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商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商海- 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重要的是,合资汽车还要使用外企的品牌,曾经华夏很火的红旗、魔都等品牌,如今在市场上已经逐渐看不到了,甚至很多人都快遗忘了。

    品牌靠着合资汽车就推广开了,国外汽车企业省掉了大量的品牌推广费用,销售渠道建设也更加容易了,他们要付出的,就只有一些快要淘汰的技术。

    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国内的汽车工业严重落后,跟发达国家有着极大的差距。

    国家想过要振兴这个行业,但是没钱。那时候华夏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了,政斧选择了基础工业,因为那些可以往军工方面发展,可以极大的增强国力。

    现在华夏政斧的经济飞速发展,也有一些钱了,开始做一些技术研发,但因为专利壁垒的关系,很多研发都被迫中止了。

    并不是说一些技术很难研发,反向推导其实还是很容易的,哪怕一些发动机有技术保护措施,拆开很容易毁掉,但多拆几台,加上理论推导,实践操作,还是能做出一些技术突破的。

    但是突破了技术又不能变现生产,无法创造利润,这个投入就太大了,那些汽车企业谁都耗不起。

    这也是为什么说,想要造汽车,得准备十个亿美元,这算是国际公认的门槛。李大福不信邪,他们靠着手工,也能造出汽车来。

    王浩安可不会这么干,他会按部就班的从技术入手,掌握了一流技术之后,靠着国内汽车的高关税,他就有机会击败一众国外品牌汽车!

    现在资金马上到位,也已经派人从国外联系一些车企寻求技术了。

    王浩安心目中的汽车企业已经某足了力,蓄势待发!

第758章 二流技术() 
王浩安不只是安排杜马斯跟美利坚的汽车企业联系,也通过郭氏集团,跟欧洲的一些汽车汽车联系、询价。

    品牌的事情,他是不想了,那些品牌他听过的,一个个都贵的离谱,虽然也附带一些技术,但真不是十个亿美元能拿下来的。

    虽然说王浩安的现金不只是十个亿美元,但买回来总要有资金运营吧,还要留下一些风险准备金什么的,而且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盈利,贷款貌似也不太划算。

    最主要的是王浩安对那些品牌没什么兴趣,要是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价格还便宜,他才会考虑一下。

    而直接求购技术,也遇上了难题,大部分的企业都愿意做专利授权。比如一些零部件的专利技术,你每生产一个零部件,就要给他们一定的钱,算是长流水。

    而同意卖断的,只有三家,都是走下坡路的汽车企业,在欧美也只属于三流汽车企业,而且技术价格也非常的贵,每一项都超过了一个亿美元,还不包括发动机的。

    一辆汽车,发动机才是核心。之前咨询的那些汽车企业中,没有任何一家肯将发动机专利技术授权的,只同意卖成品发动机给他。

    其实有许多汽车都是买其他公司生产的发动机进行组装的,只是这类汽车的利润非常低,而且会被逐步淘汰。

    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中,你就一定会被处处制肘,签署的合同,肯定也是不平等的。

    就像前世的电脑、手机什么的,靠着采购别人的零配件组装,能有多少利润?后来那些组装的企业,不也都开始自主研发了么,自主研发主板,自主研发系统,就是不想被别人扼住咽喉。

    而一些直接叫卖的发动机技术图纸,王浩安根本不会考虑,那特么是生产拖拉机的发动机么!

    半个月后,一些资料汇总到了王浩安的面前。

    发动机的技术没有咨询到合适的,但是汽车三大件之二,变速箱和底盘技术,有一些公司肯卖断。

    王浩安将资料递给面前的一个老人:“沈工,你看看这上面列举的一些技术,在国际上属于什么档次,放在国内又属于什么档次?”

    专业的资料,王浩安根本看不懂。虽然上面有一些外国机构的评估,可也都是几年前的了,因为这些技术都是几年前的,现在已经不是主流了。

    沈工很仔细的看着上面罗列的各种产品型号,还从自己带来的笔记本上翻看着对比,过了快半个小时,他才将老花镜摘下来。

    “王总,这些变速箱的技术,属于欧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技术,放在国际上,顶天也就是二流,在国内,能够算是一流吧。”

    “底盘的技术也是如此,国际二流,属于在发达国家基本要被淘汰的技术,但在国内也能算是不错的。”

    “只是这些技术在国内还算不错,可也做不到领先,没有什么技术优势,缺乏竞争力,除非能采购到更好的生产线,降低生产成本。”

    “但是这些都是国际二流的技术,我们吃透就要多长时间,再采购、安装、调试新的生产线,等生产出来,最快也得是明年。”

    “一旦我们生产出来了,先不说国内的那些汽车公司是否会采购,他们可都是跟外商品牌有合资协议的,我不知道协议都是什么,可这方面肯定会做一些限制。就算他们采购了,又能采购多少?”

