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决战第三帝国- 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后斯莱因上校又转身对秦川说道:“少校,由于确定苏军进攻高加索山脉,曼施泰因元帅命令我们暂编入第1山师指挥!”

    弗雷科少将将目光投往秦川,秦川则无奈的扬了扬眉,挺身问:“您的命令是什么,将军?”

    “发生了什么?”斯莱因上校看着气氛有些奇怪,不由疑惑的问了声。

    “没什么,上校!”秦川回答:“我与将军的意见有些不同!”

    “将军!”斯莱因上校说:“我建议您多考虑考虑少校的意见!”

    “你甚至还没听我们之间因为什么争吵!”弗雷科少将有些恼怒。

    “抱歉,将军!”斯莱因上校说:“虽然我的确应该这么做,但是……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似乎没这个必要。因为最后你总会发现自己是错的。我只是……省略掉中间的过程。”

    弗雷科少将苦笑道:“好吧,我现在知道为什么斯特莱克少将愿意把你们丢给我了!”

    斯莱因上校和秦川不一愣,接着几个人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在前线作战的人大多都知道一点,协同的两支部队虽然有竞争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他们是同在一艘船上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此,只要是个聪明人,他们都会放下自己的军阶、面子或是其它的什么尽可能的使用最实用、最好或者说最值得信任的方案。

    因为他们都明白一点,这关系到整支部队乃至自己生命的问题,没什么会比这更重要了。

    弗雷科少将是聪明人,斯莱因上校同样也是,所以他们能够分别指挥两支部队紧密协同。

    顿了下,斯莱因上校就告诉秦川一个好消息:“新的一批直升机两小时前已经到达基诺夫堡了,维修部对他们进行初步检查,状态良好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我们现在有多少直升机可以使用?”弗雷科少将显然对这个问题更感兴趣。

    “我正要向您报告,将军!”斯莱因上校试图打开文件包,却发现皮制防水的文件包已经被冻上打不开了。

    斯莱因上校尝试了几次都没成功,不由骂了声:“这该死的天气……”

    “你应该这样做!”弗雷科少将拿过煤油灯,用火焰对着接合处隔着一段距离烤了一会儿,然后再把文件包交还给斯莱因上校。

    这一次果然成功了,斯莱因上校摇了摇头,说道:“看来我也得准备一盏煤油灯了!”

    “当然!”弗雷科少将接过文件一边翻阅着一边说道:“不过你得小心,如果不恰到好处的话,就会把文件包点燃了!”

    “哦,上帝!”正在脱帽子的斯莱因上校说:“我的头发跟帽子冻在一起了!”

    秦川马上把煤油灯递了过去:“上校,您的煤油灯!”

第七百六十章 山口() 
    山口,又称“垭口”或“山鞍”。

    通常认为,山口是山脊两边的河流侵蚀切穿分水岭的结果,它会自然的成为穿过一座山脉的通道,而且由于它通常地势较低,通过的成本会成级数的降低。

    东段高加索山脉的马米索伊斯基山口就是这样的一个山口。

    (注:现代在这个山口建了一条公路,从萨尔达至奇利克)

    费多尔上尉是第1山地师第100团的一个连长,他们负责固守山口的左侧,另一个连也就是二连驻守在山口的另一侧。

    费多尔上尉和他的部下已经在这里抵挡苏军整整六天了。

    费尔多上尉的一连和二连采取的是交替掩护的战术,简单的说,就是当苏军朝一连阵地发起冲锋时,一连就稍稍抵抗一下然后沿着交通壕撤至第二道防线,苏军会尾随着德军往前追。

    然后很自然的,苏军冲锋队形的侧翼就会暴露在山口对面的二连的枪口下,接着一连与二连协同将苏军打回去。

    同样,如果是苏军朝二连进攻,二连也会后退把正面一道防线让出来使冲锋的苏军遭到两个连德军的夹攻。

    德军士兵将这种战术称为“探戈”,因为两个连队就像两条“探戈”中的两条腿,互相配合着一进一退。

    战斗还算轻松,因为费多尔还有空在步话机里与二连连长汉斯上尉争论:

    “如果说这是跳‘探戈’的话,那么二连一定是男的!”汉斯上尉说。

    “不,当然不!”费多尔在炮声中气急败坏的反对道:“一连打退苏联人的进攻整整比你们多了五次,我们才是男的!”

    “这就对了!”汉斯说:“苏联人喜欢打女人,所以他们多打了你们五次!”

    “去你的!”费多尔大声骂道,然后两人在步话机里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苏军又发起了一次进攻,两边同时进攻。

    自从三天前,苏军察觉到德国人搞的花招之后,就开始采用同步进攻了,但这依旧改变不了什么。

    原因很简单,德军一个连挡住苏军进攻绰绰有余,两边商量好谁先顶一下另一边依旧像之前一样往后撤一些,接着又会形成之前的夹击状态。

    但是……

    这一次德军很快就发现事情有些不一样了,因为后方远远的打来一梭机枪子弹在德军头顶上“嗖嗖”直响。

    “怎么回事?”费多尔大声问。

    步话机里传来汉斯惊慌的大喊:“苏联人绕到我们背后了,我们被包围了!”

