    如果说这些都算不上什么的话,那么秦川在亚历山大的表现就在策略上彻彻底底的打败了隆美尔……因为当隆美尔接到第21装甲师受阻的情报时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但没想到不久后隆美尔就得到了德军已经成功夺取亚历山大的消息。

    在知道是秦川使用了宣传攻势取得奇效后,隆美尔不由感叹:“这个上士创造了一个奇迹,他用喇叭打败了敌人而不是坦克……如果可以的话,我更希望部队由他来指挥而不是那些只会数坦克、比装备的将军们!”

    “是的,将军!”秦川说:“因为我觉得,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英国人会比我们更弱的设想上!”

    “难道不是吗?”隆美尔摊着手说道:“我们的确是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两百多辆坦克打到现在只剩下七十几辆。但我们的损失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的每一辆坦克都击毁了几辆甚至十几辆敌军坦克。这是我们的骄傲,上士……同时也是英国实力被削弱的明证!”

    “我当然知道,将军!”秦川回答:“可是就在我们将英军坦克一辆一辆击毁的同时……英国人的装备和援兵正一船一船的运来。”

    “你的意思是说……英国人还有坦克登陆?”隆美尔不由瞪着眼睛望着秦川。

    “是的!”秦川回答:“因为这种情况在之前的战场上出现过……我们以为已经击溃敌人的装甲部队可以势如破竹了,可是他们又突然冒出来两百辆‘斯图亚特’,全新的一个装甲团!”

    “上士说的对!”斯特莱克将军赞成道:“他们的确是在作战期间登陆的,我们审问过俘虏!”

    隆美尔不由愣了下,然后就自信的说道:“先生们,你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我们击毁的不仅仅是敌人的坦克,还有他们的坦克乘员……你们以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英国人有能力训练那么多的坦克乘员吗?即便是有,那些新手驾驶的坦克也不堪一击!”

第一百九十四章 看法() 


第一百九十五章 格兰特将军式() 
第一天没变化,第二天同样也没有动静。

    第三天,德第15装甲师师长格罗少将就下令放缓行军速度并联系空中侦察机让他们密集侦察。

    原因很简单,第一天、第二天的平静过于反常了,英军不但没有派出“斯图亚特”骚扰,甚至就连一个侦察单位都没有碰到。

    更何况,连续两天第15装甲师已经前进了两百多公里,而意大利132装甲师因为速度不够快而远远落在了五十公里后……这已经是隆美尔一再催促的结果了。

    格罗少将认为现在应该加倍小心,因为英国人不可能会让他们这样长驱直入直奔塞得港,那可是英国人剩下的最后一个港口。

    但不久,格罗少将就收到通讯兵递上来的一个电报。

    电报是隆美尔发来的,上面写着:“我就在你们头上,为什么放缓速度?”

    “将军!”格罗少将回电:“这很反常,英国人拥有空中优势,他们本可以在我们行军时用战机轰炸,也可以用‘斯图亚特’对实施骚扰,但他们什么都没做。他们就像希望我们逼近塞得港似的……”

    “我们已经讨论过了!”隆美尔说:“英国人正在抓紧时间休整,他们的部队两天前刚刚逃回塞得港!”

    隆美尔说的也有道理,英第八集团军各支部队都被德军狠揍了一顿:第7装甲师、第15装甲师、澳大利亚第6步兵师、新西兰第2步兵师,印度第4步兵师等等,南非1师和非洲军就不说……这些部队德军都懒得讨论。

    所以,英军需要将这些几乎被打散的部队重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股足以抵挡德军进攻的力量。

    但格罗少将还是认为有些不对,因为这与英国空军没关系,德军虽然加强了空中力量,也在空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始终都没有在夺取制空权。

    “加快行军速度!”隆美尔下令:“这样我们傍晚就可以赶到塞得港并发起进攻了!”

    “是,将军!”格罗少将无奈的应了声然后命令部队加快速度。

    隆美尔就是这样,他永远也不会考虑士兵有多疲惫,也不会考虑这中间存在多少不确定的因素,他只考虑一件事……用最快的速度打乱敌人的一切布署。

    这时天空中传来一阵机枪声,格罗少将抬头一看,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多了几架飓风战机,他们正在驱赶德军侦察机。

    这或许是正常现像,因为这时德军已逼进塞得港一百公里的范围,英军当然不会再让德军侦察机肆无忌惮的侦察。

    但格罗少将却觉得这不一般……这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如果硬要有什么解释的话,那就是第六感。

    隆美尔因为没有在前线,其实也可以说在前线,只不过它是在空中观察,而且从空中往下望前方一片空旷,于是理所当然的就以为没有危险。

    但这一回英军却成功的骗过了隆美尔。

    英军用的方法与德军一样……用土黄色的帆布覆盖,从空中很难发现有什么不妥。

    接着,地面突然响起一阵隆隆的炮声,一队侦察兵在跨过一道丘陵时遭到了炮击。

    隆美尔从空中举着望远镜往下看,然后就对驾驶员说道:“通知地面部队,前方有一队敌人隐藏的反坦克炮,歼灭他们!”

    “是,将军!”

    隆美尔想当然的以为那些是反坦克炮,而且只有一小队……事实证明他的判断错了。

    格罗少将用几分钟的时间将前方队伍展开为战斗队形,步兵从汽车上跳了下来跟在坦克后,然后缓缓的向前方的丘陵推进。

    但是当“三号”坦克冒出头时,才突然发现立在面前的不是反坦克炮,更不是几辆,而是一长排几乎看不到头的坦克,他们从未见过的坦克。

    “该死!”车长对着步话机大叫:“它们是坦克,新式坦克!后退……”

    但这时后退已经来不及了,只听“轰轰”几声炮响,开在最前头的几辆“三号”就被炸成了一团火焰。

    “怎么回事?”隆美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