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流伐清-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滇省占领区和安南的农业生产情况也大大好转,曾经荒芜的田地重新开垦种植,再有蕃薯等高产作物的推广。如果按照正常的赋税来交,百姓们也能够家有余粮,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这样计算的话,虽然朱永兴还需要进口粮食保证军队的供应,但数量已经大大减少,能够节省下不少金钱以作他用。
    明年,如果湄公省开发得好的话,粮食进口也可以停止了。便能集中财力加强军备,扩充军队,逐步开始反攻。哦,明年顺治也该完蛋了,主少国疑,清廷恐怕要有一段时间的整顿适应,才能大举兴兵。
    时间对朱永兴来说,依然很宝贵,很紧迫。他要理顺各支抗清武装的关系,使他们能同心合力,协调行动;他要加强军备,扩充军队,与清军继续战斗,并且光复国土;他要建立起自己的班底,建立起更高的权威,以与永历和小朝廷抗衡……。)

第一百零三章 用间——扩散效应
    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啊!岂止是不好过,简直是要有杀身之祸啊!
    吴三桂的心情在接到吴应熊从北京派人送来的密信后,陡然堕入了冰窟,手足冰凉,头脑晕眩。
    “……终守臣节,保全禄位……事机不秘,岂可轻与人言?今朝廷已生疑,如之奈何?”
    吴应熊信中劝说父亲不可妄为,要谨守臣节,拒绝了逃出北京,前来云南的“建议”,并且疑惧非常地告诉吴三桂,他联络督抚重臣有“汉家有圣人出,难忘故国,望联络声气,共图举事,恢复中原”内容的秘信已为清廷所知,朝廷大为猜忌,不知要如何处置?
    完全是子虚乌有,造谣诬篾。吴三桂刚刚升起这个念头,突然心有所悟,不禁大吃失色。
    伪造书信?没错,伪宗室已经用过这招儿,现在还在用,而且手段更为阴损、毒辣。吴三桂不知道假书信都送给了哪些人,但却知道肯定有不少人和自己的关系不睦,肯定为了邀功请赏,或者落井下石,把书信上呈朝廷,揭发自己的“逆谋”。
    又惊又惧又恨,吴三桂心中惶急,却失去了主张,赶忙把方光琛和刘玄初请来,共同商议解决之道。
    一件本来完全可以辩白的事情却在很合适的时候造成极严重的影响,方光琛和刘玄初听到事情的经过,以及吴三桂的猜测后,也是震惊异常,一时都面色沉重,久久不语。
    扩散、发酵……谣言可畏啊!离间计,很普通,却很有效,特别是在现在这种时候。
    “离间。安能离无隙之君臣?岂能间互信之文武?”刘玄初好半晌才无力地摇了摇头:“先有缝隙隔阂。后离间计可用焉,如王爷与朝廷的关系是周瑜之于孙策,或是关张之于刘备,那就不叫用间而叫自取其辱。但今时,却——”
    吴三桂自然知道刘玄初话中的意思,在滇省连战连败。已经退缩至一隅。虽然并不是他不卖力气,但结合谣言,却使他有种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感觉。
    “满兵在水西遭到败绩,指责李本深和吴之茂胡乱调动,不加策应。”方光琛突然若有所思地说道:“李、吴二人尚没有辩白书信送来,依在下猜想,怕是与伪造王爷书信、假传王爷军令脱不了干系。若是如此,怕又是雪上加霜,更令朝廷疑忌啊!”
