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李轩是吸取了之前大肆封官的教训了,深刻知道了什么叫做物以稀为贵,这爵位在他自己看来那是想要封多少就封多少,但可不能真的这么干,他必须限制爵位的数量和级别。
这就好比一个女人,哪怕已经是动情到了极点,那条沟湿的跟长江决堤一样洪水泛滥了,但是也得夹紧双腿,口里还得说着不要不要。
保持矜持,这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这一次的封爵,李轩是准备悠着点,只给少数几个人封,而且爵位也不会太高,他可不会和之前封官那样一次性把高级官位都封出去了,这样的话以后可就不好办了。
这才掌控了一个正泰县而已,就封侯了,打下一个兴泉府岂不是得封王,然后打下了大半个中国的时候,他岂不是要把皇帝的宝座也给封出去?不封的话怎么办,那就只能学朱元璋杀功臣!
当一个功臣的爵位什么的封无可封的时候,皇帝唯一能够给予他的封赏就是一杯毒药。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李轩决定从一开始就悠着点!
就和之前授军衔的时候一样,为了让后续这些将领们有继续提升军衔的空间,他愣是压着不给将军的军衔,只给校官,而方东全和王单旭他们也是很聪明,上校不要,中校也不要,只要了个少校。
而这一次,他准备玩同样的调调!
中秋刚过,趁着澜江渡口这边持续保持平静,而且正泰县内也没有什么波澜,李轩在澜江渡口那边召集了文武高级官员召开御前战略会议,并且准备在这个会议上正式确定爵位制度。
如今正泰县城内比较平静,正是他处理这些琐事的时候。
不过在正式封爵之前,他们还得先把其他事给处理了,比如说怎么把正泰县彻底纳入大唐王朝的统治之中。
苏家康他们是老老实实的待在正泰县城以及龙华镇内,甚至为了巩固正泰县的城防,苏家康还主动放弃了龙华镇,把原先驻守龙华镇的大部分兵力都抽调到了正泰县城。
如今龙华镇那边知剩下老弱残兵数十人带着百来青壮把守而已,和不设防已经是没有什么区别了。
倒是正泰县城那边的防守兵力大大加强,总兵力估计有七八百人。
苏家康他们龟缩在县城里不出来,而大唐新军也只是在正泰县城外部署了百来人监视正泰县的情况,但是一直都没有准备进攻正泰县城的打算,甚至为了防止正泰县城内的明军狗急跳墙,大唐新军甚至都没有彻底封锁正泰县城,让正泰县里的数千民众和民军还能够得到来自外界的补给。
不过正泰县城内的很多人都是看出来了正泰县城危在旦夕,众多士绅地主们都已经是逃出了正泰县城,有的到乡下躲避战火,而有的更是逃到了府城等其他地方。
对此,大唐新军也是没有进行过多的阻拦,毕竟大唐新军要的不是这些地主富豪们,他们需要的是正泰县十万普通民众而已,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十万农民,而那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市民以及士绅阶层,说实话大唐新军并不怎么需要。
这些人一不能种田提供粮食,而不能充当士兵打仗,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当官了,而大唐王朝的官他们又不肯当,李轩能够把乡下的那些士绅地主们的子弟强迫着拉过来当官,但是总不能把所有人都拉过来当官啊。
所以这些人除了白白浪费粮食外,他们对大唐王朝没有太大的用处,要逃走躲避战火的话,李轩也是懒得阻拦。
苏家康他们龟缩在县城内,自然也就无法阻拦大唐王朝把正泰县的广阔乡野地区纳入统治了。
柳八苟派出的众多村官们也是在大唐新军的刀枪支持之下,迅速的在整个正泰县的广阔乡野地区建立村级行政点。
按照大村一个行政点,数个中小村共用一个行政点,每个行政点大约管辖一千到两千人的规模,大唐王朝在正泰县城内迅速建立了大约六十多个行政点,治下人口突破到了八万人的规模。
如此一来,除了龙华镇以及正泰县里的人口外,整个正泰县的其他人口绝大部分都已经处于大唐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
由于村级行政机构过多,大唐王朝无法全部直辖,根据柳八苟等人的建议,李轩重新设立了镇一级的行政机构。
按照地方区域,在正泰县建立了八个镇,分别管辖各自区域内的各村,以彻底掌控正泰县的百里之地十万之民。
镇一级别的行政机构,同样效仿之前的村级机构,设立了镇长、镇财务官、镇治安官,各村的村长、税务官、捕盗官直属镇一级的官员管理,并成立单独的机构,彼此间不相互统辖。
换句话说,镇长是没有权力管辖下面各村的税务官以及捕盗官的,他有的只是民政权力。
而镇治安官也只负责治安事务,其他的也不能官。
至于镇财务官,他负责各村的税收征收以及提供公共支出。
这三个相互独立的体系,一共构成了大唐王朝下属各镇、各村的基本行政构架。
而镇以及村一级别的官员里,镇长以及村长一部分是内阁挑选的人所负责,而有些则是直接任命当地一些主动对大唐王朝效忠的地主,当然了,这些地主家庭式不会傻乎乎的直接让家主去当这个村长的,他们会找一些看似和他们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代理人,不过这没有关系。
