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之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侠之父-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饭后休息了会儿,时间已经不早。邓铮谢绝于国昌相送的好意,目送他们离开,这才自己打了辆车。

    刚上车,蒋志鹏便打来了电话,告诉了他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章117 而今迈步从头越() 
ps:看《武侠之父》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蒋志鹏带来的消息是:“小鸟文化”那边出状况了。

    老总陈朝的夫人,那位据说在市政府核心部门工作的公职人员,仕途上出了些问题。

    现在风波过去了,受了些处分,干系不算大,但是两口子可是被这遭折腾得不轻,都有些心灰意懒。陈总准备把这边的生意什么的都处理一下,接下来跟夫人到处走走看看、环游世界去。而且看样子,这心情还是很迫切的。

    蒋志鹏打来电话的目的是想提醒邓铮,《萍踪侠影》的版权是“侠之大者”和“小鸟文化”两家共同拥有,万一“小鸟文化”近期转手,涉及后续各类版权售卖的情况,可是要白纸黑字、掰扯清楚了。别等换了新老板接手,闹出什么纠纷扯皮的糟心事来。

    邓铮听完,顿时明白了过来。怪不得之前那位传说中业界最喜欢亲力亲为的陈总,在甄选《萍踪》主题曲、片尾曲时居然没有露面。还有几天前在南国卫视的庆功宴上,面对电视台方面主动数小钱钱,徐副总居然也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敢情是公司出了状况啊!

    但是他转念一想,就想到了另一处:

    既然它要转手,那我何不接手?

    我也不要多的,你之前拍过的那些电视剧的版权我统统没兴趣,公司名头、注册经营资格我也不要,我只要两个:一是《萍踪》电视剧版权剩下那40%;二是你这个公司的整个框架、组织、人力、渠道。

    有了这两点,之前徒有其名的“侠之大者”工作室的架子。就能支起来了。

    而且吧,经过这次《萍踪侠影》的合作,他与小鸟那边徐涛徐副总。以及几个关键部门的主管都有过接触。看得出来,之前这位陈朝陈总还是很有识人之明的。手下的这一帮核心骨干都很能干、业务能力都相当不错。而且因为大家已经熟悉,接手过来磨合期也短,很快就可以投身新的电视剧制作中去。

    所以,挂了电话,他立马便给顾伟元打过去了电话。

    顾伟元还没听完,就跟邓铮想到了一处来。于是也不耽搁,俩人商量了下,又叫上对“小鸟文化”比价熟悉、知根知底的蒋志鹏。约了个地方,共商大计!

    直到三人聚齐,把事儿摊开了说,蒋大导演这才晓得,原来自己忙活了好几个月,居然是在给邓铮邓大老板打工啊!

    “老弟,你可不够意思,瞒得我好苦啊!我说呢,这哪里蹦出来的‘侠之大者’工作室,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哥从业多年,还没见过这么神经大条、甩手掌柜的电视剧投资人、出品方?原来,这神龙根本就在自己阵中!”

    蒋志鹏摇头晃脑。欸欸叹道。

    邓铮也不含糊,举起杯子,连干了三杯:“蒋哥,这厢赔罪了。我这不是担心说的早,万一泄露,扰乱军心,剧组不宁啊。”

    “这倒也是。”蒋志鹏自不会真生气,拿杯子跟他碰了碰,“其实我中间也有过疑惑。为什么这个出品方、投资人那么信任你?你说对赌就对赌,你说提档就提档?不过后来一想。你小子魅力就这么大,在你身上。没什么不可能的事!于是就有自己脑补,又想通了。”

    顾伟元揶揄他:“还搞文艺工作的呢,这名字这么显眼,侠之大者,除了金梁老弟!谁弄得出来?”

    蒋志鹏瞪眼:“你小子少给我马后炮!我还没说你呢,中间我不止一次向你打听过这个‘侠之大者’的来历!还唧唧歪歪,跟我扯东扯西的,行啊,看不出来,实力演技派啊。怎么滴,下部戏给你整个男主角?”

    三人扯了会儿皮,言归正传。

    邓铮和顾伟元比较关心的是那个陈总这么急着转手公司,会不会他夫人的情况没有官方公布的那么乐观,换句话说,当初开“小鸟文化”公司的钱,以及公司后来的账务,会不会存有隐患。

    蒋志鹏的一番话,算是打消了他二人的顾虑。原来这个“小鸟文化”公司不大,历史还挺悠久,陈朝婚前就已经开了。而且他夫人这次出的事儿,也跟经济问题没有一点干系,纯粹是“工作作风毛躁,不注意团结,不能顾全大局,跟主管领导在工作理念和方式上存有不易调和的矛盾、冲突”。

