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靖王之后,而刘备将自己当成“走地的鸡”,那么证明刘鑫十分看好自己的未来,因此不管怎么来说,刘备都觉得自己今天能够来到这场宴会,遇到刘鑫简直是太好了,毕竟刘备一开始再知道刘鑫的身份之后,就知道自己以后又多了一个谈资,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不仅可以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大儒卢植之徒”,然后还可以在加上一句“我曾经和成都王谈笑风生”,这样刘备觉得到时候谁敢再轻视自己,光靠着这几个名头刘备觉得自己就可以回老家闯出一片天了。
当然了,刘备刚才在听到自己的“便宜师傅”卢植在请求刘鑫为自己与公孙瓒给一个评价的时候,刘备当时就想要给自己的这个师傅好好行上一个大礼,毕竟刘备可是知道刘鑫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汉室宗亲,已经是大汉最顶尖的人物之一,能够得到这样的大人物的一个评价,刘备觉得就算是刘鑫给出自己一个比较中庸一点,甚至带有贬义的评价,刘备也表示自己是能够接受的,毕竟刘备有自信可以将刘鑫给自己做出的评价进行一定的“修改”,然后自然而然的成为刘备日后的又一个筹码了。
毕竟刘备也是明白现在的自己是怎么一个德行,也知道自己所谓的“中山靖王之后”这个身份,肯定是没有刘鑫这个“淮南王后裔”的身份含金量高,可信度也是大大不如的,毕竟刘备自己都不敢确定自己到底是不是所谓的“中山靖王之后”。
所以,刘备在刘鑫对公孙瓒给出了评价之后,就开始有些忐忑不安起来了,毕竟刘备知道自己在各方面都是不如自己的师兄公孙瓒的,因此刘备都已经做好了准备,面对刘鑫可能给自己的评价低下。
但是让刘备真的有些想不到的是,刘鑫竟然会给出一个如此高的评价给自己,而且还是那种有些“钦定”自己身份与未来的感觉,这让刘备不由得开始暗暗欣喜,认为自己还真有可能会是“中山靖王之后”,大汉皇室宗亲!
想到这里,刘备不由得看向了刘鑫,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毕竟刘备觉得自己与刘鑫都是汉室宗亲,有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戚关系。。。才怪呢,如果刘鑫知道了刘备现在的想法,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告诉刘备你这是想的太多了,毕竟这一来刘鑫可不觉得刘备会是真的“中山靖王之后”,会是一个真正的汉室宗亲,二来刘鑫可以肯定的一点事是,刘鑫自己绝不可能是汉室宗亲,因为刘鑫可是从将近两千年之后的未来穿越过来这个世界的,因此刘鑫可不觉得自己会是那种拥有流传两千年的汉室宗亲血脉,如果刘鑫真有的话,那就真的太狗血了。。。
因此,刘鑫才会觉得自己打死都不可能和刘备有什么亲戚关系的,因此刘鑫也是在说完了对刘备的评价之后,就准备岔开话题,不在这个话题再做过多的纠结了。
不过就在这时,有些心态膨胀的刘备,并不甘心于只得到刘鑫这么一个对其“中山靖王之后”身份模棱两可的评价,毕竟刘备也知道这么一个道理,如果自己这个“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得到了刘鑫的承认,那么就可以变相的认为自己就是汉室宗亲了,到时候说不定就可以直接进入汉室族谱,可以名正言顺的对外宣称自己是大汉皇室成员了。
因此,刘备也知道到时候自己如果可以顺利的成为汉室宗亲,那么自己就可真的是发达了,再怎么说也能够凭借着汉室宗亲的身份,成为一地县令,然后再混个十多年的时间,刘备觉得自己就可以慢慢的成为一地太守,然后又等个几十年,说不定自己就可以成为一州刺史呢?