    “国内销量不高,国外根本没人买,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正比,我不建议买。”

    就凭沈工这番话,王浩安就觉得顾问费没白花。不但分析了技术优劣,还告知了国内与国际形势。

    但是王浩安却没有接话,买不买,不是沈工决定的,而是他来决定。是否购买,要看价值多少。如果价格便宜,他不用来建厂,而是用来做研发基础,那就很值了。

    “沈工,我听说国内引进了岛国的发动机技术?”要做汽车,王浩安对国内的行业也了解一番,知道在千禧年前,国内成立了两家三凌的发动机合资公司,国产汽车企业,有许多都下了大订单,比从国外买还是便宜许多的。

    “那个发动机的技术,跟这份资料上的底盘、变速箱算是同一等级的产物,在国际上已经属于二流,发达国家基本不继续生产了,也就是卖去一些穷地方。”

    “而且有了那两家合资公司之后,政斧不会再给钱进行发动机研发,就算要研发,也是研发适用于军工产品的发动机,而非民用的。”

    华夏其实一直也在研究发动机,奈何华夏在材料科学、精密仪器等方面落后比较严重,如今虽然在追赶,可西方列强不只有技术封锁,就连一些材料也是限量供应,一来可以保证更大的利益,另外也能限制华夏的工业技术发展。

    能够买到一些紧俏的材料,但是要用于军工产品生产,民用的自然就不够了。没有材料,还研发个屁啊。

    不经过实践,理论上的东西,永远不知道对错,而且很多时候就算是知道有问题,也不知道是哪儿的问题。

    至于汽车的其他技术,相对之下倒是不太重要,耗费的研发资金,也不会比这三种更高,除非你想一跃成为世界顶尖。

    “沈工知道这些技术的价值吗?比如国内那两家三凌的合资发动机公司,他们的合资条件是什么,三凌除了技术,还提供了什么,占比多少?”

    王浩安忽然问道。

    “这个,王总,这一点我不是经手人,所以也不清楚。这也算不得什么秘密,想要打听,还是能打听出来的。”

    无非就是打听大概的合同条款,合同已经执行了,经手人又有很多,王浩安只要多打听,肯定能知道。

    “沈工,如果我们要去购买这些技术,你能作为技术专家随着谈判代表团一起过去吗?”

    沈工愣住了:“王总,我刚才没说清楚?这些都是二流技术啊,你买回来生产也不适合生产的!”

    “这就不必沈工费心了,如果沈工肯随行,并且帮忙检查一些技术的真伪或者参数什么的,你的顾问费用,我给你这次的三倍!”

    

第759章 限制太多() 
三凌的两家合资发动机厂,一家在沈城,另外一家就在冰城,王浩安打了几个电话,就将具体情况了解清楚了。

    原来这个合资发动机厂,不只是有华夏和三凌的股份,还有大马那边两家公司的股份,那两家公司就是大马的保腾汽车旗下的。

    保腾汽车前几年刚刚收购了英国的一家豪华汽车品牌鲁斯特,拥有了全部的家用车相关技术,不但可以自主研发生产,还出口欧洲。

    当然他们也想出口华夏,只可惜华夏已经不想要更多的合资汽车了,保腾公司就跟三凌一起,跟华夏协商后,决定拿出变速箱的技术进行合作。

    他们将变速箱的技术作价两个亿rmb,分别卖给了华夏的两家合资发动机厂。也就是说国内的两家发动机厂,还能生产变速箱。

    而三凌拿出来的4g系列发动机,作价三点五亿rmb,加上一些不太重要的技术,作价四个亿,入股了两家发动机厂,同时授权了三凌商标的使用权。

    三凌算是此时岛国汽车工业混的比较差的一家企业了,而且是被奔驰公司所控股的。奔驰一直做的都是豪车,是高端汽车,前两年收购了科莱斯乐汽车公司之后,更是觉得三凌这种生产低端发动机的技术没什么用了。

    因为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大家都更喜欢大排量,动力强劲的发动机,只有亚洲那边喜欢小排量的,讲究节能,因为能源缺乏,也比较穷么。

    当初奔驰控股三凌,就是为了制衡岛国的疯田等汽车公司。但后来发现大家所走的路不太一样,所以也没把那几家汽车公司放在眼里。

    华夏四处求购汽车三大技术,要振兴本国汽车工业,而欧美发达国家的车企都很有默契,宁可我们将这个技术废掉,不生产了,也不能卖给华夏,以保证华夏的汽车工业一直落后,且处于饥饿状态,方便他们未来将汽车卖过去。

