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动灾民的几个士绅、致仕的前明官员,通通都是抄家灭族。
一时间,高州那边是杀了个人头滚滚,首犯十多人被凌迟,从犯两百多人被判处斩立决,另有一千多人被判刑若干年不等,这些人清一色会被送入各矿区。
高州案,让李轩是相当相当的愤怒,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处理的如此严厉。
以往两广贵州也不是没有叛乱,每年总会爆发一些叛乱时间,但是这些的大部分都是武装抗税,或者干脆是地主士绅心向伪民,试图对抗大唐的。
但是这一次,却是有着官员的参与。
如果没有高州知府贪张枉法,那些士绅都没有足够的借口去鼓动灾民!
天灾固然可怕,但是人祸更可怕!
所以李轩这一次,是要乱世用重典,告诉大唐王朝的官员以及生活在大唐治下的士绅们:都给朕老老实实的待着,谁敢冒头朕就诛他九族!
此案,是用来警示后来者的!
为了避免高州那边再发生动乱,李轩甚至是派遣了御书房值班大臣,钱梦久亲自带队前往宅区,处理后续救灾事务。
同时直接罢免了督察院众多高官,理由很简单,监管百官不力!
而翰林院调查统计科在这一事中,是有功有过,有功是因为快速调查出了事情的真相,但是有过却是因为,防范间谍,尤其是伪民间谍乃是翰林院调查统计科的本职工作。
但是这一次,竟然是让伪明使者偷偷摸摸的混入,而且还是携带着官方文书指挥起了伪明致仕官员鼓动民乱。
所以李轩对翰林院调查统计科也是有赏有罚,负责调查事务的负责人升官了,而负责反间谍事务的官员却是被一脚提走。
然后李轩增加了翰林院调查统计科的经费,让他们在各地都要加派人手,抓捕伪明间谍,同时加强对大案、要案的监控以及处理能力。
明末时期的李自成等民军是怎么起来的?很多人都会说小冰河时期,但实际上天灾只是其中因素之一,甚至都不是主要因素,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祸!
明末年间,天下有田一亩,权贵独占八分。
而且宗室士绅这些权贵们还不交税,整个王朝的负担都是压在了贫民身上!
明末时期的宗室士绅阶层,有一个杀一个,绝对不会杀错一个,而把他们一股脑杀光了,明王朝也就有救了!
可惜,朱家宗室就是明王朝最大的地主,你让他们自杀那是不可能的,杀光了他们,这天下,也就不叫明王朝了。
正所谓是以史为鉴,李轩对此可是相当的警惕,土地兼并,这是他不允许的,士绅免税,更是不行的!
所以李轩建立的大唐王朝,所有的核心内政事务,都是围绕着‘税收’而建立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征收商税,这是目前大唐税收制度的核心,同时也是大唐王朝的统治核心。
同时废除诸多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针对农民征收的税种只有一个,那就是按照田亩多寡而征收的农业税,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税收。
同时为了抑制土地兼并,他发展工商,大开海贸,为的就是引导那些地主们把钱财投入到工商来,别一有钱就去购买土地。
同时更加不允许吏治败坏!
大唐王朝的未来也许会出现一百个官员里,九十九个都是贪官,但是李轩不允许是现在!
经过高州案后,李轩觉得,是时候推动其他更加深刻的改革措施的时候了!
现在的大唐王朝虽然各方面已经和传统的封建王朝不太一样了,但是李轩觉得还是不够!
第六百六十五章 报纸:大唐朝报()
大唐王朝建立不过数年,而真正占据三省之地,实际上也不过两年时间不到而已,而这两年里,大唐王朝的重心自然是一直都是放在和明军的战争上。
而内政事务却是也从来都没有放下过,李轩趁着大唐王朝还处于一张白纸状态下,按照自己的意志实施了一系列的内政革新。
在中央,他集中皇权,实施严格的军政分离!
在教育上,他推行科学教育,开设了博士科,重用理科人才,设立了幼军营、少年学员,尝试在十六世纪中期建立科学的近代教育体系。
在财政上,他免除苛捐杂税,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并实施统一的农业税,又征收商税、关税、同时把盐务直接官营,从中征收盐税。
工商业上,他推动工商业,尤其是制造业、海贸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商税以及关税的收入。
行政上,他推动政权下乡,建立镇、村这两级行政机构,直接把统治机构建立到了村一级别,加强对乡村基层的统治力度。
这些以及更多的改革,都是在短短一两年时间不到施行的,而且这个过程也是遭到了众多旧势力的反扑,但是李轩却是毫不手软,尤其是士绅一体纳粮当差这一改革,更是引起了众多反叛,但是李轩却是坚决镇压,丝毫都不给他们希望。
而现在,李轩却是觉得还不够!
大唐王朝正在和明王朝打仗,需要集中一切力量打仗。
这就需要更多的军费,更多的枪炮,乃至更多的粮食!
