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河道治理黄河用了大约三百五十万两白银。
京城地方大小官员的俸禄一百七十九万两。
还有修缮长城耗费银两一百万两。九边军镇耗费军饷钱粮折合白银五百一十五万两。
宫中修建宫殿花费银两一百万两。
南方抵御倭寇的军饷五十万两。林林总总下来一年国库盈余能有五十万两已经是精打细算的成果。
而且今年还是南方江浙五省大熟,若是碰到灾年,可能连五十万两的盈余都没了。”
这一笔笔银子的来龙去脉被李东阳说的极为清晰,就连弘治皇帝都连连点头,显然是要称赞其为干吏。
但是朱厚照却是眉头紧锁,这情况不对啊。
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记得在后世的时候看到过一篇文章,上面说明朝农税高而商税低,而且收上来的全是实物并无银两。
有的时候朝廷发不出官员的奉银都是那些米面药材等相抵,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早上的时候官员领了薪水物资,下午就沿街叫卖的奇怪现象。
就问道:“农税怎么收的,商税又是怎么收的?”
李东阳愣了一下,这些东西是太祖定下的,基本上全大明的人都知道的。
但念在太子年幼,就回答道:“太祖爷制定的农税是十取其一,江浙苏杭等地是十取其二,至于商税则是三十取其一。”
朱厚照突然有种想要骂娘的冲动,太祖时期的赋税制度你们这群人用到现在?
还想骂的就是,为啥农业税收那么高!为什么商业税收那么低!
难道农民会比商人有钱吗?
看着一群拖着山羊胡子的老头,朱厚照恨不得扑上去把他们胡子给揪掉。
“太祖制定的税令你们一直用到现在?商税一直是三十抽一?”
几个大臣怪异的看了朱厚照一眼:“那是祖宗定下的规矩,岂能随意更改?在不得已的时候略微改动一些就算是不敬的了。”
朱厚照懊丧地拍了拍脑袋,他突然想到朱元璋是个连自己后代名字怎么起都规定好了的规章狂魔。
一个以为弄一套健全的制度,后世之君严格遵守就能让大明江山永固的机器帝王。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读了那么久的书难道就没有读到韩非子的名言?”朱厚照真的想动手了。
这都几百年过去了大明的国情难道还是跟太祖皇帝时候民生凋敝一样吗?与时俱进的精神你们究竟懂不懂啊。
“提高商税,降低农税,定然可以解决财政问题!”朱厚照斩钉截铁的说道。
“不可!”几个内阁大臣齐齐说道:“太子有所不知,农税乃是国之根本,商税不过是蝇头小利,降低农税定然会使得我大明府库枯竭,太子万万不可有此舍本逐末的想法啊!”
弘治皇帝这时也插口说道:“照儿,你还小,不懂这些,要认真听阁老们说话。”
弘治其实挺乐意看到这样的场景,自己这个儿子太过贪玩,难得会像这样关心民生大计。
让大学士们给他讲讲这些也好,多了解些家国大事免得将来治理天下的时候胡闹。
刘健等人见皇帝首肯,便继续和朱厚照辩驳。
“太祖时期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所以令民女十四必嫁男十六必取,以使人口丰盛,轻徭薄赋,以使民休养生息,商税三十抽一,以使商业兴盛。
如今天下万民中从商者不过千中一二,如果降低农税必然会使国库空虚,提高商税则会与太祖皇帝兴盛商业的目的有违……”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朱厚照打断了。
“太祖爷使商业兴盛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收税?
如今一两百年过去了,商人们早就富得流油,这时候在不收取重税还等什么?
商人就是头猪,太祖爷好吃好喝喂了他们几百年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宰的!为什么你们就不明白呢?”
几个老头被朱厚照的话给说蒙了,仔细想想是有点儿这么个道理,但是他们细细商议之后还是觉得不对。
刘健立刻说道:“理儿是这么个理,但是朝廷提高了商税,商人必然会在农人那里降低成本,以商人贪财逐利的本性,到那个时候吃亏的必然还是农民。”
朱厚照有点无语。
“那就搞外贸啊。”一着急什么词儿都往外蹦。
“什么是外贸?”
“就是和其他国家的人做生意!”
“哦,这个是有的,但是近些年丝绸之不是那么好走。
虽然我们在那边收取重税,不过商队越来越少,货物运的不多,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朱厚照想捂脸,你们有没有火车和长途重卡,靠几头骆驼指望陆地通商挣钱,有毛病啊。
“为什么不走海路,向东有扶桑,向南琉球哪里还时不时会有西夷人出现,这些人穷的只剩下银子了好么!”
朱厚照说完这些话,刘健立刻大摇其头:“太祖爷明令,民间片板不得下海,有违者立斩不赦!”
“这又是为什么?”朱厚照有些抓狂了。
“南方时常有倭寇,时常有民间资敌者扰乱我江浙地区,那里是国之粮仓不得不妨!”
“……”朱厚照无语了。这也不让,那又不行,活该你们抱着老规矩穷死!
活该你们穷死!
