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没人愿意,大王可抛出一个诱饵,先入关者,可为秦王,只要秦势沦亡,天下可定。”
张敖在彭城又住了几天,始终没有关于援赵的消息传出,宋义虽然口头答应帮忙劝说羋心,尽早发兵,但是自从张敖拜访宋义之后,一切都好像石沉大海一样,没有一点消息。
一个石子掉进河里,还能泛起涟漪呢,可自己这翻拜访,却没有一点用处。
张敖也有好几次想去拜访宋义,催问援赵的事情何时能够落实,但是想想,还是暂且隐忍了,一切都只能继续等待,逼的太极,反而会适得其反。
恰巧这一天,张敖在一家酒铺小酌,城外十分喧闹,他也跟着走出酒铺看热闹,却听旁人都在热议,说项羽从下相回来了,这一消息让张敖眼前一亮,既然宋义口是心非,拜访他没有任何作用,何不去拜访项羽一试呢?
张敖打定主意,他匆匆和酒馆结清酒钱,返回驿馆准备一番,之后带着几名亲兵赶往了项羽的府宅。
项羽此时住在上将军府,虽然项梁死了,但是这座府宅留给了项羽,也是项家共享的府宅,张敖抵达之后,让人和守卫门口的军侯通信,之后没多久,项府里走出一人,来迎张敖。
张敖定睛看去,来人是项伯,他笑着给项伯施一礼:“见过项将军。”
项伯也回一礼,笑道:“我可是早就知道你来彭城了,这么久没来我府,是不是觉得我项家在楚国败落了?”
“不敢不敢。”张敖略显羞愧,他又做出一个赔罪的手势之后叹道:“我这次来彭城,是求援来的,我曾拜访楚柱尹宋义,没想到,宋大夫竟然”
张敖说到这顿住了,他只是轻叹一声,之后不再继续说下去了。
很多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就好,项伯也不必说破什么,他只是笑笑,之后道:“进府吧,我家羽儿也在等你呢。”
张敖随着项伯走入了上将军府,穿过长廊,来到了项府客堂就坐,屋内,还有项羽,项庄,范增等一些人早已等候。
张敖进屋之后,和众人一一见礼,之后说明来意,表明赵国目前的处境,项羽气氛的拍打桌案,当年自己叔父活着的时候,一向是主张联合各国势力共同抗秦,如今叔父战死了,自己的兵权被收,天下分崩,如果楚国不救赵国,赵国亡,下一个必然是楚国。
项羽越想越怒,他起身就要进宫面见楚王,说明其中的厉害,却是范增拦住了项羽。
范增在项梁临死之前,得他嘱咐,辅佐项羽,再兴楚国,如今项家暂且隐忍,就是范增的主意,他照比旁人更能看清眼下的局势,所以,他断定,援赵之势不久必能达成,只是,宋义在有意拖延而已。
他不建议项羽此时去找楚王,如果项羽锋芒太露,只会招来杀身之祸而已。
说服项羽之后,范增又安抚张敖,援赵之势不久必成,赵楚之间的势如果被秦军打破,天下义军必亡,所以,大可不必担心,静待其变就可。
张敖无论是拜访宋义,还是拜访项羽,都没有太大进展,范增对时势的分析很有道理,他一时间,又不能再去求见楚王,只能在府中静观其变了,只是,张敖离开项府的当天夜里,便急匆匆休书一封,命人已最快速度送往赵凯手中。
大概是张敖拜访项府的第三天,楚王宫早朝上,羋心终于提出了援赵的事情,另外,羋心又说出另一件事,决定调遣一支军队直插函谷关,向关中挺进,询问谁愿为将,大殿里,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率军直进函谷关。
这样的安静,早在羋心的意料之中,兵进关中,外无援军,内务供需,如果败,将会身死关中,如果胜,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所以,没有人愿意率领这样一支敢死队去关中走一圈。
羋心又等了一会,见没人愿意担任,他又冷然笑道:“本王允诺,先入关者,可谓秦王,统领关中之地,可有人愿意去吗?”
