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由于过于混乱,大唐陆军没能阻拦住城内明军溃兵把众多仓库烧毁的举动,而且火势开始蔓延到了城区的其他诸多建筑。
当夜色来临的时候,整个荆州城不少地方都是冒出了火光,浓烟笼罩着整座城池,进城后的第二步兵师一边是继续封锁城内各处要道,肃清城内的乱兵,一边是开始组织城内的青壮以及战俘进行灭火。
他们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荆州城,最后变成一片废墟。
说起来,这也是目前的华夏众多城市的一个缺陷了,那就是对火灾的抵抗能力太差了!
因为建筑传统的缘故,华夏大地的建筑都是砖木机构,使用大量木材的建筑很容易起火,同时街道的建筑相连一起的话,一家民宅起火,极有把把整条街道都焚毁。
为了减少火灾,大唐巡警部那边都是不得设置了专门的灭火机构,基本上每个地方的巡警局都会设置一个消防机构,专门从事灭火一事,但即便是如此,也是很难彻底消除大规模火灾的隐患。
而刚打下来的荆州里头自然是没有什么消防机构,第二步兵师只能是就地组织城内的青壮以及战俘们去灭火。
至于第二步兵师的将士们,他们可没有这个闲工夫自己去灭火,他们还需要搜捕散落城内各处的督标溃兵呢。
攻城的过程中,他们并没能杀伤太多的明军士兵,因为攻破城墙后,明军自己就溃败了,无数的明军督标士兵脱下了军服,然后变成了平民躲藏了起来,试图蒙混过关。
但是大唐陆军对搜捕溃兵这种事早已经是驾轻就熟,直接把全城封锁起来,然后开始把城内的民众集中起来,但凡是青壮甭管三七二十一,先集中在一起再说。
其中但凡是外地人,没有本地人口音的更是重点怀疑对象,反抗的直接格杀勿论!
除非是亲属辨认来领人,不然的话,基本上就会被当场溃兵集中起来。
你要问这么操作会不会很困难,其实一点都不难,因为这年头的城池居民一般不多,寻常县城也就几千人而已,府城也就那么几万人,除非是金陵城这种大城,不然的话,一座大型城池里的常住人口,是很少超过十万人的。
荆州城里的常住人口就那么几万人而已,但是驻防的军队就是上万了,你想啊,这些溃兵们想要躲在百姓里试图蒙混过关,其实难度不小。
搜捕溃兵的时候,但凡是青壮,不说百分比,但是至少有一半的几率以上,这个青壮就有可能是溃兵!
不过好在大唐陆军善待俘虏的名声,也是早已经是传遍了全华夏,基本不会坑杀战俘,因此那些被抓住的战俘很多也是没有进行抵抗。
被抓住了,顶多就是当几年苦力而已,但是性命一般都是会保住的。
更何况,大唐陆军对待明军战俘的时候,也是区别对待,中高级将领不用说了,该杀的杀,该监禁的监禁,流放的流放,恩,绝大部分都是会被监禁,极少数死硬分子则是会被当成典型判处死刑。
低级军官的话,通常是先监禁一段时间,愿意从军的话,并且各方面素质过关的话,也可以安排进行各种速成班,然后分配后继续从军。
寻常卫所兵和青壮的话,基本上都是会被直接编入各种屯垦团,不用怎么滴,就去开垦几年荒田,或者是修建官道、各种水利设施,通常来说,两三年时间一过就会被放回家,而遇到特赦的时候,还能够更早一些。
而明军里的各类新军,比如督标,则是区别对待,部分技术类兵种,比如骑兵、炮兵、刀盾兵等,通常都是会尽量的劝说他们继续从军,这些技术类的兵种难以培养,而大唐陆军也是对这些技术类兵种比较欠缺的,如果愿意继续从军的话,经过思想教育、简单的培训后,分配到各部队任职。
而普通步兵的话,同样是经过挑选,愿意从军,素质过关的,那么就直接扔进新兵训练营里进行训练,训练合格后就分配到各部队了,基本上就是当成了普通新兵处理。
素质不过关的,或者是不愿意继续充军的,则是编入屯垦团。
通常来说,素质过关并且愿意主动加入大唐陆军的明军新军低级军官以及普通士兵,还是少数,这倒不是说他们不愿意加入大唐陆军,而是因为他们的素质普遍不过关。
大唐陆军对将士们的各方面素质要求已经是越来越高了,尤其是身体方面的要求,不管是身高还是体重,那都是有明确规定的。
最新的,宣平六年的募兵条例里,对各兵种的新兵招募给出了明确的严格要求!
普通士兵的最低招募要求是:身高不能低于一米五五,能举起一百斤重物,一小时内轻装行军十公里,年龄十八岁到二十五岁,身体强壮、健康、没有任何疾病。
然后有一点很重要,规定了必须是良家子,无任何不良纪律。
何谓良家子,这一点没有明面说,理论上没有任何犯法记录的人都可以,但实际上,招募的时候,基本上一律招募农村子弟,市民子弟一律不要。
而上述,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已,而到了各兵种,都还更高的明确要求,比如说炮兵,要求身高一米六以上,体能强壮。
而掷弹兵,更是要求身高一米七以上!