因此,想到这儿的刘备忍不住笑呵呵的对刘鑫说道:“多谢王爷对在下的评价,不过在下有一个困扰多年的问题想要请求王爷为在下解惑,那就是在下的母亲曾经告诉过在下,在下是大汉中山靖王之后,因为种种原因而流落于市井之中,所以在下想要请求王爷替在下卜算一下,在下的身份到底如何?”
刘备这边话音刚落,顿时周围的气氛一滞,所有人的眼神都放在了刘备身上,尤其是卢植,已经在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刘备了,这让刘备自己都开始有些后悔,自己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不是在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毕竟刘鑫虽然是如今大汉炙手可热的成都王,是大汉最有名气,有实权的汉室宗亲之一,但是刘鑫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刚刚从西域回归大汉的汉室宗亲,严格来说,刘鑫的资历与辈分在汉室宗亲之中只能算是中等偏上的,现在的大汉还有不少老辈子的汉室宗亲在上面站着呢,而且这些汉室宗亲都是大汉宗正或者宗正手下的从官,是这些汉室宗亲掌握着大汉皇室的族谱,拥有着制定族谱,确定汉室宗亲的地位高低的权利
因此简单的来说,刘鑫虽然如今名声正望,看起来是风光无限,但是刘鑫在汉室宗亲这方面上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就算刘鑫在确认自己的汉室宗亲身份时,送上了一份在汉灵帝眼中都非常详尽可靠的族谱,但是这份族谱也不能说是“正宗”的族谱,最多能作为一种参考材料被如今的大汉宗正所接纳,所以刘鑫也知道自己在确立汉室宗亲方面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毕竟刘鑫总不可能仗着自己成都王的身份,随便拉出一个阿猫阿狗,然后就说这是大汉某某王之后,要求如今的大汉宗正承认这个阿猫阿狗也是汉室宗亲吧?
刘鑫知道自己如果真敢这么做的话,绝对会被当做一个自以为是的白痴,甚至还有可能被套上一个“妖言惑众”的名头,因此刘鑫可不会这么傻,给自己找这种不自在。。。
因此,就连问出这个智障问题的刘备都知道,刘鑫是不可能回答自己这个问题的,毕竟如果就算是刘鑫认定了自己是所谓的“中山靖王之后”,那么刘鑫就会被人认为是“逾越自身的身份与权利”,妄图行事大汉宗正的权利,这在大汉可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越权行为,到时候刘鑫可就算是惹上麻烦了。
毕竟大汉宗正可是专门负责管理汉室宗亲的九卿之一,所以在管理汉室宗亲方面,大汉宗正可是拥有着绝对的权利,就算是当今天子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权利来确定一个人到底是不是汉室宗亲,所以就算是当初汉灵帝已经认定了刘鑫的汉室宗亲身份,并且都已经下旨分封刘鑫为成都王,但是在事实上,现在的刘鑫可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汉宗亲,而只是一个汉室宗亲的“候补人员”,要在接受了大汉宗正的审核之后,才能够正式加入汉室宗亲的族谱之中,所以现在刘鑫留在洛阳城内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在等待着如今的大汉宗正征召自己到宗正府进行审核工作了。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非常简单了,现在的刘鑫自己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室宗亲,那么刘鑫如果在这儿认定了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那么如果这个消息被传出去的话,那刘鑫可以肯定是把如今的大汉宗正给得罪了,毕竟刘鑫你这个还没有真正成为汉室宗亲的家伙,就在忙着给别人认定汉室宗亲的身份,这不是在搞事情嘛,到时候说不定如今的大汉宗正就会来找刘鑫麻烦了,就算不能直接“否定”刘鑫的汉室宗亲身份,也能够直接用一个“拖字诀”来慢慢的和刘鑫打消耗战,拖个几年时间才认定刘鑫的汉室宗亲身份。
虽然就算如今的大汉宗正使用这“拖字诀”,看起来好像对刘鑫没有多大的威胁,毕竟刘鑫现在已经被汉灵帝给下旨分封为成都王,任命为益州刺史了,好处都已经被刘鑫给拿到手里了,像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晚上几年再真正落实下来,好像对刘鑫也没有多少影响才是。。。才怪咧!
