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苏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苏联-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个航母编队,上百架战机的航母编队,居然被区区两架米格…25战机给吓走了!史蒂夫感觉到无比的羞辱,又感觉到无奈,他们也是有心无力。

    还能怎么办?真的冲上去交战?那也得能交战才行!面对飞行高度和速度都占据优势的苏联人的飞机,美国居然拿不出像样的武器来!

    “我们必须要改进我们的导弹,能够打到三万米高度的舰空导弹和空空导弹!”特德少校也是咬着牙说道。

    还能怎么办?让后方研发一种能够和米格…25媲美的高空高速战机来?那些所谓的战机黑手党们就会出来闹腾,海军经费有限,搞出雄猫来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国内的那些飞机制造公司,还真没有这种实力!

    所以,改进现有的导弹,是最快速有效的办法。

    “是啊,希望我们的标准导弹能够尽快服役!”史蒂夫少校说道:“不能让苏联人的米格…25太猖獗了,还有,苏联人究竟是怎么做的?只靠那一块跃飞甲板,就能够让米格…25从航母上起飞吗?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现在,虽然让美国人非常屈辱,不过,也算是证明了一件事,苏联人的确在他们的航母上秘密部署了米格…25战机,而且,能够从航母上起降!(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九章 舰载米格…25() 
跃飞甲板,就是在甲板的前面搭一个斜坡,让战机从甲板上起飞的瞬间,获得一个向上的仰角,增加战机的升力,但是并不会增加战机的速度。

    所以,虽然英国人提出了跃飞甲板的理论,而且开始利用这些理论建造无敌级航母,但是,也只是起降海鹞的,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经验说明重型战斗机利用跃飞甲板也能够起飞!

    但是现在,苏联人做到了!苏联人那狭小的甲板,那不伦不类的重型载机巡洋舰的玩意儿,居然也能够起降米格…25这样的战斗机!

    美国人相当惊讶,苏联人的米格…25,给了美国人沉甸甸的压力,以前还只是给美国空军压力,现在,美国海军也发现苏联海军居然也拥有了操作海上起降的米格…25的能力!

    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怎么可能?得到消息的格鲁曼公司,还专门进行了一番分析,结果却让他们难以接受,他们利用雄猫战机为原型,发现利用跃飞甲板,可以让雄猫战机以空优挂载方式起飞!

    如果雄猫战机能够从跃飞甲板上起飞,那苏联人的米格…25,也一定有航母起降的能力!

    该死,以后美国海军看到苏联海军,还得绕道走吗?否则,对方就会来这么一出,飞到己方头顶上来耀武扬威!

    就在美国人的航母编队后撤的同时,苏联的太平洋舰队的编队,也结束了这次试探性的接触,派出一艘快艇接上了那几名落水的直升机飞行员之后,也掉头返回母港。

    “安德烈,你的行动计划太妙了!”在舰桥的作战指挥室里,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向着安德烈赞不绝口地说道。

    没有人想到,苏联的海军司令,居然也在这艘航母上!

    当听到安德烈的计划之后。戈尔什科夫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了,执意留在航母上,参加这次行动,作为航母的绝对拥护者。戈尔什科夫显然也是想要出来过瘾了。

    就这样,他占据了航母上本来是给太平洋舰队司令杜尔特上将预留下来的舱室,同样兴致勃勃要跟来的杜尔特上将,只能是挤到大副船舱里去。

    安德烈站在旁边,透过玻璃。望着空荡荡的甲板,说道:“未来的海战,也需要争夺制空权,我们在无法取得制空权的情况下,军舰编队就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来,无法跟美国的航母编队抗衡,就无法掩护我们的核潜艇。”

    “是啊,这次的战例,我们会迅速写成材料上报,希望能够获得最高委员们的同意。”戈尔什科夫说道:“我们只有建成了真正的固定翼战机的航母。才能够跟美国抗衡。同时,我们会建议让米高扬设计局着手于米格…25上舰的研究。”

    米格…25上舰?安德烈立刻摇头。

    米格…25的起飞重量,超过了三十七吨,起飞距离超过一千米,在航母上起降,靠自己的动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美国航母舰队最强悍的舰载机雄猫,满载也才三十三吨,就需要弹射器的功率全开,逆风全速航行,才能够弹射出去。而且,他们很少达到三十三吨的起飞重量,一般都是二十五吨的正常起飞重量。

    虽然安德烈一直都推荐使用弹射器,但是这玩意儿的研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很快就会装上航母的,即使上面能够同意新的航母研制,第一艘怕是也还是以跃飞甲板为主,让米格…25从跃飞甲板上起飞?想想就是够头疼的。

    后世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装备了苏…33舰载机,这种重型的制空战斗机。就是从航母上滑跃起飞的,库兹涅佐夫号为了让苏…33满载起飞,除了那条近的起飞线之外,还有一条远距离的185米的起飞线,可以让苏…33以32吨的重量起飞。

    但是,这条远的起飞线会严重影响甲板作业,而且,最重要的,就是限制了高海况的使用,毕竟是舰载机靠自己的动力起飞,左右摇晃超过限度,甲板侧面风超过限度,都会让飞机在起飞的时候发生侧向偏差,还没有飞起来,就掉进海水里了。

    起飞三十七吨的米格…25?绝对不可能,米格…25即使是钢结构的身板,可以承受起降的过载,也不能这么搞,米格…25舰载机的道路走不通!

