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沟皇帝- 第5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李轩作为大唐皇帝,那自然是一路上都是乘坐舒适无比的专用御用坐船,又或者是直接在陆地上乘坐超大的马车,不管是船只还是马车,那舒适性自然是没话说的,即便是随驾来的文武重臣们,也都是不用担心路途劳累等问题。

    但是对于普通的近卫军士兵,以及众多随从们来说,这奔赴大几百公里下来,那可就不太好受了。

    而且为了保证战略安全,近卫军的将士们也不都是乘坐船只,而是分成了两部分,有一部分在岸边走陆路,一边坐船。

    走路不用说了,几百公里走下来,哪怕是一天只走十几公里,但那也累的,哪怕是坐船,那也是众多人挤在一艘船上,别指望什么舒适性了。

    而近卫军作为他的近卫亲军,李轩自然是不会不考虑普通将士们的感受,这走一段,停一段,让将士们可以休息休息,这是非常必要的。

    要不然的话,李轩直接坐船一路顺江东下,根本就用不了多久就能够回到金陵去。

    但是李轩会扔下近卫军,然后自己直接先跑回去吗?

    不可能的!

    没有近卫军在身边,哪怕金陵城是大唐王朝的首都,李轩也是不敢孤身回去,谁知道回去后会面临什么样的事情。

    万一金陵城内有什么野心家想要把自己干掉呢?

    要知道,现在的李轩可是有儿子的人,干掉了李轩后,臣子们完全可以扶持其中一皇子登基为帝,以开国功臣的身为挟裹幼主,那简直不要太爽。

    哪怕金陵城是安全的,但要是在路上遇到什么点意外,比如说沿途某个官员或者将领失心疯了,想要干掉他,又或者是有是大规模的土匪之类的想要截杀他。

    总之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多了去!

    尽管从理论上来说,上面说的这些意外都不太可能出现,但是李轩却是不想要冒哪怕一丝一毫的风险。

    所以不管去那里,他都是带着近卫军!

    不带着近卫军,甭管是出门亲征,还是说回金陵城,李轩都不放心!

    好吧,说白了就是怕死!

    但是,一个不怕死的皇帝,那肯定不是一个好皇帝。

    封建集权制度下,君主死了,甭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死的,但肯定都会引起政局动荡,甚至是内乱,分裂等等,所以为了国家和人民,李轩觉得自己都不能死!

    为了国家稳定,人民的安危,李轩在九江让近卫军的将士们休息了一天后,才是再一次带着近卫军继续东返!

    而不出意外的话,三五天之后,又会在沿途的某个地方休息一段时间,安庆啊,太平府当涂县啊,这些地方都是有可能的。

    圣驾东返,这事自然是目前大唐王朝里最为重要的事,甚至比后续的西南战役要更加重要一些。

    目前西南战役已经是开战第三阶段了,那就是彻底控制湖北地区,包括收复安陆州、荆州、德安府、襄阳府等地区,最后陈兵于巴东!

    至于后续进攻四川,那就是第四阶段了!

    而彻底收复四川西部、云南部分地区,那就是收尾的第五阶段了!

    大唐王朝枢密院,为西南战役,一共是准备了五个阶段的作战计划,数十个高级作战参谋们共同出谋划策,不断的对这五个阶段的作战计划进行调整。

    但是自从结束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后,实际上后面的三个阶段,也是属于收尾阶段了,张岳麾下的十五万督标,已经是被干掉了半数,而且这半数督标还是督标里的真正精锐主力,剩下的虽然也称之为督标,但是人员素质以及装备,肯定是没这么好的了。

    因此不管是从战术细节,还是从整个战略角度而言,后续的西南战役,实际上只要按部就班的去打,那基本上都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李轩也是很放心的把西南战役后续作战交给枢密院,交给前线将领们!

    但是李轩回朝,相对而来肯定是更加重要一些!

    李轩又不是什么普通人,他回朝,政治意义相当重大的!

    之前李轩亲征,虽然依旧遥控掌握着军政大权,但是人不在金陵,很多事情总归是不好处理的。

    所以现在,金陵城那边实际上挤压了一大堆的政务等着李轩处理呢。

    而这些事情对于李轩而言,只是普通的政务,但是对于整个大唐王朝来说,却是非常的重要,会影响到无数人的命运。

    一封普通的奏折,李轩准还是不准,那可是能够决定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的命运的!

    比如说最近金陵城那边,引起不少官员们议论的田租改革问题,那影响力是巨大的,天底下不少人可都是关注着呢。

    为啥,因为农部那边提出了一个官田减租方案!