大殿内又静了一会,忽然,一人大步走出,拱手道:“我愿往。”
羋心凝神看去,是刘邦,刘邦竟然请命,羋心也就放心了,他笑着点点头:“刘卿愿去,我心里踏实了。”
“入关乃是死战,我王不应该如此轻易择将,更何况,死战背后,若无猛将怎么可以横扫关中呢?我愿意另一支军队,直插函谷关,尽扫关中全部秦军残余势力,手刃胡亥头颅,为我叔父祭奠。”
走出之人是项羽,他虎背熊腰,体格壮硕,来到刘邦身旁之后,横一眼刘邦,又道:“刘兄不会是想和我争夺这次入关的机会吧?”
有着关中王做诱饵,这两人谁也不肯相让,这道让羋心有些为难了,他没有想过要点两支兵马同时入关,他有些为难了。
之前他下了项羽和吕臣军权,已经让很多楚人不满了,项氏毕竟是楚国大族,又是贵族,世代为将,如果自己过分打压项羽,后果不堪设想。
羋心犹豫了,这该如何是好?
大殿内静了一会,刘邦项羽都在凝视羋心,用期待的目光等待着羋心的决定。
大概又一炷香时间,羋心终于下定决心:“孤命你二人各帅一军,先入关者,可为秦王!”(。)
第0085章 养使来访(上)()
武垣以北,是肃宁县,相距约有二十余里的路程,而赵军,则沿着五原县北面,也就是今天的肃宁县境内,挖了一条长长的战壕,距离战壕约有二百步的位置,是长长的,横亘在战壕以南的栅墙。
有几座哨塔屹立在栅墙之后,显得极为孤零,哨塔上有赵军士兵半蹲在扶手旁,手里捧着饼子大口的咀嚼着。
这几天天气骤然变冷,对于始终处在僵持的赵燕两军,都十分的艰苦。
双方就这么僵持,已经有半个月之久了,驻守在武垣的赵军主将李琼自从临时调拨一万精兵赶到武垣之后,他先是封锁各条要路,遏止燕军继续向南洗劫,之后再此处拉起大寨,挖战壕,竖哨塔,连营数十里,防止燕军再一次向南扩张。
也自从李琼的精兵抵达这里之后,战争仿佛一瞬间停止了一样,燕军没有再次向南扩张。
双方都在僵持,彼此都很难熬,天气变冷,对于燕军和赵军而言,两路北方军队到没有感到特别吃力,可这一天比一天寒冷,冬天将至,很多士兵的军心已经开始动摇了。
燕军也同样苦恼,这样临时发起的大战,对于他们而言,粮草供应室最大难题,天高气冷,北面又有匈奴等过为乱,正是多事之秋,他们也不想长时间在这里僵持。
可燕军已经侵吞了赵国的领土,他们一旦撤军,很容易给赵军机会,向北进兵,那时赵军再想和谈,可就没有什么本钱了。
所以韩广命人来赵国和谈,希望能够和平解决这次纷争,如果实在不行,韩广宁肯让出高阳一线,把巨鹿还给赵国。
可和谈进行的并不顺利,而此时的赵凯已经抵达了武垣大营。他在这里已经住了好几天了,对于驻守在武垣的赵军士兵,赵凯没什么不放心的,李琼深沟高垒。已防守为主,这也令赵凯十分满意,可长时间这么僵持,邯郸城要源源不断的输送过冬物资和粮草补给给武垣,这就会使赵军分心。原本可以全力对阵秦军,此时却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抵抗燕军,这对赵军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赵凯也深知此理,所以,他虽然不想和燕国闹得太僵,至少,秦国灭亡之前,赵凯还没有对燕用兵的打算,可时势所逼。他又抛不开武垣一线的战局,所以,赵凯在去安阳之前,他选择来武垣一趟。
这一趟赵凯不白来,至少,他彻底结识了蔡文,又认识了像张屠户这样的爱国志士,虽然他们不是什么贵族后裔,也没有什么显赫功绩,但至少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能想着和赵国共进退,共存亡,这已经足够了。
今天一如往常一样,赵凯来到了位于壕沟南面栅门旁的哨塔上观察敌军。这座哨塔是专门为赵凯准备的,哨塔高约五米,站在上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对面的敌军大营。
据斥候的消息,燕军在对面布置了约有三万精锐,其中有一万是燕军的边防军。剩余的是临时从广阳郡调来的兵马。
所以,已一万对阵三万,即使赵军深沟高垒,胜算也并不高,而且,燕军对匈奴而言,有几万人就足够把守边防了,对于武垣一线,燕军至少还能抽调近五万大军来援,所以,和谈是唯一可以解决武垣危局的办法。
