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反叛的羌人。
在征战之中,董卓因为出身豪强,本身就不像世家弟子那般惜命,所以董卓极力表现自己,充分发挥他勇猛强悍的优势,纵横冲杀,左右开弓,由于战绩突出,很快因功迁升为郎中,后来又因功升迁为广武令、郡守北部都尉(统治益州西南大部分地区的官职,主管军事方面)、西域戌已校尉(掌管西部各民族事务,可以理解为专门管理异族事务的武官),如今董卓已经被征拜为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至此,董卓可谓是平步青云!
要知道在大汉十三州中,除去那些通过买官上任的刺史之外,其他刺史都是世家大族的成员,只有董卓这个另类,是出身于豪强家族。
而对于孙坚这样的世家成员来说,董卓就是一个很好的模板,孙坚完全可以复制董卓的升迁之路。
孙坚和董卓一样,在自家地区声名颇旺,结交甚广,完全能够拉出一支素质不错的军队,而且孙坚身边还有不少实力不俗的家将与朋友,整体实力尤胜董卓。
西凉有异族作乱,而动物也有百万山越割据一方,而且山越各自为政,一个部落的人数都不是很多,进行清剿的压力并不是太大,而且数量极多,这也代表功勋极多,孙坚不说要成为一州刺史,至少也能成为一郡太守。
而现在,孙坚差的就是一个机会,一个出兵攻打山越的机会!
作为一个县尉,孙坚可没有权利带兵入山清剿山越。
ps:继续去团年,回来之后还有一两张。
第三一九章 外行管内行()
不过这样的机会,可是十分难得的。
如今以袁家和弘农杨家为首的世家势力,已经意识到武官的地位不断提升,以及那些他们世家子弟看不起的“泥腿子”,竟然一点点爬上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位置,这让袁逢这种阶级主义的拥护者无法接受。
因此,袁逢联合着世家势力的文官,集体向汉灵帝请愿,开始想方设法的压制武官地位,并且加大武官晋升的难度,甚至在想办法卡死某些出身较差的武官晋升之路。
比如想要当上某个品级的武官,就必须通过文化考试。
没错,袁逢他们想让武官通过文化考试来晋升,这简直就是想搞个大新闻。
不过这事话说回来,何进怎么可能让这样的提议通过,他可是大字都不认识几个,更不提什么孔子曰XX,老子曰xx什么的,何进可是一无所知。
所以,何进认为袁逢他们是想要搞个大新闻来对付自己,何进自然是极力反对,否决了这个提议。
不过,袁逢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既然没有办法限制武官向高位的晋升,那就安插一些文官进入武官体系中。
简单地说,袁逢想要在军队中设置类似“政委”的官职,分化武官的权利,甚至凌驾于同级别武官之上。
袁逢的想法非常好,但是现实很骨感,以皇甫嵩为首的高级武官纷纷表示反对,拒绝让文官这些外行人来领导军队,这不是在瞎胡闹吗?
因此,袁逢的这一计划也只能宣布破产,不过袁逢不知道,日后他的这一计划,被曹操给实现了。
曹操创立的新官职——祭酒,简单的来说就是军队参谋,按照前缀的不同具体等级也不同,不过也算是一种基础官职,将文官塞入武官体系中。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军队中,基本上除了某些儒将之外,基本上没有文官的位置,至于像军事谋士,就是军队中的临时工了,战争结束之后就会取消编制,因此不予讨论。
接二连三的失败,让袁逢心情很不美好,不过袁逢自然不会甘心失败,于是想出了一招釜底抽薪之计。
袁逢在一次朝会上,向汉灵帝上书建议,认为如今大汉内乱不断,此起披伏,因此攘外必先安内,认为大汉应该暂时停止与异族的战争,专心平定内乱。
而汉灵帝一想,觉得袁逢的想法很不错,于是同意了袁逢的请求,并且根据袁逢的建议颁布诏令,要求大汉各地除非面临异族的侵略,否则不允许任何人带兵主动出击;各州官军的重心将放在如何平定镇压内乱上,并且秉着就近原则,每个县城的官军不能随意逾越界限,前往其它县城的管辖范围内平定内乱。
袁逢的这个建议看起来非常不错,实际上只要是个明眼人都知道,袁逢这是在想方设法的减缓武官的晋升速度。
原因很简单,前面也提到过武官的晋升是需要足够的功勋,而想要获得功勋的最好方式便是打胜战。
但是打胜战之后,功勋的多少有着一套严格的规定,一般来说在对异族的战斗后,功勋肯定要比对内战争高出一两倍来。
而且第二条规定中,基本上断绝了某些武官大量获得功勋的可能性,转而更加平均的分配在每一名武官身上。
这看起来是非常公平,但对于孙坚这样有能力横扫江东,一鸣惊人的武将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打击,因为孙坚不可能前去扫荡山越获取功勋了。
而且孙坚所在的郡县中,基本上没有发生过什么严重的叛乱起义,因此孙坚空有一身本领却没有用武之地,只能暗自叹息,世道多艰。
所以,孙坚一直在老家当校尉,当得非常憋屈,于是这两天左思右想,决定来洛阳找自己的老朋友周异寻求帮助,孙坚知道自己的老朋友周异是洛阳令,所以孙坚想在洛阳当一个基层武官,混几年资历,争取日后能够再转回地方为官时能得到升迁的机会。
而现在,孙坚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刘鑫,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原本孙坚从周异口中得知刘鑫的消息时,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孙坚虽然有些迷信,但也不是傻子。
孙坚十分信任周易之术,认为周易之术能够传承千年,正确性绝对是有保障的,但是孙坚对于自己好兄弟口中的“仙术”,却是表示万分怀疑的,因为孙坚见识过不少江湖骗子表演那些所谓的“仙法”。
不过在刘鑫的三言两语之后,孙坚已经相信了刘鑫的仙师身份,并且对“江东猛虎”这个称号有着极大的期待。
因为既然刘鑫都在称呼自己为“江东猛虎”,说明自己日后绝对有能力可以匹配“江东猛虎”这个称号,而这个称号一看就是从战斗中打拼出来的。
再加上刘鑫已经答应了周异与孙坚,只要等到刘鑫落实了王室身份,就会替孙坚找一份机缘,孙坚对此深信不疑。
毕竟天师怎么可能说谎呢?