最重要的是,有了他们的加入,大唐王朝对基层的统治会更加顺利。
不过,让当地人任职,这是限于民政事务,而税务和治安这两个系统的官员,清一色是大唐王朝下派的人,税务的官员都是由税部直接派遣,而治安系统里的捕盗官以及治安官,则是大唐新军里直接派遣退役士兵乃至军官担任。
比如六个镇的治安官,清一色由大唐新军里的现役军官抽调过去担任,各村的捕盗官也是大唐新军里的现役士官抽调过去担任,乃至部分普通的捕快,也是有一部分退役士兵所担任。
而这些人,大多是伤残退役军人为主。
大唐新军大战小战已经经历了十余次,虽然每次战斗中的死伤不算大,但是累积下来的伤亡还是不小的,其累计下来并且无法恢复的伤残军人少说也有两三百人。
之前的澜江渡口一战,大唐新军就死伤了上百人,其中至少半数伤员都已经无法回归部队继续其军事生涯。
怎么安排他们,这对于以前的大唐新军来是个麻烦事,这些因伤退役的人,要么是伤势过重导致的身体继续虚弱,要么是干脆就是残疾了,直接把他们扔下不管太让人寒心,但是大唐新军也是不可能持续供养着他们。
之前有人建议过,让李轩建立一些专门的农庄用来安置这些退役伤残军人,但是李轩却是没有批准,他不想让这些伤残军人最后落得一个只能接受他人施舍的地步,他要这些退役伤残军人们一个工作的机会,甚至是一个比较体面的社会地位。
如今的各镇各村的行政点,正好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来安置他们,他们虽然都是伤残军队退役的,但是即便是受伤的瘸子,他们的战斗力也是足够威震寻常盗匪了。
第两百八十二章 大封功臣()
让退役军人在各镇各村的行政点任职能够有效保持乃至提升退役军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保障。
不管是担任捕快还是普通的吏员,即便是打杂的但是这在外人看来都披上了一层官方的皮,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公务员。
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安稳的工作以及收入,这足以让他们的余生过的体面而富足。
而这,远远不是所谓的荣军农场之类的安置可以相提并论的!
而且把大量的退役军人安置在基层政府里,还可以带来一个极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让大唐王朝,或者说是李轩自己更好的加大对基层的掌控力。
设立各镇各村的行政机构,安置退役伤残军人,乃至完善大唐王朝中央的各个机构,这些琐碎但是极为重要的事务花去了李轩他们足足三天的时间才是讨论并确定下来。
不过三天过后,柳八苟和方东全他们这些文武官员就是显得有些兴奋了,一个个走路的时候都是面带喜色。
因为第三天会议结束的时候,李轩正式下旨让内阁拿出一个大唐王朝爵位体系的详细章程来。
制定爵位体系,这是这一次御前战略会议上众人最为关心的内容,因为这代表着不用多久李轩就会正式授爵了,而这一天,他们已经是等待了很久。
相对来说,其他事,尤其是建立各镇各村的行政点的事虽然也重要,乃至可以说是关乎到大唐王朝未来的统治根基,但是在这几天里,柳八苟和方东全他们更关心的还是爵位。
柳八苟这个一心想要造反当诸葛亮的人,之前也没有闲着,早早就对此有所准备了,甚至当年还在李家村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构思过大唐王朝的爵位体系了。
后来又和王文华、钱梦久、杨秀才等大唐王朝里仅有的几个高级文官们商量了多次,在来澜江渡口之前,内阁这边实际上就已经是有了草案。
如今李轩下旨要拿出一个具体的爵位体系章程来,他们也不含糊,当天晚上,内阁那边就是组织了一个小型的内部会议,商议了大半夜后就是把草案修改为正式的方案。
第二天御前会议开始后,柳八苟第一时间就是把爵位体系的详细方案给呈递了上去。
李轩接过来后,就是仔细看了起来,这封爵位体系明显是参考了明朝以及其他几个朝代的爵位体系。
详细爵位分为两个体系,一个宗室封爵,一个是功臣封爵。
宗室爵位分为五个等级,由上至下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
皇子封亲王或郡王,亲王之子封郡王,郡王之子封镇国将军,镇国将军之子封辅国将军、辅国将军封奉国将军,奉国将军之子任承袭奉国将军
上述宗室爵位,除非特旨,都是减等承袭,减至奉国将军世袭之。
不过当李轩看到世袭这一条后,不由得就想起了朱明王朝里的众多皇室,他不想自己的后代变成几十万人后就变成了国家的米虫。
全部世袭没有必要,这年头贵族的生育能力太可怕了,所以他是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拿起朱笔在上头把世袭这两个字给划掉了,同时开口道:“记一记!”
