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 第3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斯莱因上校听着感觉有些匪夷所思,因为在英军、美军里很难得会发生这样的事。

    秦川听着却觉得一点都不意外,这像是日本人会干的事。确切的说,这欧洲人很难想像的场景但在亚洲战场上却是很常见的。

    显然,这些在美国长大的日裔二代,虽然一直接受美国文化,但在他们家庭的耳濡目染之下同时也继承了或者说部份继承了日本人的好勇斗狠。

    “最难解决的就是他们的坦克!”马库斯少将说:“我们的仅有的几辆‘豹式’已先一步撤往下一道防线,‘四号’也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可他们却拥有五十辆坦克,在他们步兵的掩护下我们的火箭筒无法发挥作用……”

    接着马库斯少将就说道:“你们赶来就好了,我会把你们派往前线,你们可以用me63将那些坦克摧毁。然后……我们就可以摆脱他们撤退了!”

    斯莱因上校将目光转向秦川。

    马库斯少将说的的确是个很好的计划。

    在敌人坦克火力下谁也不敢放心撤退,因为敌人坦克可以轻松而快速的击溃德军留下来阻滞敌人的小部队,它们甚至可以辗过地雷。

    所以,进入撤退程序前必须重创敌人的装甲部队甚至在此之前还要发起一个反攻。

    但秦川却不希望这样。

    “将军,那些被包围的美国人呢?”秦川问。

    “那不是我们的目标!”马库斯少将说:“我们的目标是撤退!”

    顿了下,马库斯少将就疑惑的望向秦川,又望了望斯莱因上校,问:“你们不会有其它想法吧?”

    “是的,将军!”秦川回答:“我们要歼灭这支部队!”

    “你们疯了!”马库斯少将说:“我们没有这么多时间,而且敌人也十分强悍!”

    “那就抓紧时间!”秦川回答:“打一场歼灭战,不仅可以使第275步兵师英勇传遍全军,还会使我们后续的撤退变得更简单、更轻松。否则,有这样一支部队跟在后头,再被他们缠上就不会这么简单了!”

    想了想,马库斯少将就问着秦川:“你有什么计划吗?”

    “计划很简单,把他们放进来!”秦川回答。

    “怎么放?”马库斯少将问。

    “121。5高地西面!”秦川说:“假装顶不住压力撤退漏出一个缺口,他们会试图扩大这个缺口甚至尝试将美国人救出去……而我们就在这是从他们的左翼发起进攻并将他们包围!”

    马库斯少将点了点头,说道:“的确是个好主意,中校。不过我得提醒你,他们与其它的美国士兵不一样!”

    “我知道!”秦川回答:“我们也不一样!”

    于是马库斯少将就没问题了,毕竟承担主攻任务的是第1步兵团,第275步兵师更多的是与第1步兵团配合。

    在第1步兵团整理完装备准备进入阵地的时候,斯莱因上校就给秦川递上了一根烟,说道:“我看到你的怒火,中校!”

    “什么?”

    “你似乎与这支日裔部队有什么过节!”斯莱因上校点燃了烟:“以至于我都有些怀疑你是因为愤怒而做出这样的决定!”

    秦川不由愣了下,然后缓缓点头,回答道:“你说得对,上校,我不否认!”

    顿了下,秦川又问了声:“上校,既然你看出来了,为什么不阻止我?”

    斯莱因上校笑了下,回答道:“上帝,你以为我会站在敌人一边而不支持你?不,中校!在我,确切的说是在我们有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挺身而出帮我们渡过难关。现在你需要我们,我们不会就这样走到一边。更何况,他们还是敌人,不是吗?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给他们一点教训,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秦川点了点头,眼眶忍不住有些湿润了。

    战友之间就是这样,即便是有可能付出生命,他们也会认为是应该的。

    斯莱因上校甚至都没问秦川与这些日裔部队之间有什么过节。

第九百零七章 陷阱() 
第1步兵偷偷的潜至了第823步兵团的阵地。

    第823步兵团有两个营驻守在这里,他们利用战壕、铁丝网和地雷几次打退对面日裔部队的进攻……就像之前所说,对付日裔部队最麻烦的不是坦克,而是步兵。

    事实上,那些驾驶坦克的反倒是货真价实的美军……日裔士兵上战场前只进行过三个月的训练,还没到能驾驶坦克的地步,他们更多的是配合美军坦克战斗。

    不过谁配合谁还真说不准。

    就比如现在,坦克更多的是在后方配合步兵的进攻或是提供火力掩护而不是主攻。

    这也是德军战壕里随处都可以看到身着美军军装的日裔士兵尸体以及被刺刀所伤的德军士兵的原因,有几个没来得运下去的伤兵还捂着自己的伤口带着惊恐、求助的眼神望着秦川一行人。

    当秦川等人什么都帮不上,因为他们不是来救伤员而是来参加战斗的。

    德军在这样的战斗中依旧能坚守在这里,也足以证明他们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

    不过即便是这样,德军还是被吓着了。

    这可以从他们脸上的惊愕以及见秦川等人进入战壕时的惊喜看出来。

    营长是个叫雷奥哈德的上尉,他看到秦川等人就庆幸道:“你们能来真是太好了,我们快撑不住了,他们(指日裔美军)就像是疯了一般!”