六月二十六日,李轩召开了内阁会议,没有经过任何的讨论,直接宣布,把审判权力从法务部剥离,然后设立皇家法院。
这个机构一听名字就知道不简单!
因为这是大唐王朝里第二个被冠以‘皇家’前缀的机构,虽然说第一个带皇家前缀机构的皇家科学院并没有什么鸟用,但是这个皇家法院却是不一样,因为李轩赋予了该机构司法审判权!
一切民事、刑事案件的审判权力,将会通通交给皇家法院审理,并且规定,皇家法院的工作不受内阁以及各地方衙门的干涉,直接向皇帝负责。
这是一个和枢密院、海军统帅部、督察院、翰林院一样,又一个向李轩直接负责的权力机构。
并规定皇家法院要把分支机构开设到县一级,独立办公!
紧接着又是宣布,今后:巡警部、督察院、皇家法院这三家独立司法机构的人员升迁,只能是在本机构内进行,不得转调其他部门,其他部门的官员也不得调任到上述机构。
督察院设立反贪司、渎职司等新机构,专门从事对百官贪赃枉法事进行调查!
而这些都是公开机构,而在翰林院里,李轩又是成立了翰林院巡察科,不定期派员以钦差名义巡察各地,调查重大不法事,接受当地民众告御状。
又设立翰林院信访科,规定天下百姓,皆可邮寄书信到信访科进行举报,也可亲自到信访科举报。
为了防止举报书信被地方官员拦截,书信可直接投递到归属军方管理的驿站,随同官方公文一共邮寄!
这些,都是关于吏治上的一些措施,虽然李轩觉得最后用处可能也不大,但是终归是一些措施,而且李轩也不指望能够多有用,只要颁发下去,让百官有所忌惮,那么也就算是成功一半了。
随后,鉴于民众容易受到鼓动生乱,李轩命令礼部方面设立朝报司,专门负责办一份面向天下人的朝报,向天下人通报朝堂动态、政策、以及对政策的详细解读。
每五天一报,由礼部朝报司直接主办,样稿随同公文加急派到各地,并在当地的重要城池印刷后,直接派送到各县各镇,并在显眼的地方张贴!
而这一份朝报的名字,即为‘大唐朝报’,算得上是一种官方主办的近代报纸了,不过这可不是大唐的第一份报纸,因为除了大唐朝报外,大唐内部已经是有了邸报。
大唐王朝是一个封建王朝,而且建立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明王朝等传统封建王朝的极大影响,邸报这种东西自然也是有的。
不过邸报只是在官方内部流传而已,主要刊登的都是一些重大消息,和普通民众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现在的朝报,却是一份专门面向百姓的官方报纸,所以要怎么办礼部的官员们还是有些搞不太清楚。
因为从古至今,都还没有搞过这种事呢,这一个搞不好,恐怕就要闹出大乱子来,因此很快礼部的官员们就是找到了礼部,询问筹办朝报的章程。
当然了,他们的问题并不是说怎么印刷,怎么把朝报送到天下去,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要刊登什么内容。
对此,李轩对礼部官员给予了口谕指示:朝报的办报核心有以下几点: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皇帝李轩永远永远都是正确的,英明无比的;再次,要正确引导民众支持朝廷的各项政策。
在这两个大方针之下,具体怎么做呢?
概括起来就是:皇帝和重臣们都很忙,忙什么?自然是忙着为民众谋福利,尤其是皇帝李轩,天天都忙着关心民众福祉,比如说前段时间李轩不是去肇庆兵工厂视察了吗,可以来一篇皇帝慰问工人,受到工人亲切爱戴,甚至那些受到慰问的工人们感动的都哭了的文章
然后是大唐臣民都无比拥护皇帝以及各项政策,比如最近受到广东西部台风灾害影响,导致两广地区粮价上涨,就可以以此为题,来一篇‘民众喜迎粮价上涨’的文章。
再过来就是大唐治下的民众都无比幸福,大唐之外的民众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如果是战争报道,必须坚定一点:大唐王师英勇无比,战力彪悍,伪明军队都是渣渣!
总之这份朝报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就是要正确的引导民众的思想,别让他们瞎几把搞,有事没事就造反!
对于李轩的口谕,礼部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是人精,而且礼部作为大唐王朝里最清贵的养望衙门,里头集中了一大批科举小能手,写文章是他们最擅长,甚至是唯一擅长的事了,当场表示朝报的内容没有问题。
礼部方面也是委婉的提出了困难,说是礼部经费紧缺,这办朝报所需的经费口恐怕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长年累月的持续支出,礼部方面表示支撑不住啊!
对于李轩也是深以为然!