    吴三桂颓然长叹。暗自悔恨当初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只在滇省通报了情况,并加了私章密记。如果发现对手能伪造自己的印信后,便通知各方,兴许就不会造成目前的困境。
    “学士麻勒吉、侍郎石图正在滇省,或许事情尚有转机。”方光琛见吴三桂颓丧的神情,只好搅尽脑汁替恩主想办法,“王爷可重金拉拢。并出示敌人之前伪造的军令信函,再领其校阅军队。陈说钱粮困难,只要饷粮充裕,王爷便领军与伪明决一死战。另外,可称派一军进剿水西,以息满洲兵将怒气。如能在水西获胜,亦可稍解朝廷猜忌。”
    清廷派学士麻勒吉、侍郎石图前往云南。同三桂“面商机宜”。清廷现在最大的难处是兵马钱粮,并不能满足吴三桂所开列的数目。麻勒吉、石图本来已经与吴三桂商量出解决的办法,首先责成吴三桂“设法措办”,再是尽量由户部调拨本年度饷银,作为接济。
    但现在伪造书信、联络天下督抚、蓄谋反叛等罪名一下子扣在了吴三桂的头上。之前的商议肯定便做不得数了。没有足够的钱粮,又不愿与滇省明军死磕,方光琛的意思便是先捡软柿子捏,多少打消一些朝廷的猜疑。
    “吴之茂、李本深擅自调动,策应不力,当降罪处分。”刘玄初突然沉声说道:“王爷当派得力将领替换二人,以便顺利剿灭水西。”
    吴三桂的目光一闪,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滇省形势不利于己,之前已经有了弃滇入黔的计议,现在掌握黔省兵权更是重要。一来可以有安身之地,二来也能让朝廷有所顾忌。
    放弃兵权以求朝廷相信自己的忠心,这个念头在吴三桂脑海中一闪而逝,立刻被他否决。如果真的那样,有朝一日,朝廷会以任何借口把他斩草除根,他却没有反抗之力,只能引颈受戮。他一想到这个后果,不由得全身不寒而栗!
    而且,就算他想这么做,他周围的一群核心人物,无论如何也不能心甘情愿地俯首听命,受人宰割。清朝大军气势如虹,横扫西南时,没人产生异样的心思。但形势变化,不断的损兵折将之下,一些“心怀故国”的部下便出现了。其中竟然有他的女婿胡国柱,这令吴三桂感到无奈又伤心。
    “本王要上奏折,解释清楚,洗脱嫌疑。”吴三桂心乱如麻,抚着光光的额头,喃喃地说道。
    “王爷不可。”方光琛和刘玄初几乎同时出言制止,两人对视了一眼,不由得苦笑,方光琛伸手示意由刘玄初向愕然的吴三桂解释。
    “王爷可上奏折,但不可解释此事。”刘玄初缓缓说道:“朝廷尚未追究,王爷身在云南,是如何知道的?世子探听朝廷动静,王爷能尽悉,不可为人知也,此其一。朝廷未下旨令王爷自辩,此时解释,反倒令人怀疑王爷做贼心虚,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吴三桂醒悟过来,连连点头,说道:“玄初、献廷此言甚是,本王心乱智昏,差点误了大事。”
    “王爷可迁移家眷及兵将亲属。”方光琛沉吟了一下,继续建议道:“可令麻勒吉、石图知晓。王爷若蓄反谋,岂有将家眷后迁之理?虽有畏敌之嫌,但比之图谋反叛,显然不值一提,且更能令朝廷放心。”
    “王爷可宽心。”刘玄初劝慰道:“此时朝廷哪里敢动王爷?必然是温言安抚。时日一长,王爷便能慢慢证明自己。”
    “但愿如此吧!”吴三桂苦笑连连,不断摇头,两头不讨好的处境,哪里是那么好熬的。
    …………………(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四章 广西,水西
    雨季结束了,是清军重新开始大的攻势,还是明军展开反攻,这在广西、对于汝阳王马宝来说,并不是一个还不确定的问题。
    在崇明县周边,明军主力依托大青山、公母山和十万大山余脉,抵挡住了广西孙延龄、马雄的清军进攻。在阵地战不断的消耗下,清军呈现出了颓势,退回崇左进行休整。
