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编辑地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能编辑地球-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天是工作日,大厅里有许多身穿白色工作服的科研人员经过,结伴而行的人通常都在谈论着科研话题,学术氛围非常浓厚。

    胡扬在大厅门口没有站太久,就有一位戴着眼镜的科研人员走了过来。

    他问道:“请问你是胡扬先生吗?”

    胡扬点了点头,他便做了个请的姿势:“袁老院士让我来给你带路。”

    于是,胡扬便跟着他穿过一道复杂的路线,来到了一间编号为“5”的工厂车间。

    门口两名警卫员严格的检查了胡扬与另外一人的身份,同时还进行了搜身,并且暂时收缴了手机等电子产品。等做完了这些步骤后,两人这才得以进入铁皮大门。

    在车间二十米处的位置,胡扬见到了三位院士以及另外一位从未见过的老人。

    他们此时正站在一台大型装置的旁边,热烈的讨论着什么。

    胡扬走过去的时候,目光顺便扫了一眼装置上的铭牌,上面写着:人造太阳第4代east1:1复制品。

    这个就是代表着目前地球上最高水平的east吗?

    胡扬好奇的瞧了瞧这台体积超过半个篮球场的装置,心下跟事物列表中第一代氘…氚核聚变电站的核反应堆比较了一下。

    前者体积几乎只是后者的十分之一大小,而且部件功能以及精密度也差了许多。

    在这一方面,体积可不是越小越好,而是越大才代表着技术更为先进,功率才会越高。

    当然,微型核反应堆不算在此列,两者在目的追求上是不同的,不能拿来进行比较。

    这时几名老人刚好处于转换话题的间隙,陈政学最先注意到胡扬,他笑眯眯的招了招手,“小胡,快过来。”

    胡扬走到面前,跟他们一一打了招呼。

    袁忠森指着那位面生的老人,笑着介绍道:“这就是我那位同窗好友,当年一起从麻省理工毕业回国的钱达民老院士,他可是咱们华科院理论与实践结合最为厉害的物理学部院士啦。哈哈哈!”

    “原来是钱老呀,很高兴见到您!”胡扬笑着打了个招呼。

    钱达民也笑眯眯的看了看胡扬,点头道:“小胡同志,我最近可没少听说你的名字呀。别的不说,仅仅石墨烯大规模量产这件事,你可是给国家做了莫大的贡献啊!”

    贡献不一定就是奉献。当你给国家争光时,这也叫贡献。

    石墨烯量产对于华国的科研界来说不亚于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以至于每一位科研人员都对此感叹不已。

    陈政学说道:“小胡,钱老头想让你地心科技给核物院提供一批石墨烯,你就说干不干吧。”

    他这位暴脾气老头说话就是这样,直来直去的,有时候说话能气死一群人。

    另外三位院士都翻了个白眼,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

    胡扬对此也不在意,笑道:“钱老的要求,肯定会第一时间满足的。石墨烯工厂的车间最短在一个月之内差不多就能进行试生产了,到时候肯定会优先满足钱……各位老院士的需求的。”

    见到陈政学也一副欲求不满的表情,胡扬索性将几位院士都包括进去了。

    “哈哈,孺子可教也。”陈政学大笑着拍了拍胡扬的肩膀。

    钱达民指了指面前的大型装置,笑道:“小胡,你可认得这台装置?”

    胡扬佯装思考了一下,试探道:“莫非就是前段时间誉满全球的那台east装置?”

    “不错。”钱达民满意的笑了笑,“这台装置可是代表着我国目前可控核聚变的最高技术水平啊。然而水平越高,我们才知道还有太多太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攻克……”

    “哎呀,我替你说吧。”陈政学听到钱达民那副拐弯抹角的腔调就着急,不禁插嘴道,“小胡啊,你们地心科技在石墨烯超级电容技术上不是已经非常成熟了吗?钱老头就想请地心科技帮核物院研制一种耐高温的稳定超级电容,用在核聚变能量转化的步骤中。”

    陈政学毫不介意的说道:“原本这项任务是想请我的实验室来做的,不过我觉得你应该更合适。”

    帮政府攻克技术难点?

    胡扬低头想了想,自己迟早是要踏入核聚变领域中的。现在先故意暴露少许在核聚变领域的相关实力,既跟政府建立了沟通机制,又能在政府心目中树立起地心科技关于核聚变的实力。

    当未来地心科技提出要建造核聚变电站时,就不会显得太突兀了。

    想到这儿,胡扬点了点头:“没问题。”

    停顿了一下,胡扬又补充道:“钱老,其实我们公司在超高耐热材料上也有一些成果,您若是需要的话,地心科技可以给核物院提供这一部分技术。”

    作为材料化学大牛的于禁老院士一听,立刻追问道:“指标怎么样?”

    胡扬舔了舔下嘴唇,说道:“主要是采用超速传热机制,能耐受一亿五千万度以上。”

    几乎是在一瞬间,四位院士的表情都变得精彩了起来。

    ps:感谢“殷灵的心”书友的打赏!