    “坚持住!”费多尔回答:“他们说关键时刻会有人来救我们的!”

    “你相信他们的话吗?”汉斯问。

    “当然!”费多尔回答:“是弗雷科将军下的命令,他从来都没有骗过我们!”

    “我可不像你那么有信心……哦,上帝,他们至少有一个营绕到我们身后!”

    汉斯估计的是对的,苏军的确有一个营绕到了德军身后,他们是绕过山口十几公里,并翻过一座两千米海拔的高峰甚至还翻过了几座悬崖足足用了四天的时间才赶到的。

    为此,带领这支队伍的梅尔斯科夫还摔伤了自己的手臂,那支手臂现在还挂在自己的脖子上。他的部下也在行程中要么冻死、摔死三十几个人。

    但梅尔斯科夫却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刻。

    “同志们!”梅尔斯科夫用没受伤的右手举着枪往前一挥:“胜利的时刻到了,痛宰这些法西斯吧,让他们知道侵略我们的代价!”

    苏军士兵高呼一声,就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往德军阵地冲去……

    按常理,德军应该无法避免被围歼,因为他们已经四面受敌,而且敌人的包围圈已经小到无法转移无法回避的地步。

    然而,就在这时,梅尔斯科夫却感觉到一点异样的气流,枪炮声中隐隐还能听到些马达的“突突”声。

    梅尔斯科夫朝后方望了望,什么也没有。

    但是下一刻,他就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架两边带着螺旋浆的怪飞机从悬崖处升起来出现在他的面前,机翼下几十个炮管看得让人头皮发麻,以至于梅尔斯科夫都没注意到机身下方左、中、右的三挺机枪。

    发挥作用的其实是机枪,因为这时候敌我距离太近,火箭炮精度差很容易误伤。

    梅尔斯科夫赶忙朝士兵们大叫:“后方敌人!”

    但已经太迟了,武装直升机的三挺机枪“哗哗哗”的喷吐出火舌,密集的子弹打得雪地一块块飞起,然后延伸到正朝德军阵地冲锋的苏军人群中……一排排苏军惨叫着倒下,他们到死都不知道这些子弹是从哪来的。

    接着武装直升机又“嗖嗖嗖”的朝另一面的苏军方向打出一排火箭弹,一团团火焰腾空而起,将苏军冲锋部队的后半段拦腰截断……这是因为担心误伤自己人,火箭弹往远处打。

    紧接着,又是两架武装直升机冒出头来,“突突突”的越过德军头顶,下方的机枪朝残存的苏军一阵猛烈扫射。

    苏军赶忙举枪还击,但武装直升机底部装甲加厚到足够抵抗苏军步枪、轻机枪……这也是直升机是高地作战利器的原因之一,敌人手里很难得会有重装备。

    这使苏军的抵抗变得微不足道,武装直升机对下方排着密集队形的苏军简直就可以说是一场屠杀。

    更糟糕的还是,周围又出现十几架直升机,然后从直升机上就滑下了一个个全副武装的德军士兵。

    “我说的没错吧!”费多尔拿着步话机说:“他们会出现的。是第一步兵团,我们跟他们一起穿插巴库,你还记得吧!”

    “当然!”汉斯回答:“知道吗?我恨他们!”

    “为什么?”费多尔不解的问:“他们刚刚救了我们的命!”

    “因为……”汉斯说:“他们明明可以轻松的把敌人解决掉,却要让我们在这里拼着命守六天!六天……整整六天!”

第七百六十一章 机会() 
    其实从汉斯的角度来看,他说的话似乎是有道理的。

    第一步兵团拥有高地战神器武装直升机……虽然苏军海鸥慢速战斗机在高地战中也很好用,但与直升机相比还是差多了。

    尤其是在一些地形复杂的地区比如狭窄的山口,它两侧都是挺拔的山峰,敌我双方的部队都挤在山口悬崖的两侧作战,海鸥战机虽然速度慢,但怎么说时速也有三、四百公里,让它往山口这地方俯冲扫射或是投弹……不但分不清敌我,一个不小心连自己都要搭进去了。

    直升机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它甚至可以悬停,也就是零速度,然后用慢速缓缓前进,基本不存在因为速度太快反应不及的问题。

    另一方面,山地上敌我双方都要节省弹药……累死累活的背一箱弹药上山,“哗哗哗”的几下就打完了,再给力的后勤运输也支撑不住。

    直升机也没有这个问题,它在山脚一起飞升上一定的高度就上山了。

    于是武装直升机那又是机枪又是火箭炮,在高山雪地战场上就有如挥金如土的土豪般的存在,只不过这里的“金”是金属的金。

    所以,在苏军刚开始进攻山口时,第一步兵团其实就可以派出直升机将苏军打退了,而且还是轻松打退。

    但第一步兵团却没有这么做,直到第100团的两个连就要支撑不下去时才出现。

    然而,秦川却自有秦川的道理。

    道理很简单……六天前,苏军的主力才只运动到山口位置,也就是一千多米的海拔。

    秦川判断苏军主力必定不会继续呆在山口处等待突破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山口过于狭窄兵力无法展开,另一方面就像之前所说的,山口两侧的高地也同样会威胁到山口的交通,比如架起几门迫击炮就可以用炮火封锁。