    尽管明军在增加了大量的僮、瑶、苗等族战士后,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清军,但这些新兵在山地扰袭战中很出色,却难在野战中击败大多由定南王孔有德旧部组成的清军部队。所以,采取防御策略,通过以战代练使新兵的战力得到提升,组织和号令得以顺畅,并消耗疲惫敌人,在马宝等人看来,确实是很聪明的策略。
    随着滇省战事告一段落,武器、装备、人员、物资开始向广西战区倾斜,马宝等人便知道反攻的时候很快就要到了。
    宽阔的野地里旗帜摇动,鼓号鸣响,新编第一团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演练。三个小方阵成倒品字形排列,阵前长矛如林,火炮不时推进推出,火枪手一排一排前后更换,在军官尖厉的哨子声中,作端枪瞄准射击状。
    “……对于敌人的密集冲击,两个方阵先是佛朗机速射,然后长矛押阵,火枪攒射,轰天炮则在阵中进行遮断打击,使敌阵形混乱……中间主阵可用六磅炮远程打击敌阵,用佛朗机速射炮和火枪攒射封锁两阵空隙,并且用天威炮对前两个方阵实施火力支援……”
    目前明军中讲武堂出身,军阶最高的竟是孟津侯魏勇之子魏君重,被任命为新编第一团团长的时候,被朱永兴破格授予见习少校。作为后辈。又没有官爵,但肩上顶着少校军衔的魏君重并不怯场,指点着正演练的阵势,给汝阳王马宝等人做着详细的介绍。
    马宝不断颌首,对魏君重也没有倨傲之色。他看得很清楚,讲武堂出身的军官日后前途无量。这种形式的军队编制也会逐渐在明军中成为主力。所以,当第一团的军官和一营兵丁来到广西战区后,他立刻从全军中选拔精锐、调拔武器,很快便使新一团扩充完毕,并加紧训练。
    除了对朱永兴的敬畏和尊敬,以及对魏君重的高看,马宝还意识到燧发枪加刺刀的组合将成为明军的主要装备。远了用枪射击,近了用刺刀拼杀,以后的士兵将具备火枪手和肉搏兵的双重性质。战争的模式将发生改变。
    如果广西战区的两万多军队都装备上了燧发枪和刺刀?马宝认为他可以横扫广西,进逼广东……
    “王爷,属下要下去指挥队形转换了。”魏君重躬身拱手,向马宝作着请示。
    “去吧!”马宝收起思绪,笑着点了点头。
    魏君重走远了,马宝还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好半晌,他才回转头,却看到翼国公马自德兀自盯着正在演练的战阵出神。
    “自德。”马宝伸手拍了拍这个老战友留下的孩子。他一直视马自德为子侄,说话也不忌讳。“收收急于立功之心,先去讲武堂吧!”
    马自德有些迷惑不解,眨着眼睛望着马宝。
    “你看君重,现在已经是见习少校,一团之长,也是军中军衔最高的将领了。”马宝语重心长地说道:“岷殿下对讲武堂出身的将领青眼有加。年轻一代的武将日后恐全出于此。君重看得远,始终跟着殿下,在讲武堂连学数期,认准了殿下这个君师的名义。第一团哪,日后便是第一师。第一军,殿下已视其为心腹。你也该去向殿下表示亲近投效,否则,光靠这爵禄军功,可保富贵,却难得信重。”
    马自德若有所思,好半晌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叔父教诲,侄儿铭记在心,只是殿下真的欲用军衔取代官爵吗?”
    “年轻一代便是如此。”马宝很笃定地说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岷殿下眼光深远,雄心壮志不可估量,你们建功立业、开疆拓土的机会以后可多的是呢!”
    “可是侄儿倒听闻殿下有海外称王之意?”马自德微皱眉头,不无疑虑地摇了摇头。
    “中原逐鹿也罢,海外称王也罢,总不会被清军再逼得无路可退。”马宝微微抿起嘴角,淡淡地笑道:“只是依着殿下的雄才大略,海外称王怕是下下之选,非到万不得已,殿下不会为之。”
    马自德眉头慢慢舒展,自失地一笑,说道:“就算是万不得已,去海外也不错吧?”