这些,还只是大唐陆军自己招募新兵的条件,如果是从战俘里招募,那么还在这个条件上上浮,不是比较出色的战俘,那么基本是不要的。
因此绝大部分战俘,他们最后都是进了屯垦团,不管他们愿不愿意!
当然了,还有极少数死硬分子,比如说顽抗到底,最后才是被迫投降的这些明军将士,大唐王师表示很佩服你们的抵抗勇气,所以我们也将会给予衬托得起你们这种勇气的待遇,不会送入各屯垦团,因为屯垦团里的明军战俘都是一群软骨头,把这些勇气过人的明军将士战俘和他们放在一起,这是对这些勇士们的侮辱!
所以,大唐陆军会把他们编入各战俘营,然后送到国企部下属的各个矿区挖矿,挖到死为止!
如此,才能够配得上他们的勇气!
当然了,上述处理方式并不包括起义部队以及起义将领!
对于起义、投诚的明军,大唐王师向来都是保持优待的,愿意从军的挑选后培训后继续从军,军官也会给予相当的军衔待遇,实际领兵职务不用指望,但是一个闲职还是能够到手的。
不愿意继续从军的,士兵发给路费遣散回家,军官们也可以安排文职。
总之待遇那是相当的丰厚!
荆州城里的众多明军战俘,都是属于普通的战俘,他们既不是抵抗坚决的死硬分子,也不是起义投诚的明军,所以处置方式都是按照普通战俘进行处置。
第二步兵师攻占了荆州,此时,费勤祥亲自率领援军,都还没有抵达荆州呢!
没办法,他们得到消息的时间有点晚,等他们反映过来带着部队增援过来的时候,路上又得耽误不少时间,最后当费勤祥带着汇合后的六千大军抵达荆州城二十里外的时候,发现荆州城早已经是换了主人。
现在就是留给费勤祥一个艰难的选择题:是反攻荆州呢,还是返回安陆州,又或者是西进入川?
第九百七十八章 决战汉阳()
反攻荆州?
这个选择第一时间就是被费勤祥给抛弃了,
反攻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是不可能的,兵力就只有六千,别说反攻了,他连荆州都是不敢去,生怕被打了个埋伏!
不反攻,那么也只能走人了,关键是去那呢?
返回安陆州?
但是回去了安陆州后,以后怎么办?
在来的路上,他可是得到了消息,伪唐贼军已经是在汉阳西侧登陆了,恩,尽管他现在还不知道黄州一线的督标左军已经是完蛋了,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看到局势的不妙!
如今荆州也是被伪唐贼军攻占了,自己继续留在安陆州的话,下一步岂不是要被荆州方面和汉阳西侧的伪唐贼军夹攻?
退一步说,汉阳的张岳所部能够挡住伪唐贼军吗?费勤祥觉得不太可能!
安陆州不想回去的话,那么还能去那里,北上襄阳,也是不太好,襄阳虽然还在督标手里头,但是北边也是有着伪唐贼军呢。
剩下的路就只能是西进了,直接入川,不太好,不过先去巴东还是可以的。
假如形势可以,那么就配合督标后军反攻荆州,如果形势不咋地,那么巴东就是扼守伪唐贼军入川的通道了。
经过一番考虑后,费勤祥在距离荆州还有二十里的时候,很干脆的掉头走了,他也没返回安陆州,而是继续西进,去哪,自然是去巴东!
费勤祥差一点就来荆州了,而第二步兵师的宋天彪还不知道呢,现在的他刚拿下荆州,忙着处理各种事务,别的不说,就算是那些大几千的战俘也是不太好安排的。
如今他的第二步兵师是远离主力部队,也是不敢有轻举妄动,更加不愿意有大几千的战俘待在城内,耗费粮食不说,而且还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最后和海军的张晨惠一商量,决定让海军先把这些战俘给运走,运走到河对岸去,那里有着第二十九预备师的一个团驻防,完全可以充当看守,到那里后再慢慢的对这些战俘进行整编为屯垦团。
荆州顺利拿下了,也是代表着大唐陆军西南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基本取得了成功,而整体来看,还超额完成了任务,因为第五军和第二军联手还把督标左军给灭掉了。
现在在湖广剩下的督标主力,也就只剩下汉阳一线的督标中军了,至于安陆州、荆州府地区的督标右军以及襄阳地区的督标前军,实力都不咋地!