李轩说让官员记一记,这是代表着要颁发正式的圣旨了,柳八苟直接拿起了笔铺开了纸张等候李轩开口。
只听李轩道:“宗室封爵五个等级不变,亲王世子承袭郡王,非世子承袭镇国将军,郡王世子承袭镇国将军,非世子承袭辅国将军,镇国将军世子封系辅国将军,非世子承袭奉国将军。辅国将军世子封系奉国将军,非世子需要通过考核,才能承袭奉国将军。
奉国将军之世子需要通过考核才能承袭奉国将军,非世子不封爵使其自谋生路。”
这一连串话的重点不是亲王的儿子封什么爵位,而是奉国将军的世子需要通过考核才能够承袭奉国将军的爵位,而奉国将军的普通儿子,则是不封爵,可科举、从商、从政自谋生路。
这样,就可以杜绝皇室爵位的大规模泛滥,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至于说子孙后代没有爵位之后,会不会饿死,这不在李轩的考虑范围之内。
生在皇室如果都还会饿死,那就说明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饿死算了。
说到这,他觉得有必要再强调一点:“宗室爵位,一律不得世袭罔替,如镇国将军以下宗室子弟建功立业,可特许晋升一级。此乃铁律,后人不得变更!”
皇族,是需要保持超然地位的,而且这种超然地位也必须是保持在稀缺性,如果有爵位的皇室成员来个几万甚至几十万人,还怎么保持稀缺性和超然地位啊,不被人骂死就不错了。
宗室封爵李轩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随便改,反正这针对的也只是他李轩自己的子孙后代,和在座的诸多大臣们没有多大关系,所以柳八苟他们是很自觉的把李轩的话记下来来,来了一句遵旨。
不过接下来的功臣封爵李轩就要显得谨慎多了。
柳八苟他们拟定的功臣封爵体系,同样有多个等级,由上到下为公、侯、伯、子、男一共五等,这些爵位同样是减等承袭,减等至男爵后除爵,而世袭罔替则是只能由朝廷特典恩封。
此外上述爵位并没有和明朝等朝代一样,和官员的品级对等起来,而是单独成体系,和官员品级无关。
也就是说,一个大臣见到一个国公,除非这个国公担任的职位比这个大臣要高,要不然的话是不用行上下尊卑的礼的,客气了就喊你一句国公爷,不客气也可以不搭理你。
官员品级体系和爵位体系以及军衔体系,这在大唐王朝里各自独自,并没有严格的对等关系。
柳八苟他们拟定的功臣爵位李轩看了觉得还可以,所以也就没有进行太大的改变,不过为了仿制后世的子孙把世袭罔替的爵位乱发以及把其他的爵位乱发,他只加了两条:世袭罔替非救国之功不封;公侯伯三爵非军功不封。
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的杜绝后世子孙把世袭罔替这个大杀器乱发,同样也可以避免什么人都能够捞到一个爵位。
要想获得爵位,打仗立功去!
李轩亲自这么说,柳八苟、方东全他们自然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他们可是造反第一代,妥妥的开国功臣,封爵乃至世袭罔替的限制对他们都影响不大,真正影响的是后来的人,而后来的人他们会关心?关心个屁!
他们只在乎自己能够得到什么爵位!
等柳八苟他们把修改过后的爵位体系送上来后,李轩仔细看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问题就是盖下了自己的印章,嗯,同时也算是大唐王朝的国玺,由此正式确定了大唐王朝的爵位体系。
确定下来了爵位体系之后,李轩看着众人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就知道这些人已经是等不及想要得到一个爵位了。
李轩也没有矫情太久,很快就是开始大封功臣了,一番老套而晦涩难懂的话后,李轩就是开始正式开封了。
方东全他们大字不识的人自然是对李轩之前说的一大堆废话不关心的,无非就是大唐王朝的建立是李家父子秉承天意,李轩这皇帝也是天命所授之类的废话,这些话骗骗外人还可以,说给他们听就等于是说给牛马听。
李家父子是什么人他们不知道?以前就是一个小地主好吧,当初李尔必脑子秀逗里才拉着柳八苟这个算命先生和陈屠夫这个杀猪以及其他人一起搞起了称帝建国的游戏。
至于后来为什么能够在官兵的围剿下支撑下来,并且发展壮大到如今掌控百里之地,十万之民的‘庞大’王朝。说实话,连李轩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除了说是老天爷帮忙,他还真想不出其他理由了。
从古至今造反的人多了,和他们李家父子这样脑袋一发热就建立王朝的也是多不胜数,但是能够和他们现在这样把戏台子还真给搭建了起来,并且拥兵数千,这还真没几个人做到了。
一番废话后,李轩很快就是给各位大唐王朝的重臣们封爵了,首先是劳苦功高,一把屎一把尿把李家父子先后扶上皇帝宝座的柳八苟,李轩给他破天荒的封了个伯爵。
而方东全、黄学仁、王单旭、郝柏年、钱梦久、王文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