    “确实不错。”马宝也笑了起来,说道:“你高启隆叔叔刚来过书信,与我说到海外风物。嘿嘿,他说那里打仗轻松得很,也见到不少异国美女,待到形势平稳,便要纳美妾,享清福了。”
    ………………
    水西。
    马鬃岭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它绵亘长达数千里,满山遍岭是藤萝网布的原始箐林;岭脊上是齐刷刷的棕褐色峭壁,远望就象一匹骏马的鬃刚,因此得名马鬃岭。
    马鬃岭是水西宣慰使司所在地卧这城的西南屏障,一旦越过这道屏障,几十里丘陵平川,再也无险拒敌,清军便可直抵城下。因此,马鬃岭是兵家必争要地。
    有三条路可以翻越马鬃岭:公鸡岭、犀牛岩、猴儿关。相邻间距十里之遥。三条路中,中路犀牛岩是明朝初年开辟的驿道,石阶铺就,宽阔可通轿马。两边公鸡岭西和东边猴儿关是岭南和岭北的当地人们自古来往的小路,狭窄难行,却近捷得多。除了这三条道路,要想从原始箐林和百丈悬崖中通过。非花上数月功夫劈荆斩棘,凿岩垒石不可。
    而公鸡山因岭脊上有一山头形似公鸡而得名。一片草木稀疏的砂石坡,山势陡峭,一条山路曲里拐弯地从岭下蜿蜒而来。在此构筑阵地,居高临下,不失为易守难攻的要隘。
    前些日子,满洲八旗大意落败,一千余兵将孤军深入被水西土兵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围攻,在混战中被斩杀殆尽。
    吴之茂已经遵吴三桂的“命令”调兵他去,闻讯后急忙赶回,为了得功掩过,忙率领军队攻打马鬃岭。
    一场血战便在这公鸡岩下展开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五章 阻击,顾忌
    公鸡岭虽然也易守难攻,但整个山坡都可以供人爬行,相对于犀牛岩和猴儿关,更有利于展开兵力,全面进攻。
    “轰!轰!轰!”炮弹一发发地轰击在山坡上,由于是仰射,清军又没有重型火炮,对岭上隐蔽于战壕中的水西兵和明军几乎没有伤害。即便如此,没有见识过火炮威力的水西兵也有很多面色惊恐,呆呆地望着前方迸飞的土石和黑烟。
    赵辅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岭下的清军,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想用火炮吓唬人,嗯,要是没有明军相助,缺乏经验的水西兵还真的不好说。
    壕沟、胸墙、梅花桩、鹿砦、铁棘藜……完备的工事使赵辅信心满满,除非水西兵不战自溃,否则,清军想攻上来,便用尸体辅路吧!
    “呜,呜——呜,呜——”随着悠长的号角,观察哨发出了信号,清军开始进攻了。
    吴之茂所率的清兵不比水西军,是经历过长期战争锻炼的。从动作上便能看出来,很多人灵活迅捷,手执盾牌、大刀和长枪,呐喊震天,向上冲锋。
    弩箭互射,清军虽然是以低攻高,但弓箭手的技艺却是优于水西兵,弓箭的品质也好,如果不是蹲下身子便有掩体、胸墙和盾牌遮掩,水西兵的伤亡要比现在高很多。
    双方都付出了伤亡,但清军依然继续向上冲击,距离越来越近,呐喊声也越来越响。
    鼓声响了起来,水西兵掀下滚木擂石,这些东西顺着山势翻滚弹跳,给清军带来的伤害和混乱远甚于弩箭。这就是倚险防御的优势,士兵甚至是普通百姓。只要有一把子力气,扔石头也能给攻击的敌人制造麻烦。
    训练有素、富有经验的清兵依旧前赴后继地往上冲,冒着箭矢和滚木擂石越冲越猛。那种必胜的气势,竟使占了地利的水西兵渐渐抵挡不住了。
    “呜——呜——呜——”
    随着苍凉的号角,阵地上的防御火力猛然加强。水西几乎没有铁炮,但铁箍木心的土炮却有不少。射程虽然只有三四十米,却正是清军已经冲击到了距离。
    一道道火光喷出,将成百上千的碎石烂铁射向清军,伴着此起彼伏的惊呼和惨叫,冲在前面的清军伤亡惨重,冲击的势头在最后一道障碍前被阻遏住了。
    土炮在近距离的杀伤力还是很大的,但有一个缺点,便是装填速度缓慢,一轮齐射之后。后续的清军又冲了上来。其中一个清军军官大声嚎叫着指挥,显然是富有经验,要抓住这个空当形成正面的突破。
    “呯,呯,呯……”一团团白雾升腾而起,久候的明军火枪手探身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