虽然说进入大汉皇室族谱,只能算是一种名誉身份,认同刘鑫是真正的成为了汉室宗亲,看起来对于现在的刘鑫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但是如果刘鑫没有得到大汉宗正的认可,那么刘鑫实际上就算已经是成都王,益州刺史,但实质上还是一个大汉黑户,那么到时候汉灵帝如果想要反悔的话,随时就可以直接收回刘鑫的职位,并且还可以直接给刘鑫当做普通人论罪下狱,而刘鑫如果已经进入了大汉皇室的族谱,那么刘鑫就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特权,就算是汉灵帝也没有办法来随便找刘鑫的麻烦了,毕竟宗正府里的官员可都是汉室宗亲,可不会害怕汉灵帝的强权。
因此,刘鑫能够顺利的进入大汉皇室的族谱,那么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而如果被拖几年才能进去大汉皇室的族谱,那么就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了。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如果在汉灵帝驾崩之前刘鑫还没有正式加入大汉皇室族谱的话,那么问题就有些严重了,毕竟刘鑫就不能用“匡扶汉室”的名义来搞事情了。
因此,刘备也知道自己现在已经犯下了多大的错误,或者可以被认为说是在坑害刘鑫了,毕竟刘备自己与刘鑫非亲非故的,却想让刘鑫开口为自己做出这么大的牺牲,这不是给刘鑫找麻烦吗?
而且就算是刘鑫承认了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刘备也知道自己会因此惹上各种各样的麻烦,会和刘鑫一样被如今的大汉宗正给惦记上了,刘鑫因为自身的身份与能力,最多也就被拖延几年的时间才能加入大汉皇室的族谱,但是就刘备现在的情况而言,绝对会被打上“永不录用”的标签,到时候刘备就永远不可能被认可为汉室宗亲了。
所以,这个时候的刘备已经想通了其中关节,就算是如今还是寒冬,刘备的后背都已经被冷汗给打湿了,额头上也冒出来了几滴汗珠。。。
而刘鑫也是呵呵一笑,默不作声的看着刘备,一副戏谑的样子看着刘备。
就这样过去了好几分钟,在场的众人之中,除了刘鑫还能保持着微笑之外,其余的众人都在用一种无奈与微怒的表情看着刘备,卢植要不是因为刘鑫还没有开口,否则早就上来把刘备骂一个狗血淋头,毕竟作为自己的学生,竟然如此不知礼数,也分不清场合,竟然会说出如此不经过头脑的话来,卢植都觉得自己有些丢脸了。
而这时的刘备也意识到,自己现在必须得说些什么来缓解现在这尴尬的气氛,毕竟这都是因刘备而起的。
于是乎,刘备有些尴尬的笑了笑,然后恭敬的对刘鑫说道:“王爷,请恕在下刚才失言了。。。”
刘备话还没有说完,刘鑫便直接笑着打断了刘备的话,开口说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440章 回家()
刘鑫的这句话已经算是非常明确了——刘鑫可不觉得刘备会是汉室宗亲之一。
毕竟汉室宗亲再怎么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岂会允许一些普通人随便冒充加入这汉室宗亲之中。
因此,刘鑫本来还想着直接将这件事情告诉刘备的话,有些太过于直接了,弄得就像刘鑫是来专门打击刘备的一样,说出去的话可能有些不太好听。
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你刘备既然主动来问我这件事情,刘鑫自然而然的选择告诉你刘备事情的“真相”了。。。
而现在的刘备自然是明白刘鑫给自己说的话的意思,所以这个时候的刘备,已经恨不得给自己来上几个巴掌了,毕竟刘备已经发现自己的问题是问的有多么愚蠢了,而且现在看来也算是非常失败,刘备觉得自己如果没有问出这个问题的话,刘备以后还可以接着鼓吹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但是现在就不行了,毕竟现在刘鑫都已经发话了,相当于变相的将这件事情盖棺定论了——那就是自己并非是“中山靖王之后”,也就不可能是汉室宗亲了,如果日后刘备再敢拿出这个“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往外面说的话,刘备可以肯定刘鑫是不可能会坐视不理的,甚至还可能会惊动宗正府的那些汉室宗亲们,毕竟原本就算这些宗正府的汉室宗亲们都知道刘备的所作所