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踱到闳孺的身边,低声道:“大人可在皇上面前替辟阳侯开释几句,言太后和辟阳侯决无此事,皆子乌虚有的传闻而已。皇上若能放了辟阳侯,太后定将高兴。到那时,太后、皇上均宠信于一身,富贵不可限量。”
听完朱建的话,闳孺不喜反而更加害怕了。他突然觉得,朱建这次造访,似乎是吕雉在背后操纵。想到此,一身冷汗浸透脊背,闳孺茫然地看着朱建,张了张嘴想问些什么话,可又咽回了肚子里。最终,只说出一个字:“行!”
当即,闳孺进宫。
也在当天,审食其出狱。
事情的经过就这么简单。
闳孺在刘盈的心中,地位的确很高。大家不方便说的话,他能说;大家都解决不了的事情,他能解决。不过这个人的表演也到此为止。事实上,确如朱建所言,闳孺随后的日子过的比较舒心,但他在我这本书里亮相的机会结束了。
审食其在牢里把朱建全家热情洋溢地问候一遍,本已不再指望这个叫朱建的人。可不成想,最终还是靠朱建想尽办法把他捞了出来。他的那次投资,收益还是颇丰的。
应该说,这次真正的赢家算是审食其。“大难死不必有后福”,这句话不光对正人君子有用,对小人也一样管用。因为审食其经此一难后,他和吕雉之间的关系就更加明朗了,当然,属于他的时代也即将开始。
第十章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
刘盈终于高抬贵手,放了审食其一马。
按理说这件事情该翻过去了,然而就随后的事态发展来看,这件事情只能算是个前奏。
也许大家会疑惑,吕雉和审食其偷情,被儿子抓了个现行;儿子很生气,发了一通火,最终却不了了之。这在某种意义上算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没道理再有后续事件发生。
然而,意外还是出现了。
想探寻明白这个意外出现的原因,还得从当事人的心理说起。
首先是刘盈。
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是他给挑起来的,虽然雄起了一把,但很快就萎靡了下去。这位仁兄虽然老实,但并不傻,他在心里明白,老娘和审食其之间绝不清白。
最终,他还是在这件事上收手了。说白了,他还是不愿意和老娘撕破脸,当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希望自己随后的日子能够好过一些。应该说,他在心中是有一些懊悔的,悔不该用这个借口来收拾审食其,明显是给老娘抹黑。但事已至此,懊悔解决不了问题的。
虽然不再这件事上做文章,但刘盈却如同吃了只苍蝇,恶心的不得了,也郁闷的不得了。
第二个当事人是审食其。
本来这位老兄的日子过的挺惬意,贪贪污、受受贿,穷极无聊就去干点坏事,既能创收又能陶冶情操。神仙般的日子。
然而莫名其妙地被抓了起来,还吃了几天牢饭,虽然没挨打,但毕竟受了几天罪,更为关键的是受了一些惊吓。
审食其现在比较恐惧,虽没缺胳膊也没断腿,但造成了一些心理创伤。因此,从廷尉大狱出来后,一直躲在家里,胆战心惊、小心翼翼,如同惊弓之鸟。
第三个当事人就是吕雉。
虽然她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但这件事对她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一是觉得丢人。儿子把自己的私生活拿出来晒晒太阳,让世人皆知,最后又不了了之。这种事情,别说是太后,就算是小民百姓也受不了。
二是非常生气。刘盈这次发飙,如同在大庭广众之下,扇了老娘一个耳光,然后告她说自己很过瘾。
开弓没有回头箭。刘盈这一次既然拿这件事情做文章,牵扯到太后,要么砍掉审食其,给老娘一点颜色,别让她太为放肆;要么砍掉那些告密的人,杀之以正视听,还老娘一个清白(纵然作假也得这么搞)。
然而,刘盈的举措却很不上路。就这丁点本事,和他老爹比起来,差的真是太远了。这种办事方式,若能当好皇帝,才是件怪事。史书里还给这位仁兄冠以“仁慈”的评语,我个人认为是对他的抬高,皇帝当到这个份上,那是实实在在的傻子。
从三个当事人目前的心理状态来看,这个结局是让人失望的,是让人很不满的,是容易发生后续事件的。
思想决定行动,这一点也不假。首先行动起来的人是吕雉。
就老寡妇那种得理不饶人、没理占三分的性格,要是吃了个哑巴亏后而不站出来折腾点事,那就出了怪了。
当然,吕雉的水平很高,折腾出来的事情都很上档次。她属于那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主,她这一鸣,就要了儿子的命,这是她不曾料到的。
当然,要折腾事,需要有个借口,不管这个借口有没有道理、能不能拿上台面,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用。
吕雉就很轻松找到了个借口——“皇后无子”。
前边介绍过,皇后是张嫣,目前实际年龄只有十三岁。
如果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她这个年龄应该还是个初中生,如果早恋,回家会被老娘打断腿。可在古代,这已经是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不过吕雉更心急,她现在等着抱孙子。
然而,张嫣很不争气,进宫三年,一点征兆没有。
一男一女如果结婚几年没动静,通常会往医院送点钱。最起码需要在两个当事人身上做文章,要么是夫妻生活不和谐,要么是生育能力有问题。
当然,我们很清楚张嫣不孕的原因,因为刘盈和她根本没睡过一张床。如果这种搞法都能怀孕,那这个世界就太疯狂了。
吕雉就找到了其中的原因——夫妻生活不和谐。