    从实验室一回寝室,我突然被告知明天就是四级考试了。。。我x它个姥姥!怎么没人提前跟我说呢!

    都他喵大四快毕业了,四级还没过,我想屎。。。明天早上九点考,我要抓紧时间再背背作文模板,今天就一更了哈。

    各位同志,请祝我一臂之力!(。)

第177章 院士表示不信() 
胡扬说出来的数字,可真是把四位华国顶级的科研大牛给吓得不轻。

    一亿五千万度是什么概念,只要稍微了解一下核聚变的发生原理就知道了。

    核聚变的发生条件是非常苛刻的,需要超高压和超高温。不是说高压锅这种高压高温,而是高如太阳内部的几千亿个大气压和1500万度以上的高温!

    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核聚变产地,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核聚变,就是因为它的内部气压以及温度满足核聚变的要求。

    而我们人类要想模仿太阳制造出一个人造太阳来,就必须也要满足相应的要求。

    就算是氢弹这种失控核聚变,也需要先用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来触发核聚变的要求,接着氢弹才会跟着爆炸。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原子弹,也就无所谓氢弹了。

    而可控核聚变,则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因为要可控,所以不能再用原子弹来触发核聚变条件,所以这要求着科学家们用更为精准的技术来解决问题。

    太阳内部的几千亿大气压的高压,人类目前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而压力达不到,就只能提高温度。

    太阳内部只需要1500万度就能进行的核聚变,在地球上就需要一亿度以上!

    而有点知识的人都了解,这世间是没有任何一种物质能装载一亿度以上高温的。人类已知的熔点最高的物质铪合金,也才堪堪达到4000度左右,连前者的零头都够不着。

    所以科学家想办法不让核燃料接触到边界,也就是说让它们浮在空中,这样一亿度以上的高温核燃料就能存在了。

    而这就是east装置的核心概念,利用电磁场的约束,让核燃料在一个环形空间中高速旋转,这样它们就能漂浮在空中。

    但就算是不直接接触,容器的内部也会面临着高达几千万度以上的高温。

    仅仅就是这一个温度问题,就消耗了全球科学家近几十年的光阴。

    随着科技的发展,耐热材料和耐热技术逐渐提高,但依旧达不到核聚变所需的使用标准。

    现在你胡扬突然说已经研究出了能耐受一亿五千万度以上温度的材料?会不会太夸张了?!

    精通材料学的于禁老院士眯起了眼睛,迟疑道:“小胡,这你可开不得玩笑呀!这可是关乎核聚变进展的大事,不能乱说的。”

    核物院east项目的负责人钱达民院士显然也不太相信。

    传热原理他是知道的,现目前全球大多数east装置也是使用的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但能解决一亿五千万度,这简直闻所未闻啊!

    “等一下,”于禁像是想起来什么,摸着下巴分析道,“小胡,你们地心科技是不是打算用石墨烯来配合传热?”

    经他这么一说,另外几人也反应过来。

    石墨烯作为材料之王,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它的导热率是目前已知材料中最高的,比排在第二的金刚石还要高三倍以上。

    科学家们也不是没考虑过将石墨烯用在east中。但在超高温下,石墨烯的性质极不稳定,容易氧化,容易与相邻金属发生反应等等,完全没法用。

    见胡扬还真点头了,几人顿时一阵失望。

    钱达民虽说失望,但为了不让胡扬尴尬,还是问道:“用石墨烯的话,你们怎么考虑稳定石墨烯的性质呢?”

    胡扬也知道这些老院士们在担心什么,不由笑道:“超高温下,石墨烯的性质稳定问题,我们已经很好的解决了。”

    事实上,这个解决办法还是胡扬从一代核聚变电厂技术中拆解出来的。

    放在事物列表中,这个办法不值一提。但要拿到现目前的地球上,足够碾压一切了。

    听到胡扬这么说,钱达民心中熄灭的小火苗再次燃烧了起来:“小胡,你们已经成功验证过了?!”

    “暂时还没有进行最后的验证。”胡扬摇摇头,解释道,“目前这个项目已经进入到最后的研制阶段。等到实验成品出来时,地心科技愿意让核物院来进行测试。”

    东西现在还在胡扬脑袋里放着呢,自然只能这么说了。

    钱达民听到前一句话时就已经微微摇头了,而听到后面一句话,他也只是微笑着表示可以接受,并未有更多的欣喜之情。

    耐热材料的话题,就在这么不尴不尬的情况下结束了。

    不过这倒是不影响胡扬在四位院士心目中的形象,毕竟胡扬的众多事迹都在那儿摆着呢。

    仅此石墨烯供应一项,就能让胡扬在他们这儿受到礼遇。

    关于石墨烯的供应,钱达民还特地让人拟了一份特供合同让双方签字确认。

    这倒不是说钱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为了使流程更加规范。毕竟这是国家级的项目,必须要正规化才行。