抱着这样的心态,孙坚忍不住对刘鑫说道:“刘仙师,其实我有一件事情想要请教,如今的大汉司空袁逢袁大人,刚刚针对我们这些基层武官做了一些新规定,比如我们这些县尉只能在县城的辖区内行动,不能随意越界镇压临县的内乱,刘仙师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刘鑫眉头一挑,没想到袁逢竟然提出了这样ZZ的规定。
刘鑫对于这方面没有多少研究,但是刘鑫好歹也看了很多各种类型的军事书籍,所以对于军事管理方面还是有所了解的,而袁逢做出的新规定,就是典型的外行人指挥内行人。
这和以前足协的那般官员有什么区别?
一群根本不会踢足球,甚至连足球规则都不懂的官员来管理华夏男足,这不是在搞笑吗?
如今在刘鑫看来,袁逢就是一个自以为是的ZZ了。
当然了,这话刘鑫自然不可能说出来的,毕竟这可是得罪人的事情。
因此,刘鑫如是说道:“这件事你问我支不支持,我肯定是不支持的,因为凡是都要讲究基本法。”
一时间没忍住,刘鑫又开始暴力膜蛤了。
ps:喝了点,一回来就弄丢了一千多字的稿子,郁闷,明儿万更哈。
第三二零章 谈话()
刘鑫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袁司空的这个新规定,完全就是无稽之谈嘛,这也太过于死板了,毕竟谁都知道世事无绝对,万一有一伙叛乱部队在两个县城的交界处安营扎寨,占山为王,那么这两个县城该让谁出兵去镇压呢?所以我觉得这种一成不变的规定并不适合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袁司空这是在瞎指挥了。”
刘鑫也是不知道袁逢的险恶用心,所以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袁逢当成了一个不懂变通的老古板罢了。
不过孙坚也和刘鑫一样,对于袁逢的这个决定只能表示非常无奈,甚至可以说是无语,不过孙坚也是无可奈何,毕竟孙坚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尉,在袁逢面前就是一个小虫子罢了。
不过周异倒是对袁逢的这条新规定有所了解,因为周异的堂兄就参与过袁逢组织的“座谈会”。
因为地方世家势力的“思乡会”日益扩大,袁逢自然也是有所耳闻,虽然袁逢没办法要求王允结束“思乡会”,也没有办法依法取缔这个在袁逢看来不应该存在的组织。
但是,“思乡会”也给予了袁逢一定的灵感,既然自己没有办法让“思乡会”解散,而“思乡会”明摆着是一个专门用来针对洛阳世家势力的组织,那袁逢觉得自己作为洛阳世家势力的带头大哥(弘农杨家的家主杨赐作为一个文士,表示不想参合这些事情),是时候做点什么了。
袁逢的计划很简单,往好了说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通俗的来说就是麻花藤的写轮眼,嗯啊,也就是抄袭借鉴。
于是乎,袁逢组织了一个所谓的“座谈会”,而“座谈会”的成员基本上都大汉顶尖世家的家主以及重要成员,总而言之就是“往来无白丁”,能够加入“座谈会”的成员,全部都是大汉的高级官员。
而周异的堂兄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周异从堂兄的口中得知了袁逢的真实想法。
因此,周异如今也有些左右为难,一方面是孙坚自己的好兄弟,自己将这个内幕告诉孙坚的话,孙坚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并且也不用被人牵着鼻子走;但是周异的堂兄也吩咐过周异,不要将这些消息外传,毕竟“座谈会”里的成员都是大汉高级官员,他们讨论的自然都是国家大事,牵涉到人物非常多,如果外传的话会造成很多麻烦,而且也会引起其他成员的不满。
因此,周异也不想给自己的堂兄惹上一堆麻烦,毕竟周异的堂兄可是周家的骄傲,下一代家主的唯一候选人。
于是乎,一脸纠结的周异,只能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法,那就是不将事情直接说出来,而是进行暗示。
周异打定主意,笑着对刘鑫说道:“刘仙师,我觉得你说的很对,袁司空提出的这个新规定有些太过于想当然了,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与各种突发情况;但是事已至此,陛下已经同意了袁司空的提议,大汉已经开始执行袁司空的这些新规定,我们也没办法说些什么了,只是文台可惜了啊,本来以文台自身的实力以及江东子弟兵的战斗力,文台本来可以像并州董卓那样,带领部队击败异族获取功勋,一步步提升官职的,但是现在新规定一出,文台也就没有办法主动出兵对付山越了。”