    当然,也可以浅显理解成站队问题。

    排除后续可能会惹麻烦的疑虑后,接下来便是资金。这个不是问题,一则邓铮想要的不多,“小鸟文化”最值钱的东西他都不感兴趣;二则他现在还真不太缺钱。

    《萍踪》首播权卖给南国卫视,80万一集,一共3200万,再加上对赌协议多出的2600万,就是5800万。他拿六成,就是将近3500万。当然,这部分钱还得上税。

    《萍踪》10万套精装限量绝版合集,每套码洋488,他拿税后188,扣除送人的、留下的几千套,到手的版税差不多就是1600万左右。

    还有《萍踪》五册实体,卖到500万册以后的部分,也还有大几百万。

    加起来,七七八八的,能动用的资金超过5000万。这些钱,从“小鸟文化”那边买他想买的那两样东西,还是绰绰有余的。

    谈判很顺利,因为刚好有一家业内新开的影视传媒公司看中的东西跟他恰恰相反。

    人家还就特别喜欢“小鸟”这块响当当的牌子,以及之前出品的那些业绩不俗的影视剧版权。而且,因为人家公司新开,内部架构很合理,人才也很多,所以完全没有一点点要接收吃进“小鸟”公司任何一名员工的意思。

    换句话说,要不是邓铮邓总的“侠之大者”愿意全盘接收的话,从徐涛徐副总,到下面各主管部门骨干、小卒,统统都得失业,另找工作。

    至于《萍踪》版权的那40%,考虑到此剧大红,陈朝开了2000万的报价。

    邓铮没过多考虑就同意了。一则后续第二轮播放权、网络视频独播版权、音像制品等等只要卖出去,很容易收得回来。比钱更重要的是,这史上第一部武侠剧的版权,眼下终于完完整整地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而低调神秘的“侠之大者”工作室,也终于正式摊开架子,到了峥嵘亮剑之时!

    ps:

    终于如约码完了四章。

    感谢咱们钱总、小飓、梦儿、龙曦、小帅等等一干兄弟姐妹的慷慨打赏。感谢所有订阅、投月票、投推荐票以及各种方式支持梵说的书友们!

    你们太给力了!!!

    周推荐票过万!今天新书月票榜更是从早上看不见的位子,狂增150多票,来到了首页第八,距离第七也是咫尺之遥!

    没的说,明天,我会继续给力!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梵说!支持《武侠之父》!(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章118 沉淀() 
ps:看《武侠之父》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金梁和《萍踪侠影录》没有拿到“华语通俗文学大奖”任何一项提名的事情,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武侠作者的小圈子内提起,可能偶尔会有些遗憾和感慨。但是除了“金梁吧”产生过一次堪称分崩离析的大辩论外,外界并未过多讨论。既没有人替他叫不平,也没有人站出来踩两脚、表示几句不屑什么的,一切平静得不能再平静。

    就像刮风下雨、打雷收衣服一样,似乎没什么值得提的,表面上看,似乎也没有什么影响。

    《射雕》依然火爆,各种话题讨论榜和关键词搜索上依然稳居前几,而每逢一三五《首都新报》发刊后,当天立马飚到前三,非常稳定。

    《萍踪侠影》电视剧相关版权依然热的滚烫,最终由三家卫视共同出资,以3000万的价格购得次轮播放权;而网络独播权更是被企鹅视频以单集125万,刷新业界纪录的价格购得;音像制品版权也卖到了12万一集。

    此外,来自马来西亚、印尼、泰国三国的片商,也闻风而来,积极接触洽谈购买版权事宜,而且出价还都不低。

    要知道,在这之前向国外售卖电视剧版权,基本是历史剧、宫廷剧、帝王剧的自留地。作为亚洲范围内的文化强势大国,这三类剧,基本只要不是烂到底,都能卖出不错的价格。但是其他类型剧。优势就不是特别明显,还需要看菜下饭。

    《萍踪侠影》作为一部吃螃蟹的剧,能走出国外,还被三国抢购,武侠的魅力。可见一斑。

    但是这件事对于邓铮心里。终究还是产生了一些深远的影响。

    他刚来这个世界,一开始写武侠是为了先挣点钱,但是万万没想到反响之大超乎他的想象。再随后。形势也好、人心也罢,内因外因综合在一起,推着他不断往前滑行。写完《萍踪》写《射雕》;中间更是硬着头皮投拍、出演了武侠剧。

    这些站在前世地球诸位先贤、巨匠肩膀上的轻而易举的成功,带来了如潮的好评与追捧,渐渐地。也让他多了些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膨胀感。

    而这一次深入骨髓的傲慢与偏见,让他刺疼、清醒的同时,也感到了一种深沉的责任。

    眼前这个历史文化、人文风情都非常熟悉、很容易让自己找到归属感的“中国”,因为没有经历过近代史山河破碎的百年国殇,没有那种濒死般的疼痛、踟蹰、挣扎与反省,虽说较好地保留了更多传统文化的东西,但是长久的和平稳定。让民众的性格更加中庸、柔软,缺乏一定的忧患意识。

    稍微夸张点说,很有些“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

    它需要“武侠”这种因百年国殇而蓬勃兴起的文化,来帮助唤醒一些东西,一些沉淀于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坚硬特质。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前世先贤、巨匠的作品和巨著,他要拿来发扬光大,应该学着沉淀下来,更加珍惜、更加慎重、更加敬畏。要給于最好最合适的展现,决计不能涂污那些先贤、巨匠的作品,更不要说令其蒙羞受辱!