    以前官田的田租,基本上都是根据每个地方的不同,各个地方衙门自行制定不同的方案,而这个方案,基本上也都是参考当地的田租水平,在当地的田租水平下,略微下降那么一点点,但是也只是下降那么一点点而已,不会少太少。

    这个田租不算高,但是也绝对不算低,因为按照普通年份的收成来算,官田的租金大概是占据收成的百分之五十,而部分情况较好的土地,比如说上等水田,这个比例将会达到百分之七十。

    虽然听上去比例有点夸张,但没办法,就是这么高,而缴纳田租之后,佃户是不用再承担农业税的,因为大唐王朝的农业税,并不是向种田的人征收,而是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官田的所有人是官府,交税的也是官府,和租种官田的佃户没啥关系。

    至于民间的地主那边,佃户也是不交税的,税收是由地主交。

    而农业税的话,大概占据普通年份收成的百分之三十。

    然后有人又会说了,某某朝的田赋只有百分之五啊,甚至更低啊,但是你把各种苛捐杂税,底层刻意摊派等乱七八糟的算上去,你就会发现,农民种田一年,交百分之七十很正常,遇上心狠的,所有收成的都不够交税那也不是没有的事。

    此外有一个关键的就是农业税和田租一样,都是固定数字,而不是说固定比例,比如说农民租种一片官田,年租金一两银子,那么这个一两银子就是固定死的,甭管你丰收了还是减产了,都要收,这几年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某地受到天灾,天地大规模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下,租种官田的农民交不起田租的情况。

    但是如今,农部那边却是提出了,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不再实行固定田租制度,而是改为根据土地的实际产出,按照额定比例进行征收。

    比如说一片土地今年收成有一百斗粮食,那么就收取五十斗粮食作为租金,如果是减产了,收成只有十斗的话,那么就只收取五斗粮食。

    农部提出这个构想的时候,打着的是‘丰年多收,灾年少收’的主意,但是这个方案刚提出来呢,还没有被提交到内阁那边讨论的时候,农部自己内部就是先闹翻了。

    有人认为,这在不影响官田田租收入的情况下,能够极大的减轻农民的负担。

    但是也有人认为,这个方案有太多可供操作的漏洞,将会极大的加重农民的负担,同时也会给国库造成巨大的损失。

    以往按照固定田租收取,多少田就收取多少田税,简单明了,但是按照实际收成的话,那麻烦可就大了,怎么判定实际产量,这可是个大问题!

    比如说农民只收取了十斗粮食,你非得说人家收成有二十斗,得按照二十斗来征收,那不扯淡嘛。

    比如说有个农民收取了十斗粮食,然后只说收取了一斗,那更扯淡!

    虽然问题多多,但是农部那边,在保持国库的农业税以及官田田租收入总体不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给农民,尤其是无地农民减轻负担,这却是不可否认的。

    还在路上的李轩接到关于此事的奏折后,没有任何表态,直接留中不发!

    这事,想要处理,还得等他回去金陵城才能处理!

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精英教育() 
对于大唐王朝而言,农民问题从始至终都是最为重要的,没有之一。

    哪怕是李轩已经是尽可能的推动工商业的发展,但是相对而言,李轩实际上更加关注农民问题。

    这个从两者的财政投入都是可以看的出来,表面上来看,大唐王朝给予了工商业众多的税收优惠,各种扶持数不胜数,但实际上大唐王朝在工商业的财政投入,却是远远没有在农业上的投入这么多。

    各种水利设施,移民屯垦等等,都是对农业的扶持,而且这种力度是非常大的。

    别的不说,国内移民屯垦的财政预算支持,就是高达千万两!!

    一个千万两,就足以证明了大唐王朝对于农业的重视。

    所以,任何关于农业,关于农民的问题,在大唐王朝里都是属于重大无比的问题!

    官田田租改革,同样如此!

    表面上来看,这只是把田租的征收方式进行变动,但是别小看这只是官田的田租问题,要知道,目前大唐王朝里,官田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目前官府所占据的耕田数量,占据了大唐控制区下所有耕地的百分之三十,官田的任何变革,都将会直接影响到几千万租种官田的百姓的生活,简介更会影响到全国所有人。

    此事影响过大,李轩对此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所以对于这一次农部提上来的官田田租改革问题,他直接留中不发,他需要回到金陵城后,再针对此事召开专门的讨论会议。

    官田改革问题,被暂时搁浅了,但是更多的问题依旧等着李轩处理呢!

    二月中旬,慢慢沿着长江返回金陵城的圣驾一行,抵达安庆。

    停留该地的时候,李轩视察了安庆,并召见了皖北道以及皖南道的两道高级官员、听取他们的工作报告!

    在御前两道会议上,李轩重点询问了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生产问题,同时也是重点问道了工商业的发展情况,并指出,要让两道的地方官员要利用好自身的优势,积极的发展民生,让百姓的日子过的更好。

    两天后,圣驾离开安庆,继续慢悠悠的东进!