    “说说!”斯莱因上校说:“我想了解更多一些!”

    “我不知道怎么说!”雷奥哈德上尉回答:“这些在战场上似乎没什么奇怪的,刺刀、手榴弹、炸药包……但他们却会抱着炸药包往我们战壕里冲,拼刺技术也出人意料的好,阿弗莱克少校就是牺牲在他们的刺刀下!”

    阿弗莱克少校是一营的营长,他牺牲后雷奥哈德才顶替了营长的位置。

    斯莱因上校瞄了秦川一眼,说道:“是个难缠的对手!”

    “当然!”秦川回答。

    “那边就是二营的防线!”雷奥哈德往东面扬了扬头。

    秦川稍稍探出头去看了看,就见战壕的尽头有一道往下的斜坡……斜坡显然就是一营、二营防线的分界线,这也使一营占据了一点地理上的优势。

    正说着,几发炮弹就带着呼啸声从对面砸了过来。

    “他们来了!”雷奥哈德上尉说:“他们已经是第五次进攻了!”

    “放心,上尉!”斯莱因上校说:“这会是他们最后一次进攻!”

    “你们什么时候上来?”雷奥哈德上尉有些紧张的问。

    “我们就在你们身后!”斯莱因上校说:“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就会发起反攻,而你们只需要呆在原地防守,明白吗?”

    “明白,上校!”

    “还有!”斯莱因上校说:“对你的部下说一声,别把枪口对准我们!”

    “是,长官!”

    说完,斯莱因上校和秦川就沿着交通壕返回第二道防线,然后对潜伏在战壕里的士兵们说道:“好好瞧瞧你们的敌人,不久后他们就是我们的对手了!”

    秦川从战壕里探出了一点脑袋,从狙击镜里观察着对面正在冲锋日裔士兵。

    果然就像他们说的一样,这支日裔士兵是抢在坦克前头对敌人发起冲锋而不是像其它美军一样只会躲在坦克后。

    尤其是这些日裔士兵还喜欢用树枝杂草等装饰自己的头盔,这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伪装。

    或许是由美国教官训练的,他们不会像日军一样端着刺刀就朝敌人方向猛冲。他们是几人一组互相用火力掩护着朝前推进,然后用曳光弹为后方的坦克指示目标,一有机会就从藏身处跳起来杀进敌人的战壕与对手拼命。

    一声声爆炸,夹杂着密集有如爆豆般的枪声,再加上各种喊杀声和惨叫声,一个残酷的战场就展现在众人眼前。

    如果不是因为此时德军相当一部份人已装备上了stg44,德军的防线只怕早就被这支日裔部队突破了。(注:此时stg44产量还无法全军装备,所以许多部队还是k98k与stg44混合装备)

    秦川等人没有动,所有的人都趴低在战壕里或是潜伏在后方的草丛里,就算偶尔有几发炮弹砸在附近也不例外。

    他们在等待命令,等待自己可以出击的那一刻。

    没过多久,战场局势就发生了变化……就像计划的那样,二营装作无法抵挡这种进攻开始边打边撤。

    日裔美军虽然作战英勇,但毕竟战场经验不足,他们没有发现这是陷阱……于是毫不犹豫的一头就往这个缺口扎了进去。

    其实秦川不知道的是,日裔美军这到容易踏进陷阱还有另一个原因:救人心切。

    这一点不仅是秦川想不到,就连美军都想不到。

    因为这支日裔部队在美军中通常都是受歧视、被提防的对像……由于日裔士兵一般身材矮小,所以美军称他们为“土拔鼠部队”,美军还在这支日裔部队里安插了美国军官,以防这支部队会搞什么对美国不利的小动作。

    甚至就连把这支部队派到法国作战都别有深意,因为这样一来,这支日裔部队就无法与日军接触更不可能投降日军。

    所以,美军理所当然的以为,这些“土拔鼠”也就是像征性的发起进攻,然后就回师报告任务失败了,所以没有多少人对此抱有多大希望。

    但日裔部队却并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这是向上级、向指挥官,乃至全美国表明忠心的机会,于是非得把人救回来不可。

    事实也正是如此,历史上的他们在这一仗成功的将被围困的美军救了出去。

    用日裔美军指挥官高田上校的说法,就是他们几乎是以三条人命救出一个美国人。

    因为被围困的美军大多是德克萨斯州人,所以日裔第442团被称为“德克萨斯的拯救者”。

    战后,德克萨斯州还宣布,每个442团的日裔士兵都是德州荣誉公民。

    当然,他们在集中营里的亲人也被相继释放。

    可以说,第442团的日裔士兵成功的赢得了他们以及亲人在美国的尊严和自由。

第九百零八章 突破口() 
受停电影响,今天只有三更了。过几天士兵要监考,可能有几天会两更,放假就有时间爆发了。

    **********

    在这种心态下的日裔美军,久攻德防线不下突然见打开了缺口,当然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高田上校马上在步话机里下令:“马上朝莫尔特雷前进,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友军救出来!再说一遍,不惜一切代价!”