    “我们的米格…25是截击机,并不是战斗机,过分地照顾了高空高速的性能,实际格斗性能不佳,现在我们可以在美国航母编队上空肆无忌惮,是因为美国人够不着我们,我猜,美国人一定在卯足了后劲,研制新的防空导弹,等到美国海军舰载防空导弹的射高达到三万米的时候,我们现在的这种行动,就必须要停止了。”安德烈说道:“所以,现在我们花费大力气让米格…25上舰,并不适合。”

    安德烈的话,让所有的人点头,的确是这样,米格…25不是全能的,过多地照顾了高空高速性能,真的与美国人的雄猫战机格斗,只有高超的飞行员才能够发挥出优势来。截击机和战斗机,职责不同。

    “那我们用什么战斗机合适?”戈尔什科夫问道。

    “从长远来看,我们如果有新一代的跟美国的f…15战机抗衡的战机研制成功之后,利用这种战机改装为舰载型,是最合适的。”安德烈说道:“而现在,为了救急,我们可以将米格…改进为舰载机,暂时满足需要。”

    毕竟安德烈的级别还不够,如果安德烈现在就说出t…10之类的东西来,那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警觉,安德烈是怎么知道的?哪怕安德烈跟苏霍伊总师西蒙诺夫等人的关系很好,也不能让安德烈知道这些的,更不用说米高扬设计局的米格…了。

    其实,米格…改进为舰载机的工作,早在72年就开始了,当时作为鹰航母的配套工程,米高扬设计局对手里的米格…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进。(未完待续。)

第二百章 真相() 
让人诟病的手动调节的可变后掠翼,改进成为了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可变后掠翼的,当然,模拟式的计算机,到雄猫战机的数字计算机控制还是有差距的。机身尾部的单台发动机,变成了两台发动机,总推力超过了一百二十千牛,为此还重新设计了后机身。

    经过种种改进,米格…在77年的时候具有了米格…a的编号,战斗力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本来近距格斗能力不强,但是米高扬设计局给加装了最新型的秘密的头盔瞄准镜之后,近距格斗能力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可以说,除了在远距离截击能力上无法跟熊猫战机相比之外,其他方面,米格…a都是可以跟雄猫战机对抗的。

    而且,米格…的可变后掠翼,可以在起飞的时候减小需要的起飞速度,先天就有上航母的优势,如果己方这艘航母真的将斜角甲板给上翘了的话,说不定米格…在这上面就能飞起来。

    可惜,生不逢时,苏联的航母沉沉浮浮,各种计划都不断夭折,当最终建造好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时候,米格…已经落伍了,新的米格…29和苏…27都出来了,自然就使用了这两种飞机改装舰载机了,最后红色海军选做了苏…27k。

    现在,时间正合适!米格…还是有希望上舰的。

    “安德烈,你的提议,海军会慎重考虑的。”戈尔什科夫作为海军司令,自然知道米格…a舰载机的事,听到安德烈提起来,顿时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报告,雄鹰小队正在进行空中加油。”就在这时,航母舰长过来向戈尔什科夫报告道。

    空中加油!只要这次空中加油能顺利完成,这次迷惑美国佬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米格…25这种大家伙。先天就没有上舰的可能性,以前的一系列动作,都是迷惑美国人的!

    基辅号航母的斜角甲板前部,出现的那个跃飞甲板。其实是用脚手架搭建起来的,上面铺上一层苫布,从外太空看,就是个跃飞甲板,其实。只能人踩,汽车开动上去都会塌下来!

    然后,在出发之前,用吊车将两架已经报废的米格…25,吊到了基辅号上来,先藏在机库里,等到美国的侦查卫星掠过头顶的时候,再大模大样地通过侧舷的升降机给吊上来,就这样,美国人上当了!

    美国人为了求证。会进行试探性的接触,所以,必须要让他们发现来的飞机是米格…25才行!

    那两架米格…25,当然不是从基辅号上起飞的,而是从北部的一千多公里之外的海燕基地,在双方舰队即将发生接触的时候起飞,为了避免被美国人发现,一路超低空飞来。

    虽然米格…25的最大作战半径有一千公里,但是这是高空的数据,在低空。稠密的大气会带来数倍的阻力,航程也会大幅度地缩短。

    所以,美国人绝对不会怀疑这两架米格…25是从陆地上飞来的,陆地上飞来只能是高空。肯定会被他们的预警机和军舰的雷达发现。

    超低空,从基辅号航母附近飞过,再飞向美国的航母编队,美国人理所当然地就会认为这两架米格…25就是从基辅号上起飞的,想要给美国航母编队一个“惊喜”。

    即使以后美国人会发现这是个骗局,但是至少现在。美国人是被忽悠住了,美国人的预警机逃脱了,美国人的航母编队后撤了!