有了借口,也找到了存在问题的原因,那就得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吕雉是有办法的。
如果夫妻俩关系不好,通常情况下会千方百计为他俩提供些培养感情的机会,最败兴把他俩关到一个屋子里,专门从事造人运动。但不管怎么说,这种事情需要在这对夫妻身上做文章。
吕雉如果把办法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那就太小看她了。她有一个更高级的认识——“皇帝美人众多”。也就是说,和刘盈有夫妻生活的女人不少,以至于不能专宠皇后。
前边提到过,思想决定行动,吕雉既然有了这么深刻的认识,自然会干出些出人预料的举措。
她的举措很简单——“尽斥诸美人”。简单点说,就赶走和刘盈有关系的女人,只把张嫣给他留着。如有生理需求,不好意思,仅此一家,爱来不来。
当然,“赶走”对付的是大部分人,还有一小部分人可以用另外两个字来代替——赐死。实际上,这一部分人是更得刘盈宠幸的人,也是有幸怀孕的人。
宫中佳丽三千,能碰到皇帝算是种幸运,如果能让皇帝看上将更为幸运,如果一不小心怀上了个龙种那是幸运中的幸运。
然而,这些人不幸的日子到来了。
吕雉是那种雷厉风行的人,说干就干,一点也不含糊,因此,她大刀阔斧的干开了。
该赶走的赶走,该除掉的除掉。曾经认为是幸运的事情,现在成了一场噩梦。
这些女人们,过去热切地期盼能够见上皇帝一面。现在风向改了,晚上陪刘盈睡一觉,早上就得收拾行李滚蛋。如果一不小心怀了孕,恭喜你中奖了,无需再走,把命留下。
现在的刘盈成了个瘟神,这些女人们见到他,就会紧张,烧香拜佛别让他看上。
吕雉这一手干的很出彩,你欺负我的男人,我就欺负你的女人。当然,这只是因素之一。
更关键的因素还是为了自己的位置。在家天下的时代,谁是下一代皇位的继任者,那将影响随后几十年的政治格局。如果想让吕家的势力长盛不衰,能让自己的位置屹立不倒,这个人选至关重要。
吕雉对张嫣的肚子寄予厚望,出此下策,算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吧。
第十章吕氏掌国—第三十二节 刘盈收场(二()
吕雉是个雷厉风行,也是说到做到的人。经她大刀阔斧地搞了两个月后,刘盈宠幸过的妃子也就所剩无几了。如此一来,这个老实皇帝几近崩溃。
也许有人会问,刘盈是皇帝,难道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
的确,他保护不了。
吕雉不是按常规套路出牌的人,干起事来既绝情又狠毒,当初刘如意都能死在刘盈的床上,还是什么地方能保得了这些女人的周全?不至于让所有女人从早至晚都陪在身边吧,纵然跟着自己,也不见得有多么安全。
无奈之下,他跑去向老娘求情。得到的回答是——你别管。
刘盈没招了。只能说,这个人的水平极低,能力差劲,既没心机也没手段,除了是刘邦的儿子外,什么都不是。
最终,他想起了张嫣。吕雉的这种搞法,在理论上完全是为了张嫣。张嫣既然是当事人,就应该有一些说话的资格。刘盈是这么认为的。因此,刘盈乞求皇后张嫣出面求情,希望老娘能高抬贵手。
事实证明,刘盈是个糊涂蛋。他这辈子,唯一能够翻身的机会就是前段时间自己的那次发飙。抓住老娘和审食其的把柄大做文章,拉拢群臣、孤立老娘、打击吕家。
这种办法不是我首创,发明人叫嬴政。
刘盈绝对不是个好学生,肯定没认真学过历史。就在几十年前,那个叫嬴政的人,就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嬴政办法很简单,囚禁不地道的老娘,砍掉她的情夫以及相关人等,独掌天下。
刘盈没有嬴政的魄力,也没有嬴政的手腕,当然也没能把握住自己的机会。既然你奈何不了自己的老娘,那只好听命于老娘。在“皇权”与“后权”的这次拉锯中,“后权”无疑占据了上风。
既然刘盈放弃了自己这辈子唯一的机会,那想再翻身可就难了。老娘养情人这种事情都能容忍,还是什么情况会让他雄起?他的确是一堆烂泥。
刘盈现在乞求张嫣出面,只能说他是病急乱投医,既起不到实质性作用,也把张嫣推到了风口浪尖。
张嫣是个善良的女人,温默贞静,生性浑厚,不知妒忌。更为重要的是,她深得吕雉欢心。当然,她之所以能有这种影响力,归根结底还是沾了老娘刘乐的光。
刘盈现在求她帮忙,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张嫣跑到太后的面前——“泣言诸美人无罪”。
当然,她还说了很多话,概括起来就这么一句:为了刘盈同志的身心健康,请吕雉高抬贵手,不要再折腾了。
应该说,她的这次求情还是取得了一定效果的,因为吕雉的确消停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刘盈依旧没找张嫣过夜,依旧四处“鬼混”。
这短暂的平静终于还是被打破了,原因很简单:一美人有娠。也就是说,刘盈四处鬼混的其间,把一个宫女的肚子搞大了。
闻得这一消息后,吕雉勃然大怒,狠的牙痒痒,又一次准备杀人。
我一直认为,吕雉有些变态。按理说,不管刘盈搞哪个女人,只要生出个儿子,都将是自己的孙子。纵然不叫这些孙子来当继承人,也不至于置他们于死地。
可吕雉却指名道姓让张嫣来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其他闲杂人等不得染指。可不巧的是,刘盈偏不配合,他不去陪张嫣睡觉,而非要在外边瞎胡搞。
结果闯祸了。更为不幸的是,刘盈敢于闯祸,却不敢于负责(或者说是负不起责)。
就在吕雉动手前,还是张嫣及时站了出来。这个女孩的心胸,明显要比吕雉宽广的多。
在吕雉的面前,张嫣哭鼻洒泪地替那个宫女说了半天好话,然而吕雉板着脸,看着自己这位“不识好歹”的外孙女,回复了她两个字:“退下!”