胜局在握的情况下,李轩也是带着近卫军继续西进,如今他待在九江距离前线太远了,随着黄州被攻克后,他也是可以适当的把指挥部前移,直接去武昌府的江夏县,就在汉阳府城对面。
李轩准备隔着一条长江就近指挥汉阳战役,一举歼灭汉阳地区的督标中军,最好是能够把张岳也给生擒了。
李轩要西进,自然是带上了近卫军,而在他们的前方,第五军已经是先一步离开了黄州,朝着汉阳而去了。
至于第二军,经过多次作战后,有所损伤,又是抽调了部分兵力以及弹药补充给第五军,好让第五军能够以更好的状态西进汉阳,所以第二军那边需要在黄州休整几天,顺便把好几万人的战俘也给整编了。
这些事,都是琐碎的杂事,基本都不用李轩来亲自处理,枢密院那边都是能够处理妥当了。
西进汉阳的时候,李轩又是得到了一个好消息,说是义阳三关的督标主动放弃了义阳三关,第四军的部队不费一兵一卒攻占了义阳三关。
李轩从这个消息也是能够看的出来,张岳已经是开始收缩兵力了。
随着督标左军的覆灭,荆州的陷落,估计张岳自己也是能够看得出来,自己是要湖广的十万督标尽数留下了。
之前,他们已经是干掉了督标左军,现在,轮到督标中军了。
但是这事说起来挺大的,但是西南战役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当督标左军覆灭以后,其实督标中军的完蛋就是个时间问题,李轩来武昌,也不是为了激励军心士气,搞破釜沉舟,说什么朕就在你们身后,你们败了朕就会死翘翘之类的话。
他来汉阳,只是为了见证督标的完蛋而已,顺便再来装一个逼:你们瞧,朕又亲自率领大军干掉一支军队了,多牛逼啊!
所以西行路上,他淡定的很,大部分时间都不是放在处理军务上,因为现在的军务已经没什么需要他亲自关注的了,枢密院各部已经是完全承担了西南战役的各项事务,指挥的有条有序,不需要李轩太过操心。
所以西进的路上,李轩把更多的时间都是花在了各种政务的处理上,每一天都是需要批阅不少的奏章。
别以为李轩出来亲征就不用批阅奏章了,实际上还是和以往一样,只不过批阅的奏折数量上会少一些。
每一天,大量的奏折都会从金陵城送出来,根据重要和紧急程度不等,安排五百里加急,或者三百里加急,又或者是普通公文的速度,一路往西传递,最后送到李轩的手中。
所以哪怕是距离金陵城很远,但是李轩依旧是牢牢掌控着大唐王朝的军政大权!
这一天,李轩又是收到了来自金陵城的报告,而且还是陈立夫案件的报告,只不过这份报告并不是翰统送来的,而是督察院送来的。
督察院送来的陈立夫案件报告,详细说了陈立夫一案,最后督察院在巡警部的协助下,查明陈立夫是被查明的,并没有克扣税款,也没有贪污受贿,而几个栽赃陈立夫的人也是被揪了出来,有前任江北道税局厅的厅长,然后巡查处的其中一个副处长,另外还有江南道的苏州府知府,督查云内部也有少数几个害群之马。
他们供认因为不满陈立夫,所以才是联手策划了这一次陈立夫的案件,想要把陈立夫除掉!
对于督察院的调查报告,李轩看罢后就是扔了!
督察院的调查报告中规中矩,还给了陈立夫清白,也是把幕后的黑手给找了出来,但是李轩却是知道,这事远远没有督察院调查的这么简单。
陈立夫案件,某种程度上应该算是大唐王朝里,第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派系的斗争,连侍郎、尚书级别的人都是有所参与,要不然的话,能够搞沸沸扬扬,最后都惊动到李轩这里来?
而这,才是李轩关注此案的重点所在!
这些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集合在一起,然后在陈立夫此案上进行角力,这斗完了,就给李轩送一份调查报告?
想得美!
既然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相互勾结,玩什么朋党,就要有被清洗的觉悟。
只不过现在李轩还不着急,他还在等翰统的调查报告,而且就算是要整顿朋党,也不可能是现在,如今他率领大军出征在外,直接对部堂高官动手,容易引出来不必要的麻烦。
要处理,也要等他回去之后,而且处理方式也得变通一些,直接搞的朋党的名义去处理,那样不好,很容易就会让人以为他是朱元璋第二。
认为他统一了华夏后,就是开始杀功臣了!
即便是处理,李轩也不会以朋党的名义,而是会以其他的名义,其他的方式。
他是大唐皇帝,想要处理几个高官那还不简单,一句话的事!
同时,他也不能搞的太过,毕竟李轩自己也知道,有党派,有山头这种是是任何一个政权里都无法避免的,而李轩也没打算彻底的进行清理,他要做的是把这种事要掌控在自己手中,你们臣子要相互斗可以,但是绝对不能为了谋私利,更加不能影响到帝国的发展,更加不能影响到皇权。
你们要争斗,只能是在朕划出来的框架里斗!
比如说,每次预算会议的时候,各部门都会进行争夺,甚至把嘴仗打到李轩这边来,御前预算会议的时候,各部门的人翻脸那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李轩却是觉得无所谓,因为这是部门之间的斗争,他们是为了公事而斗,哪怕是斗的再厉害,李轩也不会进行插手。
但是玩阴谋,为了私利进行党争,李轩就很烦反感了。
总之这个事,处理起来需要一个度,李轩最后怎么处理,还需要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