    美国人没有观察到,离他们编队四百多公里的海域上空,两架燃油几乎消耗一空的米格…25,正在进行空中加油。

    两架图…16加油机,在三千米的高度上平稳飞行着,尾部各自垂出了一条加油管来。

    图…16是苏联早期主要的轰炸机,两台涡喷发动机在翼根部位,形成一种独特的气动布局,这种轰炸机除了装备苏联之外,还出口到了多个国家,在华夏,形成了自己的轰六系列轰炸机。

    由于轰炸机的航程无法满足需要,苏联早就开始研究轰炸机之间的伴飞加油技术,一架轰炸机作为加油机,给另一架轰炸机进行空中加油,延长航程。可以说,苏联最早的空中加油机,都是用轰炸机来改装的,直至伊尔…76研制成功之后,才在这种运输机的基础上改进为了伊尔…78空中加油机,那已经是八十年代的事了。

    现在,图…16已经老态龙钟,被图…22接过了接力棒来,这种轰炸机改进出来的空中加油机,也是越来越多。只是这种轰炸机改进的空中加油机运载能力有限,根本就不足以给两架米格…25提供足够的燃料,同时,也是为了备份,万一一架图…16出现故障,还有另一架可以匀出油来。

    就在去年的时候,米格…25经过了中期改进,同时具有了可收缩的空中加油探头。

    此时,米格…25机头前端的加油口已经打开,加油探头伸出了机头,正好在027的编号上方。

    亚历山大中尉打开头盔的护目镜,通过狭小的座舱前面的玻璃,看着外面的探头。

    虽然接受过数次的空中加油训练,但是,这个科目的难度依旧很大,不是每次都能够成功地完成的。而现在,没有后路,如果不能成功地对接,那就只能跳伞。

    戴着手套的手,轻轻地推动着操作杆,刚刚在高空一阵狂飙,座舱内的温度超过了五十度,现在,手心里还在出汗,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逐渐靠近的那个加油锥。

    前面的图…16,在平稳地飞行着,在机身的后方,一根加油管跟着飞舞,加油管最后面的加油锥,在不断地晃动着。

    米格…25笨重的机体,在慢慢地向加油锥靠近,二十米,十米,五米,三米…

    一阵侧风,将加油锥吹向了一侧,第一次的对接,就这样失败了。

    亚历山大中尉在退出后,重新进入,看着那加油锥逐渐靠近,亚历山大中尉眼疾手快,一下子就将探头伸到了里面。

    “对接成功!”亚历山大不由得喊道。

    对接之后,油路自动打开,源源不断的燃油流入了米格…25的机内油箱,这下不用担心返航燃油不够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一章 转变观念() 
得知了两架米格…25都成功对接,补充到了充足的燃油,安德烈也是一阵欣慰,毕竟,那两架米格…25都是513团的,虽然安德烈现在已经升官,成了北海道地区的副司令,安德烈还是记挂着老部队的,如果加油失败,被迫跳伞的话,安德烈会感觉到内疚,整个计划都是他提出来的,损失也是他造成的。

    “我们除了有常规的舰载机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数量。”安德烈继续说自己的思路,趁着现在戈尔什科夫元帅心情高兴,也听得进自己的意见去,安德烈要扭正这些人的错误的思路。

    “航母,作战力量的体现就是舰载机,航母上的每一部分空间,都要为舰载机做准备。”安德烈说道:“比如,我们现在的基辅号航母,如果要是全部空间都用来容纳舰载机的话,可以放得下四十到五十架的米格…,我们至少还有跟美国人一战的勇气,如果像现在这样,最多也就塞进二十架米格…,我们就有心无力了。脱离了陆基战机的作战半径,我们还是没有足够的信心。”

    戈尔什科夫支持航母,但是,他也是导弹的拥护者,他希望航母上拥有强悍的对舰攻击能力,那些巨大的ss…n…12,必须要在航母上配备。

    而现在,这次跟美国航母编队在海上的接触,让他意识到了红色海军需要什么。

    舰载机,数量越多越好,性能越高越好!只有掌握了制空权,苏联海军才能够前出大洋,真正地在海上跟美国人较量!

    在后世,一直到苏联解体,到了俄罗斯时代,他们才意识到了当初的错误,可惜,这个时候手头里只有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能折腾了。在半死不活地熬了二十多年,俄罗斯人已经开始缓过气来的时候,才打算对库兹涅佐夫号动手,改进内部空间。多装备舰载机。

    而此时,华夏已经将空壳的二号舰瓦良格号,改进成了自己的航母辽宁号,前面的反舰导弹的空间,也全部用来装备舰载机了。

    不要再走当初的弯路了。直接在造航母的时候,就将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扔掉,专门装舰载机!

    “可是这样我们的航母就不能单独出动了,每次必须有大量的护航编队才能够行动。”听到安德烈的话,一旁的舰长贝科夫斯基说道。这次远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