为,但是因为刘备的身份与地位有些太低了而且刘备也是一个聪明人,都是用疑问句的语气来介绍自己的“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没有用肯定句的语气,因此那些宗正府的汉室宗亲也就把刘备当成了一个喜欢“吹牛逼”的年轻人,或是认为刘备还真有可能是一个“流落民间”的汉室宗亲,不过因为宗正府的汉室宗亲们又不是什么大闲人,会主动来认证刘备这样的人的真实身份,所以宗正府的那些汉室宗亲们也就对刘备产生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感觉,毕竟刘备再怎么说也是卢植手下的弟子,而卢植作为当代知名的大儒之一,哪怕是汉灵帝都需要对卢植保持一定的尊敬,而那些宗正府中的汉室宗亲们基本上都是受过如今大汉最好的教育,因此这些宗正府中的汉室宗亲们可都是非常尊重卢植的,因此刘备作为卢植手下的弟子,也就得到了这些宗正府中的汉室宗亲们一定的照顾,以及政策偏向。
于是乎,除非刘备真的在洛阳城内一口咬定自己的“中山靖王之后”是真的,那么宗正府的那些汉室宗亲们才会出面来对付刘备,到时候要么刘备能够交出一定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从而正式加入汉室宗亲的行列之中,要么刘备就得遭受一番皮肉之苦,然后就会被打上“骗子”的标签,刘备的这一辈子就算是完了。
因此,深知这一切的刘备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小心的游走在宗正府的那些汉室宗亲们的底线上,既用“中山靖王之后”的这个身份为自己获得了一定的好处,又没有因此彻底惹怒宗正府的那些汉室宗亲们来找自己的麻烦,所以这也算是刘备的一个天赋吧,能够看透别人的底线在哪里。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刘备身上本来就没有什么证据能够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因此
但是现在,因为刘备自己的贪心冒进,已经算是失去了自己这个“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了,毕竟像刘鑫这样兼具着汉室宗亲以及周公弟子,大汉仙师身份的男人都已经认定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身份是不存在的事情,那么刘备自然以后就不能再使用这个“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了,毕竟暂且不说刘鑫会不会将这个事情对外公布,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中山靖王之后”身份是不真实的,到时候自己也就算是玩完了,因为刘鑫的话语中的说服力,自然而然的是比刘备的话语中的说服力要高得多,甚至可以这么说,刘鑫随随便便的一句话,就算是刘备现在用一万句话来反驳,大汉的所有人都会认为刘鑫说的话是真的,比刘备说的话的可信度高出一万倍。。。
就好比现在刘备身边的公孙瓒,作为刘备一直以来的好同学,可是对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身份表示了一定的认可,平时与刘备的关系也算是非常不错的,但是现在一听刘鑫认定刘备的“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是不存在的,公孙瓒一下子就相信了刘鑫的话,虽然公孙瓒这个时候也没有明说什么,但是刘备也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之后不管自己怎么说,公孙瓒也不会再相信自己的“中山靖王之后”身份了,而且还有可能将自己当做一个不死心的骗子罢了,到时候自己与公孙瓒的关系可能就算是彻底告吹了。。。
而且刘备也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如果自己继续对外声称自己可能拥有“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那么如果传到了刘鑫的耳中,那么刘备就知道自己一定会得罪刘鑫了,而且还是那种得罪死了刘鑫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