    所以,接下来的一两月里,他便试着驱除浮躁,开始尝试着沉淀了下来。

    更新连载《射雕英雄传》的同时,也利用脑海中的引擎翻阅大量前世关于“武侠”的一些历史、哲思、讨论……不断充实自己。

    而另一方面,他拉来了之前写《萍踪侠影》剧本时的那位助理编剧孙天孔。当时接手改编《萍踪侠影》时,他对剧本一窍不通,正是蒋志鹏介绍了这位科班出身基本功很扎实的小孙给他。由邓铮分集把控剧情,孙天孔操刀,俩人算是勉力完成了《萍踪侠影》的四十集剧本。

    然而在拍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主要原因就出在邓铮身上,因为小孙当时只是负责将他的想法以剧本文学的标准创作格式和语言呈现出来的。邓铮因为没有一点剧本创作经验,所以很多地方都有些想当然,觉得这样很好,但实际拍摄中往往会出现镜头语言难以呈现或呈现不了的情况,都是蒋志鹏仗着经验给不断修补改动过来的。

    所以这一次他拉来了小孙,准备潜下心来跟他学习、讨论编剧的基本常识和创作技巧。

    前世其实有很多的武侠,作为本身,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就平平、影响泛泛,难称经典,但却是非常适合拍成电视剧来传播的,也造就了很多的经典武侠电视剧。而且这类的数量还相当庞大。

    最开始小孙被吓了一跳,死活不敢教。他正是之前“小鸟文化”那边的签约编剧,跟着大家一起转投到“侠之大者”的,所以自然知道这位可不仅仅是武侠第一人金梁先生了,还是自己的大老板!哪敢胡乱指指点点,心里还以为是不是老板看不上自己?这么委婉地想让自己滚蛋?

    后来在邓铮的解释下,硬着头皮子上了两天课,才发现老板金梁先生是认真的!

    这才安下心来,完全进入状态,把自己辛辛苦苦在学校学到的,倾囊相授……

    当然,这件事经过小孙的口口传播,在刚刚组建完成、人心不稳的“侠之大者”内部,也很快为邓铮这个老板塑造出了“礼贤下士”、“平易近人”、“不耻下问”、“勤奋刻苦“等一系列好的形象和口碑。

    一时间,大家纷纷安下心来,一个比一个工作得“不耻下问”、“勤奋刻苦”起来!

    《萍踪侠影》在三家卫视的第二轮播出成绩也是相当惊艳,两家破了2,一家破了1。6。这个成绩对于首播都尚算拿的出手,何况是二轮!堪称超乎想象的好!

    更吓人的是网络点播量,全套四十集在企鹅视频上线第一天,就拿到了累计7000万人次的点播量,刷新网站电视剧上线首日点播记录。

    鉴于此种情况,各大电视台、影视公司的一系列武侠剧接连上马。已经开拍的加班加点、争取早日杀青开播;还没开拍的快马加鞭、尽早进入轨道……都想赶紧趁着这股热浪,狠狠发上一笔!

    而从7月底首播,到8月底重播,再到视频上线、音像制品开售,整个《萍踪侠影》普及度越来越高的同时,网络上,也产生了很多极有情怀韵致的评论热帖:

    “……张丹枫白衣胜雪,照夜狮子马载着他的理想和梦想在黑夜中奔驰,遇到那个宛转人儿,娇嗔薄怒,侠骨情肠。他宽容她少女的任性,容忍她在家恨与爱情间的软弱,更不计较她一次次故作的冷漠,每当相见总是忍着心酸微微一笑:小兄弟,你好么?

    他总是说:小兄弟,你太软弱了!

    他总是说:小兄弟,你不叫我报仇,不叫我杀明朝的皇帝,我听你的。你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好不好?

    他总是说:当哭则哭,当笑则笑,小兄弟,你何必压抑自己!

    ……

    那个佯醉的,寂寞的,矛盾的男子,如春水一般流淌,却偏偏生于大漠。如江南的枫树一样多情,却饮着蒙古的烈酒。中原大漠当中驰骋的是那样一个男子,豪放、寂寞、潇洒、多情,白衣飘飘,俊朗如风。在桃花树下,杨柳枝旁,太湖之滨,关山月夜,总是荡漾着他的笑容、他的醉吟,甚至他的悲愤、他的痛苦……

    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俗流。

    为金梁先生点赞。

    他或许演技真有不少瑕疵,他或许也真是个‘戏霸’,更或许像某些砖家分析的那样可能根本就不会演戏。但在我心目中,他就是那个我十五六岁豆蔻年华,在书中初识、通过荧屏深爱的,独一无二的张丹枫!”(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booktxt。))

章119 力量责任与新剧() 
p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