    胡扬知道这一层意义,所以也并不介意。

    等参观完核物院后,接下来便该解决回蓉城前留下的问题了。

    胡扬陪着陈政学、于禁以及袁忠森三位院士,深入的探讨了关于石墨烯产业的规划和发展。

    其中,胡扬也将自己准备实行歧视性供应策略的想法说了出来。

    三位院士都是科研界的,不太懂政治和经济这些领域。但经过胡扬的简单分析后,也觉得这个想法比较不错,便答应帮胡扬向上面提点两句。

    后面陈政学又说到了助力支架问题上,没好气的问胡扬到底何时才开始进行第二代助力支架的开发。

    胡扬说第二代助力支架的开发已经快完成了,只等石墨烯量产以及石墨烯基电池投产以后,差不多就能进行试生产。

    陈政学对此非常高兴,嘱咐胡扬尽快完成这项工作。

    谈话中,几人还进行了各个方面的学术探讨。

    几位院士对于胡扬的博学,简直是目瞪口呆,其透露出来的能力,已经不亚于一名资深博士了。

    于禁甚至动了要将胡扬招进华科院当一名高级研究员的念头,不过下一刻就放弃了。

    人家胡扬年仅20岁不到就创下了十几亿的资产,凭什么要跑到华科院去当一名苦逼研究员?

    还是华科院院长夏学强说得好,现在时代变了,科研什么的还是逐渐交由民间来解决吧,不能再让中央独大了。否则华国的科技发展脚步终究会被限制啊!

    ps:感谢“long1897”、“殷灵的心”、“又阝”三位书友的打赏!

    我胡汉三又回来啦!(。)

第178章 公司的新待遇() 
在蓉城待了几天后,胡扬便与三位院士一起启程回魔都了。

    在胡扬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地心科技正飞速扩张着规模。

    母公司地心科技人员增加到600余人,而地心化工、地心机械以及地心新能源这三家公司的架构也搭建完毕,每家公司都有两百余人的规模。

    不算上工厂职工的话,现在整个地心科技的人员规模也已经达到1200人以上了。

    虽然在人数上,只能算是中大型公司的规模,连稍微差点的小型集团都比不上。

    但要论实际资产以及未来潜力,其他企业简直是拍马也赶不上。

    先说说地心科技目前的资产。算上工厂车间不动产、流动资金、生产原料以及成品,总共约有28亿元的资产。

    当然,28亿要说多,也不算太多,这点钱顶多在魔都市外环买一块不大的地皮,甚至连打地基都没有余钱进行。

    事实上,刘白萍还计划着给公司在市中心购买几层cbd写字楼,用作四家公司的办公场所。

    不过这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只能等获得助力支架后续的销售收入后再说了。

    28亿要说少,那也不见得,它其实已经足够支撑地心科技将所有的发展计划完成了。

    上面说的都是摆在明面上的资产,而地心科技的隐形资产,那就太吓人了!

    石墨烯不用说,上千亿美元的庞大市场!而地心科技将在这个市场中,扮演着教父般的身份!

    石墨烯基电池,一旦上市,将在电子产品以及更多的领域中发挥无穷的作用。经地心科技新成立的战略发展部分析,地心科技靠着这件产品每年至少获利20亿美元以上。

    而电动汽车,这个伴随着石墨烯基电池应运而生的产物,也不会比电池少获利多少。

    其实相比于电池和汽车,地心科技最期待的还是温度调节胸针这件产品。

    电池与汽车已经是大众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了,就算是玩儿出花来,大家也不会有太惊艳的感觉。

    然而温度调节胸针就不一样了。

    首先,这东西是全世界人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空调,这个大家都知道。但除了空调之外,大家不会再想到有任何能随意调节温度的工具了。

    关键是这东西小‘巧玲珑,能随身携带!

    仅此一点,就能收获无数人的瞩目。

    再来说这玩意的强大功能,无论外界温度有多高或者多低,温度调节胸针都能使你的皮肤表面维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

    甚至如果你想的话,胸针也能帮你模拟出极地的冰寒以及赤道的酷热。

    对于越来越会享受生活的人类来说,这件东西无异于一件神器!

    不,应该是逆天神器!

    这种应该在22世纪才会出现的黑科技一旦发售,绝对会引起全世界的疯狂!

    说不定到时候,地心科技就会被誉为是华国的香蕉公司了。

    但胡扬不愿意接受这个称呼。

    香蕉公司?只是一个做电子产品的而已。

    而自己要做的,是一个横跨所有主流行业的巨无霸!胡扬要让地心集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超级大国!

    这样,自己的球长梦想才能得以实现。

    为了实现这目标,胡扬此时正领着地心科技科研部门的几十名核心科研人员,开着研讨会。

    其实这几十名核心科研人员分别属于四家地心公司,研究的内容也是对应各个公司的。

    不过胡扬今天将所有人都召集了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