    此时,金陵城内,已经是召开了宣平七年的会试,这一次会试的规模比以往要更大,一共录取了七百名进士科、六百名博士科的士子。

    总数一千三百名士子成功的踏上了官场,未来他们将会充实到中央各部或者,成为中低层官员的新生代力量。

    此外,这一次会试里,国子监一如既往的强势,这一年,国子监的文学院以及理学院,一共有四百余名学生参加会试,而考上的国子监学生,达到了三百五十余人,通过率相当的恐怖!

    此外,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其他几家高等院校也是表现的非常抢眼,金陵大学有两百多名学生参加会试,中试者一百二十人。

    金陵师范、广州师范、松江师范等几所师范学校,其毕业生也是表现不俗,通过率都能够维持在百分之二十左右,本来这些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在经过一年学习毕业后,是需要担任老师若干年的。

    但是前期为了吸引人才报名,提高师范学校吸引力,尽快的增加师资力量,所以之前制定的条件都是比较宽松的,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

    比如说免学费学生,毕业后就需要担任最少五年的老师,担任五年老师后,即可获得直接报考会试的资格,如果没有信心通过会试,也可以去报考国子监或者金陵大学,或者直接照比举人的身份,参加各省举办的官员考试,通过后即可在省级或以下地方衙门机构任职。

    同时也有收费的学生,毕业后则是不强制要求担任老师,但是依旧有报考会试、国子监大学、金陵大学的资格。

    而宣平七年的这一次春试,就是这几所师范学校的收费学生第一次参加会试!

    反正会试的时间要比国子监和金陵大学招生的时间要早一个月!

    假如落选了,那么再报考这两所大学呗,学几年后再去参加会试。

    而如今这几所师范学校的卓越成绩,几乎是吸引了全天下士子的关注!

    而读书人一心读书干嘛,不就是为了当官嘛!

    国子监大学和金陵大学牛逼,这个是以前大家都是人人知道的了,但让人很无奈的是,这两所大学招募学生,只招收举人功名者或者是预科学校毕业生,又或者干脆是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其他人想要报考都还这个资格呢。

    但是现在,他们却是看到了另外一个机会,那就是去报考师范!

    一时间,各地的师范学校也是迎来了报考的浪潮!

    贫寒子弟,他们往往会选择免费入学,然后担任三年老师,而家境富裕者,则是可以直接选择自费入学,但是自费入学,毕竟是少数人。

    为啥,因为学费贵啊!

    大唐王朝的教育费用,实际上并不低,而且基本没有免费教育这个词汇,至少极少数一部分的奖学金制度或者是委培制度。

    而免学费的师范生,实际上就是一种委培生!

    因为大唐王朝的教育制度,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精英教育,哪怕是各县的小学,这种小学实际上并不负责最基础的启蒙教育,而且也不是学龄儿童都能进学,你想要进去读书,得考进去,得交学费!

    当然了,学业优秀的贫寒子弟,总是有优待的,奖学金就是为了学业优秀的贫寒子弟准备的,而且奖学金普遍设置的比较高,礼部明文规定,各学校根据各自的情况,必须出台奖学金制度,而原则上,免费入学的学生不得少于百分之五!

    而在金陵预科学校,他们就有个很出名的二三五制度,也就是在金陵预科学校百分之二十的人是免费入学的,百分之三十的学生是半费入学的,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全费入学的。

    但是奖学金是怎么来的,地方财政支出?中央财政支出?别扯淡了,教育经费在大唐王朝里一直都是不怎么受重视。

    财政不给钱,学校也没钱,那怎么办?

    自然是让那些有钱学生们出啊!

    原理非常简单,如果培养十个学生需要支出一百两银子,那么就让其中三个学生出大概七两多银子,五个学生出十五两多,凑出一百两后,剩下的两个学生就能够免费了!

    换句话说,目前大唐王朝的学费制度,是让一部分家境富裕的自费学生来承担贫寒子弟的教育费用!

    如此也就导致了,自费学生的学费是比较昂贵的!

    想要不交学费,可以啊,你拼命学,成为那百分之二十的一份子,那么你就可以免费了。

    一切用成绩说话,相当的公平!

    然后兴许有人说了,人家有钱人的环境更好,学生更加容易出成绩,会被他们占据百分之二十的奖学金名额啊,那么贫寒子弟怎么办?应该限制奖学金的颁发条件之类的,比如得穷到一定程度才可以。

    但是人家努力学习,成绩好,就因为家里有钱就不能拿奖学金?扯淡!

    既然贫寒子弟穷,学习环境差,那就应该比他们更拼命的学啊,难不成还想让天上掉馅饼啊!

    百分之二十的奖学金名额,只是给贫寒子弟一个免费入学的机会而已,能不能抓住就得看他们自己了。

    要不然的话,干脆一刀切,全部交学费,这就够公平了,但是这样一来,所有的贫寒子弟,不管努力不努力都上不起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