嘿嘿试试今天能不能四更五更
219619598
弄了个q群希望朋友们有空的时候多提醒一下我文中的错误谢谢大家
(本章完)
第36章 借力打力,指北打南()
“提高商税,降低农税,发展工商业!”
“不!商税不可提,农税不可降,工商业是啥?”
朱厚照第一个建议被人家在弄都没弄清楚的情况下给毙掉了。
“开拓丝绸之路,增大大明与西域之间的贸易!”
“不可,西域之地混乱,如果开拓商路必然需要大量的兵丁,我大明军费被防鞑靼已经是很吃力。”
“占领朝鲜,搜掠金银、发掘矿藏、征发粮草,然后以朝鲜为跳板进攻扶桑。扶桑国有大量银矿,足以改变大明财政疲敝的现状!”
“太子殿下你怎么会生出这般奇怪的想法,朝鲜是我大明的属国,受庇于我大明。
再说扶桑远在海外,我大明又处于休养生息的阶段,哪有国力征伐?”
朱厚照三个方案在刘健等阁老眼中一个比一个荒唐,大明的臣民从来就是埋头在自己的土地上找食饵,哪里想过从其他国家掠夺。
朱厚照恼了,上去揪着几个老头的胡子叫道:“古话说事不过三,再否决我的话我可就要发飙了!”
弘治皇帝微笑着看着朱厚照胡闹,并没有阻止。
皇帝的眼睛是雪亮的,虽然朱厚照的行为像极了胡闹,但是他敏锐的发现自己这个儿子的每一句话都极为切实。
全部都是来钱的好路子,不过只是风险太大,以大明现在的国力难以支持。
几个老臣见陛下并没有阻止,只得一边心疼着自己的胡子,一边抽着冷气说道:“太子请讲,请讲……哎哟!”
朱厚照两指捻着几根花白胡须,大人似的踱着步子做沉思状,走了三圈。
突然他一拍脑门叫道:“看来只有开放海禁了!我记得当年成祖爷的时候有个太监郑和率领宝船七下西洋,引得万国来朝。”
“不……”刘健还想再强调一遍太祖爷片板不得下海的禁令,就发现朱厚照嘎嘣一声揪断了手中的胡子。
顿时就不再言语,太祖皇帝的话成祖皇帝都不遵守了,自己这个几百年后的老臣还说个毛线。
但是海疆一块却是绝对不能松,南海之上海盗横行,到时候匪民勾结,糜烂东南数省,大明国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朱厚照和阁老们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完全是两种不同思维的碰撞,然而并没有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只是撞出了心头的怒气。
所以这群老头商量好了似的齐齐看向一直默不作声地兵部尚书刘大夏!
刘大夏暗骂了一句一群老犊子,老子不就是上一个差事没办好么,你们就把老子给卖了?
朱厚照看到他们都在看刘大夏,心里便有些迷糊,问道:“怎么,刘大人,你这个兵部尚书还管着市舶提举司?”
刘大夏还没说话,立刻就有刘健插嘴进来说道:“宪宗成化年间,有太监劝宪宗皇帝效仿成祖故事,派人重新下西洋……”
话还没说完就被刘大夏狠狠瞪了一眼,这样的陈麻子烂谷子的事情也拿出来说,你刘首辅也太不讲究了点。
他不给刘健说话的机会,自己就接着说道:“宪宗皇上时候,臣还是车驾郎中。
土木堡之变让大明伤筋断骨,成化年间正是我大明养伤重要之时,怎么可以轻动土木?
所以臣就拿了郑和下西洋的档案给焚毁了,其中包括宝船的档案……”
卧槽尼玛!如果面前有桌子的话朱厚照肯定会拍案而起,拿起拍碎了的桌子腿砸在刘大夏的脸上。
放在后世,哪个高官要是把航空母舰的图纸给私自销毁掉还搞得满世界人都知道,肯定会被以叛国罪论处,枪毙几百回都算轻的。
刘大夏居然还这般大言不惭的说出来,从来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朱厚照觉得自己很难理解这群人的思维。
没了宝船的图纸,还谈他娘的开海禁。
最强大的武力威慑都没了,运满丝绸瓷器的船只只怕出不了海多远就被满西洋乱窜的海盗给瓜分干净了好么。
朱厚照被气的直翻白眼,站起来就要对刘大夏发飙。
弘治皇帝却是突然的猛烈咳嗽了起来,侍候在旁边的萧敬慌忙上去服侍,然后就尖声将朱厚照一帮子人统统的赶了出去。
朱厚照本想留下,但也没有被允许。
出了乾清宫,朱厚照本来独自走在前头,但是突然看到内阁中最能侃的谢迁匆匆的从外边赶了过来,便放缓了脚步。
谢迁和朱厚照见礼之后就直奔刘健等人而去,朱厚照便驻足不前,想要偷听。果不其然,他听到凑到一块的几个内阁大臣在那边小声嘀咕。
“哎,可是费了一番口舌,终于算是安抚住了鞑靼使团。”谢迁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略带笑意的说道。
刘健小声道:“于乔辛苦了,有你出马我就知道此时必无问题,不知于乔你是如何说服那些鞑靼人不追究此事的?”