蔡文多次给赵凯进言,不用过分担忧燕军,虽然燕国使者是冲着张耳去的,但是他们选错了时势,他们早晚会来武垣找赵凯的,至少,想要解决两国的关系,他们必须和赵凯一谈。
而赵凯本人就在武垣,燕国岂能不知?他们也在等,也在耗着,他们想要等赵国局势更急迫,安阳战局更紧张的时候再来谈判,那时,他的筹码会更多一些。
可他们永远也无法估量赵凯的实力,他们选错的对象,赵凯并非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更不会任人摆布,所以,这次和谈,相信不会太远。
赵凯正站在哨塔上,他身旁是李琼和蒯彻等人,众人也在扶着栏杆,眺望远方。
燕军每天都会在清晨调拨一支军队出营,在壕沟前填土,但是他们只是象征性的填一会,然后就会收兵回营,对于三万大军而言,填满壕沟只是一天时间就可以做到,他们这么做,只是想给赵军施压,而且,他们的分寸掌握的很好,他们每天都会避免在赵军射程之内填土。
日复一日,燕军这么填土已经很多天了。
赵凯并不在意燕军有这样的举动,因为,他已经看清了燕军的目的。
这一天也一样,当赵凯看到燕军正在填土的时候,他只是微微一笑,转身便离开哨塔,回到了中军大帐。
大帐里,有士兵送来茶水,几个人坐在帐内喝茶,不一会,有烧红的碳锅送进来,碳锅扑腾腾冒着热浪,很快帐内就变得温暖如春。
赵凯呷口茶,他笑看众人道:“燕军无心一战,我心中总算踏实了。”
“呵呵,将军别太小看燕军,也许,他们这是故意做给我们看的,想要迷惑我军,然后从旁路进兵,那样,我们没有防备,会很麻烦。”蒯彻笑了笑。
蔡文拱手道:“未必,燕军和我们闹得太厉害,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何况,自秦始皇赶走匈奴之后,已经好几年了,匈奴转转反侧,已经回到了漠北,他们的势力根深蒂固,他们在那里游牧已经几百年,甚至千年之久,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家园,所以,防御匈奴对燕国而言,远远要比和我们一战更重要,所以,我觉得我们不必太过忧虑。”
几个人各自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过,对于赵凯而言,燕军的战与不战都不会影响他后天启程回都的打算,只是,蔡文推算,燕国僵持的时间已经够长了,他们的使者估计已经再来武垣的路上了。
而赵凯得到的情报也是燕国使者辞别馆邑,离开了邯郸。
这才是赵凯迟迟没有南归的主要原因。
与几个人聊了几句之后,赵凯正在喝茶,门外有人大声禀告,打断了赵凯的沉思:“报有彭城送来急信一封。”
赵凯听说是从彭城送来的急信,他立刻想到,这一定是张敖送来的,他来不及细想,立刻吩咐:“传送信人进来。”
很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过后,一名身穿棕色武士服的男子匆忙走入,他脸色有些发白,接连几天昼夜赶路,让他整个人有些透支了,他进账之后,四下里看一眼,目光锁定在赵凯身上,之后匆忙单膝跪地施一礼:“将军,我是张大夫的随从,有张大夫书信一封,请您过目。”
那人双手把信件递给赵凯,赵凯接过之后打开看一眼,布帛上面只有潦草的几十个字,大致把彭城的局势说明,其中有张敖拜访宋义,得宋义允诺,然而并没有等到发兵的消息。
之后张敖拜访项羽,项羽也同样答应了张敖,但是,张敖却等不及楚国的发兵消息了,他匆匆写下书信,把楚国目前的形势已书信的形势告知赵凯。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消息映入赵凯的眼帘,刘邦和项羽同样回去拥立羋心,羋心下调了项羽的军权,却转而扶持了刘邦的军权,这说明什么?说明羋心似乎很忌惮项羽。
项羽脾气暴躁,杀伐果决,他竟然能够坐看自己的兵权被收缴,这说明,项羽此人的野心可是不小啊。
赵凯看完书信之后,把书信递给了蒯彻和蔡文等人,自己则陷入了沉思之中。
众人看过书信,各自沉默不语,唯独蒯彻略显焦躁的叹道:“这是坐山观虎斗,楚人此举,有时天下人之心!他们不怕伐秦之势就此瓦解吗?”