孙坚听到周异这么说,也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有些惆怅的说道:“周异你说的很对,我本来就挺佩服并州董卓的,毕竟董卓的出身比我还差,而且我在兵书方面读的比董卓也多,在武艺方面我也有自信不弱于董卓,而董卓他只是凭借自身的勇武,敢打敢拼,在一场场战斗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官职,现在都已经官至并州刺史了;本来我也想效仿董卓的成功轨迹,找个合适的机会出兵山越,好好打拼个几年,就算当不了一州刺史,好歹也能成为吴郡太守吧,结果还没等到合适的机会,袁司空的新规定就开始实行了,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想骂娘啊。”
说到这里,孙坚越想越气,忍不住将案几上的酒水一饮而尽。
坐在孙坚旁边的是杜幾,杜幾作为在场众人中身份最低的人,自然秉持着少说话多吃菜的饭桌原则,一直在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从宴席一开始,杜幾就没有说过一句话。
杜幾见孙坚将酒水一饮而尽,便将自己案几那瓶还没有动过的酒水递给了孙坚,口中笑着说道:“文台兄,我这瓶酒还没有动过,如果文台兄不嫌弃的话,请喝我这瓶酒吧。”
孙坚也是一个爽快人,毫不犹豫的接过了杜幾手中的酒瓶,口中不忘感谢到:“那就多谢伯侯了,不过伯侯你怎么不喝酒呢?”
杜幾笑着摇了摇头,开口说道:“我不喜欢喝酒,也不喜欢醉酒后的感觉,所以我一般都不会喝酒的。”
当然了,杜幾并没有说实话。
杜幾一所以不喝酒,不是不喜欢喝酒,而是不想喝酒。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杜幾虽然在被举荐为孝廉之前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也深知这么一个道理,而在成为官吏的第一天,杜幾就被几个同事带去喝了一顿酒,这也是杜幾第一次喝酒,也是唯一一次。
虽然大汉的水酒度数不高,味道也不咋样,放到现代社会中,恐怕一块钱一斤都没有人会要。
但是在汉代,这些酒水可都是用粮食酿制出来的,而且由于酿酒技术的限制,粮食转化为酒水的数量非常有限,因此酒水的价格一直高居不下。
所以当杜幾得知自己喝的那几杯酒水价值几何时,杜幾便被酒水的价格惊呆了,因为就这几杯小酒,竟然和他平时一个月的生活开支差不多!
所以,虽然杜幾觉得酒水的味道很不错,但是杜幾再也没有去喝过酒了,因为杜幾觉得太不划算了。
毕竟杜幾每年的俸禄就那么多,而家里还有几个兄弟需要自己的接济,也有几名老人儿童需要抚养。
当然了,正是因为杜幾从不喝酒的习惯,这才引起了周异的注意,在周异确定了杜幾的能力之后,周异便放心大胆的提升了杜幾的职位,让杜幾成为了自己的心腹手下。
周异见此情形,自然是笑容满面,果然自己让杜幾来作陪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当然了,周异不会知道,除了自己对杜幾的表现非常满意之外,还有一个刘姓仙师对于杜幾也更加满意与看重了。
刘鑫在来到这个大汉世界之后,遇上了不少的大汉“本地人”,尤其是各种各样的世家子弟,或是各种级别的官员,他们一个个都是好酒之人,就像张松这样家境普通的文士,时不时也会去张肃那里蹭杯酒喝,至于黄权这些年轻人,也都是酒中老手了。
因此,刘鑫在听说杜幾不喝酒时有些难以置信。
不过不喝酒也是一件好事,至少能够保证头脑的清醒。
当然了,刘鑫自己也算是半个酒鬼了。
作为一名年轻的“老”中医,刘鑫一直觉得适量饮酒是有益健康的,至于喝多了就不好了。
而刘鑫从小就跟着自己的爷爷,有事没事就会喝些小酒,当然一般都是些自酿的药酒果酒,而在刘鑫穿越到这个大汉世界的晚上,刘鑫也已经是喝了不少,以至于刘鑫一开始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呢。
不过刘鑫现在越来越有领导范,自己喝着小酒,却希望自己的手下不要碰酒精。。。
PS:喝酒要适度,回家后天天团年,感觉身体被掏空。。。
第三二一章 袁绍的秘密()
周异的“暗示”虽然没有引起刘鑫与曹操的注意,但是却引起了袁绍的注意。
毕竟袁绍也是袁家人,而且还是袁逢的儿子,虽然作为庶子的袁绍不受袁家重视,但是袁绍这几年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