    如果在这时,德军暴露了自己的实力也就是出动直升机……只这么一棒就会把苏军打懵了,然后苏军就匆忙往撤退。

    一千多米的海拔对苏军来说要撤退并没有什么难度,于是苏军几乎可以全身而退。

    但是现在……苏军为了能够尽快的对德军发起进攻,竟凭着他们顽强的毅力昼夜不停的赶路,以至于这六天都前进至了三千多米的海拔。

    于是就不用想了,肯定是进退两难的局面。

    秦川猜的没错,当情报传到马哈奇卡拉指挥部时,朱可夫当场就愣住了。

    “第一步兵团?”朱可夫问。

    “是的,朱可夫同志!”参谋回答:“他们用直升机击退了我军的冲锋,第35团死伤惨重!”

    “我们的飞机呢?”朱可夫怒吼道:“为什么不派我们的飞机去把它们干掉?!”

    “朱可夫同志!”参谋回答道:“我们的飞机在那种地形同样无法低空飞行!”

    “我没有说让他们低空飞行!”朱可夫说:“我就想知道,空中为什么没有我们的战斗机,等那些直升机出现时就把它们炸毁!”

    “朱可夫同志!”参谋解释道:“如果……要做到这样的话,我们就必须保证每支部队上空都有我军的飞机在巡逻!”

    参谋这话当然是有道理的。

    直升机出现是一时的,苏军不知道下一刻它会出现在哪里,有可能是中段、西段,或是东段的某一处,如果苏军想要彻底的防守住,也就是保证直升机一从山谷里冒出来就把它干掉……那就必须得全面防守。

    攻大于守的理论在空战方面其实也是实用的。

    如果苏军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苏军或许还会取得优势。

    问题就是苏军做不到……

    首先是苏军燃油不足以支撑这么大规模的常态化巡逻,苏军补给全都是从里海用小渔船运来的,原本就不堪重负了,如果再强求只怕会把后勤压垮。

    其次,则是苏军的制空权仅仅只是在某个高度的局部制空权,真要打起来依旧不是德军BF及FW战机的对手。

    此时的制空权,其实是形成了超低空由直升机掌握,低空由苏军海鸥战机掌握,中高空依旧由德军掌握的这种夹心饼干式的控制。

    朱可夫毕竟是骑兵出身,对空战方面不太内行。

    不过他很快也想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接着就颓然坐回自己的椅子上扶着自己的额头。

    华西列夫斯基立在一旁没说什么,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因为已经进入三千多米海拔的苏军此时已是进退两难。

    继续前进朝敌人发起进攻吧……先不说德国人直升机对苏军的杀伤力,它简直就可以说是高地雪山中的坦克。仅仅只是直升机的运输能力都会让苏军胜利无望。

    原因很简单,虽然苏军的兵力是德军的数倍,但德军的补给却是苏军的数倍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他们可以用直升机运输。

    撤退吧,苏军主力已经在三千米海拔的高度,有句话叫“上山容易下山难”,雪山就更是如此,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摔个粉身碎骨……这样还撤得下来吗?

    华西列夫斯基心里不由一阵愧疚,因为朱可夫之前就有担心过德国人的第一步兵团,是自己使他放下了戒备。

    “我真蠢,不是吗?”朱可夫说:“我们怎么会想不到直升机可以在山地中索降呢?它们可悬停,可以在沙洲索降,可以在下塔斯克索降,当然也可以在高加索上索降……”

    顿了下,朱可夫就抬起头来望向华西列夫斯基:“所以,德国人是从一开始就计划好的,他们设下了一个陷阱等我们跳,我们上当了!”

    “下令撤退吧,朱可夫同志!”华西列夫斯基说道:“我们没有别的选择,现在撤退可能还来得及,否则……”

    华西列夫斯基不也再往下说了,数万人在高加索山上冻死、饿死的惨景忍不住浮上脑海。

    朱可夫站起身在办公桌前来回走了几步,然后看了看地图,就说道:“不,我们或许还有机会!”

第七百六十二章 补给站() 
    “我们的机会在这里!”朱可夫指着东部的卡兹别吉峰说道:“东部地势较为平缓,山峰较少,是吗?”

    “是的!”华西列夫斯基说:“朱可夫同志,你是打算以这片区域为主攻方向?”

    “是的!”朱可夫回答:“地势较来平缓没有深沟险壑,就意味着直升机很难在低空藏身!”

    “虽然是这样,但它同样也不利于我们的海鸥战机作战!”华西列夫斯基说。

    “你忘了我们还有雅克1和米格3了?”

    “可是他们需要保护机场……”

    “我们可以用一百架保护机场,另一百架与德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