    但是三凌那边连年亏损,奔驰公司想着卖掉一些他们用不到的技术,本来就是准备淘汰掉的,能创造一些利润也好。

    反正这种排量的发动机,最大的竞争对手都是岛国的企业,也包括大众公司等,影响不到他们奔驰公司,奔驰可是做高端豪车的。

    再一个就是华夏政斧在通过政治影响,跟大马的保腾汽车谈判,这边刚收购了不列颠的鲁斯特汽车,要是将原本的技术卖给华夏那边,那三凌这种淘汰的技术就真的废了。

    所以三凌才忽然松口,将他们上一代的汽车发动机技术拿出来,跟华夏、大马三方成立合资公司,而且还很有诚意的多拿出来一些不太重要的技术,加上他们的品牌。

    实际上三凌的原装发动机,华夏这边也没什么采购量,除了三菱汽车在华夏的合资企业。这样还能继续推广三凌的品牌。

    就这样,两家发动机合资企业成立了,控股方都是华夏,因为只有华夏这边是拿出了真金白银,另外两方拿出来的都是淘汰的技术。

    可就算在别人眼中要淘汰的技术,华夏也是没有的。

    只是技术图纸,就价值上亿,还是淘汰的技术。如果是新技术,价格又该多少?算上技术封锁的话,别说三点五亿rmb了,三点五亿美元可能对方都不卖。

    但是无论如何,王浩安是不接受跟外资企业如此合资的,除非对方拿出来最新的技术,国际先进的,才能考虑。

    否则看这些淘汰技术的价值,根本不需要合资,王浩安手中的钱随随便便就能买下来很多。

    谈判的代表团已经出发了,跟几家汽车企业进行商谈,都是那些处于亏损的汽车企业。

    任何行业都是如此,有赚钱的,就有亏钱的。大鱼吃小鱼,总有一些成长慢了的,最终会被淘汰掉。

    这次瞄着的,都是英联邦国家的汽车公司,如今随着德系、美利坚和岛国汽车企业的崛起,英联邦的汽车公司逐渐在走下坡路。

    而一些公司为了钱,愿意卖掉一些二流技术,反正也是要淘汰的。他们有钱了,可以投入到新产品研发上,或者是投入到产品宣传上,让公司重新崛起。

    至于说会不会让华夏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他们自己都快破产了,还考虑那么多干什么?再说了,出售的都是二流技术,他们要追赶,没个十年八年的能行吗?

    而且华夏那种穷地方,能有钱大力投入研发么,说不定就是在原有的技术上做一点点提升,然后就推向市场了,甚至可能一点变化都没有,直接拿过来用,这更会拖累华夏汽车工业的发展进程。

    发动机的技术,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在一个六边图里做加减,降低油耗,动力不足怎么办,加个涡轮进去。

    看起来动力是增加了,但是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就变短了,机油的要求也变高了。发动机太重,材料从钢铁变成轻型的铝合金,这个重量减少了,但是材料成本增加了,寿命还是会受到影响。

    而且各项数值的平衡也要掌握好,有些偏高,或者偏低,发动机的性能、寿命等都会受到影响。

    理论上好做,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很难,因为没有好的材料。一些理论在国外可以用,在华夏用不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华夏也不是确定无法在国外卖到顶尖的材料,但是这样一来,成本就上去了。国外发达国家光是一个材料封锁,就让华夏的工业发展困难重重了。

    你自己采购材料研发生产,结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比直接进口的还贵,你说你还要生产吗?掌握了技术又不能转化为利润,研究了干嘛用?

    国家强制必须用国产的,但是别人在材料方面赚到了更多的钱,实际上华夏耗费了精力,还是亏了。

    王浩安也看着那些资料,如此说来,只购买二流技术,自己研发也不会很顺利。材料的限制太关键了,怎么感觉要瞪眼亏钱呢?

    

第760章 材料是个无底洞() 
都说工业强国,这点华夏也知道,华夏也在大力发展工业,奈何发展的太晚,基础太差,如今追赶发达国家的脚步,更加艰难。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别人是行业中的一流,自然不想被行业中三流的追上,他们会限制一流的产品进入三流国家,避免三流技术国家破解这些技术,而是售卖二流材料。

    他们将一流的材料,直接加工成成品,再卖给你三流材料技术的国家,你要是舍得就拆啊,反正已经有了高附加值,并且拆了也未必就能研发成功。

    因为材料技术的落后,华夏的许多工程设备也很落后。想要高价从国外购买,人家不卖。哪怕是已经淘汰的,他们宁可废掉也不卖,反正你买不到我们的设备,就要买我们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钱我们还是能赚到,并且赚的更多。

    哪怕在王浩安重生前,华夏的许多材料上,也是属于落后的,精密仪器等,更是落后非常多。领导就曾说过,华夏连个圆珠笔上的钢珠都得进口,因为自己的设备生产不出这种产品。

    要想让汽车工业发展起来,在材料方面就得领先,这也是为什么前世汽车工业最发达的三个国家是岛国、德意志和美利坚的原因,因为他们在材料、精密仪器等方面,是世界最顶尖的。

    想了想,王浩安抓起电话,让人去咨询一下国外的高端汽车,如今都用到什么先进的材料,尤其是国内没能力生产的哪些种类。

    等到看到一个表格之后,王浩安的心凉了。

    居然有这么多材料,都是国内所紧缺的。有的是技术达不到,生产不了,有的是产量低下,只能供应特殊部门,不会民用。有的能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