蒯彻说完这句话,他起身在帐内踱步,赵凯看一眼送信之人,见他十分疲惫,只好吩咐一句,让他下去休息,又大声喊来把守营帐的士卒,让他们给送信之人准备一些吃的,喝的,之后送信之人退去了。
局势看似对赵国不利,但是赵凯却并不担心,毕竟,伐秦之势已定,谁敢坐看赵国沦亡,如果赵国亡,难道,下一个不是他们自己的国家吗?
楚国无论谁为将,谁北援,他们都需要对阵秦军,如果任由赵国败亡而后出手,即使他们能暂且得到胜利,可他们终究无法彻底铲除秦军。
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秦国根基不破,无论是战败几次,他们终将东山再起的。
更重要的一点,赵凯直到,项羽不会坐看赵国败亡,历史上,项羽兵变是发生在明年的,那时候赵国已经道路穷途末路的地步,而眼下的局势,赵凯难道不能促使项羽提前兵变吗?
虽然蒯彻还有顾虑,但是赵凯却已胸有成竹,他看一眼还在踱步的蒯彻,只是笑了笑:“先生不必如此忧虑,一切都在我掌控之中。”
眼下,赵凯也的确必须先谋划与燕国的这场冲突如何化解,朝中那么多人想要张耳重出朝野,执政赵国,赵凯却偏偏不会给他们这样的机会,所以,很多事情忽然挤压在一起,赵凯也需要一样样解决。
他拿起桌上的一支毛笔,在一块竹简上写下几个字‘静观其变,切不可急。’之后,赵凯把竹简交给了蒯彻,吩咐他把竹简送出去,已最快速度交给张敖。
蒯彻领命下去了,这时,有把守营门的军侯匆匆走入大帐,他来到赵凯身前,拱手道:“将军,有一队马车自称是燕国使臣,想要求见您。”
军侯刚说完,蔡文从旁掠须笑道:“他们,终于来了呵呵呵。”(。)
第0086章 燕使来访(下)()
燕国的使臣终于来了,他们绕了一大圈,却终究要来赵凯这里,这已经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了,可他们对这件事的态度,却令赵国人,甚至赵凯感到不满,他们走了一圈,最终还不是一样要道赵凯这里来吗?
当然,燕国敢这么玩,也是看到了赵国目前的形势,才会如此。
但是赵凯不会因为燕国的使臣到了而改变态度,他吩咐列人墙迎接燕使,命武商亲自持刀护卫在帐外,又让蒯彻,蔡文等人去迎接赵使,自己则高坐在大帐,以一种高位者的态势来接见燕使。
赵营外,一队马车停靠在路边,有军士近三百人护卫,他们都穿着墨蓝色的燕军军袍,其中一名穿着青色官袍的人,他是这次出使赵国的使者,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