张嫣失望了,她躬身行礼,含泪告退。
就在她转身的那一刻,吕雉突然灵机一动,忽生一计。
吕雉开口了,“饶她一命也不是不可以。”
张嫣连忙拜谢。
然而,吕雉接着说话了,“不过需要你做一件事。”
张嫣慌忙回答:“全凭太后吩咐。”
吕雉屏退左右,微微一笑,说道:“从即日起,你要佯做已有身孕,不得让外人所知。”
张嫣有些莫名其妙,但最终还是答应了吕雉的这一要求。
实际上,张嫣并没有疑惑多久,她回到寝宫后,琢磨了半天,还是意会到了个中韵味。
至此以后,张嫣开始装孕。一段时间过后,在吕雉的授意下,弄了个小枕头塞在衣服里,有事没事四处溜达。
假的真不了。虽然张嫣做的比较隐秘,但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产生怀疑的人就是宫中的一些宫女太监们。
我们有一句俗语,叫“看透别说透”;还有一个成语,叫“祸从口出”。这些宫女太监们明显没有这个觉悟,竟然在私底下悄悄议论。
但不幸的是,这些人的保密工作做的不是太好,竟然传到了吕雉的耳朵里,这只能说明他们是在找死。
当然,吕雉也毫不客气地满足了他们的这一愿望——全部毒死。
吕雉真是耍毒的绝顶高手,西毒欧阳锋和他比起来根本是一个重量级上的人物。
也许有人会疑惑,吕雉演的是哪一处?怀孕这种事还能装?
怀孕不比其他,只需要十个月就要见分晓。当然如果碰到哪吒那种娃,需要的时间会长一点。但似乎除了神话故事中会出现这种离奇事件外,日常生活中还真不好找到这种例子。
就算张嫣装的时间长一点,但最终还是需要拿成绩出来的,归根结底需要肚子里有料。总不至于十个月后,从衣服里拽出个枕头,说这就是你千辛万苦生出来的娃吧?再无聊也不能开这种玩笑。
就吕雉一贯的作风来看,她虽然喜欢干一些无厘头的事情,但并不热衷于开这种无聊的玩笑。她的每一个举动,都有着一番深意。本次亦然。
答案终于还是揭晓了。
第十章吕氏掌国—第三十三节 刘盈收场(三()
孝惠七年六月的一天,前边提到的那个“美人”诞下一男婴。
随着这个男婴呱呱坠地,“美人”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因为吕雉的魔掌及时伸了过来。吕雉派人毒死这个“美人”,抱走婴儿,藏匿于自己寝宫。而与此同时,让人通知张嫣,假装腹痛。
张嫣也不敢造次,慌忙往床上躺。但还没来得及表演,儿子早已送到了她的面前。
也于当天,在吕雉的授意下,刘盈病歪歪地站了出来,告祭宗庙,将其立为太子。
此时的刘盈心里很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七年了,他根本没上过张嫣的床,如果这样都能生个娃,那真是太神奇了。
但是,他现在所能做的,也只有如此了。
不管怎么说,吕雉导演的这场戏很成功,应该可以弹冠相庆了。
在这件事上,的确有很多人是值得庆幸的。首先是吕雉,她一直以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其次是那些被刘盈宠幸过、并且幸存下来的“美人”们,因为她们不会再有性命之忧。
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庆幸”,自然会有人“伤怀”。那个生了儿子的“美人”无疑是最为伤怀的,至死没争到个名份,也没留下名字,甚至连儿子都没能看上一眼。她是这场政治斗争中牺牲品,在这个事件中虽然出力最大,但也付出最多,无疑是极其可怜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