    日裔美军在正面依旧与德军保持接触。

    这是为了拖住德军不让他们增援或是补上缺口,攻势也跟着放缓……既然是拖住敌人就没必要打得太激烈。

    一个加强营的日裔美军就在二十几辆坦克的掩护下朝莫尔特雷前进,一片激烈的枪声和炮声随即就在他们的前进方向响了起来。

    秦川等人还是没有动,他们在等待最佳时机……日裔美军与被围美军会师的时候。

    这一般情况会被认为是美军士气大振的时候,但同时也是美军最困难的时候,确切的说是日裔美军最困难的时候。

    原因很简单,被围困在莫尔特雷的141团第1步兵营的美军已基本失去了战斗力,其中还有许多伤员,这些都会成为日裔美军的负担。

    更何况,日裔美军还要尽一切努力保护这些美军士兵的安全……战场上,救人绝对比杀人要困难得多。

    终于,几颗红色的信号弹冉冉升到了空中,这代表日裔美军已经进入莫尔特雷与被围美军会师了。

    斯莱因上校当即下令:“动手!”

    首先升上天空的是一排照明弹,它们将美军布置在防线前的十余辆坦克照得一清二楚。

    乘着这时候,me63就带着啸声和尾迹朝这些坦克飞去……为了保证这些坦克都能被击毁,每一辆坦克都安排有两到三枚me63,霎时战场上就带出一道道尾迹,就像舞会开幕时洒出的彩带。

    只听一阵接二连三的轰响,“谢尔曼”坦克就一辆辆被击毁燃起了大火。

    紧接着就是一通迫击炮炮弹狠狠的朝日裔美军方向砸去,一直炸到照明弹失去光芒落到地面的那一刻,第1步兵团突然从藏身处跃起,在前方德军士兵的欢呼声和鼓励声中朝日裔美军发起反攻。

    在此之前,德军一直是被日裔美军压着打,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想到德军居然还会发起反攻,再加上负责掩护或者也可以说是做为掩体的坦克第一时间就全部被击毁,措手不及下霎时就出现骚乱。

    不过日裔美军的作战精神的确非同一般,如果是换成美军,在这种情况下只怕早就落荒而逃了,但日裔美军在短暂的混乱之后很快就反应过来,然后大声嘶吼着挺着刺刀迎战。

    日裔美军有迎战的资本,他们擅长近战、夜战,更擅长拼刺刀,更重要的还是他们有近战的勇气。

    但这一回他们却想错了。

    第一步兵团已经全面换装stg44,自动步枪的穿透力和火力持续性不是人海战术能抵挡得住的,这一点早在东线与苏军作战时就得到证明。

    于是一片子弹过后日裔美军就像一根根木桩一样倒在地上,一排手榴弹投出后就更是将日裔美军炸得人仰马翻。

    秦川也参与了这次进攻。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时的他手里已换成了stg44。

    秦川并非对stg44一无所知,他在闲暇时也会跟部下一起摆弄下这种步枪。

    战场遵循一个原则:任何时候都应该选择对的装备而不是好的或是自己喜欢的装备。

    就比如这场战斗,可以预见的是更多的近战和夜战,而且对付的还是一群拼刺高手,如果这时候还选择射程远、射速慢枪杆还长的狙击步枪,那纯粹就是给自己找麻烦。tg44用起来的确有点不习惯,甚至秦川有时在打出一发子弹后还习惯性的想拉枪栓。

    不过秦川知道,自己必须得学会适应,因为这就是战场的现实。

    “哒哒哒!”几发子弹将两名冲向秦川的日裔美军撂倒在地。

    与连发冲锋枪不同的是,stg44所使用的中间威力弹恰到好处。

    威力太大,就会像机枪一样,因为后座力太大基本无法抱在手上一边灵活的冲锋一边前进。

    威力太小,就会像冲锋枪一样没有穿透力很难阻止敌人的人海冲锋。

    中间威力弹理论上能穿透三个人的身体,也就是成群涌上来的敌人瞬间就有可能会被打倒三排。

    就像现在这样,日裔美军一队队的在德军面前倒下,有些甚至都还没看清德军在哪里,就被前方透体而过的子弹打倒在地。

    “装弹!”秦川叫了声,身边的凯勒马上就替补上秦川的位置举着stg44一边射击一边前进,作战空隙还飞快的拉燃一枚手榴弹甩了出去。

    乘着这时间,秦川就装好了弹匣为凯勒提供掩护。

    日裔美军在德军这种战术和压倒性的火力之下终于崩溃了,掉头像潮水般的朝黑暗中逃去。

    德军跟在他们后头追杀了一阵,然后往西一拐就朝121。5高地前进。

    消息在十分钟后才传到了高田上校的指挥部……之所以需要十分钟,是因为被击溃的日军根本就没有时间向指挥部报告。

    “什么?”接到电话的高田上校问:“二营左翼遭到敌人反攻?命令他们不许后退,死也要死在阵地上,否则我们的救援部队就会被敌人包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