“大军走后,鞑靼人是强硬的很。
不知怎么地连载提督四夷馆里好好享受的正副使都赶了过来,非要立刻带领使团回去,让鞑靼大汗来为他们讨还公道。”
“果然,以鞑靼现在的国力,此事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可不是,还是下官好说歹说才强力挽留住了他们。”谢迁擦了擦头上的汗:“最后鞑靼人以互市为条件,才勉强愿意留下。”
“子乔的意思是只要我们愿意在边境上开放互市,鞑靼就不会发兵?”
“没错,本来我还担心这是鞑靼人的阴谋诡计,但是他们只是说用马换********茶盐等东西,我觉得还行,就先答应下来了!”
“哦,是这样,只要不是大规模的采购铁器等东西,我们还是可以接受的。”
朱厚照侧耳听了一阵,怎么听怎么像是这群人在商量着如何卖国,心中顿时大怒。
好好的航空母舰你们不要,却要跟一群草原鞑子搞什么互市,脑子瓦塔了是么?
只要解开了海禁,坐实了海上霸主的位置,贸易一起日进船金,有了钱还用怕草原上的那群王八蛋?
刘大夏,等老子登基做了皇帝,要干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找你要宝船档案,拿不出来,老子灭你满门!
(本章完)
第37章 开放海禁了?()
三十七
朱厚照的计划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尽一切可能破坏这次朝贡!
让鞑靼人彻底的失望的羞耻的离开大明的国土,让两国之间的和平成为妄想。
回去之后朱厚照连夜的查了近些年来边疆战事,发现最严重的一次也不过是被阵斩了百人,死了个参将。
大明朝兵多将广,暂时死个把人没什么问题,谁让他们是当兵的呢。
死了,那也是技不如人的锅。
其余的更是不值一提,大多是数百的鞑靼骑兵袭扰而已,大规模的战事只有大明主动发起才会出现。
而这时鞑靼的主力往往会选择避而不战,将大明的军队活活的拖死在草原上。
从这一连串的数据中,朱厚照敏锐的察觉到鞑靼现在并不具备和明朝硬碰硬打一场的实力。
最坏也是鞑靼的实力和大明在伯仲之间,但是一旦打起来最终的结果还是大明会胜。
一只恶狼再凶猛,它也不足以吞吃一头大象。并且大明现在还没到千疮百孔的地步,甚至还在悄悄地恢复着。
草原尚未平定,鞑靼仍在努力啊。
所以破坏了两国的互市,虽说很大可能会挑起战火,但是朱厚照并不害怕。
他很自信于自己的手段,在智商和阅历上他可以甩鞑靼小王子几百条街。
最重要的是他手里有人!
同时,朱厚照对刘健等内阁大臣委曲求全以谋求发展的手段很是看不惯,尽管他知道这是目前来说对大明最好的方法。
但是那是在他张寿没有成为朱厚照之前!
如今,大明再也不需要向任何人低头!
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没有敌国外患,那就创造敌国外患,不然怎么能从人群中逼出于谦这样的法家拂士。
大明从不缺少坚硬的脊梁,只是肩头上的压力还不够大。
朱厚照就是想用鞑靼这个石头敲一敲大明这座深山,看看那些事软蛋,那些是猛虎!
大明、鞑靼双方依旧在紧张的商讨互市事宜。朱厚照每天就是派刘瑾去打探一下消息,对商讨的具体内容却并没有详细的询问。
老爹现在病重,大明几乎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在内阁和朱厚照的手中,萧敬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更是跟朱厚照穿一条裤子,因为只有他知道自己的老主子有多爱太子。
所以只要朱厚照不拍板,哪怕内阁的谢迁把整个大明江山都许给了鞑靼,一样是没有鸟用。
转眼之间又是半个月过去。
终于到了鞑靼人正式朝见大明皇帝的时候。
不过今天坐在正中的却是朱厚照!
鞑靼使团的实权使者是巴特尔,这个张着一脸大胡子的蒙古射雕手龙行虎步的走进乾清宫,身后跟着的不过是两个同样身材高大的蒙古大汗捧着进表。
其中一个还是与朱厚照有过一面之缘的,扬言记住了朱厚照的巴图。
朱厚照今日难得的一次正经穿了的太子龙袍,面无表情的坐在龙椅上。
按理说他还不是皇帝,并没有资格坐在那个位置上。
但是今天他就代表着大明的最高领导人,十分强硬的踹开了几个阁老,老神在在的坐在了老爹的位置上。
巴特尔看到皇座上坐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不由得一愣,当场就脱口而出:“你们又换皇帝了?”
“大胆!”所谓祸从口出,朱厚照立刻就抓住机会大喝道:“此人诅咒父皇,左右给我拿下,拉出去砍了!”
朱厚照这完全就是借题发挥,为的就是找茬。
刘瑾早就安排了人手,就等着朱厚照发飙。不用摔杯为号,立刻就上来几个锦衣大汗对着巴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