礼部的确是个穷光蛋,实际上大唐王朝的各个部门,全都是穷光蛋,以为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都是充当军费了,行政费用是严重不足。
地方政府都还好,他们有个地税,地方官员只要勤勉动脑子,发展当地经济,这国税上去了,地税自然也就上去了,如此自然也就养得起地方政府了的官员们了。
但是中央里的各部门却都靠着财政预算拨下来的银子过日子呢,礼部虽然清贵,但却也是实打实的清水衙门。
所以李轩给了他们一个法子,谁说这朝报一定要免费的?完全可以收费嘛!
而且还可以出售广告位啊!
这刊行天下的朝报呢,其中的商业价值可是大的很,收费的话,哪怕是一份报纸只收一文钱,,但是发行量够大的话,这发行成本也能够收回来一部分了。
另外可以出售一些广告,当然了,广告必须经过礼部的严苛审核,乱七八糟的商业广告不许接!
而且因为各地方的环境不同,所以面向不同省份发行的朝报,也可以报道一些当地的政务,然后也可以接一些地方广告,不过前提是,这些地方政务的报告以及广告,依旧是由礼部直属主办,并且需要呈递到礼部审核,然后每一期都需要给李轩过目审核。
李轩审阅后,礼部才能正式刊发。
也就是说,虽然会报道地方政务,但是朝报的主办,依旧是礼部直接主导,礼部派驻到地方上的相关官员,只有印刷、采集新闻的权力,但是没有直接主办朝报的权力。
而朝报的最终审核权,是在李轩手上的。
听到李轩说可以发广告,一开始礼部的官员们都还是有搞不懂,甚至是有些排斥的。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朝报虽然是面对普通百姓的,但也是极为严肃的,乃是朝廷重要的舆论工具,是不能让铜臭玷污的。
但是虽然心里不满意甚至是排斥,但是礼部没有足够的经费却是事实的,虽然朝报可以收费的,但是因为成本不低,这收的贵了,普通百姓买不起,发行量上不去,也就起不到教化民众,宣扬政策的作用了。
但是如果收费低到民众可以接受的地步,那么朝报就会出现大幅度的亏损!
毕竟编写,印刷,运输都是需要钱的!
最后礼部的官员们纠结了很久,最终还是屈服于经费,选择了谨慎刊登广告的方式!
礼部对待商业广告是相当的谨慎,所以这第一份商业广告自然是可能是民间的广告,那样太没逼格,这大唐王朝里的第一个商业广告,乃是肇庆兵工厂的招工广告!
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传不分真假()
礼部对于第一份大唐朝报,是保持了相当谨慎的态度的,因为他们很清楚,这可不是之前的邸报,只在官方内部流传,外面的普通人根本就无法接触到。
大唐朝报一旦刊发,那可是面向整个天下的,大唐内部的官员们不用说了,肯定是会订阅,以了解朝廷上的动向,社会上的精英阶层,也就是那些读书人、地主、商人等人也是会看的,他们需要从这一份公开的朝报里了解到大唐王朝的政策动向。
甚至是普通民众,哪怕是不识字的人也会通过那些读报人来了解朝报上的内容,因为上面的内容同样和他们息息相关系。
甚至这些朝报都会流传到伪明控制区里传阅。
关系如此重大的朝报,也是由不得礼部不谨慎,他们光光是为了第一期应当采用什么内容,文章该由什么人主笔,里面应该透露出什么信息都是经过反复讨论。
而到了最后,不仅仅是礼部,甚至是整个内阁方面都是参与了进来,即便是陆军和海军也是想要插一脚,想要借此扩大军方在民间的宣传力度,增加影响力。
到了最后,朝报的主办,甚至都是成为了一个朝堂上的政治博弈,各大部门都是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而谁都想要在这份向全天下刊发,并且极有可能引起极大反响的朝报上获得一足之地。
为什么会争夺?
因为这第一份朝报会是什么样子的,基本上就可以定型为以后的朝报也会是什么样子的,因此第一期朝报上有什么内容,那可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经过各方讨论后,一致确定,以之前李轩视察肇庆兵工厂的题材作为头版,这篇文章,将会由整个大唐王朝内部里文章功夫最了得,礼部右侍郎沈贺荣主笔。
这个沈贺荣可不简单,此人乃是江南贫寒之家出身,自幼便是天赋过人,在科举场上可是连战连捷,年仅二十六岁便是博得了一甲进士的功名,排名第三,也就是俗称的探花。
随即按照惯例进入伪明翰林院,在翰林院里干的风生水起,熬了七八年后,眼看着就有机会一步登天,甚至高升为侍郎、尚书这个级别的高官了,但是前两年站队失败,还得罪了当朝内阁大佬,结果就是被人一脚踢出了翰林院,贬到了广东担任右参政。
换句话说,他在翰林院这个养望重地里,政斗失败,从而被贬的!
带着满腹怨气到广东后,恰逢伪唐崛起,不用多久两广陷落,他本来也是准备跟着其他官员士绅们出逃的,奈何没跑掉,最后被抓了俘虏。
一开始他还是颇有骨气,但是被软禁了几个月后,又是被一群同为降官的频繁劝说,加上大唐王朝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